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引起腹泻的报告日益增多,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近年来由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引起的食物中毒,国内外亦都有报道.本文再次报道一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1年9月6日,北京市某中学的  相似文献   

2.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te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的一个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外已有从血液、脓液、尿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的报道,但作者尚未见国内有关报道.我们报告从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连续2次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r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的一个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内尚未见从血液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从血液培养中连续两次分离出同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痰液培养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 C.te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 ( Comamonas)的一个种 ,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为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外已有从血液、脓液、尿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的报道 ,但作者尚未见国内有关报道。我们报告从 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连续 2次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一、病例 患者男 ,70岁。因咳嗽、咳痰 ,发热(体温 37.8~ 38.5℃ ) ,于 2 0 0 0年 8月 5日入院诊治。X线胸片检查 ,双上肺纹理粗重、模糊 ,右下肺见纤维索条影。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 .2× 1 0 9/L,中性0 .90 ,淋巴 0 .…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亲水气单胞菌引起各种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它不仅引起急性胃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外伤感染、尿路感染,还可导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作者从一青年患者的胆汁中分离出了一株亲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6.
外环境水样中气单胞菌的种类分布及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2):1818-1819
气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可导致人和动物腹泻及其他多种疾病 ,气单胞菌污染饮用水、2次供水而引起的腹泻暴发时有报道[1 ,2 ] ,因此 ,关于气单胞菌的检验已日趋引起人们的重视。 2 0 0 1年我们在对 112份外环境水样 (包括饮用井水、2次供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 )的监督监测中 ,共检出气单胞菌 18株 ,检出率 16 .0 7% ,气单胞菌常见的四个种均有检出。同时针对气单胞菌的生化特征 ,摸索出一套简便易行且十分可靠的分离鉴定方法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饮用井水 12份 ,2次供水 2 0份 ,游泳池水 35份 ,医院污水 4 5份 ,共…  相似文献   

7.
栖稻黄色单胞菌(Flavimmons oryzihabitans),以前称之为黄伤寒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typhiflavum),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和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pn)Ve-2群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气单胞菌(Aeromonas)为弧菌科的一个属其分类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意见比较一致的是,认为气单胞菌应有三个种.但目前尚缺乏血清学的鉴定手段,只能依靠生化反应来大致归类、拟诊。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已得到确认,从国内报道来看,我国目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NFB)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阳性率.方法采用MH琼脂扩散法,以加与不加EDTA亚胺培南纸片的抑菌环直径差异确定MBL的产生.结果484株待测NFB菌株中,MBL阳性率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100.0%、铜绿假单胞菌为49.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63.9%、鲍曼不动杆菌为7.5%、脑膜败血黄杆菌为94.1%、产吲哚黄杆菌为80.9%、少动鞘胺醇单胞菌为13.3%.结论临床分离的NFB存在较高的MBL阳性率,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MBL菌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0.
一例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菌血症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有12个种,只有少动和类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被认为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由于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在很多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腹水、尿液、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创面以及医院环境监测标本中可以分离到.本研究对该菌引起的菌血症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和嗜麦窄食单胞菌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均可引起脑膜炎.近来本实验室自1例患者脑脊液中先培养出新型隐球菌,后又培养出嗜麦窄食单胞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原名为少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ucimobilis),可引起手术后感染、败血症、急性脑膜炎、慢性蜂窝组织炎等。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已有分离于血液、脑脊液、尿液、分泌物等标本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是对多种糖类具有发酵性能的革兰阴性小杆菌,属于类弧菌(Vibronaceae)科,在水、土壤等环境中生存。以往认为是一种低毒力的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H引起的胃肠炎、败血症、外伤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1986年5月我县某医院发生腹泻流行,经病原学证实系AH所引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防治该菌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对分离出的122株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天数、糖尿病、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为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23.21、16.12、8.16,95%Cl均大于1;耐药性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对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预防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水中常居细菌,主要引起人类肠道内感染,少见致伤口感染。我院外科于2010年发现1例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伤口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117株初次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测试.结果117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0岁,标本主要来源于痰(88株)、血液(19株).科室分布居前四位的依次为ICU、肝胰移植病房、呼吸内科、血液科.13种抗菌药物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3.2%、89.7%、76.9%、76.1%.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曲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低,耐药率分别为天然耐药、100%、76.9%、71.8%.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在老年、免疫力低下等易感人群中引起呼吸道感染,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儿童嗜麦芽黄单胞菌的感染及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探讨其体外试验对用药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2年2853份血液、痰液、咽拭子、尿液、脓液、胸水、腹水、脑脊液细菌培养标本按NCCLS推荐标准,采用MicroScan-Wolk/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出嗜麦芽黄单胞菌共119株,同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嗜麦芽黄单胞菌主要存在于患儿的血液及痰液标本分别为46%和54%;在药敏试验中嗜麦芽黄单胞菌呈高度多重耐药性,除环丙氟哌酸、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38%、54%体外药敏试验敏感外,对菌克单、亚胺硫黄素(泰能)100%耐药;对菌必治、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等有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分别为95%、94%、98%、98%;丁胺卡那霉素、复达欣、氧哌嗪青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通过嗜麦芽黄单胞菌对药敏的调查与研究,对及时掌握病原菌耐药性的动态,配合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缩短病儿疗程,减少医疗费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食物和水表面,为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引起任何类型的机会感染.有文献报道,在医院感染病原体非发酵菌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频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1],由于它的多重耐药性,已引起极大的关注.为了控制其感染,有必要对其耐药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水中常居菌。本菌引起人类各种疾病:急性胃肠炎、败血症、腹膜炎等。引起人类肠道内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有关资料报道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成人较少报道。我们从一老年腹泻患粪便中分离出此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04株嗜麦芽黄单胞菌的特征性鉴定朱百荣(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检验科,杭州310009)朱丽莉(淮南第三矿工医院检验科)关键词嗜麦芽黄单胞菌,鉴定嗜麦芽黄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几年来,由于临床抗生素及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该菌对人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