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三七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秀明  王朝梁 《中药材》1993,16(1):10-11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在栽培中一直沿用山草、秸杆等作为保温保湿材料。大面积栽培三七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引进到三七栽培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七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增温等效果,增产幅度在15%以上。根据我们几年的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现将三七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中国云南栽培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根中分离出两种新的达玛烷皂甙,命名为三七皂甙R_1(notoginsenoside—R_1,1)和三七皂甙R_2(notoginsenside-R_2,2).  相似文献   

3.
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冯光泉  张文斌  陈中坚  王勇  崔秀明 《中草药》2003,34(11):1051-1054
目的 通过对3年生三七块根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中3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了解三七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残留量的存在情况,为三七GAP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在三七的主产区选择了48个点,每点分别采集三年生三七块根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进行砷、铅、汞3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残留量的检测分析。结果 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残留量大多符合标准规定,只有少数高于规定标准。结论 三七主产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均符合GAP对栽培土壤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七植物体中重金属残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光泉  刘云芝  张文斌  王勇 《中成药》2006,28(12):1796-1798
目的:通过对砷、汞、铅、镉等4种重金属元素在三七植物体各部位中的残留量分析及与其栽培土壤中相应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了解其在三七植物体中的残留特征。方法:选择土壤地质背景值中砷、汞、铅、镉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10个点,采集其三年生三七植株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在对三七植株进行分离处理后,对其各个部位及其栽培土壤样品进行4种重金属残留量的检测。结果:据检测结果分析,4种重金属元素在三七植物体各部位中残留量大小除镉在中柱内分布较高外,其余呈现为在茎叶、毛根、表皮中较高,剪口次之,皮层、中柱内较少的特点;其次,三七对镉还表现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结论:三七对镉表现有一定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对砷、汞、铅则主要表现为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七无公害栽培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其栽培历史悠久,但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农残高、病虫害重、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阻碍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栽培是保障三七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概述了三七无公害栽培的主要环节,包括:基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适宜性分析建立三七选地标准,通过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建立三七综合土壤改良措施,建立新品种选育、水光肥一体化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规范栽培体系。此外,开展三七野生抚育模式、分子标记辅助三七新品种选育、建立综合的病虫害防治平台,可以有效的完善三七无公害栽培体系,进而促进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七古今药用品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首载于《本草纲目》,现今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esng(Burk.)F.H,Chen的干燥根,近几十年来,对三七在临床、化学、药理及栽培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取得成就。而对三七的历史沿革、未引起人们的观注与重视,目前普遍认为该品种是《本草纲目》中的三七,似成定论,无人再考究。但我们发现《本草纲目》所述三七形状(五加科三七)与现今三七并  相似文献   

7.
三七:为五加科 Araliaceae 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的根。野生于山坡丛林下。分布于江西、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多栽培。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血晕,瘀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外伤出血,痈肿。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为我国名贵中药材,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区,也是公认的三七“道地药材“产区,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种植面积65000亩、年产量近400万 kg;文山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为了按照国家 GAP要求,建立三七 GAP 基地,稳定和提高三七药材质量,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三七 GAP 相关研究几基地建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七及栽培土壤中烯酰吗啉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立了烯酰吗啉在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方法 三七和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正己烷和醋酸乙酯液液萃取,用固相萃取法(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然后用液相色谱检测.结果 烯酰吗啉在三七块根内的半衰期为6.2 d,在三七茎叶内的半衰期为3.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0 d;在三七生长过程中,按常规剂量施用烯酰吗啉农药6次,间隔期25 d以上,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挖时间30 d以上,三七植株中烯酰吗啉的残留量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对三七中烯酰吗啉残留限量标准(≤0.1 mg/kg),栽培土壤中烯酰吗啉的残留量小于0.02mg/kg.结论 在三七上规范喷施烯酰吗啉可溶性粉剂,烯酰吗啉在三七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较快,三七质量安全,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大量文献为基础,就三七的最早文献记载、古籍中原植物载图真伪、栽培产地及产地变迁三个方面进行考证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三七最早应是被记载于明代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中;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后,三七、土三七(菊三七)均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目》,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本草内,但《本草便读》中的"参三七"图,经反复鉴定比对后被认为是谬传;从三七产地的可考文字记载中可以得出结论,三七最早栽培于广西,但由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原因,三七主产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由广西向云南转移,至今云南文山仍是闻名中外的三七道地产区。对三七进行本草考证,有助于三七药材的正本清源,并为三七的合理栽培与药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云南文山栽培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叶中首次分得一种黄酮甙,用化学方法及紫外、红外、质谱、~1H核磁共振,~(13)C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为槲皮素-3-O-槐糖甙。  相似文献   

