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骨髓移植后供体骨髓来源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em cells,BMDSCs)是否能够在受体肠上皮中定植并分化为肠上皮细胞。方法 使用密度为1.073g/mL的Percoll分离G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利用^60Co放射源对C57BL/6小鼠进行10Gy致死剂量照射,照射后4h经尾静脉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建立嵌合小鼠模型,移植后1月和6月取小肠标本石蜡包埋。使用GFP抗体鉴定GFP阳性供体细胞在小肠上皮的表达情况,并使用GFP抗体和细胞角蛋白(PCK)抗体进行双标以判断BMDSCs是否分化上皮细胞,同时结合绒毛蛋白(Villin)和GFP的免疫荧光双标及连续切片染色肠道特异转录因子CDX2和GFP来分析骨髓来源细胞是否分化为肠道功能性上皮细胞。结果供体骨髓来源细胞在嵌合鼠的骨髓和小肠上皮层中均有定植,且小肠上皮中GFP阳性细胞能够同时表达PCK、Villin和CDX2。结论 供体骨髓来源干细胞可以在骨髓嵌合小鼠的肠上皮定植,并分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小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早期给予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cells,BMCs)冠状动脉内注射途径方法简单,创伤小。BMCs定向分化能力较强,自体BMCs有较易获得,具有无免疫排斥、不引起伦理道德上的争议等优点。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移植骨髓干细胞能够改善心功能,但机制有待阐明,研究样本量小和远期的疗效不确切等问题尚需解决。动物研究提示,骨髓干细胞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4周内能短暂改善左心室功能,可能为早期的旁分泌效应所致。监测骨髓干细胞植入后的存活、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方法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KH26和DAPI联合标记骨髓干细胞在肝脏组织内迁移过程中的示踪作用。方法用PKH26和DAPI联合标记从Balb/c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用CCl4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小鼠急性肝脏损伤模型后,将标记的BMMC经尾静脉移植入急性肝脏损伤模型小鼠体内,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移植2周后取肝脏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内迁移的情况。结果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小鼠肝脏组织内可发现DAPI和PKH26双重标记的骨髓干细胞。结论 PKH26和DAPI可以联合标记向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迁移的骨髓干细胞,为体内示踪骨髓干细胞脑内迁移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Cl4-AAF肝损伤模型,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以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尾静脉输入肝损伤模型的小鼠体内,实验组立即给予肝内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照组给予肝内注射盐水,12d后取肝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的差异,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移植细胞的白蛋白表达。结果 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20倍镜下实验组中每张切片平均迁移数为(195.40±9.095)个,对照组平均迁移数为(169.80±7.983)个(P〈0.05)。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细胞可以表达白蛋白。结论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以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并且迁移至肝脏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各自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促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提供思路.方法 取健康3 w龄C57BL/6J小鼠和ICR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将8 w龄C57BL/6J小鼠和ICR小鼠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平行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每组12只小鼠.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BMSCs移植到细胞移植组小鼠中,平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 w后,检测肾功能和肾形态学变化,观察不同品系的BMSCs对各自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促修复作用.结果 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BMSCs移植C57BL/6J小鼠后,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良好,与平行对照组相比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组织形态学好转.而BMSCs移植ICR小鼠后,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差,肾功能指标与平行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或者明显高于平行对照组(P>0.05),肾病理性改变没有得到改观.结论 经尾静脉移植BMSCs后,可提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宿主C57BL/6J小鼠的恢复;但不能改善ICR小鼠肾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甚至加剧了ICR小鼠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观察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BM-MSCs移植修复AKI效应的调控,并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轴在调控中的作用. 方法:C57BI/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KI组)、BM-MSCs移植组、EPO干预组、EPO干预+BM-MSCs移植组,移植BM-MSCs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建模后Id、3d、7d、14d处死部分小鼠,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行急性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ATN评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后其BM-MSCs在小鼠肾组织的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损伤肾组织中SDF-1水平. 结果:与BM-MSCs移植组及EPO干预组比较,EPO干预+BM-MSCs移植组小鼠BUN、SCr及ATN评分降低幅度更大,至移植后第14d小鼠的BUN、SCr水平甚至接近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BM-MSCs移植组小鼠肾脏中可检出BrdU+细胞分布,以术后第7天最多(11.32%±1.38%),在此基础上联合EPO干预可增加肾组织中BrdU+阳性细胞比例.AKI建模后肾组织SDF-1水平升高,建模后7d达高峰,EPO干预可显著增加SDF-1的表达. 结论:EPO干预可增加BM-MSCs移植后受损肾组织中移植细胞数量,增强AKI的修复作用,其中肾脏中促干细胞归巢因子SDF-1表达增加为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定植于肠道的大量固有菌群、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局部粘膜免疫系统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肝-肠轴"概念的提出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寻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疗措施提供了依据。