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收集我院同期31例APIP(A组)和36例未孕女性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B组)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二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大多数APIP发生在妊娠晚期.A、B两组患者的病因分别为:高脂血症(45.2%vs22.2%)、胆系疾病(22.6%vs 47.2%)、暴饮暴食(19.4%vs 2.7%)(P<0.05).A组中重型胰腺炎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45.2%vs 19.4%,P<0.05).A组中休克、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胰腺假性囊肿、急性呼吸衰竭和胰腺脓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25.8%vs 8.3%、22.6%vs 5.6%、16.1%vs 2.8%、16.1%vs2.8%、16.1%vs 2.8%和9.7%vs 2.8%,P<0.05).A组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钙血症、贫血、高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45.2%vs 22.2%、67.7%vs 36.1%、64.5%vs 9.7%、32.3%vs11.1%,P<0.05).A组中14例重型AP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其中4例因高脂血症、2例因肾功能不全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这些产妇所生的胎儿未见明显异常.A组中2例先兆流产后行人工流产,12例行剖宫产,6例顺产,1例行胆囊切除术.终止妊娠后患者的胰腺炎病情好转.A组孕妇和所有出生胎儿均存活.B组4例胆源性胰腺炎行手术.B组死亡2例,余病例预后良好.结论:APIP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主要病因为高脂血症和胆系疾病,其中重症型APIP比例显著高于非妊娠AP组.对于重症APIP适时使用生长抑素、血液净化治疗及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2004-04/2011-01收治20例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APIP患者中,2例发病于孕中期,17例发病于孕晚期,1例发病于分娩后.3例(15%)行急诊剖宫术加坏死胰腺清除、胰腺引流.11例(55%,孕期均>33wk)行剖宫产分娩.5例(25%)病情稳定后出院.孕妇治愈19例(95%),死亡1例(5%),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终止妊娠14例,继续妊娠5例,胎儿死亡共2例(10%),均为入院时胎死宫内;新生儿无死亡,未见畸形.结论:妊娠中晚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治疗上以积极非手术治疗为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适时终止妊娠(剖宫术为首选)有利于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认知,探讨APIP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PI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32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12例,对比3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产妇年龄、妊娠并发症、BMI、病因、孕期、产妇及胎儿结局。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6例(55. 38%)患者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41例(63. 08%)患者血脂肪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其中SAP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TG、血糖明显高于MAP组和MSAP组(P值均0. 05),血钙明显低于MAP组和MSAP组(P值均0. 05)。65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正确诊断51例(78. 46%); 28例患者行CT检查,正确诊断28例(10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MSAP和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809,P=0. 020)。MSAP组和SAP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PIP的主要病因为高脂血症(26例,40. 00%),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更易发展为MSAP(50. 00%)和SAP(34. 62%)(χ2=20. 520,P 0. 001)。APIP患者病情越重,胎死宫内率越高,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越低(χ2值分别为25. 381、14. 821,P值均0. 05)。结论高脂血症是APIP的主要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应加强孕妇血脂监控,控制孕妇BMI,以降低APIP发生率并减轻APIP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婴幼儿喘息患儿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浓度变化,评价Fe NO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将105例婴幼儿喘息患儿分为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APIP组)62例和哮喘预测指数阴性组(APIN组)43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检测并比较APIP组和APIN组婴幼儿喘息患儿急性发作期、治疗后1个月、3个月Fe NO浓度变化趋势。结果 APIP组患儿在喘息发作期、治疗后1个月、3个月Fe NO值均显著高于APIN组(P均0.05)及对照组(P均0.05);而APIN组患儿在喘息发作期、治疗后1个月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降至正常水平。APIP组、APIN组患儿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Fe NO值均低于喘息发作期(P均0.05)。结论 Fe NO可以反映婴幼儿喘息患儿气道炎症及程度,对婴幼儿喘息患儿抗炎药物的使用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的135例患者。根据室间隔破裂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早期存活组(71例)和早期死亡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感染性胰腺坏死及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AP数据库中719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506例)、MSAP组(112例)和SAP组(101例),对3组AP患者进行A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外科手术术后患者临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确诊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行外科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5.02±7.47)岁.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分为两组:存活组(n=34例)及死亡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内死亡患者不同入院血糖水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因AMI住院,且期间发生死亡的148例患者,统计发病至死亡时间、入院血糖等资料,其中有入院血糖的有效病例为115例。根据入院血糖将这115例患者分为3组,<7mmol/L组(29例)、7~11mmol/L组(47例)和>11mmol/L组(39例),比较3组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时间、梗死部位、死亡原因等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3组患者发病至死亡时间(P=0.830)、梗死部位(P=0.189)、死亡原因(P=0.25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AMI危重患者,入院血糖并不是影响临床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EI)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11-2016-11明确诊断STEMI的患者257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终点定义为全因死亡。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FGF23水平将患者分为FGF23≥10.724pg/ml组(44例)与FGF2310.724pg/ml组(21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随访结果作cox回归分析,评价FGF23水平对各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Fetuin-A水平将患者分为Fetuin-A1 035.166ng/ml组(106例)与Fetuin-A≥1 035.166ng/ml组(15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随访结果作cox回归分析,评价Fetuin-A水平对各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结束时共25例患者(9.73%)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FGF23≥10.724pg/ml是STEMI患者1年全因死亡(HR=3.400,95%CI:1.467~7.879,P=0.004)的独立危险因素,Fetuin-A≥1 035.166ng/ml是STEMI患者1年全因死亡(HR=0.323,95%CI:0.119~0.881,P=0.027)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外周血FGF23、Fetuin-A水平与STEMI患者预后相关,术前外周血FGF23较高、Fetuin-A较低的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征,以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冠脉造影的住院心衰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截止2014年12月底的生存情况,患者被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50例),对比其临床特点和冠脉病变特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又将各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冠脉造影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类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既往心梗比例(31.25%比53.49%)、合并症数量[(2.57±1.28)个比(3.70±1.34)个]、贫血比例(31.25%比55.81%)、血肌酐[(97.98±40.93)μmol/L比(132.21±60.66)μmol/L]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1731.21±1758.85)pg/ml比(3196.36±1977.13)pg/ml]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三支病变比例(56.0%比70.7%)显著升高,P=0.018。