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分系统,并初步评价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2017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67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黏膜下深部浸润(距黏膜肌层≥200 μm)的表浅食管鳞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P<0.1的自变量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并对自变量赋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临界值对267例病例进行风险分组,淋巴结转移率行多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 267例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者中,71例(26.59%)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P=0.015,OR=2.802,95%CI:1.225~6.409)、血管侵犯(P=0.043,OR=3.450,95%CI:1.040~11.445)、淋巴管侵犯(P<0.001,OR=36.985,95%CI:13.699~99.856)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黏膜肌层增生异常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81,OR=2.005,95%CI:0.918~4.380),但P<0.1。根据上述4个因素建立评分系统,黏膜肌层增生异常赋1分、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赋1分、血管侵犯赋2分、淋巴管侵犯赋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点为评分>2分,将267例病例分为低危组(评分0~1分,n=143)、中危组(评分2~5分,n=79)和高危组(评分6~9分,n=45),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2,P<0.001),且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线性上升趋势(χ2=109.298,P<0.001)。 结论 中度和低度分化、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为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3个因素结合黏膜肌层增生异常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个体化指导临床决策,对术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的8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段、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男6例,女2例,年龄38~75岁,中位年龄65岁。主要症状:咳嗽(5例)、咳痰(4例)、发热(2例)、胸闷(4例)、乏力(3例)、消瘦(3例),无症状2例。胸部 CT 表现:双肺分布5例,单肺分布3例,实变影5例,肿块及结节影4例,斑片状浸润影3例,支气管充气征5例,钙化1例,空洞2例。确诊方法:经气管镜活检1例,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5例,外科手术2例。误诊分析:5例误诊为细菌性肺炎,1例误诊为肺真菌病,1例误诊为肺癌,1例误诊为肺转移癌。治疗及预后:2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4例转入血液内科行化疗(CHOP 方案),2例放弃治疗。8例患者随访时间2~105个月,2例死亡,6例存活。结论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诊断需要组织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超声(EUS)发现的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行ESE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周围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7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均成功挖除,2例ESE治疗中发生穿孔.应用金属止血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其中胃底8例,胃体8例,胃窦1例。病变最大直径0.7~4,3(平均1.5)cm。全组未出现ESE术后出血,随访2~30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ESE治疗小的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超声微探头在诊治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MPS)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和MPS提供的诊断资料对内镜医师选择治疗方式的参考价值。方法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进行内镜下超声微探头检查,根据隆起的大小、件质和存管壁的层次等超声资料来诊断黏膜下隆起病变并选择切除方法。结果在24例患者中,对MPS诊断位于黏膜下层以上的直径小于2cm的消化道黏膜下肿块11例(良性问质瘤2例,脂肪瘤3例,囊肿5例,食管颗粒细胞瘤1例)采用内镜下治疗(黏膜切除术、氩离子体凝固治疗),无出血、穿孔并发症对于MPS诊断直径2cm以上或位于固有肌层以下的消化道黏膜下肿块13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4例,良性胃肠道问质瘤6例,脂肪瘤1例,异位胰腺2例)行外科手术。其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MPS可诊断黏膜下隆起的大小、层次和性质,有助于选择适应内镜下治疗的黏膜下隆起病例,内镜下治疗位于黏膜下层以内直径小于2cm的消化道黏膜下肿块SMT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长期生存率.方法 随访前期154例经EMR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如发现有可疑局部复发,则立即进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术后1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诊率100%.结果 术后5年内发现病变复发6例,复发率为3.9%(6/154),其中4例接受食管切除手术治疗,1例采用APC治疗,另1例凶复发癌转移死亡.本组共发生4例死亡,包括1例因复发癌转移死亡和3例非癌死亡,5年生存率为97.4%(150/154).其巾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共125例,发牛2例非癌死亡和1例复发癌转移死亡,5年生存率为97.6%(122/125);中度异型增牛29例,发生1例非癌死亡,5年牛存率为96.6%(28/29).结论 EMR适合于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特别是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其创伤小、痛菏少,儿乎无后遗症,有很好的长期生存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非治愈性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eCura system”的临床适用性。方法2012年1月—2018年3月,因早期胃癌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行ESD治疗,且术后病理提示ESD非治愈性切除的155例病例被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eCura评分系统对病例进行评分,按评分结果分成3组,低危组(0~1分)100例、中危组(2~4分)46例、高危组(5~7分)9例,观察各组随访期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结果155例随访时间(25±15.0)个月,其中低危组中位随访25个月,中危组中位随访23个月,高危组中位随访34个月。