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的藏泻理论是指脏和腑的藏与泻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概括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所谓藏而不泻,多数医家解释为主藏精气而不泻;泻而不藏,释为主传化物而不藏精气.这种说法似已成为定论.其实持此说者多为望文生义,未知<内经>之深意.也有一些医家提出脏和腑均有藏有泻,但多数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文试对<内经>脏腑藏泻理论作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藏象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藏指内藏与内脏:象为证象,形象及比象。藏泻是对脏腑功能特点的概括,五脏以藏精气为主,藏中兼泻(输布);六脏传化物以泻为主,泻中兼藏,只是不能久藏而已。  相似文献   

3.
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藏与泻来完成的,病理上也表现为藏与泻关系的失调,因其具有脏与腑双重功能,故称之为奇恒之腑。女子胞的藏,即月经间歇期和妊娠期;泻,即月经期和分娩过程。据此,崩漏、胎漏、胎动不安,应视为“当藏不藏”;闭经等则为“当泻不泻”。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其藏泻有度有时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4.
据《素问·五脏别论》,脏腑功能可概括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五脏主司精气的生、藏、行、泻,藏中有泻;六腑在不断地接受和容纳水谷过程中,吸收精微排泄糟粕,泻中有藏。藏和泻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脏腑藏泻理论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强调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据《素问·五脏别论》,脏腑功能可概括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五脏主司精气的生、藏、行、泻,藏中有泻;六腑在不断地接受和容纳水谷过程中,吸收精微排泄糟粕,泻中有藏。藏和泻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脏腑藏泻理论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强调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据《素问·五脏别论》中"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认为五脏主司精气的生、藏、行、泻,藏中有泻,六腑在不断的接受和容纳水谷过程中,吸收精微、排泄糟粕,泻中有藏。藏和泻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脏腑藏泻理论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强调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敏  石荣 《福建中医药》2022,(8):40-41+47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传化之腑”的概念,阐释了“传化之腑”藏泻功能的生理与病理2个方面的涵义,认为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腑在生理上体现为泻而不藏、以泻为主的特性,在病理上表现为失藏与不泻、藏泻失司的特征。泻即为泻水谷变化之糟粕,藏即为藏水谷变化之精微。五腑失藏,在胃可见泄利下注,在肠可见土衰肠泻,且心肺受邪和木旺乘土均可致肠失其藏,在膀胱可见肾气不足致膀胱失约而遗溺;五腑不泻,在胃可见饮食饱甚而汗出于胃以及聚水生病,在肠可见寒热伤肠以及饱食肠滞,在三焦可见上焦肺气不利、中焦不运、下焦水停,在膀胱可见热涩而癃闭。总之,“传化之腑”之藏泻是相对的,且具有一体性,藏泻太过或不及皆可致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曾倩教授对“氤氲动静藏泻”思想在中医生殖理论学说方面作出新诠释,并将此思想体系纳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期介入诊疗框架——即:“藏-泻-衡-藏”模式:降调期为前期募集重藏以静,促排期为氤氲前期,主泻以动,移植期为氤氲后期,泻藏制衡,妊娠期为的候既成之期,以藏固胎,四期环环相扣,以胞宫精气血的动静、升降为基础,使藏泻互寓,达到平衡,利于摄精成孕,最终提高IVF-ET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浅谈脏腑藏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内经》脏腑藏泻的有关论述,认为《内经》的脏腑藏泻理论不仅以藏泻之别揭示了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而且以藏泻关系揭示了脏腑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相互联系,对于临床诊治脏腑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在概括脏腑功能时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六腑以通为顺”的立论一直是历代医家辨证立法的准则。  相似文献   

11.
<正> 精闭又称“不射精症”。临床可见原发性和即发性不射精症,本文介绍的医案均为继发性,疗效颇佳。例1 张某,男,32岁。婚后1年即患不射精症,现性欲淡漠,失眠健忘,舌淡尖红苔白而少,脉弱。证属肾精耗伤,泉源乏竭,而  相似文献   

