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归纳。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而且在脑血管系统、肾病、糖尿病、肝病、抗感染等方面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3.
4.
丹参酮是中药丹参根中的脂溶性成分,包括十多个单体,均具有邻醌或对醌结构,易被还原为二酚类衍生物,后者又易被氧化为醌,在转变过程中起电子传递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容易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其制剂为丹参根的乙醚提取物,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就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谷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5):74-75
目的分析中药阿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0-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内有关中药阿胶的研究资料,针对处方中阿胶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纳入267篇文章,中药阿胶在中药处方中累及使用次数323次,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促进钙吸收、贮存,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休克,抗衰老,纠正缺铁性贫血等。结论中药阿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且获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医理论认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症瘕(肿瘤)”,根据这个理论,有人主张应用活血化瘀药可能有助于“瘀症”的消除。丹参是临床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功效在古代即有认识,《神农本草经》曾记载它能“破症除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是丹参酮(tans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将进行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分析,并讨论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疾病的具体应用方式等情况。方法对126例患者进行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的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包括患者所在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目的以及所用中药注射剂的类型等。结果内科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概率为59.38%,外科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概率为49.91%,126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总使用率为55.81%。结论临床治疗中对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或中药注射剂之间进行药品联用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药品联用与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临床利用中药治疗疾病应遵循中病即止原则,应尽量避免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原则为能进行口服给药的不应选用注射给药;能进行肌内注射给药的不应选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扩张小动脉、改善全身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组织缺氧、抗炎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本文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作用机制、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现代医学认为,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此外,还能加快微循环的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网等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从丹参中分离出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后经磺化得到的水溶性物质,丹参酮属于黄酮类,有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血细胞比容,增加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和红细胞间的排斥力,促使红细胞解聚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急救药醒脑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醒脑静注射液 (Xingnaojing Injection,XNJI)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急救药品 ,是依照我国著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组方精制的静脉注射液 ,其主要成分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 ,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作治疗高热昏迷、颅脑外伤、脑炎、中毒性脑病及各种眩晕等症 ,具有疗效肯定、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现将其近年来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醒脑静的药理作用1.1 对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及脑超微结构的影响 动态观察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血浆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 (NO)水平、内皮…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 486)是甾体激素孕酮(P)受体的拮抗剂,具有抗P、糖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的作用,与P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有很强的亲合力,它能取代体内P与P受体相结合,抑制P的活性,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导致出血和体内hcG水平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对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应措施。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较多,通过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的宣传、加强对其监管、加强中药理论研究、逐步完善中药标准等措施提高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既能保证人民群众的药用安全,又可以将我国中医药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山豆根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中医喉科要药。它含有丰富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山豆根主要的单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对国内近十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目前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其中HPLC、GC-MS、HPLC-MS应用最广泛。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血液或肝、肾等重要组织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测定;而且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灵敏度的提高,必将促进中药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毒理学中新技术、新理论的建立与发现,现代分析技术必将在中药毒效动力学(TD)和毒代动力学(TK)研究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细辛的药理毒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细辛是一味常用中药,入药的历史悠久,首载于中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上品"中,<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细辛项下收载: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前两种习称"辽细辛".味辛性温,有祛风散寒,止痛通窍,止咳平喘,通利血脉功效.中医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鼻塞,牙痛等[1].鉴于细辛的毒性及临床用量,古今众说纷纭,目前普遍认为细辛的毒性,主要是其挥发油成份中所含黄樟醚(Safrole)所致,但黄樟醚的中毒剂量(浓度)是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临床常用剂量究竟应该用多少?是否当遵"细辛不过钱(3克)"之说,笔者通过全面查阅国内外细辛的药理毒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测重于综述细辛药理毒理方面的黄樟醚毒性、临床用量及主要不良反应.仅为临床正确应用细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有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临床应用的报道进行总结。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药理作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老年肺心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7.
郑国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159-160
大黄属中药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以其味苦性寒,"直降下行,走而不守, 相似文献
18.
19.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4):253-257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为临床清虚热的首选药物。自1971年首先发现其提取物对鼠疟、猴疟有显著的抗疟作用,次年命名该有效单体为青蒿素(artemisinie),198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至今,研究发现青蒿素除具有抗疟作用外,尚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