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弘扬中国针灸事业,促进针法灸法的学术交流和提高,由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办、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5日-8日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隆重召开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到会并作了“关于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感召下中医针灸事业发展机遇空前”的重要报告,  相似文献   

2.
《湖南中医杂志》2009,(6):74-74
《湖南中医杂志》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为宗旨,在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报道中医临床、科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信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本刊每年均辟有“晋升辅导”专栏,针对性地对有关考试内容进行专题辅导,为晋升高级职称者指点迷津,深受读者好评。近几年本刊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湖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本刊仍为大16开本,每期64页,信息量大。  相似文献   

3.
灸法的核心是灸效,根据疾病情况不同选择足够的刺激量,决定灸法、灸时、穴位、艾炷大小等。古人以灸壮代灸量,“壮”本身含有“烧灼致创”之意,又有“灸疮必发”之说,说明刺激量导致的穴位“疮伤”是灸法取效的关键。通过对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隔物灸、实按灸、温和灸的使用特点、灸量范围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体阐述灸法的“壮”“疮”与“效”的关系,发现灸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减少壮数以及“疮伤”。在研究灸法问题时,我们应当紧扣关键问题,立足于中医学说,顺应时代潮流,强调灸须足量,减“疮伤”增“疗效”,厘清灸法的量效关系,在传承灸法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提高灸法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承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于2001年8月 14日至18日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与会代表110 余人,会议主题是“中医药文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钱超尘、张其成、刘更生、孙文钟等教授分别就“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药文化与临床”、“医古文教学研究”等专题作了报告。 代表们提出了不少新的学术观点,在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内涵、“中医文化学”的界定与组成以及中医文化与临床的关系等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强调在未…  相似文献   

5.
蓝晟 《养生月刊》2006,27(10):868-872
2001年,西安某医院针灸科,科室主任看到某治疗室因为替患者施灸而冒出了烟雾来,立即进行干涉,不让医生为患者用灸法。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男男女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会答道:灸法?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听说国外现在很重视。呜呼哀哉!曾在中国被中医大夫和民间百姓所普遍看重的灸法,如今已不为普通的人群所知晓了,不再被中医界的大夫们所普遍采用了。中国的灸法——已经开始失落了。一曾几何时,中国人是一个善用灸法的民族;中国的医生们,如果只懂针法而不懂灸法,则会被人取笑,人们会认为该医生不是好医生。唐代医…  相似文献   

6.
自本刊1999年第10期刊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秦国政的“21世纪中医学的出路在于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学”一文之后 ,引起了广大中医药界同仁的深思 ,诸多专家、学者均投稿本刊 ,就中医学的出路、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及中医现代化等问题各抒己见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此 ,我刊自本期起特辟“新世纪论坛”专栏 ,不定期刊发大家的观点 ,本期特别推出云南昆明市中医医院孙雯霞等的“新世纪前夕论中医现代化” ,作为观点之一以供参考 ,望各位同道继续来稿参与该专题的讨论。 中医现代化并不等于“中西医结合” ,而是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的影响与要求 ,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 ;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实行多学科融合 ,加强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80年代初受世界性“中医热”的影响,中国针灸也风行巴西。针灸疗法是中医体系中的奇葩,其以人体经络为基础,将针法和灸法结合对人体的经络进行梳理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中国,针灸尤其是灸法成为很多家庭最为常用的处理疼痛类疾病的方法之一。很多家庭家人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甚至自己也可以对自己进行灸法治疗。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幅员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及总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中医针灸在巴西的发展对中医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1981年祖传中医王钰医师到南美举办针灸培训班及针灸研究班开始,中国针灸技术才真正在巴西逐渐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环球中医药》2010,(2):130-130
经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会研究,确定了本刊2010年今年6期重点号选题,第1期“甲型H1N1流感专题”与第2期“中医外科专题”已顺利出刊。现诚征其他未出刊专题稿件,其专题名称与刊期分别是:  相似文献   

