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患者男性,28岁,于1981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于11天前因患肩关节周围炎连服5片炎痛喜康,每日1片,每片20mg,2~4天后自觉左侧耳鸣如尖锐金属声响,伴眩晕,6天后晨起左耳失听。检查:一般状况良好,步态稳,T36℃,Bpll0/60,无眼震。右鼓膜内陷。左侧鼓膜正常。电测听检查结果:右耳听力曲线呈斜坡型,平均听力损失35~75dB;在耳骨导消失,气导于2000Hz、4000Hz损失85dB呈岛状听力曲线,  相似文献   

2.
张×,女,19岁,因左耳流脓5年于1980年3月19日入院。局部检查:无眼震,无面瘫,左外耳道后壁有针头大瘘管开口,探针可伸入,并有脓溢出,有胆脂瘤气味。左鼓膜完整。瘘管试验阴性。电测听检查左侧气导平均损失25dB,骨导平均损失20dB。左乳突侧、轴位X线摄片及碘油造影显示左上鼓室及鼓窦明显扩大。诊断左颞骨先天性胆脂瘤。3月22日在局  相似文献   

3.
<正> 病案报告例一,男,30岁,病历号127320。主因右耳间歇性流脓,听力减退约18年,于1982年3月2日入院。体检:全身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耳鼻咽喉科检查:鼓膜松弛部后上大穿孔,鼓膜紧张部内陷、不活动,骨性外耳道后上壁破坏,其内含有白色豆渣样物。乳突X线许氏位片,见右侧乳突蜂房消失,鼓窦区显示不规则之密度减低区,乙状窦边缘尚锐利,鼓室盖无骨破坏。听力测验:音叉试验骨导>气导,书伯试验偏向右耳;电测听检查:右耳气导损失50db,骨导损失20db。最后诊断:右侧胆脂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2011年7月7日因头痛、无力、口干、咽喉痛等症状来院就诊.既往史:冠心病、心肌梗死.服药史: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bi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bid;非诺贝特片0.1g,bid;阿司匹林片50 mg,qd.否认过敏史.查体:T 37.5℃、咽部明显充血.诊断:上呼吸道感染.2011年7月9日予红霉素肠溶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10528-4,规格:0.125 g(12.5万u)/片]0.5g,po,q6h.2011年7月11日清晨患者诉耳部不适,感觉耳鸣,听力下降.随即做纯音电测听听力检测,检测结果:左耳,频率500 Hz、1 000Hz、2000 Hz平均骨导为25 dB,平均气导为25dB.右耳,频率500 Hz、1 000 Hz、2000 Hz平均骨导为25dB,平均气导为28.33 dB.耳鼻咽喉科检查:鼓膜标示正常,无内陷.患者服用红霉素肠溶片4次,服药间隔时间均为6h,累计总量为2.0g.即停药观察.患者停药后5h耳部症状明显减轻,12 h后听力基本恢复正常.再做听力检测,结果:左耳,频率500 Hz、1 000 Hz、2000 Hz平均骨导为10 dB,平均气导为10 dB.右耳,频率500 Hz、1 000 Hz、2 000 Hz平均骨导为10 dB,平均气导为13.33 dB.24h后再服红霉素肠溶片1次,患者服药50 min后感到头晕,听力费劲.即停服红霉素肠溶片.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47岁。因"左眼视物不清伴重影1月"为主诉于2015-11-30入院。该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斜视模糊不清,并出现重影,无头痛、头晕及肢体活动异常等症状;眼科检查提示:左、右眼视力分别为1.2、1.5,双眼屈光,质清。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鼻侧视野阈值低。头颅MRI提示:左侧颞极可见类圆形约  相似文献   

6.
患者卢××,女性,51岁,于1977年5月21日因主诉咀右歪,左眼闭合不全13年,左耳内出血性肿物9~10年而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3年前发现原因不明的咀角右歪,同时左眼闭合不全。3~4年后,左耳发现一个小疙瘩,易出血,时有脓流出。同时,左耳有搏动性耳鸣,听力渐渐丧失,并伴有耳皮前额左侧疼痛;不久又发现声音嘶哑,喝水呛,左眼视力模糊,左肩亦觉无力。近3~4个月以来,右面麻痛,走路摇摆,向前倾跌,无眩晕及恶心呕吐,不发烧。检查:血压112/70mmHg,神智清,一般状况较差,颈及全身淋巴结不肿大。眼位右侧抬高约2mm,眼球活动自如,眼震(-),左角膜反射迟钝,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正常。眼底:左视乳头边缘境界模  相似文献   