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既往心梗史、合并症、贫血比例,血肌酐、NT-proBNP水平与预后有关,死亡组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205例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转归,分为存活组(n=175)和死亡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治疗方式以及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7):676-680.该文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8例,按是否因本次脑卒中3个月内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及存活组17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存活组中16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抗栓情况分为华法林组34例和抗血小板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HLH患者早期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以期识别早期死亡风险高的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HL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于诊断后30 d内死亡,分为早期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LH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2例HLH患者发生早期死亡38例,早期死亡率为37.3%,早期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2~30) d。对早期死亡患者与早期存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2组间在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血钙(Ca2+)、是否发生深部器官出血、是否累及神经系统及治疗2周有无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T≤44×109/L(HR=0.346,95%CI 0.148~0.808,P=0.014)、预后营养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探讨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并试图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API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32)、中度重症胰腺炎(MSAP,n=8)和重症胰腺炎(SAP,n=12),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API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52例APIP患者按病因分组:26例(50.0%)患者为高脂性胰腺炎、20例(38.5%)患者为胆源性胰腺炎、6例(11.5%)患者为特发性胰腺炎。依据孕周分组:1例(1.9%)患者处在妊娠早期、25例(48.1%)患者处在妊娠中期、26例(50.0%)患者处在妊娠晚期。10例(19.2%)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P患者血清miR-148a-3p和miR-551b-5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间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MAP组(70例)、MSAP组(40例)和SAP组(42例),SAP组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生存组(25例)和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范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治疗。结果治疗组剖宫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巨大儿、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及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健康,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择期干预非靶血管的治疗(Staged-PCI)策略与急诊仅开通靶血管的PCI(Culprit-only PCI)策略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年龄≥70岁且发病在12 h内的老年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389例。根据血运重建策略分为Culprit-only PCI组(79.18%, 308例)和Staged-PCI组(20.82%, 81例)。采用Kaplan-Meier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 评估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MACCE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经平均56个月的临床随访, 131例患者发生MACCE, 死亡96例。与Culprit-only PCI组比较, Staged-PCI组患者发生MACCE(HR:0.404, 95%CI:0.227~0.716, P=0.002)、全因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SOFA评分联合血糖变异度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1例)、严重脓毒症组(31例)与脓毒症休克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SOFA评分.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甲组(32例,4.4-6.1 mmol/L)、乙组(30例, 6.2-8.3 mmol/L)与丙组(30例,8.4-10.0 mmol/L),比较血糖分组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根据30天生存情况将92例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70例)与死亡组(22例),分析SOFA评分、血糖变异度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的SOFA评分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高于脓毒症组(P<0.05).甲组脓毒症严重程度明显优于乙组、丙组,乙组优于丙组(P<0.05).生存组SOFA评分低于死亡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根据Logistic可知, SOFA评分、血糖变异度与脓毒症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SOFA评分、血糖变异度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密切联系.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越严重,其SOFA评分越高,血糖变异度越高,临床预后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61例老年ACI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被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46例);根据随访30d内的生存情况,患者被分为生存组(130例)和死亡组(31例);根据梗死面积,患者被分为腔隙性梗死组(65例)、小面积梗死组(52例)和大面积梗死组(44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测,分析不同病情程度、预后、梗死面积与缺血性ST-T变化的关系,以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轻度组无ST-T改变比例(51.61%比28.30%,13.04%)显著高于中、重度组;重度组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比例(60.87%比20.97%,15.09%)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或<0.01。死亡组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比例(67.74%比21.54%)显著高于生存组,P=0.001。腔隙性梗死组的无ST-T改变比例(50.77%比26.92%,13.64%)显著高于小、大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持续性ST-T改变比例(61.36%比24.62%,11.54%)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病情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是A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5~7.862,P<0.05或<0.01)。结论:ACI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患者预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重要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ORT评分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d,C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9例60岁以上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根据患者第1个24h内的临床资料进行PORT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PORT评分分值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PORT评分患者的预后。结果 139例患者中,存活91例,死亡48例,病死率为34.5%,存活组PORT评分为(96.85±22.94)分,低于死亡组(129.35±30.79)分(P<0.01)。PORT评分≤70分组、71~90分组、91~130分组以及>130分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0.0%、13.9%、32.2%和67.6%,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ORT评分105作为判断患者最终死亡,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69.2%,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25~0.881,P=0.000)。结论 PORT评分评估老年人CAP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