11.
三七营养生理与施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三七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作者综述了三七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矿质营养对三七生长的营养效应及其三七生长发育习性和养分需求规律,以及施肥措施对三七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七平衡施肥研究上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着重开展三七矿质营养机制、植株营养诊断方法、种植地土壤分等定级、专用肥开发、施肥与抗病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七赤霉素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七赤霉素试验初报何茂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南宁530023)卫锡锦(广西药物研究所南宁530022)曾佩玲(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南宁530227)三七Panaxnatoginseng(Bark.)F.H.Chen为名贵中药材,一般栽培4年才能收获,亩产干货35kg左右。为了探索三七的高产栽培途径和技术方法,我们于1984~1988年进行了三七赤霉素试验,现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条件试验在广西靖西县三七场进行。药剂为上海试剂厂生产的赤霉素(GA_3)粉剂,?…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三七栽培加工技术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集三七样品,对不同产地、小生境、农业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比较,以期为比较和优化三七栽培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通过调查不同地区17个三七样地,发现栽培用种苗的种质均为购于云南文山的自繁自种种质,样地地理范围在北纬22°-25°、东经102°~106°之间,在760~2114m海拔高度的地方都有栽培;三七病害普遍存在,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和疫病;前作是玉米、花生或豆类的三七长势较好,前作是水田的三七长势较差,并且病害情况较严重。三年生三七天棚的透光度可达到30%以上;某些三七田间化肥用量较大,农药使用情况复杂。结论:三七栽培已突破了传统的栽培区域,连作障碍及土壤污染严重制约了三七道地药材的可持续生产,技术传承和规范化程度低限制了三七栽培的现代化及规模化,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揭示光照强度对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光强(透光率32%、16%、8%、4%、2%)对三七进行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光强下三七生长过程中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光照强度对三七花的影响显著,当透光率为4%时,三七花盘直径最大;不同光照强度下对三七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影响变化基本一致;不同光强下三七的生长特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在透光率为16%的光照强度下,三七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并且其地下部分总皂苷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值为4.75%。结论三七生长的最适光强为透光率16%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三七的根部颜色、茎杆颜色、复叶柄弯曲程度、复叶数、根形、叶形、茎数存在不同的变异类型,分析它们对皂苷量的影响,为三七育种确定选育目标。方法在云南文山的6个三七产区采样289份,逐一标记植株变异类型,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共3个单体皂苷,在同一立地条件、同一栽培措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7种不同变异类型对三七皂苷量的影响。结果紫根、复叶柄平展型、长形根、宽叶等4种变异类型三七的皂苷量高,双茎三七的皂苷量低于单茎三七,三七的茎杆颜色及复叶数的多少对皂苷积累无规律性。结论紫根三七、复叶柄平展型三七、长形根三七、宽叶三七4种变异类型三七可以作为优质三七品种选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04,27(12):962-968
题  目        期数 页码        题  目        期数 页码·栽培与育种·灵发素对三七愈伤组织发生和增殖的影响    11枸杞头茬果质量初探 13苦味叶下珠种子发芽试验 14根腐对三七的皂苷含量影响 2 79轮叶党参庭院式栽培可行性报告 2 81氮磷肥对当归抽薹率的影响试验初报 2 82忍冬的生长特性与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关系 315 7硼、锰及稀土微肥在当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315 9麻花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316 0药剂控制三七圆斑病试验初探 316 2提高射干种子发芽率的简易方法 316 3梁外半野生甘草最佳采收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七总皂苷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R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别名参三七、田七.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其块根中含皂苷约12%,目前已经从三七各部位分离出20种达玛烷型皂苷.国内外对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非常活跃,而临床研究却显得散在.三七总皂苷商品名和处方名有三七总皂苷片、三七总皂苷冲剂、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片、血塞通胶囊、血塞通软胶囊、血塞通注射液、洛泰粉针剂、血栓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等.笔者现就近年三七总皂苷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土壤砷污染对三七药材中砷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砷矿区三七药材砷残留情况,为优化三七GAP基地布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采集砷矿区(砒霜厂附近)5个点和GAP基地11个点的三七及其栽培土壤,进行砷含量的分析。结果GAP基地三七及其栽培土壤的砷含量均在《文山三七综合标准》规定限量指标内,而砷矿区三七及其栽培土壤砷含量严重超标。结论 为保证三七GAP基地生产的三七药材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三七GAP基地应布局在非砷矿区。  相似文献   

19.
三七药材砷污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检测喷施含砷农药"退菌特"、产区栽培土壤,以及砒霜厂附近空气砷污染区等对三七块根含砷量的影响,借以探讨三七药材砷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立体栽培(3层)三年生三七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与大田土壤(对照)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差异及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栽培各层(下、中、上)土壤微生物浓度显著低于大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从下层至上层逐渐升高,除各层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外,上层及下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立体栽培下三七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劣于大田栽培,3层中以中层长势最好,上层次之,下层最差。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放线菌及中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农艺性状显著相关;土壤真菌和细菌浓度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放线菌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土壤pH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日最大温差呈显著负相关。当前研究表明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比例失衡和土壤酶活性剧烈变化是导致立体栽培三七农艺性状劣于大田栽培夫的诱因之一。因此,改善立体栽培结构,从而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接近大田土壤,为三七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是保障三七健康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