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住院医疗费用的相关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相关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政策干预后40个月参合对象的实际次均住院费用(11 176.95元)较干预前20个月(8 279.66元)增加了34.99%;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后,次均住院费用的模型预测值(12 836.63元)明显高于实际值(P0.001);同时,简单季节模型结果显示,同期参合对象的实际住院人次与预测值基本持平(P0.05)。结论: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实施3年多来,有效遏制了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但未抑制住院服务需求的合理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的相关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80%的门诊服务利用发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发生在二级医院;从费用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疗费用各占一半;从环比增速来看,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后患者的次均门诊费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二三级医疗机构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275.46元和208.24元。结论:参合对象的总体门诊服务利用次数和费用均逐年增加,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增加明显;政策干预后对参合对象次均门诊费用控制较好,尤其二三级医院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的实证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数据指标,评价政策干预对基金运行、就诊行为和补偿状况等的总体影响。结果:基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2 000元/人;基金运行风险得到控制,2015年当年基金结余率达到8.84%;参合对象医疗服务需求逐年释放,2015年参合对象的年人均门诊就诊次数达到20次,年住院率为10%;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的态势得到遏制,尤其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下降明显;2015年参合对象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分别为60%和55%。结论:按人头支付政策实施3年多来,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的背景下,参合对象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政策干预对参合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超过70%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发生在二三级医疗机构,且政策干预后更加向二三级医疗机构集中;其中二级医疗机构2015年住院人次数占52.58%,住院费用占61%;从环比增速来看,二三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增速分别从政策干预前的31.49%和8.58%下降到2015年的3.84%和4.05%。结论:参合对象的总体住院服务利用次数和费用均逐年增加,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增长趋势明显;政策干预后二三级医院参合对象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得到明显遏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按人头付费模式控制参保糖尿病(DM)门诊特殊病种(简称门特)患者门诊费用的效果,旨在为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天津市医疗保险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天津市全部871 371例次DM门特患者就诊记录,收集性别、年龄、医保类型、疾病诊断、是否参加按人头付费模式、医院级别和各项门诊费用等相关信息。按照患者是否参加按人头付费分为参加按人头付费的DM门特组(简称按人头付费组,9 505例次)和未参加按人头付费的DM门特组(简称门特组,共861 866例次)。用R 3.4.2统计学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参加按人头付费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DM门诊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按人头付费模式实施后,DM患者门诊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共871 371例次DM门特患者就诊记录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39 426例次(50.43%),女性431 945例次(49.57%)。年龄中位数为60岁(P25~P75:54~68岁)。2013年天津市DM门诊总费用约27亿元,2014年约33亿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08,95%CI:1.005~1.010),并发症数目越多(OR=1.365,95%CI:1.338~1.392),在二级医院就诊(OR=2.496,95%CI:2.332~2.671),医保类型为城镇职工医保(OR=4.824,95%CI:4.156~5.598),男性患者(OR=1.098,95%CI:1.037~1.163)参加人头付费的可能性越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并发症数目、医院级别和是否参加按人头付费是DM患者各项门诊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前,按人头付费组和门特组在性别、年龄、并发症数目、医保类型和医院级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间以上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按人头付费组的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和门诊总费用均明显高于门特组。双重差分结果显示,2014年天津市参加按人头付费模式的DM患者各项门诊费用均高于门特患者,其中全年平均药品费高出2 228.86元/例次,检查费高出83.03元/例次,治疗费高出6.10元/例次,门诊总费用高出2 368.18元/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人头付费模式对DM门特患者各项门诊费用的控制效果有限,建议各部门加强监管,建立有效机制以完善按人头付费政策,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方法:收集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以及35万参合农民2011—2012年1 160万门诊人次的就诊费用、补偿金额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后,对于控制门诊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有明显作用,进而有利于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平衡。结论:目前,按人头支付改革仅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如何激励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主动控费,制定配套政策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浦东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之后,参合对象与区域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象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情况的差异。方法: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数据,包括筹资、运行和参保人群受益状况等的数据资料,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定性访谈资料。结果: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按人头支付"改革对于控制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增长具有明显效果。结论: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明显老龄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将面临更多的补偿支出,因此在基金总额有限的情况,对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要求会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从需方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按人头支付"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比较2011年和2012年按人头支付改革前后参合农民受益面、受益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及抗风险能力等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浦东新区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合农民改革前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后,参合农民受益率和住院受益程度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参合农民费用负担及其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按人头支付改革的推进并降低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结论:按人头支付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合农民的就医经济风险,改革的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设计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的支付体系,评价按人头支付改革对村医处方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非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平阴县作为空白对照组,对山东省莒南县和梁山县村卫生室进行政策干预,利用DID模型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村医开大处方、联用抗菌药物、处方激素、输液的行为概率降低,单张处方费用下降2.32元。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基金按人头支付并和质量考核挂钩显著促进了村医的合理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0.
肖倩  武晓猛  张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47-3149,3160
目的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简称"参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参合")的居民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方式费用差别,了解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方法选择某县2011年度城乡参保和参合居民患者,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分析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方式费用。结果除一般检查费外,县级医院总费用、各项费用及不同支付费用均高于乡镇医院(P0.05);县级医院参合与参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但参保患者统筹支付费用高于参合患者,个人支付费用低于参合患者(P0.05);参保及参合居民患者乡镇医院统筹支付费用及个人支付费用均低于县级医院(P0.05),但参保居民不同级别医院间统筹支付费用(63%~64%)及个人支付费用(35%~36%)所占比例接近,参合居民个人支付费用县级医院(1 647.47元)占总费用的55.84%,乡镇医院(560.81元)占43.01%。结论促进和引导参合和参保居民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合理控制药物使用、不断提高统筹支付报销比例,以减轻城乡居民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