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硬脑膜对视皮层电刺激为视觉功能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前期的仿真工作利用激活函数定性研究了经硬脑膜电刺激对视皮层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引入神经无模型,定量研究不同刺激波形及参数对电极作用范围的影响.该方法将已建立的神经元模型耦合到视皮层区域有限元模型中,利用傅里叶-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双脉冲、指数脉冲和正弦波刺激下视皮层区域模型内的场电位,将电位加载到神经元模型上,观察神经元是否发生兴奋,以神经元区域兴奋个数判定电极的作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表达刺激的响应范围:不同刺激波形及参数引起的神经元区域兴奋数量不同,且解剖结构会影响刺激效果.所得结果对实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刺入式电极激活视神经纤维是发展视神经假体的新思路.以MATLAB为平台建立仿真系统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通过改变刺激参数来探讨刺激效果.方法 首先建立视神经的容积导体模型和视神经纤维模型,然后计算在刺入式电极刺激下不同深度纤维的兴奋阈值,并用激活函数和组织激活区来表征外加刺激的作用效果;随后改变纤维的直径、刺激脉冲脉宽来探讨不同参数对刺激效果的影响.结果 兴奋阈值随着电极-纤维距离的增加增大,此时视神经内能同时被激活的纤维数量增多;增大纤维直径,同一深度纤维兴奋阈值会减小,电极-纤维距离越大,阈值减小程度也越大;增加单相矩形波脉宽,兴奋阈值减小,脉宽大于0.5 ms时,同一深度纤维兴奋阈值几乎不再随脉宽增加而变化.结论 刺入式电极可以实现对视神经的有效刺激,不同的刺激参数能产生不同的激活效应.所得结论对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对比,研究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中构建盆底部位的三维仿真模型,改变刺激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进行多组电流密度分布仿真,结合离体组织实验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和结论 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能够通过增加刺激脉冲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达到与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相近的盆底肌刺激效果,增加电极数量对刺激效果也具有提升作用。在电极刺激部位垫湿巾或涂导电膏能避免电烧伤并提升刺激效果。创新之处 关于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目前缺乏研究论证,该研究表明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部脑刺激在帕金森和癫痫等脑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发展,它使用的电刺激波形通常为窄脉冲。但是,对于单相脉冲与双相脉冲的刺激作用之间的差别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为了研究不同波形脉冲对于深部脑组织的刺激作用,在麻醉大鼠海马CA1区的输入和输出轴突纤维上,分别施加不同极性的或者不同方式的(单个或连续)单相和双相脉冲,考察CA1区神经元单细胞和神经元群体在刺激作用下的响应,以定量分析不同刺激波形的作用效果。共计18次动物实验结果如下:1)CA1区输入通道的小强度单个刺激顺向诱发单元锋电位时,以兴奋性相位为前相的双相脉冲和兴奋性单相脉冲的诱发率(分别为69.2%±10.4% 和650%±10%)显著高于以非兴奋性相位为前相的双相脉冲和非兴奋性单相脉冲的诱发率(分别为28.8%±9.5%和34.2%±12.5%)(n=6);而且,双相脉冲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前相,与无后相的单相脉冲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差别。2)CA1区输出通道的大强度单个刺激逆向诱发群峰电位时,双相脉冲的作用仍然与单相脉冲接近(n=6),由其前相主导,后相的作用较小。3)在CA1区输出通道逆向的100 Hz持续高频串刺激期间,起始0.5 s时间内单相脉冲引起群峰电位的幅值下降(54.2%±21.3%)显著高于前相与其一致的双相脉冲所引起的幅值下降(39.0%±10.2%)(n=6),说明高频串刺激时单相脉冲的作用比双相脉冲要强,但是单相脉冲可能造成神经组织的损伤。因此,长时间的高频刺激治疗应采用双相脉冲。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深部脑刺激的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有效地推广其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刺入式电极的视神经视觉假体,为盲人的视觉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了对该视神经假体的电刺激策略和微电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真实的电极结构,在COMSOL软件中建立刺入式微电极的外部电场仿真模型,并将其与利用NEURNO软件实现的神经纤维双层电缆模型结合,系统地研究电极与视神经纤维的相对位置、电刺激脉冲宽度以及电极几何结构的改变对视神经纤维兴奋阈值的影响。