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止血,注射2周后内镜复查见固化组织黏合剂开始排出,随访3个月,无再出血及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行之有效、快速的镜下止血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histoacryl)与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PTVE)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二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5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单纯组38例)与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并比较两种方法止血率、再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二组随访2~24个月;近期再出血分别为5.3%、18.4%;>6个月再发出血发生率分别10.5%、31.6%;术后3~6个月行食道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分别为68.4%、42.1%。结论:联合治疗组比单纯内镜下治疗有效率高、重复性少、安全性好、近期复发再出血发生率低,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产组织粘合剂注射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及肝癌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内镜下治疗包括套扎和注射硬化剂,为观察国产组织粘合剂α-氰丙烯酸烷基酯内镜下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我院对2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胃底曲张静脉进行组织粘合剂注射加食管静脉曲张结扎一次性治疗,观察曲张静脉改善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同食管曲张静脉相比,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较低,约占肝硬化出血的10%,但其一旦出血,比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更严重,易反复发生出血,并且有更高的病死率.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关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处理,但关于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其规范化治疗也未形成统一意见.内镜下组织胶黏合剂注射治疗是控制胃静脉曲张出血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可用于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和二级预防中.球囊导管逆行性静脉栓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可用于胃静脉曲张伴胃肾分流患者.近年来,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及介入治疗已有很大发展,本文就其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急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α-氰丙烯酸烷基脂)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2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治疗,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急诊止血有效率达95%(20/2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和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予184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套扎治疗,其中32例伴胃底静脉曲张者还进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随访6个月并观察内镜下套扎和组织胶注射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内镜下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率为71.74%(132/184),急诊止血率为95.00%(57/60),并发症(食管套扎部位瘢痕狭窄需行扩张治疗)发生率为2.17%(4/184).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率为100%(32/32),并发症(注射部位难治性溃疡7例,其中难治性溃疡并出血2例)发生率为21.88%(7/32).均无穿孔、重度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套扎和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地探讨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剂治疗(endoscopic sequential variceal ligation plus sclerotherapy,EVLS)及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61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EVLS及胃底组织胶注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变化情况,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结果经EVLS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基本消失率、改善率分别为27.9%、47.5%及24.6%。胃底经组织胶注射后显效79.3%,有效20.7%。3.4%发生排胶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并发出血率0.9%,内镜下食管静脉硬化注射术(EIS)后并发出血率1.9%。EIS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3.3%,术后早期进食哽噎感、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短期内均可消除。结论 EVLS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依从性较好,胃底静脉曲张行组织胶注射术疗效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已成为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线治疗,其异位栓塞等并发症也多次被报道。本篇报道了1例胃底静脉曲张急诊出血病例,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出现罕见的脑动脉空气栓塞。  相似文献   

9.
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硬化术(EVS)及胃底曲张静脉组织黏合剂注射术是目前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有效方法,危险性小,成功率高,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临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操作时间长,且内镜反复通过咽部,增加病人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拒绝进一步治疗及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静脉曲张(GV)合并胃肾或脾肾分流道(SGRS或SSRS)患者经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胃镜及CT检查证实为存在SGRS或SSRS的17例G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内镜下胃静脉曲张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因间断呕血、黑便入院。乙肝肝硬化9例,乙肝合并原发性肝癌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隐源性肝硬化1例,门脉海绵样变1例,结肠癌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1例,Wilson氏病1例。胃静脉曲张分型GOV-1型2例,GOV-2型11例,IGV-1型4例,无IGV-2型。胃肾分流道13例,脾肾4例。17例患者均行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术后无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SGRS或SSRS的GV,经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在有效治疗GV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组织黏合剂固化物经分流道致异位栓塞发生的可能性。治疗前应行胃镜及门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直观了解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及其交通支、分流道情况。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可以导致门静脉高压,并通过形成侧支循环和自发性分流来降低门静脉压力,其中以食管、胃静脉曲张及胃肾、脾肾分流最多见.因为随机对照研究的缺乏,规范化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方案仍未能统一,现最有效且常用的方法是内镜下组织胶黏合剂注射,但对于合并自发性分流者可导致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自发性分流道的存在也影响着胃底曲张静脉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就近年来对自发性分流道的研究及其对胃底曲张静脉内镜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栓塞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5年7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原牟平人民医院)收治40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急诊胃镜检查发现Ⅱ°以上食管静脉曲张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先采用碘化油-组织黏合剂-碘化油"三明治"法行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治疗,再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观察其即刻止血率、近期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403例患者平均栓塞注射2.4次(984/403),套扎11.6(6~18)环,即刻止血成功率100%,近期再出血率3.7%(15/403)。术后并发胸骨后疼痛21例,咽痛5例,低热7例,胃食管反流3例,并发症发生率8.9%(36/403)。死亡3例,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肝性脑病。结论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术联合套扎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成功率高,降低了病死率及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治疗仍以内镜下治疗为主,包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等。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具有高效、费用低、痛苦小等优势,被推荐为EGVB的一线治疗措施。但内镜下治疗仅适用于EGVB的紧急止血及预防再出血,并不能阻止静脉曲张再发。此外,内镜下治疗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致命性并发症。随着介入、超声内镜(EUS)等技术的联合应用,EGVB的紧急止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未来EGVB的治疗应该是多学科协同合作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该文就EGVB的内镜下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吴作艳  冀明 《山东医药》2010,50(23):65-6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和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76例肝硬化EGV破裂出血患者,均于内镜下选好胃底靶静脉以"三明治"法注射组织胶,并自胃食管黏膜连接处开始向近端螺旋式结扎曲张静脉.随访8周,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复查胃镜判定EGV程度.结果 无异位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例出现再出血、再次注射组织胶后止血;食管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降低者分别占88.2%和75.0%.结论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和套扎术可明显减轻肝硬化食管EGV程度,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迅速发展、经内镜注射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套扎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重视,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内镜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7,(5)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A组(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114例)、B组(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52例)和C组(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48例)。比较三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三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和B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结论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两者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与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比较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VB)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美国肝病协会指南将内镜治疗作为急性EVB的首选.研究表明内镜急诊止血有效率可达90%以上,可减少早期再出血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内镜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注射硬化疗法、组织胶黏合剂注射术、内镜下联合其他治疗等.但内镜治疗效果与操作者的水平、门脉压力、侧枝循环情况以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可全天候使用,内镜治疗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亦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就相关问题的困惑与思考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改良式三明治法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及聚桂醇治疗Lg_f型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中心医院30例接受内镜下改良三明治法治疗(聚桂醇-组织黏合剂-聚桂醇)Lgf型胃静脉曲张患者的资料及随访情况,并分析其内镜下曲张静脉表现、内镜下止血成功率、曲张静脉改善情况、术中及术后再出血、腹痛、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43 mo±2.82 mo,内镜下止血成功率为93.3%,20例(66.67%)患者复查胃镜曲张静脉消失,7例(23.33%)患者曲张静脉减轻,3例(10.00%)无改善,总体有效率为90.00%.1例术中发生出血,1例术后24 h再出血,经及时内镜治疗后血止.8例患者出现腹痛,2例出现发热及一过性菌血症,经对症处理好转,所有治疗患者均未发生异位栓塞.结论改良内镜下改良三明治法注射联合聚桂醇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Lg_f型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且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再出血率及病死率高,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属于特殊类型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术、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及联合序贯治疗等,但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争议。现就近年来国内外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的死亡率达40%~70%,再出血的发生率为60%~80%。内镜检查不仅可明确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而且还可在内镜直视下行止血治疗。现已证实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或皮圈套扎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