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风(Gout)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应森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双毒学说"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本病之核心病因病机在"毒",又因其发病时间、感邪性质、致病特点等不同,主张分期治疗,急性期(亦称外毒期或邪毒期)以"外感邪毒"为主,缓解期(亦称内毒期或伏毒期)以"内生伏毒"为主,基于"双毒学说"指导下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恰可为痛风性关节炎分期论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和尿酸排泄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西药有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及抗炎镇痛等不同作用,但多数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较难控制复发。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缓解期稳定降尿酸和防止关节为复发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丁园园  刘维 《四川中医》2011,(11):48-50
痛风性关节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取得良好疗效,笔者通过对近5年来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回归,发现中药内服从脾虚湿阻、肝脾湿热,尤其是湿浊毒瘀辨治取得良好疗效,中药内外合治亦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目前中药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与中医的痛风在证治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痛风性关节炎不等同于中医的痛风;脾虚失运、湿浊内阻、尿酸过多直接影晌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应该强调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结论要进一步加强痛风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痛风性关节炎证治之管见——附68例舌苔分析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与中医的痛风在证治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痛风性关节炎不等同于中医的痛风;脾虚失运,湿浊内阻、尿酸过多直接影响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应该强调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结论:要进一步加强痛风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金匮要略》阴阳毒病探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辨治思路。重温《金匮要略》所论阴阳毒病的源流,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提出SLE毒邪致病的特点、辨治思路及临床治疗。临床所见SLE症状表现,当属阴阳毒病。SLE病因是毒邪,具有邪气炽盛、病势凶猛、变证层出、致病广泛等特点,符合SLE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以及病情反复、病候复杂、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的特点。阳毒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以热毒证为主;阴毒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缓解期,以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SLE的治疗因以阴阳为证治大纲、以解毒散瘀为基本大法,强调早期治疗。临床应用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SLE热毒血瘀者有效便捷,不失为一种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因果”辨证及组方思想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以“以病为参,以态为基,以症为靶,以因为先,以果为据”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当以调“湿热态”“湿浊态”为治疗的切入点,运用四妙散等“靶方”加减治疗,并用黄芪、鸡血藤、土茯苓等“靶药”针对“症靶”“标靶”做到精准“打靶”“态靶同调”,为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用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而引起病损及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中医对急性期痛风的认识有诸多观点,多以热痹论治,朱良春教授明确提出"浊瘀痹"的观点,即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故可从"热毒"来认识和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精准分层、靶向治疗是淋巴瘤新药时代主要治疗模式;耐药复发、并发症、不良反应管理是真实世界的主要挑战;减毒增效是中西整合的优势和目标。癌毒病机学说是周仲瑛国医大师倡导的肿瘤辨治体系;“态靶理论”是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现代中医辨治新模式,即“以病为参,以态为基,以症为靶,以因为先,以果为据”。通过中医辨证“宏观调态”,借助现代医学“微观打靶”,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中西整合。导师倪海雯教授以癌毒病机理论指导淋巴瘤临床实践,结合态靶理论的核心理念,创新提出“癌毒-态靶”结合的淋巴瘤中西整合临床辨治新模式,紧扣“正虚癌毒”的核心病机,以“消癌解毒方”作为核心靶方,扶正抗癌,贯穿全程;癌毒易损正,把握正邪交争,邪正消长的规律,区分不同阶段;癌毒多夹杂,多因复合,辨析“痰、热、瘀、虚”之夹杂,谨守病机,分别投以化痰、清热、化瘀、益气、养阴以调偏态;针对淋巴瘤常见症状施以对症靶药,结合分子机制进展,针对关键靶点投以相应“标靶”药以精准打靶。构建新药时代“癌毒-态靶”辨治模式,“态靶同调,病证结合”,优化中西整合淋巴瘤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金明秀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教师,从事中医风湿免疫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四十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尤其运用中医药痛风性关节炎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尿酸钠或尿酸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或器官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金明秀教授认为痛风缓解期的基本病机为本虚络瘀,本虚主要是肝脾肾亏虚,三脏功能失调,致使急性期生成的痰、湿、热、瘀之余邪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阻滞经脉,日久入络,络脉瘀阻不通,故而余痛不减。金明秀教授论治痛风缓解期善于运用辨症与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思想,辨症是辨别痛风缓解期的症状是以肿痛为主还是以虚症为见;辨证是根据病因病机确定证型,痛风缓解期的病机是本虚络瘀,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肝脾肾亏虚,是内因;标实即外感六淫和饮食不节,是外因,也是诱因,痛风急性期酿生的湿、热、痰、瘀等余邪为病理产物。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肾虚络瘀的病因病机,金明秀教授运用补肾通络之法辨证施治,多年来疗效显著,故此将其经验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许宁 《光明中医》2011,26(4):739-73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为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属脾肾亏虚,兼夹瘀毒之证,但究其致病之根应属于“浊毒”,故泄浊解毒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为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并根据患者病性偏胜的不同,加用化痰泄浊或活血化瘀之品,又根据中医取类比象之法,于处方中加入祛风通络之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藤类药物,取其伸筋通络止痛之功,并内外合治应用痛风止痛方外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化瘀解毒为主,以玉屏风加味合宣痹降浊方治疗,反复发作者加用“虫蚁搜剔”之法,配合间断饮用土茯苓水巩固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结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与祖国医学的“痹证”、“历节”相类似。多由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或过食辛辣炙之品至湿浊痰瘀交阻,邪毒侵袭关节所致。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采用自拟泄浊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5):654-655
痛风是一种以尿酸代谢紊乱为生化基础的异质性疾病,急性期起病急骤,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周彩云教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病机为:湿邪结聚,蕴热生毒,下注关节,此外还与痰瘀有密切联系。其运用自拟痛风方清热利湿解毒,通痹止痛,疗效显著。本文结合典型病案介绍周彩云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雪  李慧  毕小萌  李宁  姜萍  考希良 《中国中医急症》2022,(12):2215-2217+2241
宋绍亮教授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上经验独到,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毒邪内伏,脏腑积热,伏毒是发病的关键。其临证擅于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辨病方清解伏毒。  相似文献   

16.
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陈湘君教授提出分期辨治法:急性期宜标本兼顾,健脾化湿,清热活血;缓解期则以健脾为要,防治湿浊;同时病前病后均须重视饮食调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脾肾亏虚,内生痰浊湿毒"理论出发,结合痛风关节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探讨"脾肾亏虚,内生痰浊湿毒"理论与痛风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进而讨论其在痛风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为其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可产生痛风石沉积 ,关节畸形 ,还可累及肾脏及心血管系统。现代医学多从减少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两方面治疗 ,但长期服药副作用大 ,且患者不能坚持。中医治疗见效快 ,副作用小。笔者仅就其中医辨治 ,略谈肤浅体会。1 急性期贵在泄浊解毒痛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 ,屈伸不利 ,或伴发热。其发作或因禀赋不足 ,或由调摄不慎 ,饮食不节 ,脏腑功能失调 ,脾失健运 ,升清降浊无权 ,以致湿浊内生 ,滞留血中 ,遇有外邪乘虚而入 ,风寒湿或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反复研读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证经验,针对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主张从毒论治,从"气""血""水"立论,提出了"毒邪久结筋脉、损及气血津液、病分气水血治"的观点。认为临证先辨病属气分、水分、血分,再辨邪属寒毒、火毒、湿毒、热毒、瘀毒,从气分病(寒毒凝筋证)、水分病(湿毒浸筋证)、血分病(瘀毒阻筋证)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