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日,山东省乳山市在夏村、下初、冯家三个镇卫生院进行了医保系统改造试点,成功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整合,开创了威海市医保信息统一管理的先例。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城乡医保制度整合现状,从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等"六个统一"方面,分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差异,及制度整合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从配套推进医改、创新经办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利用2014年浙江、江苏、安徽、湖南、青海和内蒙古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采用间接标化法计算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的比例及相应的集中指数。结果: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的两周就诊次数标化后集中指数分别为0.061、0.021、0.036,显示城镇居民医保人群门诊利用公平性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保人群;年住院次数标化后集中指数分别为0.043、0.103、0.071;年住院天数标化后集中指数分别为0.074、0.192、0.133,显示城镇职工医保人群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人群。结论:门诊统筹可提高居民就医的公平性,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与医保报销水平、医保制度设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已构建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体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2014年国务院提出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大制度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一政策保证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公平性。然而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同样生活在城市,他们享受的医疗保险待遇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江苏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衔接与整合现状进行研究,并就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与衔接机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前后政策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为城乡医保统筹并轨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医保整合后筹资标准、报销比例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合并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三级医院个人筹资标准和起付线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保人员就医选择;城乡经济差距影响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结论:制度设计中应考虑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水平与待遇水平相一致,加大政府支持,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需借鉴或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国发〔2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三明市于2014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做法有诸多亮点,最重要的是通过成立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有效实现医保整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筹资缺乏科学性和基层能力不足方面。在接下来的改革中,需要通过科学测算调整筹资、补偿水平,并以"强基层"为突破口强化医保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东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及主要做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7年来,参合人数与筹资水平大幅度增加,参合农民受益人次与受益水平逐年上升。为了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东部地区积极探索各种新做法,如建立长效的筹资机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保相互衔接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报销目录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技术路线,整合多来源词表,生成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一体化目录。方法:采用一体化医学语言UMLS整合多来源词表的技术路线,整合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社保药品报销目录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报销目录等12个来源药品目录,形成国家一体化药品目录。结果:该目录包括了以上12个来源目录的所有药品条目,并最大程度保留了来源药品目录的属性。结论:解决了构建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编码中多来源字典集成问题,已经用于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的数据分析中,下一步将用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跨省就医即时结算中。  相似文献   

11.
常熟市在开展两制衔接以来,采取了多元化控制医疗费用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文章对其费用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控费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受益情况分析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水平,逐渐建立统一的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制度框架,是此次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地区调研,分析目前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比较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群的受益情况和基金运行效率,总结当前由制度分割所造成的行政成本上升、基金管理效率低下、费用控制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将供方和保方结合的政策思考以及促进政策框架整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3种医疗保障制度对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择山东省4个县医院的高血压24 405个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对3种医疗保障制度的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城镇职工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1.80倍、1.81倍、1.33倍、1.17倍、1.11倍、1.11倍(P均<0.01);2008-2010年城镇职工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城镇居民患者的1.59倍、1.28倍、1.09倍(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医保类型和住院年份等是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论:不同医疗保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明显,但从2005年到2010年差异逐渐缩小。建议逐步提高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偿水平、降低自付比例,进而实现3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简称"两制"衔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当前"两制"并轨模式构想,提出了在"两制"并轨基础上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理念、制度内核以及管理模式选择。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两制"并轨模式应该实行城乡"2+2"制度板块,即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和农业人口占比重大的地区将城镇居民医保并入新农合,实行"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两个板块模式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或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两个板块模式的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并指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应从目前的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保险应该实行捆绑式运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试点地区之一江苏省常熟市为案例,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文章认为,常熟市在实施两种制度衔接后,充分发挥了卫生主管的优势,基金抗风险能力增强,就诊人次分流合理,费用控制效果提升。两种制度衔接工作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支持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常熟市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纳入新农合并轨运行,医疗保险覆盖了户籍关系在全市行政区域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外的所有农村和城镇居民,统一了筹资标准、补偿方案、管理部门和信息平台。两制衔接后,居民参保率保持高位水平,筹资水平不断提高,费用控制效果提升,医疗救助额度提高。这一做法的特点是发挥卫生主管优势,采取综合控费措施,加强"四位一体"基本医疗制度建设,加强了财政投入力度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即时结报后,针对军队医院“军卫一号”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设计既安全又快速的离线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业务系统.方法:以PowerBuilder 9.0为基本开发工具编写药品、诊疗项目对照程序,完成医院“军卫一号”工程药品、诊疗项目与省新农合药品、诊疗项目的对照,并开发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导出程序,将“军卫一号”工程中的新农合患者信息导入离线式新型农村合作综合业务系统进行结算.结果:设计并开发了适用于“军卫一号”数据库的离线式新型农村合作综合业务系统.结论: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用性、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浙江嘉兴和江苏常熟等10个试点县市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简称"两制"衔接)为案例,实证分析了试点地区的"两制"衔接工作进展,将"两制"衔接模式总结为部分整合型、完全融合型和合作管理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试点地区实施"两制"衔接的主要发现。文章认为,"两制"衔接不仅能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和"辖区内城乡流动人口"医保权利的转移和接续问题,而且是加快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统一的"良方",另外,"两制"衔接在解决外来人口医保问题、降低医保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并且由卫生部门监管医疗机构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安徽省基本药物改革前后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和医疗费用变化情况。资料与方法:抽取安徽3个县新农合数据,并对3个县卫生行政部门和6个乡镇卫生院的关键知情者进行访谈。结果: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后,样本地区参合人员总住院数量下降了13.80%,其中乡镇卫生院下降了55.07%,县级医院和县级以上医院分别上升了12.17%和20.81%;总的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分别增长了29.32%和32.07%,住院总费用增长了11.48%。结论: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后,新农合病人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大幅减少,县级及以上医院住院增长明显;乡镇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得到控制,但由于县级以上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和住院人数增长,导致住院总费用上涨、参合病人的实际补偿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了解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特征,分析其与血压控制的关联。方法 于2016年5~7月在北京市顺义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募集59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基本信息、自我管理行为)和体格检查(血压测量)。结果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将患者分为2个类别:行为较差组100人(16.8%),行为较好组495人(83.2%)。两组以吸烟(均分0.15 vs 6.94)、饮酒(均分2.32 vs 6.43)为主要的剖面分类特征。两组在性别(χ2=163.290,P<0.001)、高血压服药年限(Z=-2.567,P=0.01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较差组以男性、服药年限<5年为主,而较好组以女性、服药年限10~19年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新农合患者,城镇居民和超转(OR=2.618,95%CI:1.549~4.423)、城镇职工和公费医疗(OR=3.449,95%CI:2.196~5.415)患者血压控制更好;相对于行为较好组患者,较差组患者(OR=0.495,95%CI:0.311~0.788)血压控制更差。结论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吸烟、饮酒为主要剖面分类特征,应提高对男性、服药年限较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加强对新农合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差患者的关注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