不同电极位置、刺激脉宽刺激下阈值变化规律的仿真结果,与以往报道的动物实验和仿真实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根据仿真结果,对刺入式视神经假体中刺激脉宽的选择和电极几何结构的设计,建议如下:窄脉宽刺激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电极锥度的设计要在满足电极力学特性及易于植入视神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以降低纤维兴奋的阈值;电极的暴露面积越小,纤维兴奋所需的电流阈值越低,但电荷密度阈值越高;较低的电流阈值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但过高的电荷密度阈值却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因此电极暴露面积的设计需要在耗能与安全性之间进行综合考虑。电极绝缘层厚度的改变对视神经纤维的兴奋阈值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从电极插入的难易考虑,应尽可能减小绝缘层厚度。以上结果对人体其他部位神经纤维的电刺激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试自行研制的植入式结肠起搏点电刺激系统对增加盲肠运动的效果。方法植入式结肠电刺激系统由植入式体内刺激器、便携式体外控制器和计算机参数设置分析软件组成。刺激参数及指令经体外控制器,以无线通信模式发送至体内刺激器;表征结肠收缩活动的压力信息由结肠腔内压力感受器采集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式发送至体外控制器存储卡储存。选择46kg健康白猪1只,麻醉后开腹,将体内刺激器植入右侧腹股沟皮下,刺激电极穿过腹壁植入盲肠壁内固定,刺激参数选择电压为10、15、20 V,双脉冲频率为10、40、120 Hz,脉冲时间为0.5、1.0、3.0、5.0 ms,每次刺激前后连续观察记录5 min。检测完成后植入器固定,关腹后饲养1个月再次手术取出植入器。结果植入式结肠起搏点电刺激系统工作正常,在上述的电压、脉冲频率和双脉冲宽度的任意组合参数刺激下,发现电压和频率相同时脉宽越长,肠壁收缩活动的幅度越大;脉宽和电压相同时脉冲频率越高,肠壁收缩活动的潜伏期越短;频率和脉宽相同时电压越大,肠壁收缩活动的潜伏期越短,收缩幅度越大。在脉宽5.0ms、频率120Hz、电压15V的脉冲电刺激下,盲肠处于强直收缩状态。体内刺激器植入1个月,无感染及异物反应,取出时见植入物周围有少许包裹性积液。结论自行研制的电刺激系统初步适合进行结肠电刺激动物实验,选择合适刺激参数的结肠起搏点电刺激可明显增加结肠收缩运动,为进一步探索结肠电刺激治疗慢传输性便秘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植入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器可用于研究功能性电刺激对动物失神经肌肉的作用机制,但体积偏大,功能单一。 目的:设计一种微型、参数可调的植入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器。 方法:基于红外通信技术,以MSP430为控制核心,采用低功耗设计,经体外控制器设置参数,产生电荷平衡的双相脉冲序列,可对神经或肌肉进行电刺激。 结果与结论:实验设计的刺激器可在体编程,能够灵活设置刺激电压幅值、频率、脉宽和间隔时间等参数。多参数的设置丰富了刺激协议选择性,可最小化对目标神经肌肉临近组织的不可预测刺激,优化了功耗设计,可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刺激参数对SD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电刺激参数对SD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低频脉冲发射器对SD大鼠的颈项部肌群进行局部电刺激。刺激时改变频率、脉宽、电压及占空比等参数,观察参数变化对肌肉收缩及动物行为的影响。同时记录受刺激肌肉的肌电图。结果 8只SD大鼠在10~60Hz的频率范围内,随频率增加肌肉收缩率逐步增强。肌电图结果显示在刺激频率不变的前提下,随脉宽的增加(50~200μs),肌电幅值显著上升,且肌电幅值的变化与大鼠行为改变成正相关。结论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使失神经支配肌肉发生有节律地收缩,防止肌萎缩,并有助于建立局部肌痉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使用同步脉宽和频率调制方法对电刺激的肌肉进行闭环控制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工作已经用固定的参数和调制脉宽的的自适应控制器从实验上证明了肌肉力具有很好的反馈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将脉冲频率调制加到脉宽调制中是如何改善控制器的性能的。这种组合控制器已经被开发用于单一的肌肉触发和对抗肌之间的相互刺激中。这是通过一个单信号输入来完成的。在单一的肌肉动作中,脉宽调  相似文献   

10.
