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与疗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AP ELIS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银染法检测了正常组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变化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选择 初发未治AML患者 32例 ,按国内诊断标准[1]确诊 ,其中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 7岁 ,中位年龄 32 .9岁。M0 1例 ,M14例 ,M2 12例 (M2a10例 ,M2b2例 ) ,M3a4例 ,M4 3例 ,M58例 (M5a1例 ,M5b7例 )。M3 患者用全反式维甲酸 40~6 0mg/d治疗至完全缓解 (CR) ,获CR后用HA…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端粒酶能以其自身所带的R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质末端,阻止端粒的缩短,最终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永生化。端粒酶活性表面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可做为诊断肿瘤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端粒酶活性是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指标,并非恶性变标志。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能以其自身所带的R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质末端,阻止端粒的缩短,最终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永生化。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可做为诊断肿瘤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端粒酶活性是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指标,并非恶性变标志。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银染TRAPEZE技术对消化系肿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关系,建立一个低污染的端粒DNA显色技术.方法采用TRAPEZE-银染方法检测7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及17例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1/7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对照组2/17例检出端粒酶活性;其中食道癌15/17例,肠癌6/9例,胃癌20/25例,肝癌20/22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高分化癌13/17例,中分化癌28/31例,低分化癌20/25例检出端粒酶活性.χ2检验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对照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病理组织间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组织间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的表达无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可作为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银染技术可以得到理想的端粒DNA图谱,可用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治疗阶段端粒酶活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银染色技术检测了不同治疗阶段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1例 ,其中 14例为初诊患儿 ,7例持续完全缓解 (CCR) 3~ 9年 ,年龄 2~ 12岁。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AML) 13例 ,初诊 8例 ,CCR 2~ 10年 5例 ,年龄 8~ 12岁。ALL和AML的诊断和临床分型均根据文献 [1]标准。对照组为同期因发热或淋巴结肿大行骨髓检查且结果正常的儿童 ,共 11例 ,包括淋巴结炎 4例、淋巴结核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败血症 2例、免疫缺陷病 1例 ,…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34例乳腺癌、21例乳腺增生症、12例乳腺纤维腺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全部组织标本67例中,34例乳腺癌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21例乳腺增生症和12例乳腺纤维腺瘤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28.57%(6例)和25%(3例)。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标记物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也可作为部分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指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活性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几乎在所有的恶性肿瘤进程中表达 ,但除生殖细胞和干细胞外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均不表达。因为它的广泛表达可作为肿瘤的标志物及癌症治疗的靶点 ,使端粒酶成为目前全世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肿瘤临床的诊断、治疗、对残存或复发癌症的监测以及病人的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PCR-ELISA测定端粒酶活性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telomerase)定位于染色体端粒(区)的核酸蛋白复合体中。端粒酶以复合体中的RNA为模板,在端粒DNA的3末端,以逆转录方式延伸,从而修复DNA末端因复制问题所致的缺损。避免了染色体末端间的融合。是染色体保持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1]。1994年,自Kim等报道了端粒重复片断扩增法(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2]以来,国外报道骤增,国内近年也有多篇文献综述[3]及研究报道[4,5]。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TRAP基础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TRAP方法检测29例肺癌组织,27例癌旁组织,6例良性病变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并以5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结果:29例肺癌中21例显示端粒酶活性(72.4%),且端粒酶活性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而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相关性。癌旁组织的阳性率为22.2%(6/27),6例良性病变及5例正常肺组织的阳性率为0%,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对于鉴别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并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人端粒酶由人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质(TP1/TLP1)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hEST2)三部分组成,研究表明,TP1mRN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无显差异,HrR的转录水平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尚存争议,而hTERT转录水平的表达在端粒酶活性高的癌组织中明显升高。我们通过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和正常人的端粒酶亚单位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端粒酶的活性,探讨急性白血病的端粒酶活性的调节因子,为进一步寻找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检测人端粒酶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Kim法处理组织与胸腹水细胞及扩增端粒酶产物,引物TS含量生物素,扩增产物与包被有亲和素的微孔板结合,并含荧光素特异探针杂交,酶标记抗荧光素抗体与之结合而呈色。结果 该方法NaOH的最佳变性浓度为0.6mol/L,最佳杂交时间为1小时,批内变异系数(CV)为9.6%。在94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与恶性胸腹水  相似文献   

13.
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均为(5’-TTAGGG-3’)n,大小5~20kb。每次细胞有丝分裂后,端粒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衰老死亡。  相似文献   

14.
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均为(5’-TTAGGG-3’)n,大小5~20kb。每次细胞有丝分裂后,端粒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衰老死亡。  相似文献   

15.
端粒 (telomere)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均为(5′-TTAGGG-3′) n, 大小5~20 kb[1].每次细胞有丝分裂后, 端粒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衰老死亡[2].因此,能无限分裂增殖的细胞必定有延长其端粒的能力,这一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是通过端粒酶来实现[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p53基因突变和端粒酶活性的异常可能是引发癌变的重要因素。然而,二者的关系仍没有被阐明。我们通过检测p53基因突变与端粒酶活性,探讨它们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ELISA法测定30例贲门癌和10例正常粘膜的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免疫技术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0例贲门癌组织中28例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93.3%,而正常粘膜均为阴性。贲门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与D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贲门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p53蛋白表达具有协同性,p53基因突变与高端粒酶活性共同诱导贲门癌的发生,p53蛋白高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活化的1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逆转录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尚较少。我们应用PCR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肿瘤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19.
体液中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端粒酶活性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6bp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的逆转录酶。普遍认为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在体内是如何被调节的,目前还知之甚少。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研究包括激活与抑制两个方面,抑制端粒酶以治疗肿瘤,激活端粒酶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