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R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组(固尔苏组)和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组(珂立苏组),两组诊断RDS后均予以气管插管给药.比较两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前后血气指标、CPAP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固尔苏组36例,珂立苏组32例,两组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6h、24 h的PaO2、PaCO2和pH值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尔苏组应用CPAP时间短于珂立苏组[(98.8±15.2)h比(113.6±13.0)h,P<0.05].两组患儿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颅内出血、肺气漏、呼吸机相关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RDS疗效及安全性相似,使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患儿CPAP时间缩短,临床上可综合考虑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2.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9,用1~3次。给PS后5~15分钟PaO_2显著上升,随后可调低吸入氧浓度(FiO_2)和平均气道压(NAP)。治疗后5.5±0.8小时胸片即见改善,40.2±16.5小时胸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0~3天及总死亡例数比对照组低。结果显示猪肺PS对NRDS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ioryDistressSyndrome,NRDS)病死率甚高,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缺乏所致。80年代自日本首次报道应用牛PS治疗NRDS获得成功以来,使NRDS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现将应用人工合成PS治疗18例NRDS的体会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自1996年6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18例NRDS患儿。男14例、女4例;胎龄27~36周(平均30.7±2.6周);出生体重770g~1900g(平均1400±350g);1分钟Apgar评分≥8分7例,4~7分6例,≤3分5例;多胎(2胎以上)6例,前置胎盘4例。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ARDS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100 mg/kg,其余治疗方案同对照组。结果共纳入26例ARDS足月新生儿,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原发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治疗组新生儿在治疗2、6、12、24 h时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的ARDS可改善氧合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天然与合成制剂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4例NRDS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7例。一组使用Calsurf(天然PS) ,一组使用Exosurf (合成PS)。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变化、用药后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肺部X线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用药后 72h氧合及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 ,差异显著 (P <0 0 5 ) ;呼吸机参数(除PEEP外 )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间在用药前及用药后 2h、8h、2 4h、72h血气指标及呼吸机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用药后胸片分值的改变、机械通气和总用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天然制剂PS与合成制剂PS治疗NRD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出生4 h内发生NRDS的早产儿1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6例:PS+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组(简称气雾持续组)、PS+单剂布地奈德液体剂型组(简称液体组)、PS+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组(简称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比较4组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及治疗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2~4天4组pH、PCO_2、氧合指数(FiO_2/Pa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改善效果依次为气雾持续组、液体组、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气雾持续组辅助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液体组明显短于气雾单次组及单用PS组(P0.05)。4组治疗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率、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雾持续组这3个指标的发生率均最低,其次为液体组。结论气雾剂型布地奈德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NRDS的疗效优于单剂液体剂型,但两者在降低BP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胎龄28~39周,出生体质量760~3 240 g,经PS治疗的RDS患儿67例.早期组:胎龄28~30周的早期早产儿18例;中期组:胎龄31~33周的中期早产儿28例;晚期组:胎龄34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21例.比较3组PS治疗时RDS的重症程度、PS开始使用时间、第1次使用剂量、总剂量、重复使用例数、氧疗时间、最高吸氧体积分数(FiO2)、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PS治疗时早期组和中期组轻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晚期组(Pa<0.05).中期组和晚期组重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早期组(Pa<0.05),PS开始使用时间晚期组明显晚于早、中期组(Pa<0.05).第1次使用剂量早期组明显多于中、晚期组(Pa<0.05).使用总剂量和重复使用例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机械通气时间早、晚期组明显多于中期组(P=0.040);最高FiO2以晚期组最高(P=0.006).结论 早期早产儿RDS病情轻、开始PS治疗时间早、剂量足,但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病情危重、开始PS治疗时间晚、剂量不足、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对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治疗应尽早、足量使用PS.  相似文献   

