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剜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剜除术46例患者(治疗组)临床资料,与同期40例合并子宫肌瘤而单纯行剖宫产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平均出血(415.6±168.0)ml与对照组(397.1±157.2)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3%、产褥病率10.2%、恶露干净时间35.3d与对照组(6.1%、8.3%、31.1d)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时剜除肌瘤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美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7-189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68例,并按肌瘤大小、肌瘤类型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7例,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手术时间较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8cm肌瘤组与≤8c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浆膜下肌瘤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对肌瘤直径〉8cm、子宫下段肌瘤、宫颈部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约51.2%-60.0%。其中合并妊娠的发病率为0.5%-2.6%.实际上,多数孕产妇由于肌瘤小且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被漏诊,因此妊娠合并肌瘤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上述数字。多数学者认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孕妇高危因素之一。特别是经阴道分娩时,由于肌瘤的大小及生长位置不同,对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可造成不同影响,处理恰当与否可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本文对长子县医院妇产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住院的12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0.5%。近年来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和超声诊断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结合我院1990~2000年10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85例处理经验,探讨妊娠期子宫肌瘤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的发生部位和数量,不同妊娠结局和术中、术后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B超检查确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74例,统计子宫肌瘤的分类情况,不同妊娠结局(流产、早产或剖宫产、阴道顺产),子宫肌瘤大小(直径≥5 cm和<5 cm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剖宫产组和剖宫产后肌瘤挖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比较肌瘤≥5 cm和<5cm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 74例患者经过B超检查,根据子宫肌瘤发生的部位进行分类,肌壁间肌瘤37例,占50.00%,浆膜下肌瘤18例,占24.32%,混合型肌瘤15例,占20.27%,黏膜下肌瘤4例,占5.41%;根据子宫肌瘤的数量进行分类,单个肌瘤31例,占41.89%,多个肌瘤43例,占58.11%;74例患者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其中流产23例,占31.08%,早产或剖宫产45例,占60.81%,阴道顺产6例,占8.11%,6例顺产孕妇子宫肌瘤直径均<5 cm;肌瘤<5 cm组的流产率明显低于≥5 cm组,肌瘤<5 cm组的早产或剖宫产率明显高于≥5 cm组(P<0.05);单纯剖宫产组和剖宫产后肌瘤挖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剖宫产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后肌瘤挖除组(P<0.05);肌瘤<5 cm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肌瘤≥5 cm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肌瘤≥5 cm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肌瘤≥5 cm组(P<0.05).结论 熟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于妊娠期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对肌瘤<5 cm的患者行剖宫产后肌瘤挖除术是安全的,可以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之苦,利于其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无妊娠合并症、内外科合并症及肌瘤剔除手术禁忌。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组)109例和对照组(仅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110例,后将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剔除肌瘤损伤相对较小,治疗效果好,值得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由于晚婚、晚育、高龄分娩的增多及超声诊断的普及,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肌瘤生长部位不同,可对妊娠、分娩及产褥期造成不同影响,故处理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母儿健康。然而,剖宫产同时是否对肌瘤进行剔除,一直存有争议。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对9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进行了肌瘤剔除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近年来,随着晚婚、高龄孕妇增多及围产医学发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来分娩人数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的处理,观察组即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对照组为随机选取无子宫肌瘤单纯施行剖宫产患者6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如观察组产后感染率为2.3%,对照组产后感染率为2.1%,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差不多,分别为5.8%和5.0%。观察组低体重儿(〈2 500 g)为4%,对照组低体重儿(〈2 500 g)为1%,说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的低体重儿较无子宫肌瘤单纯施行剖宫产患者的低体重儿来说,比例较高。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肌瘤机械压迫及宫腔畸形有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妊娠无子宫肌瘤孕妇283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手术中处理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合并大于5 cm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发生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低体重儿的风险大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术中行浆膜下及小型肌壁间肌瘤剔除并不增加术中出血风险(P<0.01)。术中剔除的肌瘤组织常规送病检,变性120例,变性率为71.4%。结论大于5 cm的肌壁间肌瘤增加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孕期肌瘤变性率高。浆膜下及小型肌壁间肌瘤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阴道分娩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阴道试产的6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根据肌瘤大小(以最大肌瘤最大径计)分为大肌瘤组(直径≥6 cm)和小肌瘤组(直径<6 cm),各32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阴道分娩的正常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的3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三组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和中转剖宫产率,观察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对比分析各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结果小肌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78.13%)与对照组(84.38%)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大肌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61.50%)显著低于小肌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小肌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6.25%)略高于对照组(3.13%),但是无显著差异P> 0.05;大肌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8.75%)显著高于小肌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应紧密结合临床体征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子宫肌瘤相对较小者,可先行阴道试产,而肌瘤较大者应选择行剖宫产术,尽量减少分娩对产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子宫畸形妊娠结局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华  裘毓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56-1957