肠道微生态失衡所致的肠道菌群过度生长、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免疫功能紊乱、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效应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生成等在NAFLD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NAFLD之间的关系将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结构的重建和病变心脏的泵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放射线9Gy照射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尾静脉注射入ctnt^R141W转基因小鼠体内,替换ctnt^R141W转基因小鼠自身的骨髓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移植后的ctnt^R141W转基因小鼠绿色荧光骨髓干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用免疫荧光双染方法探测移植后的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心肌组织中绿色荧光心肌细胞所占的比例,M型超声检测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心脏功能变化。结果相对于野生型对照小鼠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心肌组织中绿色荧光心肌细胞显著增加,左心室内径缩小,室壁变厚,收缩期末期和舒张末期左室容积缩小,心脏泵血功能增强。结论移植后的骨髓干细胞参与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心肌组织的损伤后重建,有助于改善病变心脏的泵血功能。研究提示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损伤重建增加,移植后的骨髓干细胞在受损心肌组织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验证骨髓细胞是否可以转化为肝细胞。方法 通过放射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雌性小鼠接受周龄相配的同系雄性小鼠的全骨髓移植后,分别在移植后1,2,4周和2个月分批处死移植存活的小鼠。分别在游离的肝细胞和肝脏的石蜡切片上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Y染色体阳性肝细胞。结果 在移植后2个月的小鼠肝脏游离细胞和石蜡切片上均发现有Y染色体阳性肝细胞,数量极少,但确实存在。结论 在接受放射致死剂量照射但没有导致严重的急性肝脏损伤情况下,骨髓细胞可以转化为成熟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10.
郑栋  郭军 《心脏杂志》2014,26(6):730-73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常见危重症。目前逐渐兴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HF的治疗带来希望,但由于植入细胞存活率低、迁移能力及心肌修复能力弱而削弱了其治疗效应。通过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SDF-1/CXCR4)信号轴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SDF-1/CXCR4信号轴介导的BMMSCs移植可能成为HF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和自体骨髓干细胞共同移植治疗D-半乳糖苷所致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采集大鼠脐血和骨髓中单个核细胞,以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干细胞因子培养3w,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白蛋白和甲胎蛋白表达情况;以D-半乳糖苷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4 h后每日经鼠尾静脉分别注入脐血干细胞,或骨髓干细胞,或混合的脐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7d,观察4组大鼠存活率、肝功能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干细胞因子的诱导下,脐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并分化为肝细胞;脐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干细胞移植和联合细胞移植组大鼠9d 存活率分别为55.6%、50.0%和77.8%,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6.7%,P〈0.01);联合移植组存活率高于任何一种单纯干细胞移植(P〈0.01)。结论脐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移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再生大鼠血清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观察肝大部切除大鼠再生血清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肝实质细胞分化的作用;探讨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体外培养条件和方法,为患者应用自身骨髓细胞修复损伤肝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肝大部切除大鼠肝再生动物模型,收集术后24h血清;分别应用鼠肝再生血清和HGF对大鼠骨髓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培养;以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分化不同阶段细胞进行检测。将分化细胞经尾静脉输入同系大鼠,观察输注细胞在肝、脾内的生长情况。结果活体移植分化细胞能定向迁移至肝和脾;体外及体内分化细胞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白蛋白,并在一定时期内表达甲胎蛋白。结论大鼠骨髓干细胞在肝大部切除再生血清或HGF的诱导下能横向分化为肝实质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dr1 基因对骨髓细胞的抗癌药物毒性防护作用,寻找防治抗癌药物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以小鼠骨髓细胞为靶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采用mdr1 表达质粒pHaMDR1/A,将mdr1 基因转入骨髓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和罗丹明试验观察mdr1 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功能,并通过集落细胞培养和抗性试验及骨髓移植动物模型分别从体外、体内观察骨髓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抗性。结果 成功地将mdr1 基因导入了小鼠骨髓细胞,并在体内外均获得了表达、对抗癌药产生了明显的抗性。结论 mdr1 基因的骨髓细胞转导可保护骨髓细胞免受抗癌药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progenitor endothelial cells,EPCs)移植促动脉损伤内皮修复的效果。方法将菲立磁(superparam agnetic iron oxide,SPIO)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双标记的EPC局部注入损伤颈动脉段腔内。术后1d、7d和28d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组织学检查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检测。结果MRI扫描发现移植部位出现低信号区。移植组HE、普鲁士蓝、vWF免疫组化染色、GFP荧光、偶氮蓝(Evans blue)染色均提示EPC可粘附于内膜损伤处,并随时间分化为内皮细胞;同时eNOS表达随时间变化而增多。结论菲立磁标记内皮祖细胞可促进动脉损伤内皮的修复,并可为MRI示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种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情况及肝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只,A、B、C、D为移植组,E组为骨髓干细胞供体组,F组为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用CCL4/2-乙酰氨基芴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小鼠骨髓干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门静脉(A组,n=10)、尾静脉(B组,n=10)、腹腔(C组,n=10)及脾内(D组,n=10)输入到急性肝损伤小鼠体内,2周后处死小鼠,血清检测肝功能(ALT、AST、Alb),肝组织病理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及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修复情况。