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时及平时下颌骨的外伤或下颌骨疾病常可造成下颌骨缺损,必须经过修复后始能重建其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恢复其下颌骨的功能和矫正面部的畸形。以往多用肋骨或髂嵴游离植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因游离骨组织移植后往往造成骨细胞的缺血坏死,死骨组织吸收,因此移植骨只能起桥梁作用,常在功能和形态上不能起到满意效果。我们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牵张成骨方法为3例火器伤致下颌骨缺损患者实施治疗,2例为牙槽突缺损修复,1例为升支缺损修复.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例牙槽突缺损得到恢复,1例恢复了下颌升支高度和下颌骨完整性,并在后期接受了正颌治疗,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牵张成骨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5例下颌骨部分缺损,采用钛合金加部分脱蛋白猪肋骨移植修复。修复范围7~10cm。手术后一年随访,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功能及外形满意。植入骨被宿主新生骨取代。部分脱蛋白猪肋骨免疫原性弱,组织相容性好,并具有骨诱导能力,但机械支持作用差,不能承受咬合力量。钛合金不但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而且机械支持作用好,能承受巨大咬合力量,但钛乏骨诱导能力。二者共同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发扬了其优点,弥补了其缺点。  相似文献   

4.
足背、第二跖骨复合皮瓣是目前显微外科领域中应用不多可供游离移植的骨皮瓣新供区。1986年11月作者将其应用于1例下颌骨肿瘤合并面部皮肤受损的病人。在作肿瘤切除木后行足背,第二跖骨复合皮瓣修复下颌骨及皮肤缺损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β-磷酸三钙(β-TCP)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成骨诱导犬BMSCs,将第2代细胞复合β-TCP后修复6只犬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缺损;6只犬以单纯β-TCP植入作为对照,术后4,12,26,32周分别通过影像学、大体形态、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判断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 诱导后第2代细胞已具成骨活性。4~26周X线片示实验组新骨形成增加,密度增高,对照组则材料吸收形成明显阴影区,只有少量骨痂。32周实验组骨愈合良好,有较多板层骨;对照组为纤维性愈合骨不连,骨密度检测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力学强度与正常下颌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成骨诱导BMSCs复合β-TCP形成的织工程骨可良好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  相似文献   

6.
<正>下颌骨囊性肿物范围巨大时,常造成局部严重骨吸收、骨缺损或病理性骨折,从而导致面部外形异常、咬合错乱、咀嚼和语言功能受限。我科对下颌骨巨大囊性肿物术后造成颌骨缺损患者用钛钢板即时重建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下颌骨巨大型囊性肿物手术患者7例,其中含牙囊肿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吻合血管腓骨瓣游离移植Ⅰ期修复下颌骨大型缺损的技术及并发症预防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17例因手术致下颌骨大型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重建。移植骨瓣最长23 cm,最短11 cm,平均15.7 cm。结果:17例移植骨瓣全部成活,患者下颌外形及功能良好,1例并发小腿肌肉筋膜间隙综合征。结论:腓骨瓣具有双重供血、骨量充足、骨质硬、利于塑形的特点,是修复下颌骨大型缺损的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组下颌骨中大型缺损21例,缺损长度4~14cm,其中>10cm者11例,平均9.2cm。应用自体下颌骨供骨及钛支架联合移植修复14例,自体下颌骨供骨修复7例。随访1 1/2年以上3例,1~1 1/2年10例,1/2~1年4例,小于1/2年4例,外形及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9.
郭兮惠  张德素 《人民军医》1997,40(2):109-110
下颌骨缺损以自体新鲜骨移植修复效来最好,但塑造下颌骨外形较为困难;某些金属或非金同修复材料,虽可为机体接受,但不能为新骨所取代;而同种异体骨或异种骨,如深冷冻胚胎骨”’、部分脱蛋白骨‘”、部分脱钙骨[3]、复合骨[4]等生物修复材料来源有限,且需要特殊设备或复杂的处理程序及保存措施。因此,上述材料作为下颌骨修复材料均不理想。50年代国外开始有下颌骨煮沸后再植的病例报告,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开展了此类修复手术,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其适应证、手术方式、愈合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互适应证下颌骨的某些…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可因多种原因造成缺损,导致面部畸形、咬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等。修复缺损的方法较多,有自体肋骨或髂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病变下颌骨切除冷冻或煮沸后再植、钛合金等代用骨植入以及羟基磷灰石等人工生物材料移植。但迄今为止,因自体肋骨游离移植在成骨性、骨缺损弯度与长度的适应性和骨供区充分,制取简便易行,术后供区畸形小,病人易接受等优点,仍不失为修复下颌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现将我科完成的10例报告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手术年龄16~43岁,平均30岁。其中造釉细胞瘤7例,角化囊肿3…  相似文献   