9.
灸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源远流长。它在我国历史上出现早、应用广、影响深,而且历朝历代的医家们相关的灸法著作中对灸法的保健作用认识颇深,这些都为后世灸法保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梳理古代文献中关于灸法保健的论述,并对灸法养生保健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中医类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来源期刊。从2020年1期开始本刊发表的论文已被中国知网、超星、维普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11.
中医灸法与壮医灸法都属于中医学的外治灸法,都是通过点燃灸物,刺激机体相应部位,以达到祛除邪气、扶助正气效果,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两者在对疾病的认识与诊疗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医与壮医均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过程,中医以虚实辨证作为判断邪盛正衰的方法,邪胜为实,正损为虚;壮医仅有阴阳辨证,阴阳偏盛为邪进,阴阳偏衰为正损。中医灸法的补法为较长的施灸时间及较温和的火力,泻法为较短的施灸时间及猛烈的火力;相比之下,壮医灸法补泻手法鲜见。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将经过壮药提取液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根据“以轻对轻,以重对重”的手法原则对病人施治。笔者探讨中壮医灸法补泻之异同,认为壮医药线点灸在运用中有补泻手法的体现:轻手法为泻法,重手法为补法;轻手法治疗轻症状,与中医灸法的泻法治疗实证相似;重手法治疗较重症状,与中医灸法补法治疗虚证相似。  相似文献   

12.
蓝晟 《养生月刊》2006,27(10):868-872
2001年.西安某医院针灸科.科室主任看到某治疗室因为替患者施灸而冒出了烟雾来,立即进行干涉.不让医生为患者用灸法。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男男女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会答道:灸法?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听说国外现在很重视,呜呼哀哉!曾在中国被中医大夫和民间百姓所普遍看重的灸法,如今已不为普通的人群所知晓了,不再被中医界的大夫们所普遍采用了。中同的灸法——已经开始失落了。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中医药学术论文 ,在继承前人医论文章特点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现代科学论述问题严谨的长处 ,拓宽了讨论的领域和论文的体裁。对某些新的体裁、新的论证方法是否适宜揭示中医学术研究的面目这个问题 ,中医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本刊组织的这组“专题” ,意在为读者提供某些从事中医药科研与写作的“事半功倍”的信息。“本刊专题”下期刊出“临床实验研究中设置对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0):1044-1044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担任总编辑。设有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博士之窗、临床报道、综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临床实验方法学、病例报告、中医英译、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多次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优秀期刊奖;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2009年连续9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3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  相似文献   

15.
从新药研制谈汤剂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没有现代的科技期刊 ,就不会有如此发达的现代科技事业 ,中医药期刊只有加强传播、引导和推动作用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以汤剂改革为先导 ,推出“本刊专题”新栏目 ,表明本刊更加主动地为发展、繁荣中医药学术而努力。“本刊专题”通过组织中医药专家从各自的学术专长、工作经历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坐标展开阐述 ,发表作者的一得之见 ,为读者提供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机会。本期王乃平等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汤剂改革这一热门课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论理说事 ,从容有据 ,可谓见仁见智。希望本专栏反映的学术之光能成为中医现代化道路上的一盏路灯。  相似文献   

16.
本刊在今年第7期曾推出《水养生专题》,集中刊载了多篇水与养生方面的文章。但水对养生的作用太重要了。若想以一个专题将这方面的内容“一网打尽”实难做到,故本期再推出一篇有关水与养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中医杂志》2009,(2):12-12
《湖南中医杂志》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为宗旨,在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报道中医临床、科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信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本刊每年均辟有“晋升辅导”专栏,针对性地对有关考试内容进行专题辅导,为晋升高级职称者指点迷津,深受读者好评。近几年本刊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湖南省优秀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ISSN1003-5370;CN11-2787/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担任总编辑。本刊主要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临床经验、综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验方法学、继续教育园地、病例报告、中医英译、临床报道、会议纪要等。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阵;2001—2007年连续7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连续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03—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ISSN1003-5370;CN11-2787/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担任总编辑。本刊主要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临床经验、综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验方法学、继续教育园地、病例报告、中医英译、临床报道、会议纪要等。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阵;2001—2007年连续7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连续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03—  相似文献   

20.
保健灸是指在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灸法以激发经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保健延年的方法,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又称为“逆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