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治疗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获得成功,现择其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9岁,四年前因外伤性左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痊愈,两年后开始感到左髋关节疼痛,破行,多次治疗无效。入院检查:左髋关节前侧压痛,大转子叩击痛并功能障碍。X线片:左股骨头轻度塌陷,股骨颈缩短。诊断为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沿髂骨内缘腹股沟韧带前方切口,约12cm。沿血管走行方向切开腹股沟韧带,分离切断腹内斜肌、腹横肌,寻找并游离旋髂深血管。以血  相似文献   

2.
1983~1991年,我们采用改良Putti-Platt术式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病人5例,疗效较好。一般资料:本组平均年龄27岁;病史5~15年,均经X线平片和脱位病史确诊。手术方法及疗效:取肩关节前侧切口,先显露肩胛下肌,游离肌腱到肱骨止点,将肌健附着的肱骨皮质凿下1cm×0.5cm,再向内侧牵开游离的肩胛下肌,暴露关节囊,切开修复关节盂唇前方缺损,关节囊重叠缝合;然后内旋肱骨约30°,在距小结节外下方1.5cm处用骨刀凿一2cm×0.5cm骨槽,槽的一侧有活动的骨皮质盖,向外侧翻开,最后将带有骨皮质的肩胛下肌止点置入骨槽内,骨槽的皮…  相似文献   

3.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头颈部开窗、死骨刮除、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3例44个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0~47岁,平均315岁。右侧30髋,左侧14髋。按Ficat分期,Ⅰ期10髋,Ⅱa期12髋,Ⅱb期14髋,Ⅲ期8髋。手术方法:取SP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游离股外侧皮神经,切开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在髂骨上的附着处,保留髂骨外板的骨膜。游离缝匠肌,凿取含缝匠肌髂骨瓣4cm×6cm,将股直肌牵向内侧,显露旋股外侧血管,尽量不…  相似文献   

4.
马树杭  谢波 《山东医药》1994,34(4):28-28
自198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骨膜骼骨块移植治疗四肢长粗管状骨骨折不连接29例,均获成功。 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7~43岁,病史15个月至3年。原始损伤为开放性骨折18例(其中感染7例),闭合性骨折11例,曾经手术治疗1~3次,或行闭合复位夹板及石膏固定。 2.手术方法: (1)切取带旋髂深血管的骨膜髂骨块:自髂嵴中点经髂前上棘至腹股沟切口,先显露髂前上棘内下方股外侧皮神经,在其内上方2cm处找到旋髂深血管束,再沿腹侧向远端游离结扎终末支,在不损伤进入髂嵴  相似文献   

5.
胡屹峰  阎景铁 《山东医药》2008,48(33):36-36
Salter骨盆截骨术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经典手术,能有效使股骨头复位,还能改变异常的髋臼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步骤比较复杂,我们对此作了几点改进,使手术变得相对易于操作。①切口选择:Salter骨盆截骨术通常选用SmithPeterson切口,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将该切口的下半部偏向外侧,一是能更好地避开股外侧皮神经,二是若需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该切口会更方便一些。②髂骨翼骨块选择:标准术式是截取髂前上棘处的三角形骨块,这样会造成该处骨突体表标志的缺失,更多术者愿意选择从髂骨翼上直接截取三角形骨块。笔者也赞同此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在髋关节前外侧(OCM)入路中筋膜穿支血管与肌间隙及神经界面的关系。方法解剖经甲醛溶液常规防腐固定处理33侧髋部,均无肢体畸形及手术史。探查髂前上棘至大转子外侧最凸处连线附近血管穿筋膜点并探明该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及臀上神经的关系;观察在2011-06~2013-06间在我科行87台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中发现筋膜穿支血管及其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关系。结果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所在附近筋膜表面血管位置较为恒定。在尸体标本中约91%(30例)的标本在肌间隙中部可见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发现有筋膜穿支血管的约为90.8%(79例),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臀上神经入肌点与筋膜穿支血管最短距离为(5.62±1.18)cm,安全范围与股骨长度及髂嵴最高点与大转子外侧最凸处的距离均有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61。结论筋膜穿支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关系恒定,在髋关节置换OCM入路中采用筋膜穿支血管定位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以来,我院在分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各种治疗方法成败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变化,对失去闭合复位时机的患儿设计了一种三联术,即切开复位,股骨短缩旋转截骨及髋臼形成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5例,男296例,女289例;年龄8个月~16岁。其中单侧髋关节脱位302例,双侧髋关节脱位83例。闭合复位失败53例,其它手术治疗失败27例;1岁6个月~16岁之间的髋臼指数>30~40,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科固定术治疗髋关节结核的作用。方法:1999-2000年治疗髋关节结核8例(左5,右3)男5例,女3例,年龄21-49岁,病程2-40岁,并发窦道1例和肺结核3例,化疗方案3HSRE/6HRE,病灶手术清除后用髋关节的骨外固定器。结果:病人切口愈合好,术后4-6周扶拐下地活动,7例关节骨性融合于预期的角度;1例关节纤维愈合和股外侧皮神经误伤;骨外固定器平均拆除时间3.5个月;2例下肢不等长有跛行,肺结核治愈。结论:优化设计的骨外固定器可满足髋关节融合所需三维方向的稳定性和合适固定刚度。术后便于观察切口情况,可调节关节到预期角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的疗效。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患者13例,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加强重建后外侧角韧带。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所有患者在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时没有与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相关的过伸位膝关节不稳感,未发现行走时膝关节内甩。术后8个月关节屈曲100°~135°,伸直0°~10°,Lysom评分为(87.79±6.2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1);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价正常4例,接近正常8例,异常1例,客观评价平均87分。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术、股薄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能够恢复膝关节后外侧与前、后方的稳定性,重建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垂直穿刺对神经阻滞成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病患者,对其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根据在腹股沟韧带处超声探头放置方式不同,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超声探头平行放置,观察组超声探头垂直放置。术后两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A)。结果观察组超声成像时间及操作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4h、8h、12h观察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8h、12h、24h、36h、48h观察组静脉自控镇痛累计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探头平行进针,采用垂直穿刺对股外侧皮神经能够起到更好的阻滞效果,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减少,对骨关节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一、B 题解:肌皮神经自臂丛外侧束,位于上臂内侧,主理上臂前肌群,不易损伤。而桡神经独居上臂外侧,经肱骨桡神经沟下行至肱骨外上髁之前分深浅二支,深支通过旋后肌后进入前臂背侧,支配除桡侧腕长神肌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非手术疗法失败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采用内收肌切断、切开复位,加深扩大髋臼、松解紧张挛缩的髂腰肌、粗隆下旋转截骨纠正前倾角的联合手术,治疗20例。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国内以往“三翼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进行改进 ,将内固定材料改为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 ,另加股方肌肌骨瓣移植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采用本手术方法 1 8例 ,男 1 2例 ,女6例 ,1 8例均为颈中型骨折 ,伤后至手术时间1~ 7天 ,平均 5天。1 .1 手术方法 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病人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 ,术中须认清股方肌 ,该肌起于坐骨结节外侧面 ,止于股骨粗隆间嵴 ,宽约 4~ 5 cm。先把该肌以上的外旋机群在其内侧面切断 ,然后沿股方肌止点周围凿下宽约 1 …  相似文献   

