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心悸的小建中汤证与炙甘草汤证的脉症及用药进行分析,认为二种证型均有阴血不足之病机,其中小建中汤证为阴血不足兼阳气相对偏亢,炙甘草汤证则为阴血不足、阴病及阳而阳气亦见亏虚;小建中汤证之心悸失治日久,阴血匮乏,阴虚则阳无以化,则转化为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证之心悸,此两种心悸证型在症状、病机上存在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2.
冯诗瑶  王新  王诗源 《新中医》2019,51(8):64-67
简版:[摘要]对心悸的小建中汤证与炙甘草汤证的脉症及用药进行分析,认为二种证型均有阴血不足之病机,其中小建中汤证为阴血不足兼阳气相对偏亢,炙甘草汤证则为阴血不足、阴病及阳而阳气亦见亏虚;小建中汤证之心悸失治日久,阴血匮乏,阴虚则阳无以化,则转化为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证之心悸,此两种心悸证型在症状、病机上存在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3.
炙甘草汤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为汉代张仲景所创.此方由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子仁、大枣等九味组成.功能是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又治虚痨肺痿.以脉结代、心动悸为证治要点.现将其药理学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加抗过敏药物为主,不良反应大且难以根治,中医药治疗以辨证为主且大多数可以收到一定效果。变应性鼻炎发病根本在于肾阳亏虚、温煦乏力导致脾失健运而脾气亏虚,肺失脾肾充养而致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加之风寒异气侵入而致病,所以在其治疗中提升、固护阳气尤为重要。临证可运用内外结合的辨治思路,以辛桂防芷汤祛风止痒、散寒通窍、益气温阳,同时分别施以冷水洗鼻以激发阳气、擦拭迎香穴以通阳散邪、热水足浴以温补肾阳等治法,内外兼顾而取效。  相似文献   

5.
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复脉止悸为法的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随证加减,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伤寒和虚劳脉结悸的名方,又名复脉汤。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须投复脉。"吴鞠通在炙甘草汤基础上加减变化,组成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类方,用于治疗温病后期肝肾阴亏之证。炙甘草汤的创立开启了后学滋阴之路。笔者在临床中将其应用于阴血亏虚之证,每获良效,兹将该方治疗1例房颤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糖尿病的体会分享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甲复脉汤出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化裁于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是将原方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加生白芍,改生地黄为干地黄,更名为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的临床应用已不限于治疗阴虚阳亢进,亦可治疗肝肾虚损证、精微下泄证和痰瘀互结证等。  相似文献   

8.
赵安社 《国医论坛》2021,36(2):11-13
本文通过古籍文献研究与临证医案相结合,依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名医别录》《医寄伏阴论》《古今名医方论》等古籍文献,探析炙甘草汤方治疗心悸之机理;通过分析临床医案,进一步阐释炙甘草汤具有益气养阴、通阳复脉之功效.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等属于气阴两虚、心血不足型者,均可以炙甘草汤加减补...  相似文献   

9.
<正>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方中重用炙甘草为君药,甘温益气,养心通经,《名医别录》谓其"通经脉,利气血",为复脉要药。生地为臣,滋养阴血以充血脉,君臣配合,气血双补达到复脉之本[1]。在临证中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笔者有幸在本科实习期间,跟随老师侍诊半年,受益匪浅。现将老师临证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验案简绍如下。1扩张性心肌病魏某,男,65岁,2012年12月17日初诊。主诉:反复  相似文献   

