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焦玄府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在内通达脏腑调气机之本,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在外联络四肢百骸畅气机之路。二者既是气机流行之通道,亦是气机调节之枢纽。三焦玄府通畅,气化有常,气、血、水运行无碍,则阴平阳秘,精神有治。情志郁病以不良情绪的累积为主要病因,其病机核心为郁,首病气分,重在气机不利,随病情发展亦可累及营血、津液,后期可传变为结、闭。三焦玄府作为人体气机通行之门户,气血津精生化之所,总领五脏,调控气、血、水在人体脏腑、筋骨肌腠的正常运行,对情志的产生、变化、病变有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作为人体的通道系统,总司气机,功重通达,其气正即五脏和而情志安,其气乱则心烦忧思抑郁由生。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18-719
文章介绍了黄燕教授从"情志—气机—肝轴"论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情志不畅则气机逆乱,肝失疏泄,导致五脏气血紊乱,容易诱发失眠。治疗上应注重调畅情志和疏泄肝气的结合,肝郁为根,情志不舒为本,标本兼治,方能使人体复归"昼精夜瞑"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马云枝教授认为,三焦气机不畅、心肾不交是导致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机,与心火亢盛、寒湿中阻、相火妄动等密切相关。治疗重在调畅三焦气机与清心火、祛寒湿、摄相火等同治,临证发挥,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以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继发于高血压患者 ,西医诊断为脑梗塞或脑出血。经临床观察情志异常是引起中风主要原因之一。情志 ,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中医认为情志活动与人体内脏有密切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基础 ,不良精神刺激 ,使人体气机紊乱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中风的主要病因是气血亏虚 ,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情志异常。《素问气机愿病式·火类》说 :“多…  相似文献   

5.
低体温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待探讨。相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人之相火在于三焦,“相火一扰,能为百病”。文章从“三焦为相火”的中医学角度及现代医学两方面探讨低体温导致AD的发病机理,理论浅析低体温对痴呆发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老年性低体温所致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思路及依据。结果提示,老年性低体温患者要警惕AD的发生,低体温AD患者三焦的温煦、气门开阖、气机疏布的功能发生变化,故中医治疗原则可考虑从调畅三焦气机着手。  相似文献   

6.
老年痴呆中精神行为异常在中医属于"情志"异常.情志活动以五脏充养所赖之精、气、血为基础,并受五脏协调作用而产生;而三焦作为气化之总司,总领五脏六腑,为精血的生化之所、运行通道.因此,认为通过调节三焦可以达到防治精神行为异常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论情志疗法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情志疗法,即运用情志相胜理论治疗情志病证或躯体病证的疗法.<内经>按五行归属,将情志与五脏的关系概括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但五志与五脏不是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情志伤人其临床所见错综复杂,既可伤及本脏,也可依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伤及它脏,或不按规律伤及脏腑.情志致病既可见形病,也可见神病,最终导致形神俱病.因此情志疗法也有"五行相胜"和非"五行相胜"情志疗法之分.由于情志致病主要影响五脏气机,故情志病证应运用情志相胜理论,并以协调五脏气机为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火”的不同角度辨析早泄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基于早泄的病因病机特点,从“阴火”“君相之火”“五志过极皆可为火”“痰火”四个方面来阐述早泄的发病机理。内伤脾胃,气虚不运,升降不济,阴火内生,精关不固;三焦郁滞,阴火内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二火失和,则致宗筋功能失常,失去正常的启用功能;情志不舒,五志过极化火而精气不固者;肾亏虚火上炎,炼津为痰,扰动精室,精关易开,皆可导致早泄。治疗思路上,升阳散火、引火归元、解郁散火、化痰散火为早泄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柴胡汤证病位在胁下膜原,病及肝胆脾胃,为少阳太阴所主,主要病邪为湿热及寒邪伤阳,相火内郁。无论寒邪伤阳,还是温邪内郁,均存在少阳三焦相火内郁,导致少阳三焦失司;太阴脾土失职,三焦不畅,气机不利,气化不行,脾气不运,湿聚饮停,水液代谢障碍。治宜调节阴阳之枢纽,既要领邪外出于阳分,又要防邪内入阴分。  相似文献   

10.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火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183;天元纪大论》有“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至金元朱氏《格致余论》问世,相火理论趋于成熟,对说明疾病病理和指导临床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临床中始悟先贤“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现将临床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述于次。  相似文献   

