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医疗费用的相关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患者医疗费用相关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政策干预后40个月参合对象的实际次均门诊费用(90.37元)较干预前20个月(84.98元)增加了6.34%;Holt-winters加法模型结果显示,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后,次均门诊费用的模型预测值(102.00元)明显高于实际值(P0.001);同时简单季节模型结果显示,同期参合对象的实际门诊人次与预测值间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3年多来,对控制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效果显著,在控费的同时未抑制门诊需求的正常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的实证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数据指标,评价政策干预对基金运行、就诊行为和补偿状况等的总体影响。结果:基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2 000元/人;基金运行风险得到控制,2015年当年基金结余率达到8.84%;参合对象医疗服务需求逐年释放,2015年参合对象的年人均门诊就诊次数达到20次,年住院率为10%;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的态势得到遏制,尤其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下降明显;2015年参合对象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分别为60%和55%。结论:按人头支付政策实施3年多来,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的背景下,参合对象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超过70%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发生在二三级医疗机构,且政策干预后更加向二三级医疗机构集中;其中二级医疗机构2015年住院人次数占52.58%,住院费用占61%;从环比增速来看,二三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增速分别从政策干预前的31.49%和8.58%下降到2015年的3.84%和4.05%。结论:参合对象的总体住院服务利用次数和费用均逐年增加,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增长趋势明显;政策干预后二三级医院参合对象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得到明显遏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的相关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80%的门诊服务利用发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发生在二级医院;从费用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疗费用各占一半;从环比增速来看,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后患者的次均门诊费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二三级医疗机构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275.46元和208.24元。结论:参合对象的总体门诊服务利用次数和费用均逐年增加,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增加明显;政策干预后对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控制较好,尤其二三级医院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城乡参保和参合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差异,分析住院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的关系,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某县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参保和参合居民住院患者,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住院医疗费用,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参保居民平均住院费用(2 069.77元)高于参合居民平均住院费用(1 936.11元),平均住院日(10.25 d)大于参合患者平均住院日(8.13 d)(P<0.05);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及个人支付费用和统筹支付费用均与住院时间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及支付方式,减少住院时间,能有效减少各项住院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肖倩  武晓猛  张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47-3149,3160
目的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简称"参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参合")的居民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方式费用差别,了解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方法选择某县2011年度城乡参保和参合居民患者,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分析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方式费用。结果除一般检查费外,县级医院总费用、各项费用及不同支付费用均高于乡镇医院(P0.05);县级医院参合与参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但参保患者统筹支付费用高于参合患者,个人支付费用低于参合患者(P0.05);参保及参合居民患者乡镇医院统筹支付费用及个人支付费用均低于县级医院(P0.05),但参保居民不同级别医院间统筹支付费用(63%~64%)及个人支付费用(35%~36%)所占比例接近,参合居民个人支付费用县级医院(1 647.47元)占总费用的55.84%,乡镇医院(560.81元)占43.01%。结论促进和引导参合和参保居民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合理控制药物使用、不断提高统筹支付报销比例,以减轻城乡居民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从需方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按人头支付"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比较2011年和2012年按人头支付改革前后参合农民受益面、受益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及抗风险能力等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浦东新区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合农民改革前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后,参合农民受益率和住院受益程度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参合农民费用负担及其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按人头支付改革的推进并降低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结论:按人头支付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合农民的就医经济风险,改革的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方法:收集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以及5.1万住院人次的就诊费用、补偿金额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支付方式改革后,对于控制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有一定作用,其中以镇级机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针对二、三级医院的控费配套措施以及评价转诊服务合理性等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吕梁山区4个国家级贫困县大病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为制定合理的大病救助政策,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个贫困县2015年42 532位患者、70 011份新农合住院报销明细,分析项目地区参合住院患者年人均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大病患者大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和大病患者总住院医疗费用负担。结果:住院大病患者人数占参合住院患者的48.30%;大病患者年人均住院总医疗费用负担(14 194.55元)高于所有参合患者年人均住院总费用负担(9 963.86元);大病患者年人均住院总医疗费用负担比仅大病所致住院费用负担高约1倍。结论:项目地区新农合大病患者比例高、多合并其他疾病、医疗费用负担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浦东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之后,参合对象与区域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象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情况的差异。方法: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数据,包括筹资、运行和参保人群受益状况等的数据资料,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定性访谈资料。结果: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按人头支付"改革对于控制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增长具有明显效果。结论: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明显老龄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将面临更多的补偿支出,因此在基金总额有限的情况,对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要求会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及费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住院服务、有效控制住院费用上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济南市抽取的章丘市、长清区、平阴县3个市(县、区)共3 45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济南市农村居民2006和2008年的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为4.89%和3.90%,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 385.74和7 127.08元,日均住院费分别为459.34和534.17元,新农合补偿费用分别为701.49和914.82元,新农合补偿比例分别为10.99%和12.84%,自付费用比例分别为89.01%和87.16%;不同特征农村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吸烟、饮酒情况的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经济收入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是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概率的危险因素,年龄15~24岁是农村居民住院概率的保护因素;住院天数、新农合补偿费用、住院机构、住院疾病和地区是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较低,住院费用较高,新农合补偿较少;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分流制度、缩短住院时间、加大新农合补偿力度是控制住院费用、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疾病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计上海市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疾病成本。