8.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的疗效.方法 将66例ARDS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S制剂猪肺磷脂注射液1剂.观察二组肺氧合功能改变.对二组患儿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和呼吸机参数[包括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呼吸道压(MAP)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PS治疗后,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雎比值[a/A p(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氧合指数(O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观察组呼吸机参数PIP、MAP和Fi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具有显著件差异(Pa<0.005);观察组PEE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PS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ARDS新生儿的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缩短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2年6月我院产科出生早产儿22例;胎龄29~32周;体重1050~1720g。将其分为预防组10例,治疗组12例。预防组于生后30min内即从气管插管内滴入PS(Curosurf,120m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呼吸;治疗组于确诊RDS后应用PS,方法同预防组。结果预防组CPAP辅助呼吸时间、鼻管法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aO2、PaCO2、pH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预防组均存活,不用机械通气,无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应用PS预防早产儿RDS,可减轻病情,避免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早期及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的胸部X线影像改变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其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12例出生后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病例,分析治疗后短期内(用药后2—6h)的胸部X线片及临床资料。结果 复查胸片双肺透亮度恢复正常2例;较第一次胸片好转5例;病变无改变或进展5例。12例中出现肺及纵隔内气漏4例,其中伴随有肺部炎症改变3例。结论N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部分病例短期内可有一侧或双侧肺透亮度增高、支气管充气征消失等改变,x线检查可反映药物的分布情况及间接评价疗效和预后;短期内X胸片复查能早期发现纵隔气肿、气胸、肺炎等并发症;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计算机放射系统(CR)在影像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This review documents the evolution of surfactant therapy, beginning with observations of surfactant deficiency i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basis of exogenous surfactant trea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tant-containing novel peptides patterned after SP-B. We critically analyse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surfactant proteins and phospholipids contributing to surfactant function.

Conclusion: Peptide-containing surfactant provides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offers promise for treating other lung diseases in infanc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危险因素,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疗效,为足月儿RDS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足月儿RDS为RDS组,以同期入院的非RDS足月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宫内窘迫、出生窒息、母亲妊高症、糖尿病、胎膜早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以RDS组中是否给予PS治疗分为应用PS亚组和未应用PS亚组,评估PS的疗效。结果RDS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进入分析。 ①RDS组发病时间为生后5 min至18 h,平均(4.9±3.4)h,其中生后6 h内发病87例(82.1%),~12 h 16例(15.1%),>12 h 3例(2.8%);X线胸片分级Ⅰ级28例(26.4%),Ⅱ级36例(34.0%),Ⅲ级23例(21.7%),Ⅳ级19例(17.9%);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0.35, 95%CI:1.94~15.26)、胎龄<39周(OR=6.59,95%CI:2.33~36.51)、剖宫产(OR=7.26,95%CI:11.61~23.22)、择期剖宫产(OR=13.14,95%CI:3.55~21.84)和出生窒息(OR=4.33,95%CI: 2.74~27.39)是足月儿RDS的危险因素;③应用PS亚组72例,未应用PS亚组34例。机械通气发生率、机械通气天数、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应用PS亚组均显著低于未应用PS亚组(P<0.05);两亚组气胸、肺出血、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胎龄<39周、剖宫产尤其是无医学指征的择期剖宫产、出生窒息是足月儿RDS的危险因素,PS治疗足月儿RDS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容量目标通气(V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2013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52 例NRDS 患儿随机分为VTV 组和压力控制通气(PCV)2 组,每组26 例。VTV组采用A/C+Vc+ 模式,PCV 组采用A/C+PCV 模式。