在人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植入电脉冲刺激器,是治疗神经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对刺激电参数的控制是该技术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对减少或预防由刺激引起的有害的电化学反应起决定性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慢性脑神经刺激电参数研究情况以及刺激器的应用技术,认为:刺激脉冲须经电容耦合;采用对称双向波;双相脉冲每一相电荷量限制在0.5微库以下;用惰性金属制作电极;刺激频率为15~100Hz,脉宽为0.1~0.5ms。  相似文献   

11.
12.
We describe two patients with abnormal immunoglobulins: Case 1 was a non-diabetic patient with IgA-kappa type M-protein whose serum fructosamine(FRA) value was markedly elevated; and Case 2 was a patient with pseudo-leukocytosis in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et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 and IgG-kappa type M-protein. The M-protein in Case 1 was found to be conjugated to serum albumin by immunoelectrophoresis. By gel filtration, the FRA peak of the patient's serum was shown in the high molecule weight fraction. The glycation of IgA-kappa type M-protein was clearly demonstrated by FRA staining after fractionation by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lthough serum FRA values of other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IgA type M-protein were elevated, patients with IgG type M-protein and IgM type M-protein had low or normal serum FRA values. In Case 2,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the patient's blood anti-coagulated with EDTA was 52,300/microliter as determined using an automated counter, but was within normal limits when counted manually by light microscopy using a hemacytometer. The white precipitates were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atient's serum with EDTA.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revealed that the precipitates were IgG2-kappa type M-protein.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复原力是指个体从创伤经历以及压力性情景中成功成对并良好适应的一种能力。文章对国外有关复原力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从复原力的概念、结构、测量等三个办衙总结了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复原力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16.
Assum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ear damage due to a hemodynamic imbalance essentially due to an abnormal vasomotor regulatory response, the possibility that heart rate (HR) has a correlation with the onset and/or the enhancement of tinnitus is hypothesized. In fact, recent studies have drawn the influence of other factors than blood pressure, in normotensive subjects, in taking part to the regulation of peripheral resistance, out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both cardiac output (CO) - which is a function of heart rate (HR) and stroke volume (SV) and SV itself as a dynamic component to baroreflex control of muscle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MSNA).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t could be possible that a condition of bradycardia can enhance tinnitus regardless of its cause, and conversely that a more elevated HR can be related to a relief of this symptom.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关于自我设阻行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国外 2 0多年来有关自我设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从自我设阻的行为表现及分类、引发条件、内在动机、影响因素、效果和测量等 7个方面总结了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 ,指出自我设阻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造影剂(Sono Vue)和与之相匹配的对比脉冲系列成像技术(CPS)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hrasonography)中的方法。方法对不同的造影部位及不同造影目的采用了不同的造影参数设置。结果84例患者除1例注射时刺破血管造成造影剂外渗影响造影效果外,其余83例效果满意。超声造影检查对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优于CT、MRI,心肌灌注检查为临床提供方便、可靠的无创方法。结论应根据使用的造影剂和成像技术及造影目的设置相应的造影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电泳技术对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研究血红蛋白电泳技术在诊断HbF持续综合征应用中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对脆性低者进行血红蛋白电泳,HbF定量分析,丽春红染色。结果在182例地贫筛查者的电泳结果中,有7例HbF持续综合征电泳只出现一条颜色较深的HbF带,含量均在65%以上。结论电泳技术在诊断地中海贫血疾病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对HbF持续综合征的正确诊断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将人血清LDL乙酰化后用真~(125)I标记做成放射性配基,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乙酰LDL受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存在有能与乙酰LDL特异性,高亲和性和可饱和性结合的受体。它们不能识别天然LDL,主要功能是加速被结合的脂蛋白被巨噬细胞摄取并将其送至溶酶体进一步降解。该受体不受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反馈调节。当巨噬细胞与乙酰LDL共同孵育时,可通过该受体大量摄取乙酰LDL使细胞蓄积胆固醇变成泡沫状细胞。经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测定、苏丹Ⅳ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鉴定,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巨噬细胞源的泡沫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