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手段进行确诊,且在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比较分析二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76.32%、97.30%和80.00%,而磁共振检测对应准确性分别为63.16%、81.08%和68.00%,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7,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559,P<0.05);神经肌电图在诊断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90.83%和84.44%,而磁共振检测对应的准确性分别为74.17%和62.22%,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56,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365,P<0.05)。另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诊断总准确率(85%和88.10%)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总准确率(71%和69.05%)(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方式在测定臂丛神经损伤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春节  赵改萍 《黑龙江医学》2022,46(19):2342-234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准确度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58例,均行高频超声诊断和肌电图诊断。统计肌电图、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结果和神经传导速度、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肌电图检出全臂丛损伤14例(87.50%)、桡神经8例(80.00%)、腓总神经7例(87.50%)、尺神经6例(75.00%)、正中神经8例(88.89%)、胫神经7例(100.00%),共检出50例(86.21%);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检出全臂丛损伤15例(93.75%)、桡神经10例(100.00%)、腓总神经8例(80.00%)、尺神经8例(100.00%)、正中神经9例(100.00%)、胫神经7例(100.00%),共检出57例(98.28%)。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诊断准确度98.28%较肌电图86.21%高。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肢体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6、1.367、1.556、0.496,P>0.05),治疗后,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及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查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因创伤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变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声像图分类与手术及治疗结果相对比。结果:高频超声能够良好的显示臂丛神经干并能与周围组织区别,可对损伤的臂丛神经进行定位。结论: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中可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测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监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根性损伤18例,其中节前损伤16例,节后损伤2例,上、中干损伤11例,中、下干损伤5例,外侧束损伤2例.检测NCV 150条有88条异常(58.7%);检测SNAP 84条有32条(38.1%)异常;检测SEP 26例有14例(53.8%)异常;检测420块肌肉中243(57.9%)块出现异常自发性电活动.结论 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在其诊断、病变水平定位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神经 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者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 2 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术前神经 肌电图、MRI和术中神经 肌电图检查 ,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 ;比较术前神经 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在确定神经完全性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神经 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 70 4 % ,基本符合率为 96 3% ;它们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 5 5 6 %和 6 8 5 % ,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 85 2 % ;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神经肌电图和MRI ,可能因例数太少 ,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 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臂丛损伤的完全和基本符合率 ,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 ,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陈奕奕 《中外医疗》2012,31(14):182+189-182,189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经手术治疗的、确诊损伤类型的62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确诊类型与肌电图检测结果完全吻合率达79%,基本符合的达到14.5%,肌电图检测能基本定位周围神经损伤的范围。结论肌电图检测能够对周围神经损伤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位,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丽  张俊 《中原医刊》2001,28(5):25-26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肌电图在产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神经、股电图检查,结果: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异常率高于神经电图。结论:肌电图对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受损部位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经—肌电图与MRI检查结合诊断臂丛神经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神经-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行术前神经-肌电图、MRI和术中神经-肌电图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比较术前神经-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在确定神经完全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70.4%,基本符合率为96.3%;它们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6%和68.5%,两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85.2%;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神经肌电图和MRI,可能因例数太少,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臂丛损伤的完全和基本符合率,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肌电图(EMG)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评估及预后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手术探查确诊作为金标准,术前采用EMG检测,分析其诊断效果,术后随访采用EMG检测评估其预后效果。结果:术前采用EMG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准确率为96. 25%,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 943,P<0. 05);术前采用EMG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准确率为92. 5%,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 85,P<0. 05)。在后期病情随访方面,采用EMG检测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取得较好的判断效果,很好地实现了术后评估。结论:神经肌电图对检测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及预后效果评价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EMG)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0例,均经磁共振成像(MRI)、术前EMG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前神经EMG检查诊断上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及全臂丛损伤的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极好,Kappa值均大于0.75。术前神经EMG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2.2%(125/152),显著高于MRI诊断的68.4%(10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P诊断符合率80.9%(123/152)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神经EMG检查可有效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和正确判断损伤性质,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上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观测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的特点。结果 急性臂丛神经损伤早期电生理变化H反射波最为明显,且变化与预后相关。结论 H反射波的变化部分反应了臂丛神经根及颈外近段的损伤程度,对损伤神经预后恢复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高频超声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63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和健侧同一部位的正常神经对比,结果与MRI和手术相对照,将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超声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的细微结构,周围神经损伤后超声有特异性表现,能确定病损部位、范围,神经缺损的长度,识别假性神经瘤。结论超声对周围神经损伤诊断符合率高,定位准确,对临床选择治疗和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神经 -肌电图在闭合性桡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电生理检测法对 1 0 1例闭合性桡神经损伤者进行神经 -肌电图检测。结果 :腋部卡压 1例 ,上臂损伤 5 4例 ,上臂外侧肌间隔卡压 1 3例 ,骨间背神经卡压 32例 ,桡神经浅支卡压 1例。手术治疗 87例的电生理诊断与术中诊断符合率 1 0 0 %。结论 :神经 -肌电图可准确定位诊断闭合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上肢外周神经损伤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对10例正常上肢外周神经和有外周神经损伤的患者25例共37条上肢外周神经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正中神经损伤22例共34条,其中腕管综合征21例33条,刀割伤1例前臂正中神经部分损伤1条.尺神经卡压损伤2例2条,均为肘管内卡压;桡神经损伤1例1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可对上肢外周神经损伤性疾病进行诊断、定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扫查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声像图特征,建立标准化的定位标志,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50名进行超声臂丛神经扫查,动态及多切面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包括C5~T1椎间孔解剖关系、正常测量值,各臂丛神经结构特点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受检者均可显示C5~C7神经根,神经根显示率100%,31名受检者可见C8神经根,神经根显示率62%。右侧C7臂丛神经根内径值略高于左侧,但两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侧C5、C6、C8臂丛神经根内径值明显高于左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扫查有效利用了椎体横突的形态学差别,准确定位各神经根对应的椎体水平,可作为臂丛神经损伤的对照,为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不同类型踝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踝外侧韧带损伤患者68例,进行高频超声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踝关节外侧损伤、踝外侧韧带损伤分级、踝关节复合损伤的检出率。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MRI对踝外侧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频超声(P<0.05),其灵敏度为96.92%,特异度为100%,总体准确率为97.06%,Kappa值为0.735,一致性较高;高频超声对踝外侧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100%,总体准率为85.29%,Kappa值0.327。在Ⅲ级损伤检查中,MRI检出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复合损伤检查中,MRI对骨挫伤的检出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踝外侧韧带损伤诊断效果均较好,但MRI略优于高频超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35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当成研究对象,对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诊断效果。结果对于神经源性肿瘤类型的判断,超声准确率是92.9%,与病理学诊断的100.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神经损伤受损神经的判断,超声准确率是95.1%,与术中所见诊断/符合临床症状的100.0%对照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损伤这两种常见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臂丛神经病变疑似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通过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单一手段检测,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臂丛神经病变采取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能提高敏感度和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比单一检测手段诊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能为治疗方案确认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臂丛神经损伤越来越多,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是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手段。本组76例臂丛神经损伤,分析其首诊和复诊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神经定位、损伤程度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