12.
《内经》有关脏腑藏泻的论述,主要见于《素问·五脏别论》。脏腑藏泻理论不仅揭示了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还揭示了脏腑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相互联系,对临床诊治脏腑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1 “藏”、“泻”的含义“藏”,有贮藏之义。这种贮藏不仅仅是为了封  相似文献   

13.
古今对"胆主决断"的认识主要局限于胆在人体精神情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显得过于片面,有必要回归"决断"的字义予以胆主决断的再认识。胆储存、分泌、排泄胆汁,并决定胆汁存泻的时机和多少是"胆主决断"的实质。这种决断的表现形式包括调节五脏六腑的藏泻满实、调节饮食物的化生代谢、调节气机、调畅气血;若胆决断胆汁藏泻功能的紊乱与障碍,使胆汁或排泄不畅,或排泄的成分比例失调,从而影响其对人体脏腑藏泻、满实的调节而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的发生。胆的解剖特点、脏腑归属及藏泻并兼的功能特性是胆主决断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儿童功能性便秘作为儿科常见消化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功能性改变为主而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以排便功能障碍为特征,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小儿胃肠疾病。由于小儿便秘的临床病因复杂多样,其发病机制并无完全准确的标准,至今对其的认识仍不统一,诊断标准缺乏科学性、明确性和规范性。临床上多应用以导泻剂为主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虽然临床药物的疗效较为显著,但治疗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疾病的预后不佳。同时,也可能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疗法在治疗方面,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以整体调理气血阴阳,提高各个脏腑功能,在临床治疗方面更具优势。根据患儿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小儿以脾脏不足为主,各个脏腑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抵御邪气能力不足而易发病,病机多为内外之邪的侵袭。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指导,用“发”法祛除壅滞在脏腑的邪气,从而实现固护正气,安和脏腑的作用,泻黄散即为“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在临床上以脾胃积热型便秘较为多见,王芳副主任根据个人经验,认为治疗便秘在升散脾胃伏火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行气消积,顾护脾胃的重要性,选用泻黄散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不射精症属于祖国医学“阳强”、“阴痛”、“男性不育”的范畴。在治疗上,中医大多用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等法,然疗效并不理想。笔者自1983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此症9例(性欲正常,阴茎能勃起进行性交,但都不射精,无性欲高潮,都有梦遗及阴茎勃起时阴茎灼热或灼热胀痛),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荣朝 《山西中医》1997,13(5):27-28
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病验案举隅江苏省淮阴县医学会(223300)李荣朝关键词龙胆泻肝汤不射精症阳痿前列腺炎强中笔者根据足厥阴肝经“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的循行特点,辨证应用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疾病,屡获佳效,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7.
邓琳雯  黄文凤 《新中医》2020,52(12):218-219
笔者从胞宫为奇恒之府开始,通过藏与泻的辨证对立统一关系,胞宫通过司藏泻功能主持月经,以及胞宫藏泻失司等多个方面,对胞宫藏泻功能与月经病发病机理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故调经首重在调整胞宫藏泻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不射精症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该症发病机理有二:一是大脑皮层对射精中枢的过度抑制,骶髓射精中枢不兴奋或射精中枢疲劳衰竭所造成。二是输精管阻塞,影响精液的运行和排泄。而以功能性为多见,与心理因素有关。中医称此症为“精闭”。《诸病源候论》指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五脏者,藏精而不泻”作了分析,认为五脏之精藏中有泻,阐述了五脏之精“泻”的两种形式,并指出五脏以通为用,疏通调达五脏气机是治疗多种内脏病和延缓衰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不射精症的"神药相和"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射精是男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病症,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精神因素导致精关失灵是功能性不射精症的主要病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情志疏导与配合性行为的调整,可以调整精关开合功能,使之能正常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