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6周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穴取子宫、次髎、会阳等,透灸腹部及腰骶部腧穴,腹部及腰骶部腧穴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产后6个月采用盆底肌力检测、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评估、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7,PFIQ-7)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6个月盆底肌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较治疗前增强(P<0.05),且观察组增强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产后6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6个月PFIQ-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可提高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取百会、中脘、气海、中极、水道、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子宫、水道连接电针仪;肾俞、次髎、会阳,次髎、会阳连接电针仪;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盆底肌力检测、1 h尿垫试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肌力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漏尿量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OP-Q分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有助于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漏尿量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Kegel训练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8例子宫脱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Kegel训练,对照组采用Kegel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静息状态、缩肛动作以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周长以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和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短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 PFDI-20)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84.8%)(P<0.05)。治疗2个月后以及治疗后,两组静息状态、缩肛动作以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周长以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以及治疗后,两组PFDI-20各量表评分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脱垂的治疗中,相比较于单一使用Kegel训练,腹针联合Kegel训练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加快症状的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OP-Q分级、盆底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值、盆底三维超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POP-Q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OP-Q分级中Ⅱ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Ⅰ类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肌肌力2级及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Ⅱ类肌肌力、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疗效确切,提升Ⅰ类肌纤维肌力和改善肛提肌裂孔面积优于单独使用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5.
夏玲  时强  李萍  何国英  刘洪珍 《新中医》2023,55(9):139-143
目的:观察补气调气散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常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调气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气虚症状评分、盆底表面肌电值、尿失禁严重程度和性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气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OP-Q分度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OP-Q分度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治疗盆腔脱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45例盆腔脱垂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全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腔恢复效果、性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等。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能够有效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提高手术效率及恢复进程,促进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症状与性功能改善,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式与传统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依据盆腔气管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为Ⅱ~Ⅳ度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改良式及传统式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后6个月时POP-Q分类各点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更显著(P均〈0.05)。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盆腔脏器脱垂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经会阴超声检测2组治疗前后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厚度、尿道倾斜角、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盆隔裂孔面积(LHS),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 (PFIQ-7)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 (PFDI-20)评估2组盆底功能状态,采用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影响问卷(PISQ-12)评估2组性生活质量。结果:2组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LUG均无明显改变(P 0.05)。2组治疗后静息状态下肛提肌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LHS较均治疗前缩小(P 0.05);观察组治疗后静息状态下肛提肌厚度大于对照组(P 0.05),LHS小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厚度、尿道倾斜角均明显增大(P 0.05),LUG、LHS均明显减小(P 0.05);观察组治疗后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厚度、尿道倾斜角均大于对照组(P 0.05),LUG、LHS均小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PFIQ-7、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PISQ-12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PFIQ-7、PFDI-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有效促进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盆底支持功能薄弱导致子宫及其相邻的膀胱和直肠发生下移,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中,手术率及复发率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盆腔器官脱垂,在临床上日益多见,了解其发病原因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意义。临床上主要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等不同形式,每例患者通常都有多种因素,很少因单一因素引起。近年研究表明除常见的分娩损伤、长时间腹压增加和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可导致POP外,遗传和医源性因素也是目前所知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简称POP)以及产后性功能障碍,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中医根据其症状,压力性尿失禁一般归为"遗尿"、"尿失禁"等,盆腔器官脱垂多称为"阴挺"、"阴脱"、"阴菌"、"子宫脱出"等,产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92例为盆底器官脱垂组,另选择同期绝经后无盆腔器官脱垂者93例作为绝经组以及同期未产妇89例作为对照组,对这3组受试者展开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结果:盆底器官脱垂组和绝经组均较未产妇组盆膈裂孔明显增大(P0.05);盆底器官脱垂组肛提肌裂孔明显大于绝经组,绝经组明显大于未育组,且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三维超声对盆底器官脱垂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朱燕孜  李德祥 《光明中医》2023,(17):3401-3404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盆底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予补中益气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盆底肌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当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中医学主要是以临床表现的特点来命名的,因此,盆腔器官脱垂属于妇人杂病、外阴病范畴,文献有"阴挺""阴脱""阴菌""阴痔""子肠不收""产肠不收"等名称。目前产伤造成产后即发生的盆腔器官脱垂已经明显减少,发病人群已在悄然改变。而随着人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GF-β1、MMP-2、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296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48例。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变化、盆底肌力评分变化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MMP-2、TIMP-2表达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GF-β1、TIMP-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MP-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能显著提高PDF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清TGF-β1、MMP-2、TIMP-2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补中益气汤配合聚丙烯网片盆底重建术综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方法,分析益气升提法干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盆腔器官脱垂Ⅱ度及其以上诊断标准的气虚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术组34例和单纯手术组34例。术中取阴道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比较Ⅰ型、Ⅲ型胶原纤维变化,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对术后各项指标及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①POP两组患者气虚积分、分级、总疗效、复发率、并发症比较,中药加手术组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②中药加手术组的Ⅰ、Ⅲ胶原阳性细胞灰度值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手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纯手术;②中药加手术组对盆腔器官脱垂的总疗效及临床观察指标有明显的优势,益气升提法治疗POP提高了手术效果,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优越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治疗指标以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子宫脱垂情况,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盆底肌肉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电针,30 min/次,5次/周,以20次为1个疗程,2组均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疗程之间间隔2 d,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评分(PFIQ-7)、尿失禁症状评分(ICIQSF)、盆底肌力评估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PFIQ-7及ICIQ-SF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盆底最大收缩力与收缩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更可明显上调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机体TGF-β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上调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全盆底重建术利用生物网片(pro-lift)替代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对13例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使盆底器官脱垂得到有效治愈。方法:对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术后指导。结果: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护理,13例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全部康复。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全盆底重建术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前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子宫脱垂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修补前后壁术治疗,观察组(n=32)采用腹腔镜下骶前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随访至术后1年,评价术后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各指示点位置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3.75 %,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修补前后壁术治疗子宫脱垂,腹腔镜下骶前固定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更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脾固摄方联合肛泰栓治疗内痔脱垂患者痔核黏膜及便血症状疗效及对NO、ET-1、GMP-14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要求保守治疗脱垂性内痔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肛门后纳入肛泰栓治疗,观察组在肛门用药基础上给予保脾固摄方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症状、体征评分;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便血、坠痛、脱垂、痔核粘膜等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NO显著高于治疗前,ET-1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GMP-140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NO显著高于治疗前,ET-1、GMP-140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O、ET-1、GMP-140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