方法:以上海市三家医院门诊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计算患者疾病成本。结果: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年人均门诊就医次数为21.2次,年人均住院率为0、20次;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约为5524.45元,年总疾病成本为6305.22元,其中直接成本占88.6%。有并发症患者的经济负担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疾病成本的增加,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住院参保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增长情况,为医院有效控制个人负担费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天津某三级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08-2012年的住院人次、次均发生费用、次均申请支付费用、次均自费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该医院医保住院病人次均个人负担费用分别为4 236.79、4 426.59、4 667.95、4 792.27、5 032.90元,均占各年次均发生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次均自费金额分别为1 256.31、1 381.05、1 562.82、1 771.03、1 960.08元。次均个人负担费用因现行地区医保支付标准、低效及无效住院日、部分药品费用较高、高新技术设备引进、患者自主控制费用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2008-2012年该医院医保住院病人次均发生费用逐年增长,主要由于次均个人负担费用的增长所导致;次均个人负担比例的增长,主要体现在自费比例的增长。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住院患者个人负担费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慢性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通过对1993年和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第一次及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相关数据的分析,测算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直接医疗费用由出院人数、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门诊人次数和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求得。结果:2003年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209.42亿元,其中,住院医疗费用588.37亿元,门诊医疗费用为621.05亿元: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构成了国家医疗总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21.05%),其中,各病种(类)的费用负担在门诊和住院中表现不一,并且在城市主要以住院费用为主,在农村则以门诊费用为主;自1993年以来,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37%,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其中,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和出院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门诊人次数和出院人次数的增长速度,提示我国医疗行业存在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住院水痘病例的疾病负担。方法在山东、湖南、甘肃省,按照经济水平在市、县、乡分层抽样,抽取≤14岁住院临床诊断水痘185例,进行入户调查。结果≤14岁住院临床诊断水痘平均费用是4025.86元(直接费用2952.60元,间接费用为1073.26元)。全国水痘住院病例的疾病负担总计1.03亿元(按照住院病例占总病例的0.54%测算)。结论中国目前水痘的经济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前后D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费用变化情况,分析政策改革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减轻住院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D市某三甲医院2016-2019年住院患者资料,并用Excel对患者住院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在Stata 16中应用中断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17.
Xu P  Shi Y  Zeng J  Liu KM  Lü F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1):990-994
目的 分析AIDS患者因患机会性感染而住院的治疗费用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0年某AIDS高流行地区因机会性感染而住院的158例AIDS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机会性感染类型、治疗机会性感染等的各项费用;比较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各项治疗费用(中位数)的差异.结果 AIDS机会性感染者的住院总费用为2935.7元,其中检查费、化验费、药品费、诊疗费、护理费、床位费分别为132.5、269.0、1485.5、367.3、302.5、264.0元;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4383.1、3418.6元(U=-1.279,P=0.201);汉族和其他民族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4703.1、3475.9元(U=-1.025,P=0.305);务农、个体经商者、企事业单位、无业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429.3、5022.2、6705.5、2396.7元(H=28.633,P=0.000);文盲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最低,为2590.2元,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分别为3626.5、4214.3、6865.8元(H=10.828,P=0.013);29岁及以下、30 ~39岁、40~49岁、50岁及以上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873.6、4534.3、3077.8、3208.1元(H=1.515,P=0.679);经性途径感染的患者住院总费用(4621.3元)高于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患者(3208.6元)(U=-2.588,P=0.010);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住院费用最高(5819.7元),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和黏膜疾病分别为4300.8、2806.8、2083.9元(H=15.142,P=0.004).结论 在住院总费用方面,文盲AIDS患者低于其他文化水平的患者,经性途径感染的患者高于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高于其他类型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药品集中供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方法:运用PASW Statistics 18统计软件对药品集中供应后总费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集中供应改革后,药品费用、医疗总费用、门诊均次费用、门诊均次药费、住院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药费和平均住院床日费用等较改革前大幅度减少。结论:降低医疗费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相关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诊疗及相关费用情况,并对腹主动脉瘤住院和门诊患者的费用构成及年均疾病花费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利用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数据库中提取2005-2012年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的所有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 结果 ①共纳入腹主动脉瘤患者763人(1 197人次),其中住院患者434人(479人次),门诊患者329人(718人次)。②住院患者次均花费98 502元,其中材料费所占比例达59.02%,其次为检查治疗费和药费,床位费用所占比例最低。③门诊患者次均就诊费用614元,其中药费所占比例达59.59%,其次是检查治疗费、材料费。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药费显著高于无合并症患者(P<0.000 1)。④住院患者年均花费104 617元,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年均花费154 144元,非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年均花费24 774元。门诊患者年均就诊次数为1.61次,年均花费1 257元,无合并症门诊患者年均花费1 198元,有合并症多次就诊的门诊患者年均花费2 741元。结论 腹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费用构成中材料费所占比例较大。应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诊疗费用,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跨省异地结算政策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的服务量影响,研究政策对外地患者产生的费用负担差异,评估政策效果,为政策完善提供实证证据。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以2017年3月为政策干预起始月,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回归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异地政策对住院服务量的变动影响;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性别、年龄、科室属性、诊断个数及其诊断类别等指标后,评估异地政策对外地患者费用负担的差异影响。结果:改革前后外地人群占比变动了1.70%,但改革的即刻变化和趋势变化的统计学差异都没有显著性,改革当月外地人群出院量当即上涨378.22人次(P>0.1),改革后趋势为每月上涨28.08人次(P>0.1);异地结算之后,实时报销的外地患者比手工报销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平均上涨了402.70~726.81元(P>0.1),药占比高出6.47%(P<0.01)。结论:异地结算政策没有显著刺激肿瘤人群跨区域就医和增加患者的直接医疗负担,就医地目录政策可能会使得更多的患者流向宽目录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