试验开始后6、24、48 h 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以及低碳酸血症、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Ⅲ ~ Ⅳ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结果 VTV 组有创通气时间较PCV 组短(P<0.05),低碳酸血症、VAP、PVL 的发生率均低于PCV 组(P<0.05),而两组吸氧时间、病死率、气胸和Ⅲ ~ Ⅳ级PVH-IVH 以及BPD、ROP 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TV 治疗NRDS 的疗效优于PCV,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或晚期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影响。方法本院新生儿科2009—2010年收治的RDS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分为早期组(出生2 h内给药)和晚期组(出生2~12 h给药),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早期组48例,晚期组51例,早期给予PS能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4.1±1.9)天比(5.4±2.2)天,氧疗时间:(5.8±3.4)天比(8.1±5.5)天,P<0.05]。但未影响气漏、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脑室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以及RDS早产儿的病死率。结论早期给予PS治疗能显著减少RDS早产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以及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RDS早产儿和未并发RDS的早产儿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SP-B-18A/C、SP-B 1580C/T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个位点多态性与RDS的关系。结果:SP-B -18A/C、SP-B 1580C/T两个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多态性,与未并发RDS的早产儿对照组比较,RDS患儿SP-B 1580C/T位点基因型以CC型明显增多,(χ2=12.26,P0.05)。结论:SP-B 1580 位点C/T多态性与RDS有关,SP-B 1580C/T可能是RDS的易感基因,携带SP-B 1580位点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RDS的风险增加。SP-B-18A/C与RDS无关。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SP-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基因表达特点已成为RDS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尚无有关报道。该文旨在探讨中国早产儿SP-A基因型的表达特点,以及SP-A等位基因与RDS风险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RDS发病机制,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已确诊RDS的早产儿为实验组,因早产寄养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取抗凝静脉血2 mL,采用SSCP方法检测SP-A基因6A2、6A3、1A0、1A1。结果:SP-A1等位基因6A2、6A3的分布频率在RDS组分别为0.50、0.056,在对照组分别为0.214、0.107;SP-A2等位基因1A0、1A1的分布频率在RDS组分别为0.722、0.667, 在对照组分别为0.679、0.821。两组比较SP-A1等位基因6A2在RDS组有过表达现象(P<0.05),而6A3有低表达倾向(P>0.05);而SP-A2等位基因1A0、1A1的分布频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SP-A等位基因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在>32周的早产儿,SP-A1等位基因6A2在RDS组有过表达现象(分布频率0.56,0.15,P<0.05)。男婴等位基因6A2在RDS组有过表达倾向(P>0.05)。结论:在该组正常早产儿人群中SP-A1等位基因6A2、6A3均为低频率分布,SP-A2等位基因1A0与1A1均为高频率分布,1A0、1A1的高表达为该组早产儿基因分布的特点;在 RDS患儿中,SP-A1等位基因6A2有高表达,提示6A2可能为RDS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予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后的尿量变化及尿量与肺氧合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行呼吸机治疗的 2 0例RDS患儿予血气监测及每小时尿量和入量监测。结果 观察组 (PS组 )最大尿量峰值出现于生后 6 0h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尿量 /入量比值PS组于生后 48h即大于 0 8,而对照组的上述比值大于 0 8出现于生后 6 0h。尿量与动脉 /肺泡氧分压比值 (PaO2 /PAO2 )有显著相关性 (r =0 7414,P <0 0 5 )。结论 RDS病程中随着尿量增加肺氧合功能改善 ,予PS治疗后利尿期最大尿量峰值增大 ,出现时间早 ,提示在PS治疗后更应该密切观察尿量变化 ,判断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Seventeen newborns suffering from RDS (verified by X-ray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had a mean plasma progesterone of 13.9±1.2 ng/ml (mean±S.E.) at 24 h of age. This is only 62% of the normal level (22.6±1.5 ng/ml).Supported by Turun Yliopistosääti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所有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应用PS与Infant Flow Advance系统提供的相对恒定的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治疗;PS组为单用PS治疗;CDP组单用Infant Flow Advance系统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后1,6,12,24 h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变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慢性肺病及住院天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PaO2,PaCO2,pH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6,12,24小时PaO2,PaC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PaO2,PaCO2分别与PS组,CDP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pH值与PS组、CD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氧疗时间比较,观察组与PS组,CD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天数联合组少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PS与Infant Flow Advance系统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NRDS,减少机械通气率,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天数,从而减少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