10.
支开叶 《山西中医》2007,23(4):65-65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养阴、复脉止悸的功用.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系由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脉,则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心动悸.笔者运用炙甘草汤治疗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证候之多种病症,效果颇佳,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炙甘草汤是《伤寒论》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因其能复其血脉,又名复脉汤。以脉结代,心动悸为其主证主脉,凡属心之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耆,不论外感之有无,均可运用。方中炙甘草能补中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缓急养心,复脉为本,为方中主药,现代研究证实,单味炙甘草能减低心脏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和调节心脏传导功能,在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人参、大枣补气滋液,配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养心血、滋心阴,以充养血脉;桂枝振奋心阳,配生姜更能温通血脉;药用酒水煎煮,可增强疏通经络、利血脉的作用。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效,能使气血充盈,血脉鼓动有力,则心悸、脉结代之症可解。炙甘草汤现临床最常用于心律失常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炙甘草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系治疗"伤寒,心动悸,脉结代"之宗方。用于虚证心悸,还须明辨阴阳,分清气血,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3.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见于《伤寒论》一百八十六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用治伤寒失治邪气内传,少阴气阴两虚之证,方中炙甘草、人参、大枣补中健脾,滋养化源,化生气血,使气血充足,以复脉之本;生地、麦冬、阿胶、麻子仁补心血,滋心阴,以充脉之体;桂枝、生姜、清酒通阳以利血脉,而达复脉宁心之目的。后世有些医家认为方中麻子仁当为酸枣仁,笔者以为然而从之。全方用药准确,配伍精当,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近代医家仅守方意,引深用其治疗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心气阴两虚,而致心动悸、脉结代之证,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本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桂枝、大枣、清酒组成。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润肺生津,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清酒性味辛温,通阳走血脉。诸药合用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足而心脉通,共成阴阳气血共补之剂。全方共收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复脉止悸之功效。运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心血管病,常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上睑下垂和复视为主要临床表现。跷脉在循行、生理与病理上与眼密切联系,本文基于跷脉理论探讨眼肌型MG的治疗,为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若阳气亏虚、跷脉无以充盛,兼有气滞、血瘀、痰浊、外邪等病理因素阻于跷脉,经气运行受阻,则可导致眼肌型MG的发生。针对上述病机,治疗上可以益气温阳为基本大法,配合使用通络行滞、益卫固表等治法,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复脉法源于张仲景之复脉汤,即和营通脉之代表方——炙甘草汤。仲景《伤寒论》中出现的炙甘草汤主要以桂枝养血和营复脉建功,而通脉四逆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主要借助附子大辛大热之力以回阳复脉。通过分析比较桂枝、附子复脉之功效,可知桂枝以扶卫阳为主,附子以救真阳为主,因此复脉法又可分为桂枝复脉法和附子复脉法。将复脉法与水火气血四证相结合运用于临床,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郑爱华教授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气血阴阳俱虚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郑教授认为心悸之病,与脏腑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脾,临床中尤以气血阴阳俱虚之证常见,注重从"虚"入手,运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以补气血而复脉通心,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与心阳虚辨析及其临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凤文 《光明中医》2009,24(2):261-262
目的:冠心病与心阳虚辨析及其临证治疗.方法:通过心阳在心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发病因素与心阳虚的关系;心阳与心气虚的类证鉴别;运用活血去瘀宣痹通阳中药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结果:冠心病无论辨证是痰浊闭阻型、胸阳不振型、寒凝血脉型、心脉瘀阻型、痰瘀互阻型病理变化基本一致.都可以用活血去瘀、通阳复脉法治疗.结论:自拟通阳复脉汤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理形态学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都开展了大量工作,业已取得可喜成就。祖国医学认为,阳气具有温煦脏腑组织及温运血脉的功能。阳气虚衰则脉道拘急,血行不畅而寒凝血瘀。本实验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试在大鼠身上复制阳虚血瘀证病理形态学异常模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又名复脉汤。以炙甘草汤为底方,经院内制剂方法研制成了便于携带及饮用的宁心复脉饮,此饮品具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功效。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相应的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型是较为多见。气阴两虚型便秘的基本病机是:肺失治节、脾失健运,肺脾气机升降失常,肠道传送无力,阴液不足,肠失濡润。临证医案表明了宁心复脉饮可通过恢复肺主治节、脾气健运的功能而改善气阴两虚型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