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血化瘀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结合对古人活血化瘀方剂的分析,发现在治疗血瘀证时均配伍辛温药物,分析了活血化瘀治法配伍辛温药物的理论依据、配伍原则、用药规律及临床合理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代名医张锡纯根据辛温香窜药辛散之力强的特点,通过合适的药物配伍,扩大其主治范围。分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含有辛温香窜药的代表方,张氏主要从辛窜以行瘀、辛窜以理肝、辛窜以利水三方面入手,与甘温补气养血药、甘凉养阴药、苦寒清热药配伍,以缓和其燥烈之性,契合所主疾病的病机,使辛温香窜药在肺脏损伤、喉痹、痢疾、痿证、吐衄、阴挺、癃闭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张氏亦注重辛温香窜药的炮制和煎煮方法,以保存药物的辛窜之性。 相似文献
3.
干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等眼部不适症状。在中医学属“白涩症”范畴。目前,中医学者多认为其病机是火热伤阴化燥,临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而对辛温之品在干眼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未予足够重视。扶阳理论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医理论,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重视固护机体阳气,以火立极,临证善用干姜、附子、肉桂等辛温药物,屡起陈疴。本文以扶阳理论为依据,从基本病机入手,对辛温药在干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略作探究,从而为干眼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6.
文章从叶天士“湿秽”致病说探究其治疫思想,通过梳理湿秽邪气致病特点、传变规律,挖掘疫病证治要旨。叶天士认为疫疠之邪乃湿秽邪气,从口鼻而入,直犯膜原;湿秽上干,浊邪害清;湿秽流布三焦,升降失司;湿秽逆走膻中,则弥漫神识;化燥入营,内蕴成毒。针对湿秽邪气发病特点,叶天士主张以芳香逐秽为治疗要义,并佐以轻解、宣窍、辟浊、通神、走泄等诸法。将叶天士“湿秽”致病说的病机、证候特点及证治规律与现今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临证辨治要点相印证,融入到疫病综合辨治理论体系,以期为现代临床传染病防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表不远热”这一用药原则从内经时代起一直指导着外感热病的治疗,其强调了治疗外感热病应大胆使用辛温剂以扶正助阳,这样不仅不碍邪气外出,反可增强祛邪之力,充分调节机体平衡,以利于疾病向愈。然而从宋金元时期,医家用药习惯逐渐偏于辛凉;时至今日,外感热病的治疗开始走向滥用寒凉药物的极端。本文选取扶正助阳治阳虚外感案和辛温解表并凉血解毒治丹毒案,一寒一热两则验案,以展现“发表不远热”在临床中的灵活应用。其中,阳虚外感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解表温经散寒,从“实则太阳,虚则少阴”角度论述辛温剂在治疗外感中的重要性;丹毒案以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联合凉血解毒,从“有病则病受之”的观点切入,提出当辛温解表药与血热病机相矛盾时仍可酌情应用辛温剂,使药物各达其所、并行不悖。同时案后梳理了关于“发表不远热”和“初用辛凉”两种观点的争论,并结合当前一些医家对“发表不远热”的临床发挥,浅谈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梳理纳西传统医学中的“秽”及“除秽”的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纳西族通过除秽预防疾病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旨在促进对环境暴露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理解的CTD数据库,获取纳西族除秽主要植物的挥发性成分相应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DAVID数据库分别构建靶点PPI网络、提取核心PPI网络及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获得挥发性成分关键靶点164个,通路涉及乙型肝炎、病毒致癌、甲型流感、HTLV-I感染、Fox 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除秽实质上是消除细菌病毒、保持环境卫生的活动。除秽植物可能通过多种挥发性成分作用于多靶点抑制病毒、调节炎症反应,发挥消毒杀菌、预防疫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释周仲瑛教授的“疫毒”学术思想.周仲瑛提出“疫为戾气”的观点和“新感引动伏邪”理论,以“疫毒”为病机辨证核心,确立疫病的辨治方法.认为疫毒是外感而来,兼夹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后引动内伏之邪,可在体内化湿、生痰、致瘀、伤阴,与湿、热、寒、痰、瘀等病理因素相互胶结,构成疫病的复合病机.治疗上坚持治人、治病、治证和治毒并重,以... 相似文献
10.
矿物类药是中药的重要来源之一,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所用矿物类药计有21味,含矿物类药方计58方。仲景所用矿物类药虽不多,但大多数药至今仍在临床广泛运用,现将仲景矿物类药的性能功效特点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人群健康用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梳理了香药的"一带一路"溯源及目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功效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总结常用代表性香药的香味物质基础、功效及临床用途;并提出香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策略,以促进其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医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杨汉梅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5):24-25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苗药薰蒸疗法的作用机理和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该系列疗法是借助热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毛孔及毛细血管,加快血液循环,通过药液的热熏作用,使之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促进肌体正常功能的恢复,提高肌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已建立的肝细胞核甲状腺激素受体(T_3R)测定法,观察3组中药对"高甲"和"低甲"模型大鼠 T_3R 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发现滋阴药(生地、玉竹)能降低"高甲"模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也降低肝细胞核已升高的 T_3R 的最大结合量(Bmax),使之接近正常。助阳药Ⅰ(附子、肉桂)能升高"低甲"模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但反而降低T_3R 的 Bmax。助阳药Ⅱ(仙灵脾、苁蓉)也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但对 T_3R 的 Bmax 无显著影响。这3组中药对 T_3R 的 Kd 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清化辟秽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长阳”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101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中药基础治疗,对照组继续原处方中药基础治疗,试验组停用原处方,改用清化辟秽汤治疗,观察时间持续至患者2次核酸转阴(采样时间间隔24 h)。比较试验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中医证候有效率、核酸转阴时间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总得分、咳嗽、咽痛、乏力、鼻塞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咯痰、嗅觉减退、味觉减退、肌痛、腹泻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 <0.05),组间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80.77%(P <0.05)。试验组最后一次、倒数第二次核酸平均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清化辟秽汤可缩短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长阳”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并能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6.
17.
郁证,是一常见病,几乎见于临床各科,以致有"十病九郁"之说;且常并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或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使病机复杂化,故治疗起来颇为棘手。张怀亮教授临证善治郁证,并提出了"风药治郁"的观点,认为风药具有调肝、散火、活血、理脾等作用,如巧妙配伍运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桔梗“载药上行”的含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梗作为常用中药,在方剂学教材中多处用作佐使药,以"载药上行".通过对历代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发现,桔梗是一味广泛用于心胸、脾胃、心等脏腑的多功效药物,能够通利三焦.入气分.通过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正确理解桔梗在方中的配伍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桔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新药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并以产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为最终目的。自1985年我国施行新的药品注册审评办法以来,我国新药研发及其注册管理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过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国家对中药新药研发给予高度重视,预示了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中药新药研发有其自身的特点,应遵循自身的客观规律。基于多年新药研发实践,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以"有效性"为核心,以物质为载体,以药代为桥接,提出以"物质-药代-功效"关联的中药创新研发思路,以期为中药新药的高效率、高水平、快转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良春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独创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药对"临床经验,疗效独特,法度严谨而神化无迹.药对有相互制约消其副作用而扬其长者;有两味合用变化增强其中一味功效者;有"药对"相互作用产生特殊效果者.其"药对"的临床经验能有效地指导临证处方用药,甚为珍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