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乳腺早期导管癌的价值。方法高频彩色超声观察30例病理诊断为乳腺早期导管癌(实验组)和50例病理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结节(对照组)的病灶,比较2组病灶超声特征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乳腺病灶超声特征中,除纵横比≥1外,实验组出现周边高回声晕、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内见微钙化灶(<0.04 cm)、有穿支血流等特征较对照组多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早期导管癌超声特征中诊断特异性最高的是周边高回声晕(94%),敏感性最高的是边缘不清(83%)。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可以观察乳腺病灶形态学特征,是诊断乳腺早期导管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高频彩超进行乳腺健康体检,筛查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并选择3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超声检出的高度可疑病灶积极行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分析比较各组超声声像的差异性,并从病理学上分析特征性声像形成的组织细胞学构成。结果 3组患者高频彩超声像多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和不典型增生彩色血流情况与普通增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患者超声特征性声像与病理学构成基本一致。结论高频彩超声像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分析大大提高了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夏萍  郑言言  穆仲平  韦丹琼  左志祥 《安徽医学》2013,34(12):1832-1835
目的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并探讨超声征象与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9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者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并将这些病理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53基因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超声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9例乳腺癌的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87% (71/79),钼靶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73.42%(58/79),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2.41%(73/79).超声征象中肿块后方伴有回声衰减者和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者(血流信号Ⅱ~Ⅲ级)P53基因阳性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53基因阳性者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联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表现征象与P53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且对于预测肿瘤的良恶性及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手术、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5%(98/116),误诊率15.5%(18/116)。9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2型,中央型73例,周围型25例。声像图特征以扩张导管内乳头状或结节状低回声最常见,占66.3%(65/98),43例有血流信号显示,占43.9%(43/98),各血流参数在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隐匿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10至2016.5收治的25例乳腺肿瘤病人,共32个乳腺病灶进行多普勒超声和弹出成像检查,形成初步诊断,最后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该两种方法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检测方法对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良性病灶18个,包括纤维脂肪瘤2个,纤维瘤15个,纤维囊性乳腺病1个;恶性病灶14个,包括浸润性导管癌8个,导管内癌2个,髓样癌3个,乳头状癌1个;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检查的特异性分别为88.9%和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检查的准确性分别为90.6%和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是一种科学、合理、无创、简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与髓样癌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2例髓样癌进行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彩色血流分析及多普勒频谱分析,将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和髓样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30/32)和81%(18/22),90.6%(29/32)的纤维腺瘤可见清晰完整包膜;髓样癌则无包膜。纤维腺瘤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为43.8%(14/32);而髓样癌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为90.9%(20/22),二者在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与髓样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漏诊误诊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均行钼靶X线检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手术或超声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钼靶X线检查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漏诊误诊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50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96%)明显高于钼靶X线摄影检查(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钼靶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中,2例误诊为炎性病变,病灶区形态不规则,而术后病理确诊为浸润性小叶癌,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未见肿块的直接征象,仅表现为小钙化灶;2例误诊为乳腺癌,后壁回声有增强表现,可见微小钙化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其仍存在误诊漏诊情况,故临床诊断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导管内癌的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根据声像图特征,乳腺导管内癌可表现为导管扩张型、局限性腺体增厚型、实性低回声结节型、混合回声型;肿块内多可显示散在或密集分布的钙化灶,部分可探及高阻力频谱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反映乳腺癌肿块的特征性表现,在乳腺癌诊断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76例疑乳腺肿块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54例为单纯乳腺增生,无明显肿块回声图,余22例为乳腺肿块回声图.本文主要对22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及定位,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2例肿块中,囊性7例,实质性15例.良性肿块17例,恶性肿块5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肿块检出率100%,对肿块的囊性、实质性、混合性的检出率也是100%,良恶性肿块除1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合外,总符合率为95.5%(21/2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彩色血流的检出率为72%(16/22).良恶性肿块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定位准确与触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证实全部肿块均在超声定位象限内.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定位,对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应做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灶癌的价值。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甲状腺微灶癌36例的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微灶癌多为单发,癌肿大小<1.0cm,无包膜,低回声多,伴有小砂砾样钙化21例(58.3%),血流丰富23例,中等11例,稀疏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4例(38.9%)。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发现癌性甲状腺结节,使甲状腺微灶癌可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点,评价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6例乳腺疾病患者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报告.结果:276例乳腺患者超声检查出肿块312例,良性者216例,恶性者96例.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7%(196/216),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7.5%(84/96).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形态、包膜、内部回声、钙化灶及血流信号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创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软组织创伤性病变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软组织创伤性病变类型,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软组织创伤性病变主要以腱鞘囊肿最为常见,占22.41%;其次为创伤性皮下浅囊滑膜滑囊炎,占14.94%;皮下软组织水肿占9.77%,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占7.47%。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对韧带撕裂、肌肉撕裂、肌腱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半月板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鉴别软组织创伤性病变的类型,诊断准确率与MRI相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疑似乳腺纤维瘤和髓样癌的患者94例,对其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对乳腺纤维瘤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94.44%,在对乳腺髓样癌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92.5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时,乳腺髓样癌组的清晰包膜检出率,血流信号检出率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检出率均高于乳腺纤维瘤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区分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X线钼靶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7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诊断符合率,并与二者结合的诊断符合率相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4%,79.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结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0.3%,与单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钼靶摄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具有同等价值,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张又红 《当代医学》2011,17(12):97-9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50例病理分析比对乳腺导管内病变声像图形比较分析,总结不同与病理特点.结果 本组50例中乳腺导管扩张症26例,占48%;导管内乳状瘤15例,占30%;导管内癌8例,占16%;增生结节2例.误诊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导管扩张和回声致密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初诊效果明显,是很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英 《吉林医学》2013,34(3):49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与临床触诊的对比研究评价。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生对5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的对比研究评价显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预测值77.1%,阴性预测值86.7%。临床触诊法阳性预测值48.6%,阴性预测值60%。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法对乳腺疾病的检测明显优于临床触诊法,两组检查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显著效果,可以考虑做为女性乳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恶性肿块61例,超声声像图上大多数有典型恶性特征,但也有肿块小、超声表现不典型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其血流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脉冲多普勒频谱呈现高阻力指数.结论:利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特有表现,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检测仪和其配套的乳腺检测软件对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测,使用西门子3.0 T核磁共振检测仪对患者进行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对比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58例为单发乳腺癌,占82.86%;7例为单侧多灶性乳腺癌,占10.00%;5例为双侧单发乳腺癌,占7.14%。70例患者根据病理分型由多到少依次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小叶癌、乳头状癌、黏液腺癌、筛状癌。高频超声的病理符合率为85.71%,MRI的病理符合率为95.71%,MRI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高频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的诊断中,MRI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高频超声诊断,临床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医生要综合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检测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声及钼靶数字化摄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4月49例我院乳腺外科收治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比较性分析单独应用高频超声、钼靶数字化摄片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高频超声、钼靶数字化摄片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分别是81.63%(40/49)、77.55%(38/49)和91.84%(45/49).高频超声和钼靶数字化摄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吻合系数к=-0.128.结论: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声及乳腺钼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结果: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相符25例,符合率71.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