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心力衰竭时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性心律失常在心衰中十分常见,是心衰患者心性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文献报道,心衰时成对或多形性室性早搏发生率为71%~95%,非持续性心动过速为28%~80%。心泵功能失调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如紫绀及肺瘀血程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大小及运动时间(exercise time)、以及神经内分泌和生化反应的紊乱的参数如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肾素水平、低血钠、低血钾等均是心性猝死的重要预测指标。Framingham研究显示,此类病人1年和5年存活率,男性为79%和38%;女性为86%和57%。心衰中因心律失常病死率超过40%,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中的室性心律失常(4)4.室任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相对稳定阶段大约50%突然死亡。心衰患者为什么会猝死,认为与心律失常有夫。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否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能够证实某一种抗心律失... 相似文献
4.
5.
3 预后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发生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已成为近10年心血管病学者关注的中心性问题之一。但是,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自然史尚属不详,且存在争议。 有研究发现,在CHF死亡病例中,半数左右为猝死,因而有不少人推测此与CHF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特别高有关。 影响合并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CHF患者预后的因素甚多。首先,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本身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此种CHF患者猝死率很高。简单心律失常者存活率高于复杂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的一些问题胡大一许玉韵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级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和)心室颤动(VT/VF)〕的一级预防对象即是临床上尚未发生过此类心律失常的病人。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的病人如无使用β-受体阻断剂的... 相似文献
7.
陈良龙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6):471-475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高,其发生与NYHA心功能级别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VA与CHF患者的总死亡率及心脏性猝死(SCD)有关,但非SCD的最根本原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才是最具价值的SCD预测因子。CHF并发VA的药物治疗重在纠正CHF的病因及VA的诱因,除B受体阻滞剂外,尚无绝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SCD二级预防的绝对适应证。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其适应证已拓宽: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者,ICD置入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心梗后,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NYHAⅡ-Ⅲ、LVEF〈0.30~0.35,ICD置入为Ⅰ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b推荐(B级证据)。 相似文献
8.
各种原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每年死亡率高达 5 0 % ,其中半数是心脏猝死 ,致死原因又是室性心律失常 (VA) [1 ] 。因此 ,CHF并发V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了加深知识 ,本文对各种原因所致的CHF并发VA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自 1997~ 1999年10月间住院的CHF患者 13 7例 ,其中并发VA 93例 ,男 5 7例 ,女 3 6例 ,年龄 18~87(平均 5 3 .4)岁。所有病例均根据病史、体检、X线、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二维超声心电图 ( 2 -DE)明确诊断。心电图是通过床边心电监护仪、2 4h动态心电…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的钙循环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平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32(5):284-287
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Ca2+稳态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Ca2+瞬变幅度减小,衰减延迟,舒张期[Ca2+]1升高.这些变化同Ca2+调节的细胞膜通道和转运体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有关,并导致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时需整体考虑细胞内的钙离子变化和兴奋-收缩耦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时较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早)或成对室早发生率87%,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45%[1]。慢性心衰时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如何是人们研究的焦点。慢性心衰心源性猝死率很高,占其总死亡率的50`%。防治慢性心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确切降低心源性猝死率,还有待于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了解。本文旨在从“机械电反馈”,心肌微小纤维化所引起的“电负荷改变”、心肌钾通道下调所引起的“电不稳定”,以及“电重构”四个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综述慢性心衰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 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这两种情况常同时出现又互相恶化。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且危害性大。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复杂类型的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又与心衰患者的猝死发生密切相关。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在治疗时除基础疾病的治疗、心衰本身的纠正外,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有其特殊性。现介绍心衰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临床意义、各种检出方法的评价、治疗进展及猝死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的钙循环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Ca2+稳态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Ca2+瞬变幅度减小,衰减延迟,舒张期[Ca2+]1升高.这些变化同Ca2+调节的细胞膜通道和转运体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有关,并导致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时需整体考虑细胞内的钙离子变化和兴奋-收缩耦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伴室性心律失常 (VA)极为常见 ,且可能是尔后出现严重甚至致死性 VA的前兆 ,CHF患者的 VA多与猝死密切相关 ,且常无明显症状 ,故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对其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CHF患者 16 5例均为住院病例 ,其中伴 VA者 12 0例 ,男 79例 ,女 41例 ,年龄 2 4~ 73岁 ,平均 5 9.3岁。基本病因为冠心病 6 4例 ,扩张型心肌病 1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5例 ,风湿性心脏病 16例 ,糖尿病心肌病 4例 ,围产期心肌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3例。所有病例均根据病史 ,体检、X…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较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 ,且随着心力衰竭加重 ,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本文旨通过对我科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178例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DCG)总结分析 ,以进一步探讨心功能级别和室性心律失常 (VA)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入院后经详细病史、体检、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部分作踏车试验 ,确诊心脏病患者 178例 ,其中冠心病 5 2例、高血压心脏病 66例、风湿性心脏病 3 8例、心肌病 2 2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按心功能不同分为 3组 :A组为心功能Ⅰ级 ;…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6):471-475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高,其发生与NYHA心功能级别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VA与CHF患者的总死亡率及心脏性猝死(SCD)有关,但非SCD的最根本原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才是最具价值的SCD预测因子。CHF并发VA的药物治疗重在纠正CHF的病因及VA的诱因,除β受体阻滞剂外,尚无绝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SCD二级预防的绝对适应证。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其适应证已拓宽: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者,ICD置入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心梗后,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NYHAⅡ-Ⅲ、LVEF<0.30~0.35,ICD置入为Ⅰ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b推荐(B级证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心力衰竭患者519例,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将LOWN分级1~2级的患者纳入Ⅰ组(共284例),LOWN分级3~5级的患者纳入Ⅱ组(共235例),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回顾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结果等指标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相关因素为体重指数≥24 kg/m2(OR 1.727,95%CI 1.139~2.619)、舒张压下降(OR 0.987,95%CI 0.974~1.000)、左室舒张末径增加(OR 1.064,95%CI 1.033~1.097)、左室射血分数下降(OR 0.973,95%CI 0.949~0.999)、β受体阻滞剂使用(OR 1.883,95%CI 1.175~3.019)及西地兰使用(OR 9.788,95%CI 2.094~45.739),P<0.05。结论超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及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相关因素,应注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体重管理。在心力... 相似文献
18.
严永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2):72-74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由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明显下降(P〈0.05),QT间期(Q-Tc)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降血脂以及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从病理生理、诱发因素、检测及治疗几方面介绍近年来有关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建议高危患者在治疗心衰的同时应积极地抗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新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9):503-504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疗效。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5 8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冲剂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治疗 4周后 ,复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结果 :经治疗后A组与B组相比 ,心功能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在改善心功能、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