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吸入NO对肺循环及血气的影响,观察吸入NO对急性肺损伤实验犬肺循环的效应,以寻找选择性肺血管舒张剂。方法给12只实验犬制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通过特制装置吸入40ppmNO与50%O2的混合气体。分别于造模后、吸入NO前后及停吸NO后记录各种实验参数。结果造模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由2.02±0.30kPa升至3.77±1.05kPa,吸入NO使mPAP下降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SVR)改变不明显。血气有轻微好转(PaO2从5.75±0.41kPa升至5.91±0.56kPa),分流有所减轻。结论吸入NO可显著降低mPAP,但不能完全逆转ALI模型所致的肺动脉高压。而MAP、CVP、PCWP、CI及SVR无变化。吸入40ppm的NO,虽能使ALI实验犬的动脉血氧增加,肺内分流轻度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1(ET-1)和钾通道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ET-1收缩肺血管效应的影响,对10只Wistar大鼠预先采用肺动脉内注入ET-1(1.5μg/kg),形成肺动脉高压,然后采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Cromakalim(150μg/kg)注入,记录注药前,注射ET-1后,以及使用Cromakalim后1、5、10分钟的大鼠肺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大鼠注入ET-1后,其mPAP升至3.32±0.49kPa,明显高于注射前的2.36±0.24kPa;应用Cromakalim可明显降低ET-1导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大鼠mPAP在注入1分钟时为2.50±0.62kPa,注入5分钟时为1.14±0.18kPa,注入10分钟时为2.33±0.52kPa,同时伴有肺血管阻力降低。提示ET-1与钾通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钾通道开放剂对ET-1收缩肺动脉的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剂对犬体内外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氧化氮在整体动物及培养的内皮细胞对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用药前缺氧时麻醉犬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及股动脉血浆内皮素-1(ET一1)分别为3.3±0.4kPa(1mmHg=0.133kPa)、68.7±10.2kPa·s/L、47.2±17.4ng/L。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可使急性缺氧时的mPAP和PVR增加到4.9±0.6kPa和160.9±34.6kPa·s/L(P均<0.01),其作用维持3小时,用药后60、120、180分钟缺氧时的ET一1分别升高到68.2±20.6、72.8±20.9、75.8±22.7ng/L,P均<0.0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研究结果显示,10-11mol/L及10-7mol/LL-NAME均可显著增加培养基中的Er-1浓度(P<0.05)。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ET-1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银杏苦内酯以B(BN52021)、低氧、低氧加BN52021处理Wistar大鼠,另设对照,观察特异性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结果显示:BN52021对正常大鼠肺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低氧3周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4.05±0.56kPa)及肺血管阻力(9652±1490kPa·s/L)明显高于对照组(2.22±0.24kPa及2578±704kPa·s/L).并发生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重建;用BN52021后可明显减轻低氧所致的上述改变(肺动脉平均压为2.97±0.33kPa)。以上结果提示:PA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建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而某些PAF拮抗剂有可能成为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新药。  相似文献   

5.
观察L-精氨酸对大鼠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L-精氨酸(200mg/kg·d)可明显预防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L-精氨酸预防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2.61±0.09kPa)明显低于低氧处理组(3.58±0.06kPa),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值(0.26±0.01)明显低于低氧组(0.34±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形成肺动脉高压后,经静脉灌注300mg/kg的L-精氨酸可明显降低其mPAP,提示L-精氨酸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哚普利抑制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关系,并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的干预作用。实验分五组。结果:①缺氧四周组(F1)与八周组(E1)AngⅡ浓度和mPAP都比正常对照组(C)明显升高(P<0.01),且两者成正相关(r=0.811,P<0.01)。②相对应的用培哚普利四周组(F2)与八周组(E2),其AngⅡ与mPAP分别比F1组、E1组低(P<0.05,P<0.01),与C组相比无升高(P>0.05)。提示: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升高与AngⅡ有关,培哚普利有阻抑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大鼠采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以每日3次每次每公斤体重3μg作腹腔内注射处理4周,研究其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PAF处理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肺动脉平均压升高1.17kPa,肺血管阻力升高2409.3kPa·s/L,心输出量降低9.1ml/min,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升高0.1;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反映管壁增厚的两个指标,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PAF可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和肺小动脉结构重建,提示PAF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肺阻抗微分波测定46例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并与32例正常人的肺劝脉压对照。发现肺心组与正常组,mPAP、PASP、PADP人有显著差异性。46例肺心病病人有43例符合肺动脉高压标准,对照组肺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肺阻抗微分波图的临床应用,为无创伤性估测肺动脉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法能直接反映血流情况,故其指标与肺动脉压相关性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吸入NO对肺循环及血气的影响,观察吸入NO对急性肺损伤实验犬肺循环的效应,以寻找选择性肺血管舒张剂。方法 给12只实验犬制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通过特制装置吸入40ppmNO与50%O2的混合气体。分别于造模后、吸入NO前后及停吸NO后记录各种实验参数。结果 造模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由2.02±0.30kPa升至3.77±1.05kPa,吸入NO使mPAP下降而平均动脉压(M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线(15只)和低氧组(15只),常压缺氧(氧浓度10%)4周,每周6d,每天缺氧8h;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MT/ED)、血浆ET-1和VEGF。结果:低氧组mP  相似文献   