低危组追加外科手术57例,其中3例[5.26%(3/57)]淋巴结转移;中危组追加外科手术29例,其中2例[6.90%(2/29)]淋巴结转移;高危组9例,均追加外科手术,4例淋巴结转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危组淋巴结转移风险明显高于低危组(P=0.003,OR=14.499,95%CI:2.513~97.214),而中危组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危组略高(P=0.767,OR=1.326,95%CI:0.165~8.594)。随访过程中,低危组无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死亡,43例未追加外科手术者中发现3例[6.98%(3/43)]复发。中危组17例未追加外科手术者中发现1例[5.88%(1/17)]复发,2例[11.76%(2/17)]远处转移,其中1例[5.88%(1/17)]死于脑转移;29例追加外科手术者在随访期间无复发、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死亡。高危组9例在ESD术后均追加了外科手术,随访期间无复发、远处转移及肿瘤相关死亡。结论eCura评分系统可用于早期胃癌ESD非治愈性切除病例的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低危患者追加外科手术的获益有限,而中、高危患者追加外科手术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内镜下治疗方式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R-NE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经内镜下治疗后确诊为R-NET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R-NET患者均在内镜下成功切除病灶,病灶多呈表面光滑隆起型或息肉样病变(95.1%),色泽多为正常或淡黄色(92.6%),大部分位于距肛门5~10 cm处(72.8%)。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组61例,其中50例行超声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肿瘤起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43例,固有肌层7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组20例,仅2例行EUS检查,其中黏膜层1例,黏膜下层1例;两组在术前EU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治疗中,EMR较ESD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P均<0.001),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环黏膜切除术(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8例行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28例共32处病变均经一次操作切除,操作时间18~60 min,平均28.3 min,切除标本直径6~ 20 mm,平均12 mm,全部标本基底无癌残留,术后病理证实黏膜内癌2例、黏膜下癌1例,其余25例均为鳞状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无一例食管穿孔,术后未出现迟发性出血及皮下气肿,发生术中出血23例,其中搏动性出血3例,均以钛夹1枚止血成功,其余20例为创面少量渗血,自行止血或以氩气刀止血成功.另有5例术后感胸痛,均自行缓解.1例黏膜下癌追加手术治疗,未见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其余27例内镜随访2~12个月,发生食管狭窄2例,给予探条扩张或食管支架置入后吞咽困难均明显缓解,随访期内无一例病灶局部复发和转移发生.结论 MBM作为一项相对简单的内镜技术,用于早期食管黏膜内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和足够的随访时间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普通电子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及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3860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肠腔黏膜隆起、红斑、表面粗糙不平、血管纹理消失、肠黏膜无名沟中断等可疑黏膜病灶,行镜下喷洒0.4%靛胭脂黏膜染色,对染色发现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观察病灶大小并进行形态分型,病灶黏膜可随充吸气变形者及黏膜下注射液体呈抬举征阳性者行内镜黏膜切除(EMR)21例、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11例、未能行黏膜切除者行活检6例,切除病灶黏膜送病理检查。结果 发现LST病灶38侧,检出率为0.98%。其中.颗粒均一型18个(46.6%)、结节混合型10个(25.9%)、平坦隆起型7个(18.1%).假凹陷型3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39.5%),乙状结肠8个(21.0%),降结肠5个(13.2%),横结肠4个(10.5%),升结肠3个(7.9%).回盲部3个(7.9%)。病理检查:38例LST病灶中早期癌5例,检出率为13.2%,进展期大肠癌2例(5.2%).良性腺瘤31(81.6%)。结论 普通电子肠镜下对大肠黏膜可疑病灶靛胭脂染色能够有效发现大肠LST病灶,联合镜下黏膜切除对早期大肠癌诊断和防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经超声内镜和CT诊断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患者全麻下行STER治疗:(1)内镜寻找到肿瘤,并准确定位;(2)建立黏膜下隧道,显露肿瘤;(3)内镜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4)缝合黏膜切口。结果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患者26例中,食管14例,贲门7例,胃5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者11例,深层者15例,其中2例胃SMTs与浆膜层粘连,密不可分。STER成功切除所有黏膜下肿瘤,完整切除率100%,切除病变直径1.0~3.2cm(平均1.9cm)。黏膜切开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25~145min,平均68.5min;完整缝合创面所用金属夹4—6枚,平均5枚。术后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17例,间质瘤7例,血管球瘤1例,神经鞘膜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发生皮下气肿2例,左侧气胸伴皮下气肿1例,气腹2例,均予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无一例出现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漏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无一例发生黏膜下隧道内积血积液和继发感染。随访3~9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并可避免消化道漏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肠镜发现的较大直肠腺瘤和黏膜下肿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低位直肠病变,大小0.6~4.5cm(平均2.8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术后11例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例腺癌累及黏膜下层病例接受外科根治手术,手术标本病理未见肿瘤残留。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0~12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75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肠镜下治疗的出血。