11.
王艳阳  孙倩 《河南中医》2020,40(5):722-725
张怀亮教授认为情志病因情志而生,因情志而加重或转化,外因固然重要,不可忽视内因,因为很多时候人情绪的异常反应是脏腑气血盛衰或失调的外在表现,故在诊治过程中不可忽视脏腑气血盛衰的内因,内因可作为起病因素也可作为疾病加重或减轻原因。张教授认为,情志病核心病机是"气机逆乱",情志致病首先引起机体气机紊乱,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临证治疗情志病必始于气,而终于气,调理气机为第一要务。张教授创新三焦辨证体系,从君、相火论治疗情志病中的不寐。张教授认为,情志病治疗应内调外养,提出"风药治郁"理念。  相似文献   

12.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悲伤喜哭、胸胁胀满、喉中有异物为主症的疾病。笔者采用从阴阳论治,既能减少对阴证的漏诊,又能执简驭繁,切中病机。今不揣学浅,略谈心得,以作抛砖引玉。1郁证之病机有阴阳郁证初起多为阳证,常由情志不畅,肝气失调,气机郁滞所致,并可化火、生痰、生湿、致瘀。《丹溪心法·六郁》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说明以气郁、气血不和为主,而正气未伤,故为实证、阳证。  相似文献   

13.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4):152-153,172
本文阐析了《内经》有关情志致病的病机与治则,《内经》论情志致病的病机,在于五脏气机失调;治疗在于以情相胜,调其气机,文章从理论研究和临证应用两方面相结合,既阐发了《内经》经义,又探讨了中医古代心理疗法理论。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病因病机研究探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马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37-538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持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属心境障碍、抑郁相,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又是引起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祖国医学称之为“郁证”。郁证是对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疾病的总称。狭义的郁证主要指由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而引起的情绪抑郁、思绪不宁、悲伤善哭、胸胁胀痛、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多种症状[1]。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狂躁忧郁证、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都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志病,关于情志为病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人有五脏配五气,以生喜怒思…  相似文献   

15.
王芳芳 《国医论坛》2014,29(1):15-17
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道,肾为阳气之本。消渴之为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其病机主要为三焦不畅、气机鼓动不利。基于此,治疗消渴,以温肾和通利三焦为根本进行调节,此法是对消渴病主流病机“阴虚燥热”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杨震教授突破传统从皮(肺)、肉(胃)治疗痤疮的方法,创新性提出痤疮病位在腠理,同时涉及皮、肉,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指出痤疮的发生与“肝主腠理”“肝主气机”“肝主疏泄”“肝主相火”“肝主敷和”的肝脏生理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认为痤疮根本病机为肝失敷和,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湿热内蕴,相火内生,腠理开阖失司,治疗应从肝论治,以疏调肝气、清泻相火、开达腠理为法,自拟乌紫解毒汤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情志失调导致消渴病的中医病理机制。方法:基于“情志致病”理论,参阅古籍及临床研究,详细论述情志失调通过影响气机、气血运行,首及于肝,进而影响五脏,导致五脏同病、阴阳失衡,郁火、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日久化热,灼伤阴津,形成消渴病阴虚燥热病理基础的过程。结论:情志失调导致消渴病的中医病理机制主要包括气机郁滞、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四个方面,调畅情志以达到形神并调,对临床消渴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是肾病科常见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对该病缺少特效治疗方法。柳红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与三焦气化功能密切相关,提出慢性肾脏病“肾精亏损、命门火衰、三焦气化不利”的病机理论,治疗中强调通调三焦为原则,提出以巧用风药、燥升散通之法疏调上焦气化,以枢转气机、升清降浊之法运转中焦气化,以阴阳互济、精气互补之法温煦下焦气化,从而形成慢性肾脏病三焦论治体系,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吸收和重建失衡的退行性病变,是老年人易发生骨折的主要病理因素,对老年人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创伤。探求相火论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机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其理论指导下进行防治。通过阅读朱丹溪的相火论,基于相火失常的2种状态,分析“相火不足”“相火妄动”和骨质疏松症病机的内在联系。“相火不足”导致肾阳得不到温煦,气化不利,精不得化,骨失所养;“相火妄动”会煎熬真阴,致肝肾阴亏,髓空骨枯,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病机。相火不足多是由相火妄动日久,肝肾阴亏,无法涵养相火,致使相火失位,向外飘散,阴损及阳。从秋冬养阴、清淡饮食、怡情寡欲、滋阴降火4个方面来防治由“相火妄动”引发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升降散是清代医家杨栗山所推崇的名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酒、蜂蜜组成,所针对病机为三焦火郁,气机失畅.后世医家除应用于温病外,针对病机将临床应用扩展到外感及内伤诸病.肿瘤患者经过系列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升降功能的失调,并且因情志因素多有火郁气滞.临证应用升降散取其升降气机之效,往往能有效地调节脾胃气机,理气开郁,有助于肿瘤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