11.
报告火器伤下颌骨升支缺损早期修复2饲。对弹片炸伤一侧下颌骨升支粉碎性骨折的伤例,在早期彻底清创的同时,于同一手术范围内,采用骨折移位的喙突带部分升支前分骨块移植和残留的髁状突再植,立叩修复下颌骨升支缺损获得成功。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2例的咬(牙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自动张口度分别为3.9和4.1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及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提供修复重建下颌骨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选择依据。方法19例下颌骨缺损分为两组。组Ⅰ: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8例,其中创伤6例,肿瘤2例;组Ⅱ: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11例,其中创伤7例,肿瘤4例。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对比分析、评价下颌骨形态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接受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方法修复重建下颌骨的19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对下颌骨形态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下颌骨功能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与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形态方面有一致的临床疗效;腓骨(皮)瓣对下颌骨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优于带肋骨胸大肌肌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与市售生物修复膜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12只兔子分为2组: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组6只(左侧植入自体骨覆盖喜勒可吸收生物膜,右侧不植骨不覆膜),市售生物膜组6只(左侧不植骨不覆膜,右侧植入自体骨覆盖市售生物膜),在生理盐水充分冷却的条件下,采用直径为6 mm的球钻在兔下颌骨左右两侧下颌角区分别制备直径6 mm洞穿性的骨缺损。覆盖生物膜,需超出缺损边缘2 mm,分层缝合创口。术后3 d每天皮下注射抗生素。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整个下颌骨。结果 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覆膜的动物骨缺损有不同程度修复,而不覆盖膜的骨缺损均明显存在,且骨缺损内有肌肉长入,但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组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结构。术后3个月覆膜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形成,而不覆膜缺损区被结缔组织填充,没有新骨形成。结论 喜勒可吸收生物膜与市售生物修复膜均能有效阻挡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作为骨细胞载体促进骨修复,但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有较强的抗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84例创伤后颅骨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颅颌面外科的实际工作中,颅骨缺损的修复是比较常见的困难课题之一。常见的修复方法有两大类:一是自体骨修复;二是人工修复材料的重建。笔者收集了1995—2004年我院颅颌面外科治疗的创伤后颅骨缺损重建患者84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自体颅骨外板、自体下颌骨外板、钛网及钛合金个性化修复体等方法和材料进行修复重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因某些肿瘤而切除一段或大部以至全部所造成的缺损,其修复方法已有各种报道。应用被切除的部分,经过适当修整冷冻后再植回原位,Weaver1973年曾作报道。1979年5月,我们参照Weaver的方法及有关文献,对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的病人,进行了下颌骨造釉细胞切除冷冻后立即再植术,经2年多随访,效果尚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国宏  孟静媛  王伟 《人民军医》2006,49(3):177-178
下颌骨缺损,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后遗留缺损的修复较为困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良好效果已得到业内的认同。但是,下颌骨的游离组织瓣修复需要专门的显微外科医师队伍,手术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取材部位损伤大。而选择重建板进行下颌骨重建,具有无取材部位损伤、方便快捷、外形好、可重建髁状突等优点,但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现对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后下颌骨的血运变化。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成A、B两组,以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生物高速投射实验机模式致伤。A组动物在致伤后6小时进行骨损伤区的局部血流量检测,测量骨断端边缘和距离骨断端0、0.3、0.5、1.0 cm处的血流灌注量值;B组动物在致伤后6小时及1、3、7、14天测量骨断端边缘0.3 cm的血流灌注量值。两组动物均以对侧未致伤的下颌骨相对部位作为对照。结果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后,骨创缘和距离创缘0.3 cm的皮质骨内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比率与皮质骨内血流量均小于对照侧,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距创缘0.5 cm和1.0 cm的皮质骨内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比率与皮质骨内血流量与对照侧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损伤后,距离骨创缘0.5 cm外的骨质内微循环未受到明显破坏,为牵张成骨术Ⅰ期修复火器伤性颌骨缺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近几年来收治的18例体表巨大肿瘤患者,局部扩大切除后缺损区采用皮肤组织移植修复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下颌骨造釉细胞瘤于6年前行“下颌骨部分切除+即刻植骨术”,术后恢复顺利。患者5个月前原患处肿瘤复发,再行“下颌骨部分切除+右髂骨取骨+ 即刻植骨下颌骨成形术”,术后感染,予以抗炎、引流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胸骨移植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胸骨肿瘤尤其是恶性或巨大的肿瘤,行胸骨和肋骨广泛切除后,缺损的大块胸壁需进行重建。重建的方法有多种,生物材料中自体组织仅能用于小的胸骨缺损[1]。应用同种异体胸骨移植来修复缺损国内仅偶见报道[2,3]。我院1996年8月对1例胸骨巨大骨化性纤维瘤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