目的:了解子宫畸形的妊娠结局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我院收治的48例子宫畸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畸形患者流产率40.2%,早产率12.0%,胎位异常率44.0%,剖宫产率75.6%,围生儿病死率12.2%,结论: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对母婴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应尽早明确诊断,孕期加强管理,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过产前检查并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针对孕妇血糖水平予以护理干预的孕妇(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某些原因导致未接受相应护理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8例);对两组的血糖水平以及分娩、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酮症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死亡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院3、5d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妊娠期的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保证孕妇的妊娠质量和保障围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60例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再次妊娠所选择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占比95.8%、产后出血占比9.2%、子宫切除占比2.7%、产后感染占比3.1%、胎盘前置或植入占比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3.8%、0.4%、0.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占比为1.5%与对照组的1.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终止妊娠在解决母婴处于危急状态、保障其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极大降低了母婴围生期死亡率。剖宫产后形成瘢痕子宫,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再次妊娠产妇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再次妊娠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婴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保证母婴健康。方法选择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肌瘤24例,多发肌瘤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自然分娩30例,胎吸助产5例,剖宫产17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1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2例,剖宫产出血量及时间没有明显增加。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明显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多能自然分娩,如果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影响产程,应行剖宫产术,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或切除子宫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感染、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畸形、呼吸窘迫、死胎死产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均有一定影响,主要造成孕产妇羊水过多、病理妊娠、早产、继发感染等;对于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呼吸窘迫、巨大儿、死胎死产及畸形胎儿等。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均与孕期母体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 is an uncommon cause of stroke, accounting to less than 1% of all strokes.We describe a pregnant woman with a massive CVT in early pregnancy, complicated by status epilepticus. The mother was treated with levetiracetam, lacosamide, and enoxaparin throughout pregnancy. A male infant was born on pregnancy week 36, weighing 2.2 kg. Both levetiracetam and and lacosamide were present in cord blood in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in maternal blood. The infant was partially breast-fed and experienced poor feeding and sleepiness, starting to resolve after two first weeks. Milk samples were drawn 5 days after the delivery and a blood sample from the infant 3 days later.Lacosamide level in milk was low, resulting in an estimated relative infant dose of 1.8% of the maternal weight-adjusted daily dose in a fully breast-fed infant. This is the first case describing lacosamide use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有剖宫产史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母儿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62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PCS)62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26例与随机抽取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2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8例中39例行阴道试产,26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6.7%;RC$62例,手术产率70.5%。VBAC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几窒息发生率及产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RCS组产后出血量、腹腔粘连发生率均高于PC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证,无试产禁忌者,并经孕妇及家属同意,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缺铁性贫血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4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程度分为正常组(372例)、轻度贫血组(58例)和中重度贫血组(18例)。比较3组患者妊娠高血压、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中重度贫血组的妊娠高血压、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3.3%、38.9%、72.2%、27.8%、44.4%,与其余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缺铁性贫血,尤其是中重度贫血,对孕妇及新生儿健康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的治疗原则与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五年来诊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28例,结合临床讨论治疗原则与相关措施.结果 28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均及时终止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22例保留子宫,4例发生难于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子宫卒中面积大,经积极处理无效而行子宫切除.结论 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应及时终止妊娠,但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只要处理及时恰当,多能保留子宫,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