7.
鼓室注射强的松龙致死病例,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院于1985年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3岁。以左耳听力逐渐下降为主诉就诊。以往左耳曾作咽鼓管通气治疗,听力一度改善。检查右耳已全聋,左耳听力极差。鼻咽部未见异常,双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左鼓膜内陷呈粉红色,从鼓膜后  相似文献   

8.
刘子健 《天津医药》2002,30(1):58-58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35岁。因头晕,右耳鸣,面颊不对称1年,于2000年3月28日就诊。1年来经常头晕,右耳鸣,但无恶心呕吐。近5~6年发现患者面部不对称,右侧颊部较对侧膨隆。既往身健,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述。查体:一般检查无异常发现。面部不对称,右额、颞、颧及右枕部较对侧膨隆,尤以右枕部明显,局部无压痛。心肺正常。神经系统检查,除右骨导大于气导,左气导大于骨导,正中骨导偏右外未见其它异常。颅骨X线检查,右颞骨及右颧骨骨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4岁。阵发性眩晕、听力下降及耳鸣10年余,近5年加重。经常因疲劳等诱因引起频频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缓解10天~3个月不等。同时左耳高调、持续久,听力下降,听清讲话内容困难。无药物中毒及头外伤史。1985—02—07入我院求治。检查:神志清,行动自如。双耳鼓膜正常。纯音测听,左耳语频气导63dB,无骨气导差;右耳语频气导50dB,骨气导差33dB。声导抗,鼓室压图A型,左耳同侧声反射95dB引出,其他均未引出。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性,12岁,学生。因被人打耳光数下,当即面部疼痛、耳鸣。随后出现头晕左耳聋,被家人急送医院诊治。查体;头面部局部充血肿胀,左眼睑肿胀,左侧乳突区有压痛,左外耳道通畅,双鼓膜未见明显异常。电测听:右耳正常,左耳全无;声阻抗:左耳鼓室压图Ad型,镫骨肌反射未引出,右耳骨室压图A型,镫骨肌反射同侧可引出,对侧未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2岁。5月前阴囊左侧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抗炎治疗无效。检查:阴囊左侧明显肿大,左睾丸4×4×5cm,实质性、质硬、光滑、无压痛。透光试验(-),阴茎及右侧睾丸正常,左腹股沟可触及二枚0.6cm大小淋巴结、活动、质硬、无压痛。B超:阴囊左侧实质性不均质肿块。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颅骨骨肉瘤颅内侵润十分少见,国内尚未见报告,我院于1986年3月收治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9岁。头痛半年,双眼视力减退,近月来症状增剧,乃于1986年3月17日入院。体检:全身情况良好,神清合作,头部未扪及肿块或压痛,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左眼外展麻痹,眼底水肿,无面瘫,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无病理征,胸腹脊椎均无异常,胸片正常。X 片:未发现颅骨骨质破坏。CT 检查:左侧中颅凹,颞骨见明显溶骨及成骨型破坏,左侧颅内颞区见约大小约60.8×53.8mm~2的肿块,肿块与中颅凹及颞骨相连,肿瘤密度高低不等,可见钙化样改变,增强扫描肿瘤染色不均匀,CT 值26.4~  相似文献   