14.
采用骶髂前方钢板、骶髂螺钉及后路骶-髂和腰-骶-髂钉棒内固定系统固定骨盆后环,配合骨盆前环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82例.术后平均随访4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明显盆部畸形、双下肢不等长和骶髂部疼痛;3例后遗马尾神经损伤,2例为脊柱骨折所致;发生尿道狭窄和髋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各1例.治愈率93.9%.认为遵循微创、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桂海  张忠信 《山东医药》2002,42(12):10-10
自 198 5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脱位患者 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8~ 42岁。左侧 3例 ,右侧2例。车祸伤 4例 ,土方砸伤 1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3例 ,上段骨折 2例。同侧髋关节后脱位 4例 ,前脱位 1例。合并骨盆骨折 1例 ,坐骨神经损伤 1例。本组有 4例髋关节脱位漏诊 ,2例在股骨干骨折治疗 2周内确仍 ,2例行骨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 ,半年后因同侧髋关节畸形才发现髋关节脱位。 5例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 2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3例 ,骨折解剖复位且愈合良好。 3例早期发现的髋关节脱位均经闭合复位成…  相似文献   

16.
一、手术方法:以半腱肌替代后十字韧带,同时相应地处理合并损伤。在气性止血带控制下,取膝关节内侧弧形切口长15厘米,起于髌上6厘米,沿股内肌向下,经过膝内侧中点后再向下前方止于胫骨结节内侧,依次切开皮、皮下组织,沿切口向两侧潜行游离皮瓣,在膝内后侧分离出半腱肌,并  相似文献   

17.
应用腋下小切口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0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有选择的应用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已经100例,现汇报如下。方 法全麻后右侧卧位,左上肢外展,肘曲90℃,前臂悬吊在头架上,取腋中线纵行切口,自最下腋横纹起,中点为第四肋间。切开皮肤、皮下,向前、后两侧牵开胸大肌、背阔肌,于第四肋间浅层纵行分开前锯肌,再切开肋间肌,撑开肋骨,将肺翻向前方。沿降主动脉剪开纵隔胸膜向前方牵引,显露未闭动脉导管,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充分游离动脉导管、试阻,降低血压至90~80/60~50mmHg(1mmHg=0.133kPa),10号线结扎2道,间断缝合纵隔胸膜,五肋间置胸腔闭式引流,缝合肋间肌、前锯…  相似文献   

18.
受试者26例膈肌衰弱病人并以84例健康人作对照,年龄分别为26~73岁和21~79岁,身高分别为157~200cm 和152~205cm。用隔离刺激器发放的方波脉冲经皮刺激膈神经。刺激电极(直径5mm)置于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刺激频率1Hz作用时间0.1ms,电压80~160V。记录膈肌动作电位的电极置于第7和第8肋间隙。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脱位在手法复位不能成功时,则需要切开复位。为了预防再发生脱位,在切开复位的同时,可采用Nicola手术。Nicola手术虽然操作简单,但复发率仍较高。苏联оргоь用一种新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关节内人工韧带法,不但克服了Nicola手术的缺点,而且手术操作亦很简单。我院在切开复位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同时,即采用了оргоь手术,共治疗6例,今介绍于下。手术方法患者仰卧,在患侧肩胛下垫以薄枕,使患侧肩部悬空,采用前内侧皮肤切口进入肩关节,切口自锁骨外侧端开始,经锁骨外侧1/3,转向三角肌前缘,切开三角肌前缘上2/3之皮肤,在头静脉之外侧分开三角肌与胸大肌,并将附着于锁骨的三角肌部分切断,翻转三角肌向外侧,显露关节囊与喙突,用浅露钩牵拉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向内侧显露肽骨头,以免伤及腋部神经与血管,在结节间沟内找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沿该肌腱切开肱横韧带与关节囊,进入关节腔并  相似文献   

20.
保留股直肌前外侧手术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15例傅勤傅永慧张宇航张云岐王海义一、资料与方法15例为1991~1995年诊治的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75~85岁,平均77岁。股骨头下及经颈部骨折12例,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