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中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28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行PICC置管,对其中出现的PICC置管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228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例,导营送入困难3例,导管脱出1例,感染2例,静脉炎8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导管堵塞2例,接触性皮炎2例.结论 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PICC导管使用寿命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及导管的维护,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PICC置管术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护理。结果:92例置管患者中出现导管置入困难11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血栓1例,静脉炎1例,穿刺失败1例,导管感染1例。结论:PICC导管使用寿命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护理人员正确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48例PICC置管病人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8例病人中出现送管困难1例;穿刺点渗血2例;导管异位2例;穿刺点感染2例;皮肤过敏3例,无出现导管栓塞、导管脱出、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为病人提供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力度显著减少了置管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旨在预防和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60例未出现静脉炎、导管移位脱出、导管断裂等PICC置管并发症;1例出现静脉炎,内服阿司匹林药物、外用硫酸镁湿热敷后好转;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过尿激酶反复冲管后,恢复通畅;5例穿刺口处出现红肿,经消毒热敷后局部炎症消退.68例PICC置管患者治疗结束,拔管后穿刺处均愈合良好.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林丽仙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02-4903
目的探讨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79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379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置入困难7例,穿刺部位渗血5例,导管堵塞5例,静脉血栓4例,静脉炎13例。结论PICC导管使用寿命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护理人员应正确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置管后规范化维护,以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6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16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其中导管堵塞10例,管腔内返血8例,穿刺点渗血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4例,穿刺点感染4例。经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继续留置PICC管32例,拔管8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的掌握,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及其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6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16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其中导管堵塞10例,管腔内返血8例,穿刺点渗血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4例,穿刺点感染4例。经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继续留置PICC管32例,拔管8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的掌握,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患者PICC置管日常维护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30例肿瘤放疗患者PICC置管日常维护和常见并发症如静脉炎、肢体肿胀、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异位进行总结.结果:30例PICC患者中有3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5例出现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穿刺点感染,1例出现导管异位,经处理后继续留置,有6例带管出院,其余均成功拔管.30例均未发生药物渗漏和导管堵塞.PICC置管患者可出现一定的并发症,而其发生有因可循.结论:通过总结分析,在护理中加强日常维护,严格无菌操作,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能够很好地发挥PICC导管的优越性,使PICC导管在临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青  陈影  樊雪茹  王海燕 《海南医学》2012,23(13):152-153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60例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护理。结果共发生并发症57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21例,导管堵塞4例,局部过敏反应12例,导管移位5例,导管脱出3例,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异位9例。结论严格按照PICC操作流程、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置管时间、保证静脉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肺癌PICC置管中防治并发症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8例实施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PICC置管的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穿刺部位出血、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3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硅胶导管进行PICC置管,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经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PICC置管血管选择贵要静脉25例,肘正中静脉4例,头静脉1例,置管后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发生穿刺点渗血30例,导管脱出5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本研究提示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护士进行更加细致的导管护理。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郭文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3022-302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患者中置入 PICC 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住院3周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 PICC 置管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ICC 置管穿刺点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对住院患者长期治疗期间 PICC 置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结核病患者对 PICC 置管的焦虑情绪,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及与之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95例PICC置管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详细记录其并发症及其相对护理对策,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导管渗漏、导管部分脱出、穿刺局部疼痛、导管堵塞和穿刺点出血等,通过对PICC置管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结论:PICC置管后,对病患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维护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PICC置管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除1例患者置管部位有过敏反应之外,其他患者均未发生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则有置管部位过敏以及导管断裂、导管脱出患者各1例,另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燕琴 《求医问药》2014,(19):114-11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使用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腹外科进行PICC置管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86例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然后,观察这86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成功率、导管留置的时间、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原因,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结论 :这86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为95.3%。这些患者置管的时间为7~210天。导致这8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原因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异位、皮肤过敏和导管置入困难等,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为:对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使用局部湿敷及外涂软膏进行治疗,对导管堵塞患者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或尿激酶进行冲管处理,对穿刺点出现渗血的患者进行局部按压处理,对导管出现异位的患者进行部分退管处理,对皮肤过敏患者进行相应的脱敏处理,对导管置入困难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置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用PICC导管,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导管末端46例位于上腔静脉内,4例插入右心房。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置管方法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60倒,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部2015年-2017年之间收治100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的并发症原因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其中,13例穿刺点皮肤过敏,3例导管脱出,5例血栓形成,3例穿刺点渗血,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9例导管阻塞,23例静脉炎,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静脉炎的发生例数明显较高(P<0.05).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并发症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PICC置管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巴德耐高压型导管在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中的应用,分析置管部位(上及下肘)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根据PICC导管置入的穿刺部位分为上臂置管组15例和肘下置管组15例;均行PICC导管置入治疗。结果上臂置管组、肘下置管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但上臂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肘下置管组46.67%(7/15)。上臂置管组舒适度评分(6.94±1.92)分、Karnofsky评分(76.53±5.13)分均显著高于肘下置管组(P0.01)。结论巴德耐高压型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应用价值高,PICC导管的穿刺部位以上臂置入为佳,肘下导管置入期间易发生堵管、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因此应采取高压团注后的护理、集束化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护理措施进行相关对症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ICC置管应用时常见问题及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首先为置管的患者进行宣教及心理护理;无菌操作下采取不同部位及不同血管穿刺;密切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0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结果均成功。其中4例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例穿刺点感染,1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堵塞,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可使用此导管输入药物和液体。讨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保护患者血管,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充分地正确地分析PICC置管时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