2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和少量膈下游离气体,保守治疗好转。9例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和部分黏膜下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平坦型病变1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的治疗效果,并讨论其并发症和操作方法。方法103例共114处消化道平坦型病变,以注射法或透明帽辅助法行黏膜切除治疗,记录其操作方法、并发症、术后病珲类型及随访情况。结果113处病变经EMR或EPMR完整切除,治愈率99.12%。并发症:术中出血7例(6.80%),以APC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1例(0.97%),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无穿孑L发生。术后病理:良性腺瘤73处,黏膜肌层平滑肌瘤5处,乳头状瘤2处,增生性息肉11处,炎性息肉17处,黏膜内癌(m癌)3处,黏膜下层癌(sml癌)2处,同有肌层癌(nap癌)1处。sml癌追加外科肠段切除,手术标本未见肿瘤残存或浸润。mp癌行黏膜下注射后抬举征可疑阳性,术后追加外科肠段切除,可见肠旁淋巴结转移(1/6)。癌变病例随访3~9月,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镜下黏膜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切除大多数消化道平坦型病变。〉10min病变术后应常规作病理检查。采用纯切模式,较大功率有助于保持标本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466例受检者在电子胃镜下用1.5%~2%卢戈碘液行食管黏膜染色,参照染色标准,记录浅染区或不染区的部位、大小、形态,并指示性咬检2~6块行病理或快速病理检查,确定食管病变的性质和分期。结果466例中未见异常者25例,余441例发现682处可疑病变,表现为3种特征性改变,原位癌或鳞癌均行内镜下电切或手术,并为病理证实。认为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联合指示性咬检是诊断食管肿瘤,尤其是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治的6例大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观察, 结果显示:男2例、女4例, 年龄62~87岁, 病变位于直肠3例、横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乙状结肠+直肠1例, 息肉病型1例、炎症型2例、黏膜下隆起型3例, 表面呈"树枝样外观"5例;2例行内镜下切除、1例行外科手术联合化疗、1例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2例因个人原因选择随访, 1例失访, 其余5例随访21~73个月均预后良好, 内镜及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复发。提示对肠镜检查中发现位于左半结肠的黏膜下隆起型病灶, 表面呈"树枝样外观"时, 应考虑到大肠MALT淋巴瘤的可能性, 在早期诊断的前提下, 内镜下切除治疗有成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早期胃癌(EGC)指不论病变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胃癌,其5年生存率达90%左右,而晚期胃癌在20%以下。发现和诊断EGC是胃镜检查的主要目的,现总结我院近3年来发现的55例EGC的内镜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治的6例大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观察,结果显示:男2例、女4例,年龄62~87岁,病变位于直肠3例、横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乙状结肠+直肠1例,息肉病型1例、炎症型2例、黏膜下隆起型3例,表面呈“树枝样外观”5例;2例行内镜下切除、1例行外科手术联合化疗、1例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2例因个人原因选择随访,1例失访,其余5例随访21~73个月均预后良好,内镜及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复发。提示对肠镜检查中发现位于左半结肠的黏膜下隆起型病灶,表面呈“树枝样外观”时,应考虑到大肠MALT淋巴瘤的可能性,在早期诊断的前提下,内镜下切除治疗有成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2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2010年手术治疗的290例黏膜下层早期胃癌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1.4%.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有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脉管浸润与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结论: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脉管浸润因素有关.内镜治疗等微创治疗可考虑应用于肿瘤<2cm同时为分化型的黏膜下层早期胃癌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治疗上消化道多发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 SMT)的疗效和安全性, 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台州市立医院以及上海东方医院的总计24例上消化道SMT病例(共56个SMT病灶)纳入回顾性观察, 主要分析治疗效果、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显示:19例(79.2%)通过一条隧道切除肿瘤, 5例(20.8%)通过两条隧道切除肿瘤;隧道长度3~12 cm, 平均6.2 cm;手术时间19~130 min, 平均55.6 min;肿瘤整块切除率为89.29%(50/56);住院时间2~7 d, 平均3.5 d;2例(8.3%)发生主要不良事件, 均为黏膜损伤, 用钛夹和自膨胀金属封闭支架治愈;随访6~64个月, 平均32.0个月, 随访期间无肿瘤残留或植入隧道, 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无死亡病例。由此可见, STER治疗上消化道多发SMT安全可行, 切除方法以单隧道为主要, 但对于相距较远的多个SMT则需要双隧道方...  相似文献   

19.
1.1 一般资料 2000—08/2005—08我们共完成宫腔镜检查3030例,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65例,其中60例接受宫腔镜下黏膜肌瘤电切术。65例中0型25例,Ⅰ型27例,Ⅱ型13例;后者有5例行介入治疗。病人年龄30~52岁。病人都有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手术组60例中轻度贫血22例,中度贫血26例,重度贫血的12例。  相似文献   

20.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简称MALTL)属淋巴结以外与黏膜组织相关的一种肿瘤性疾病。早期易误诊 ,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且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 ,与其他恶性肿瘤难以鉴别。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我院自 1984年 1月至 1999年 6月期间收住的 6 1例MALTL的诊断和治疗及随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1 对象 :6 1例中男 41例 ,女 2 0例。年龄 7~ 84岁 ,中位年龄 6 1岁 ,均经病理确诊 ,其中 2 3例做了免疫组化检测。中位确诊时间 3 5个月。发病到确诊时间为 2 8d至 30个月。2 肿瘤生长部位 :胃 17例 ,肠道 2 1例。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