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早期肾病,方法:观察住院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分初诊组,复诊组,对照组以t检验比较,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有20%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可能诊为早期肾病,但无临床肾病发现,糖尿病病程愈长,尿微量白蛋白愈高,直到临床肾病期,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实际病程已数年,尽早诊断糖尿病并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UARE不同分为糖尿病正常自蛋白尿组(N组,51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胁组,25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Ma组,14例),并且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C组,30例),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检测其自主神经功能。结果(1)糖尿病各组的全程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Mi组显著低于N组,Ma组明显低于Mj组(P〈0.05)。(2)N组和Mi组的全程内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但Ma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自主神经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上海市市北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成3组,一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n=60),一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20μg/min UAER 200μg/min,n=60),一组临床白蛋白尿组(CAU组,UAER 200μg/min,n=60),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血清TSH水平以及血清TSH水平与UAER的相关性。结果CAU组、MAU组、NAU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AU组、MAU组、NAU组患者的UAER水平分别为(193. 6±50. 4)μg/min、(44. 2±7. 1)μg/min、(8. 4±1. 7)μg/min,血清TSH水平分别为(4. 8±1. 3)μIU/ml、(3. 4±1. 1)μIU/ml、(2. 2±0. 4)μIU/ml。CAU组、MAU组、NAU组患者的UAER、血清TSH水平均逐渐降低(F=4. 303,3. 182,P 0. 05),UAER与血清TSH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 563,P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随着UAER的提升而提升,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SH水平来间接评估患者的肾脏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无尿路感染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微量白蛋白尿组高。3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不仅与糖代谢指标和血压有关,与血脂也存在相关性,提示脂质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228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糖尿病合并NAFLD组(135例)和糖尿病无NAFLD组(93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4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4h UAER的差异,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正常、微量和大量UAER的分布差异,进一步以T2DM合并NAFLD为应变量,以各临床生化指标为自变量,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合并NAFLD组BMI、甘油三酯(TG)、FINS和空腹C肽、HOMI-IR、UAER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卡方检验显示,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率高于无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0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4.66,P=0.001)、TG(OR=8.46,P=0.000)及UAER(OR=3.73,P=0.003)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中NAFLD与BMI、TG及UAER的升高密切相关,T2DM合并NAFLD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合并NAFLD患者. 相似文献
6.
7.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相关危险因素 ,用于指导糖尿病肾病及早防治。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病例 14 1例 ,根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三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①三组间性别、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差异无显著意义 ;三组间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 (CHO)及甘油三脂 (TG)差异有显著意义。②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TG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UAER明显相关。单次空腹血糖及HbA1c测定与UAER无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及脂质代谢紊乱 (高TG及低HDL)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粘附分子 (AMS)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糖尿病等疾病时表达增加 ,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2,3]。本文对45例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同时作了检测。以探讨其与尿白蛋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对象2型DM患者45例 (诊断按1985年WHO标准 )为我院近一年来内分泌住院患者。男2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61岁 ,病程半月~20年 ,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检测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并探讨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VEGF排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据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J皿)分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9例;(2)微量蛋白尿组,UAER在20—200μg,/min,20例;(3)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1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尿VEGF排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已明显升高(P〈0.05);T2DM组内,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大量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进一步升高(P〈0.001)。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尿VEGF与尿白蛋白(r=0.366,P〈0.01)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r=0.325,P〈0.01)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增加并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关,尿VEGF排泄增加可能间接反映糖尿病肾组织VEGF表达和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展为临床糖尿病常不可遏止地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这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观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本文通过使用怡开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做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观察,研究怡开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UAE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65例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AU组ISI显著低于未合并MAU组,而且ISI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在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高尿酸血症与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用高分辨率超声对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尿蛋白排泄率(AER)、尿酸及其他常规生化指标,分析颈动脉IMT与AER、高尿酸血症及其他常规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AER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空腹血糖(FBG)及血肌酐有关,与颈动脉IMT增厚独立相关;(2)高尿酸血症不是颈动脉IMT增厚独立相关的因素;(3)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ER、年龄和高血压病史与颈动脉IMT增厚独立相关。结论:尿蛋白排泄率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高尿酸血症不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2007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LDL亚组份改变与糖尿病肾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与UANR,比较不同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LDL亚组份变化。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以小颗粒LDL者较多(19/24比6/30,P<0.0001),小颗粒LDL和UAER及ACR有显著相关性。讨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主要含有小颗粒的LDL,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0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48)和糖尿病肾病组(n=54),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 L)、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胰岛素(FIN),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病程长,收缩压(SBP)、LDL-c高,血清TBi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TBil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LDL-c、TBil、SBP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8、2.593、0.824、1.069;P0.01,P0.05)。结论血清高TBil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保护作用;密切监控TBil,早期干预及控制LDL-c、SBP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和肾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检测3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排泄分数,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分为正常组、微量白蛋白组和大量白蛋白组,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血尿酸360μmol/L)和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360μmol/L),将患者血尿酸水平从低到高排序,等分为4组,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平均动脉压、三酰甘油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较尿酸正常组高(P0.05)。(2)正常组、微量白蛋白组、大量白蛋白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85.3±76.8)μmol/L、(300.1±101.3)μmol/L、(342.4±103.8)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值等分4组的异常尿白蛋白患病率分别是19.4%,20.0%,22.5%,34.8%。(3)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血尿酸、尿酸排泄分数及平均动脉压进入方程,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分级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尿酸的相对危险度为1.158,P=0.00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肾脏白蛋白排泄率独立相关,可反映肾脏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126例和对照组129例,氟伐他汀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mg,对照组不服氟伐他汀.平均随访1.5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及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氟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为(59.6±10.5)mg/min和(104.4±25.2)mg/min,P<0.05),对照组为(87.5±12.3)mg/min和(110.6±19.7)mg/min,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氟伐他汀组UAER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独立于调脂作用.2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10.6)ml/min·m2和(76.3±8.4)ml/min·m2,P>0.05)].结论 氟伐他汀能减少合并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且独立于其调脂效应,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脂蛋白(a)水平改变对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中高脂蛋白(a)水平是否为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后者包括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均采用辛伐他丁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尿微白蛋白排汇率和肌酐清除率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①三组患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成负相关。②辛伐他丁干预14周后,三组患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尿微白蛋白排泄率、肌酐清除率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患者高脂蛋白(a)水平可能不是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肾病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