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朝夕相处、最亲密无间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将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对待性的态度就是孩子的“启蒙”课程。  相似文献   

2.
廖仲毛 《自我保健》2007,(12):23-23
为人父母,对孩子要有宽容精神,要包容孩子,尊重孩子,即使是在孩子出现失误或做出与父母意见相左的选择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纪新 《家庭健康》2011,(11):19-19
“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句话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50年前,针对父母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经常奉劝父母们的一句话。时过50年。今天做父母的对孩子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是有增无减。时下,常听到一些家长特别是孩子的妈说:在家侍候孩子。  相似文献   

4.
孩子好动是生命的天性,孩子好奇是智慧的根基。对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应予保护,对孩子的好动,父母应正确引导。若任着孩子的性儿胡来,闹出危险将悔之不及。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孩子青春期与父母关系亲密,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青春期时,父母陪伴较多的青少年社交技能更好、自尊心更强。可以说,与父母一对一的接触,对孩子的健康幸福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它的优秀在于它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入手,将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深入简出,娓娓道来,使原本严肃的问题变得轻松愉快。父母与孩子相处,本就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寓教于乐的。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肃,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不是变得懦弱,就是变得暴戾。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松散,在一些看似细小却事关重大的问题上听之任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可能误入岐徒。为了使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体会一下文中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吴名  马宾 《健康文摘》2006,(11):17-17
现代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再加上物质生活的丰裕,结果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极度宠爱。父母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玩的看的,孩子只要一嚷嚷,父母则“奉命”立即设法满足。天长日久在孩子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定势”:我的欲求很容易就可获得即时的满足。这样在孩子的头脑中,往往缺乏努力奋斗的意识,对什么东西都想马上获得而不愿花费半点气力或等待一段时间。所以父母要明白这种宠爱孩子的做法的危险性并尽快予以改正。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倘若不是基本的要求,家长都应设法让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满足。  相似文献   

8.
刘艳梅 《家庭育儿》2013,(12):28-30
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尽心尽力是父母的天性。几乎所有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提供给孩子。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育儿理念和相关的育儿只,有时父母的一些不当举动可能会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南辕北辙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培养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孩子是一门学问。许多父母精心地照顾孩子的身体健康,却不知如何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对待孩子的躯体病和心理病的态度完全不同。例如,一个孩子如果说不想上学,因为担心老师批评,父母肯定会火冒三丈,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但如果孩子说肚子疼不想上学,父母便会非常关心孩子,专门花时间陪孩子。父母往往对孩子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孩子则是父母失职,这是常理。但也确有对孩子管得太多、管得不当而适得其反的。有个孩子非常聪明,学习相当好,从小学到中学都  相似文献   

11.
父与子之一儿子出世天地间最无私者是父母,最平凡也最伟大者是父母。做为孩子对父母想说的很多,做父母的对孩子想说的也很多,为此谨把“父与子”献给更多的父母和孩子。让我们倾听一个普通父亲与孩子间的真实故事,静心回顾,感悟人生。──编者自从在那张妊娠化验单上...  相似文献   

12.
父母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是孩子最需要的,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远胜过一两件玩具礼物或衣服。有时候生活却不那么尽如人意,有的孩子因为缺少了父爱或母爱,以至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久前,在我们的"青春热线"咨询室里就来了这样一对母女。  相似文献   

13.
理由1这是爱的必然选择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除了每天生活上的照顾外,还应该考虑子女未来的教育金、健康医疗费用、人生风险保险!今天父母买的不仅仅是保险,而是对孩子的终身关怀。这是关爱孩子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长柏 《自我保健》2008,(12):18-19
夫妻之间可能对彼此一些无伤大雅的坏习惯熟视无睹,忽视了不良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有些父母尽管发现孩子在模仿自己的某些缺点,却不当回事,甚至开玩笑地说:“这才像我的儿子(女儿)”之类。并未意识到这种“夸奖”是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肯定,会进一步催化孩子将父母的坏习惯“遗传”下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刘肖 《自我保健》2013,(4):65-65
专家分析 母亲如此用心育儿,换来的却是孩子无情的叛逆。说到底,就是母亲对孩子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造成的。父母缺乏安全感必然带来焦虑,从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确定感,渴望甚至“强迫”孩子与其保持“亲密”。但这种渴望却严重干扰孩子的自我成长,也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痛苦于无法获得父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华扬 《健康生活》2010,(1):55-55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尤为重要的老师。为人父母谁没有这样的困惑:对孩子严厉了,怕将来变得胆小怕事;对孩子松懈了,又担心调皮得无法无天。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同时自己也能成为智慧型的成功父母。可是现实生活中,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既尊重又不溺爱呢?  相似文献   

18.
朵朵 《家庭医学》2010,(11):18-19
无论是离婚,还是继续隐忍婚姻的缺憾,作为父母,考虑最多的都是孩子。虽然离婚,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责任的放弃,相反,越来越多的父母会选择给孩子更多的爱。比起婚姻的失败,他们更在意孩子能否接受这一事实,能否和以前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健康生活》2006,(4):49-49,51
现在的年轻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十分重视。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们对年轻父母有以下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是不敢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父母怕诱发似懂非懂的孩子的性欲望,使教育的结果适得其反;父母也怕与孩子谈隐秘的性问题,自觉这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有点“黄”;父母还担心自己有关性教育的技巧方法不到位,更担心教育程度出偏差。于是不做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