F组小鼠于第8天处死检测ALT、AST及Alb值。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微镜下4个移植组移植的细胞均迁移到肝脏且通过病理图片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 ALT、AST、Alb值A、B、C、D 4组分别与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t值分别为2. 372、2. 473、2. 354、2. 383,P值均0. 05; AST:t值分别为2. 534、2. 423、2. 437、2. 643,P值均0. 05; Alb:t值分别为2. 336、2. 243、2. 373、2. 352,P值均0. 05)。结论骨髓干细胞促进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修复,其修复程度与移植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细胞能否向肺内迁移及其特点。方法:野生型(257BL/6J雌性小鼠作为受体接受10Gy的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植入同等背景的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C57BL/6J雄性小鼠(绿鼠)骨髓细胞1×10^7个/只。移植受体稳定1年后检测肺组织中EGFP的表达。结果:野生型小鼠肺组织中EGFP的表达率为0,绿鼠各组织中EGFP的表达率为100%。骨髓移植受体鼠肺组织有广泛的EGFP阳性细胞分布,主要分布在肺间质中,在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中也有EGFP阳性细胞存在,表达率为100%,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受放射线照射后的C57BL/6J小鼠,接受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来源细胞能向肺内迁移并分化为肺的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猪急性肝损伤肝脏内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存活率和疗效的影响.8):对照组和移植组.每组均按照低浓度D氨基半乳糖胺(D-gal,0.25 g/kg)、高浓度D氨基半乳糖胺(D-gal,0.35 g/kg)给药,分别建立2种急性肝损伤模型,诱导24 h后,对照组动物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0 mL,移植组动物门静脉移植40 mL PBS(约8×107同种异体GFP-MSCs).2 wk内观察猪肝功能变化、病理变化、血清炎症指标和移植MSCs定植存活情况.结果:低浓度D-gal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明显低于高浓度D-gal组,差异有显著性.低浓度D-gal移植组与低浓度D-gal对照组比较,ALT、TB和NH3在早期有显著差异(D2:232.6±57.6 vs 334.4±42.3,12.2±3.3 vs 16.0±1.2,79.7±9.3 vs 127.8±28.2,P<0.05);高浓度D-gal移植组与高浓度D-gal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指标有改善,但无显著意义.低浓度D-gal移植组MSCs定植存活率和肝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高浓度D-gal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损伤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脏炎症反应的程度,炎症反应越严重,移植细胞越不易存活;相反,较低的体内炎症环境有益于MSCs定植、存活和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为主的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炎症反应的级联样放大,构成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免疫紊乱基础[1-2].有研究报道,腹膜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肝脏库弗细胞在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不同阶段被活化[3-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具有向肠黏膜细胞分化的潜能,有可能作为肠黏膜损伤后的修复细胞[5].但国内外实验研究结果均提示异体干细胞向肠黏膜迁移的数量极少,不足以有效修复受损的肠黏膜.本研究前期工作中发现腹腔内给予MSCs同样可以减轻肠黏膜损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MSCs保护ANP时肠黏膜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小鼠肠道外组织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人类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的防治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选用对人类RV敏感的健康新生昆明小鼠,经灌胃与腹腔注射两种途径接种RV,3d后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各脏器原位杂交,原位PCR检测RV,并与健康小鼠比较。结果光镜下:RV口服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肌细胞有改变;RV腹腔注射组除上述改变外,肝,肾也有改变;电镜下: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凝集病变尤为明显,细胞核固缩-崩解,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和空泡;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原位杂交:RV口服组小肠上皮细胞,RV腹腔注射组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阳性;原位间接PCR:RV口服组小肠绒毛、肠腺细胞、肾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肝、心脏、胰呈阳性。结论RV一旦向全身扩散,可侵犯除肠之外的多个器官组织,提示人类RV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泛嗜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拟急性肾损伤的小鼠模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否向损伤的肾小管迁移并促进其修复. 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有效分离纯化出C57BL/6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并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雄性C57BL/6小鼠45只,分为正常埘照组(15只)、I/R组(15只、夹闭双侧肾蒂30 min开放)、I/R+BrdU-mMSCs组(15只、夹闭双侧肾蒂30 min开放的同时尾静脉注射经BrdU标记的mMSCs).于建模后1d、2d、3d、7d、14d分别处死部分小鼠(每次每组均处死3只),留取动脉血及肾组织,检测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荧光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MSCs在受体小鼠肾组织的分布并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经免疫组化证实BrdU标记mMSCs的阳性率可达(98.71±0.32)%.I/R组、I/R+Brdu-mMSCs组小鼠的BUN及S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I/R+BrdU-mMSCs组小鼠的BUN及SCr水平却较同一时间点的I/R组为低,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也有着显著降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R+BrdU-mMSCs组小鼠肾脏中可检测到BrdU~+细胞的分布,以术后第3天最多[(19.36±6.94)%].经荧光组织化学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该BrdU~+细胞定位于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处,且表达RTECs特异性的标志物角蛋白18(cytokertain-18,CK18). 结论:小鼠发生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后可诱导MSCs向损伤的肾小管上皮迁移并转化,参与RTECs的更新,促进肾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