13.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高热8 h内使用尼美舒利片150 m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静脉给药后,约2 h后出现耳聋.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示双侧鼓膜未见明显异常.听力学纯音测听:500 Hz、1000 Hz、2000 Hz平均听阈示左耳90 dB、右耳80 dB.听力学声导抗示左耳鼓室图C型、右耳鼓室图A型,双耳镫骨肌...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6 7岁。发现左侧颌面部无痛性肿物 2 0余天入院 ,无发热 ,咽痛及异物感。体检 :神志清楚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专科检查 :双颌面部明显不对称 ,左颌面部突出。左耳垂下方可触及大小约 3cm× 2cm椭圆形肿物 ,质中 ,表面光滑 ,边界清楚 ,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 ,无触压痛 ,活动度尚可 ,局部皮肤无感知觉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 :WBC :9.7× 10 9/L ,RBC :4 .6 7× 10 12 /L ,PLT :2 96× 10 9/L。尿常规示 :Glu :2 5 0mg/dl,尿糖 (+)。空腹血糖 :10 .0 8mmol/L。入院诊断 :左腮腺混合瘤 ;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患者,王×,男,11.5月,左侧面部肿胀1月余。代述患儿约1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弥漫性肿胀,精神差,无异常哭闹。面部肿胀持续加重,左眼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颈内动脉破裂临床少见,因出血量大,止血不易,死亡率极高。1993年10月4日,我院脑外科收治一例颈内动脉破裂伴额颞硬膜外血肿,采用二次手术处理成功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7岁,因头部外伤2小时伴昏迷1小时入我院脑外科,患者入院前2小时受外伤,头左额颞部着力,鼻腔、左耳道大量涌血,口吐鲜血,检查、患者神志不清,昏迷(格拉司哥10分)瞳孔左>右对光反射迟钝,双眼典型熊猫眼征,眼球外突,左巴彬氏征阳性。CT报告左额颞部硬膜外血肿、左侧额骨、颧骨及眼眶骨骨折。入院时患者已出现休克早期表现,经抗休克和手术准备急诊作左侧近似翼点入路。术中见左额骨、颞骨有骨折线,行骨窗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男,64岁。主因左乳突痛1年伴左耳听力下降半年。于1988年12月13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语言欠流利、吐字不清,左眼睑闭合不全,左额纹变浅,口角歪向右侧,伸舌偏右,左侧面部痛觉减退,左耳听力丧失。头颅CT片示:左内听道口略大、内听耳道开口处有一个半园形环状强化影、基底正对内听道开口。CT片诊断:左侧桥小脑角所神经瘤。手术探查、肿瘤位于内听道口处,瘤体与岩骨平行、瘤体约1.5×2.3×1.2cm,肿瘤表面呈淡红色、质坚韧、富有血运、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第2日腰穿,脑压340毫米水柱,脑脊液呈淡红色、夹杂褐色小颗粒,放液15毫升,呈褐红色。大便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左眶上肿块3年。3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眶上部出现小隆起,触之坚硬。近2年眶部隆起速度加快。20d前出现疼痛,逐渐加重并发展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视为改变不明显,无昏迷及抽搐。全身查体无明显异常,专科及局部检查:嗅觉缺如,左额眶部有1.2cm×0.8cm大小隆起,高出额平面约0.4cm,质地硬不活动。左眼球外移凸出并固定,视力减退不明显.头颅正侧位片(片号:9591592)肿瘤波及左侧额窦、筛窦、眼眶及前颅窝,大小5.0cm×4.5cm,为边界不规则的高密度阴影。…  相似文献   

19.
静脉注射盐酸克林霉素引起严重眩晕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20岁。因咳嗽、咽痛3d,左耳痛2h就诊于耳鼻喉科门诊。查体:体温38.9℃,咽部及扁桃体黏膜充血,未见脓栓。左耳道未见异常,鼓膜急性充血,无穿孔。行胸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炎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86,余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化脓性?)(左),急性支气管炎、咽炎。患者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过敏,在家自服琥乙红霉素2d,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4岁。因左颞顶头皮无痛、渐大性肿物3年住院,局部无外伤史。一般状况好。头低位时肿物增大,约4×3×2cm,用手挤压或头抬高时肿物明显缩小。肿物质软,无血管搏动感,听诊无血管杂音。局部穿刺为静脉血,同时注入60%泛影葡胺8ml 后拍片,可见血管穿过颅骨并有3支粗大血管回流至上矢状窦。头颅 X 光平片:左颞顶骨受侵范围11×12cm,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蜂窝状密度减低区,骨板增厚,边缘有硬化带形成。诊断:左颞顶颅骨海绵状血管瘤。随行手术切除。作头皮马蹄形切口,围绕病变颅骨外1cm 作颅骨槽形咬除,先咬除额颞枕侧,最后小心咬除矢状窦侧,边咬除边用骨腊涂抹板障止血,轻轻翻开骨瓣,避免撕裂或损伤肿瘤回流血管和矢状窦,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颅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