11.
粉防己碱抑制大鼠肺动脉高压过程中PDGF-A、B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粉防己碱(Tet)抑制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构形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建立(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同进以两个实验组加不同剂量的Tet抑制肺动脉高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et对MCT致肺动脉高压在 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PDGF-A、B表达的影响。结果:Tet能抑制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时的PDGF-B的表达增强(P〈0.0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20例肺心病并呼衰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同时估测了肺脉平均压(PAmP)。提示缺血缺氧时,可促进肺组织生成和释放ET增加,清除和代谢ET减少,ET对肺血管和呼吸道平滑肌致痉挛效应可能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补充钙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及脑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在全麻狗,静脉滴注CaCl2生理盐水(1mg·kg-1·min-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钙,输钙前后分别测常氧与缺氧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右颈总动脉血流量反映相对脑血流量(CBF)。以缺氧时肺血管阻力(PVR)和CBF变化率(dPVR%,dCBF%)反映血管反应强度。结果:常氧下血清钙从1.65~1.85mmol/L增加至3.10~3.20mmol/L时可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P<0.01),此时平均体动脉压、体血管阻力、心输出量(CO)和CBF均无明显变化。补钙前吸10%氧5min时mPAP、PVR、CBF、CO都增加(均为P<0.01)。补钙后缺氧5min,mPAP、PVR增高程度和dPVR%均较未用钙时小(P分别为<0.05、<0.01、<0.01),CBF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补一定浓度钙可减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而无增强缺氧性脑血管舒张反应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L精氨酸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L-精氨酸对大鼠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L-精氨酸(200mg/kg·d)可明显预防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L-精氨酸预防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2.61±0.09kPa)明显低于低氧处理组(3.58±0.06kPa),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值(0.26±0.01)明显低于低氧组(0.34±0.01),两组间差  相似文献   

15.
正常肺循环的特点为低压、低阻力、高容量。右心导管测量正常人肺动脉平均压 (PAPm)为 <2 0mmHg ,肺动脉收缩压 (PAPs) <30mmHg。肺动脉高压标准为 :静息时PAPs >30mmHg、肺动脉舒张压 (PAPd) >1 5mmHg、PAPm >2 0mmHg、肺血管阻力 >3 6;运动时PAPm >30mmHg。根据肺动脉压程度分级为 :轻度 ,PAPm 2 0~ 30mmHg或PAPs 30~ 50mmHg ;中度 ,PAPm 30~ 50mmHg或PAPs 50~ 70mmHg ;重度 ,PAPm >50mmHg或PAPs >70mmHg。用于无创性诊断肺源性心…  相似文献   

16.
以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法,观察口服汉防己甲素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近期疗效。结果表明,实验组服药两周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收缩压(sPAP)均显著下降(P<0.001),右室功能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对体动脉平均压(mSAP)和心率无不良影响,而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各指标改变不明显。提示汉防己甲素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降低肺动脉高压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及机理,采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bFGF含量,并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肺、心、脑、肾等器官bFG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氧组血清bFGF含量(35.9±23.5p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6.30±0.97pg.ml-1,P<0.005);低氧组肺小动脉bFGFmRNA表达明显增强,而心、脑、肾bFGFmRNA表达无变化。提示bFGF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重建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转归规律。方法: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7例(男11,女26),以平均肺动脉压5.22kPa为界分肺动脉高压(PH)组和严重肺动脉高压(SPH)组。应用Swan Ganz导管和HP监护系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PH组术后即刻及术后48h心排血指数(CI)有明显增加,平均肺动脉压(PAPm)、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  相似文献   

19.
报告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慢性肺心病(CCP)患者与右心导管对照评价肺阻抗血流图(IPR)预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意义。分析IPR各单项参数与mPAP的相关性,提示IPR主要参数P_2-Y间期,B-Y间期及Q-B/B-Y与mPAP呈中度相关。建立IPR预测mPAP多元回归方程式,r=0.774。结果提示IPR可作为临床近似预测COPD及CCP患者mPAP的简便方法,但尚不能取代右心导管作出精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低氧对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VEGF在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VEGF的含量改变,以体外转录并用DIG-UTP标记的VEGFcR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大鼠肺内VEG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中VEGF含量在低氧3周组为420.3±7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2±58.1pg/ml(P<0.01);原位杂交显示,低氧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出现明显的VEGFmRNA表达,说明低氧在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同时可刺激肺小动脉管壁,使VEGFmRNA表达增强,导致VEGF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后者可能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