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其主要存在“静息”和“敏化”两种状态。在临床上,本课题组依据腧穴在疾病状态下的力敏效应来选取针刺穴位,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对患者进行经络诊察的过程中,应用“循、按、扪、切”等操作手法刺激到人体某一个部位时,会即刻引起患者寸口气口九道脉中的病变经脉脉象发生改变,且该脉象的变化可随刺激的停止而消失,继续而重现。本课题组根据《易经》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理论观点,再加上理论上医源于易,医易本属一家,所以就二者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临床可类比应用。本研究结合自身对该理论观点的理解,通过临床经络诊察刺激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的敏化腧穴,引起寸口气口九道脉中病变经脉脉象发生改变的临床实践方式,选取针刺穴位,收效颇著。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依脉定腧”的新型取穴方法,指明了引起脉象变化的特殊部位即为患者在生病状态下的敏化腧穴,是针刺治疗起效的关键穴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周文强主任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五腧穴治疗慢性痛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整理病理及相关文献,从理论基础及源流、临床运用与特点、在慢性痛症治疗中的临床验案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总结周文强主任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慢性痛症临床经验.结果:周老师认为人迎气口脉法源于《黄帝内经》,理论独特,虽在传承...  相似文献   

3.
由临床验案总结引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心得,即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方法,灵活选用艾灸、放血疗法。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法拓宽了传统的针灸诊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异常经络辨证选穴,并使针刺腧穴产生缓慢针感。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达到取穴少,疗程短,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价值。虽然关于“内关”穴的文献研究较多但却缺少针对“内关”穴针刺层次的文献整理。由于穴位具有层次性解剖、层次性针感的特征,这也必然导致穴位各层次的适应病证存在差异,故针刺施术也具有层次性。本文对“内关”穴的层次性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总结了“内关”穴各层次的特点及主治差异,为腧穴特异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古文献中针灸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以“崩”“漏”“崩漏”“断绪”“妇人下血”等34个与无排卵性功血主症对应的古代病名为检索词,对先秦至清末针灸著作进行古文献检索,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以及采用SPSS Modeler 18.0构造出置信度高的腧穴之间的关联规则,运用Gephi 0.8.2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选穴特点及其规律。结果:共纳入古代文献816条,涉及45个腧穴,腧穴应用频次共计1 049次,提取出920条处方,单穴处方843条,配穴处方77条,拆分出配穴257对。石门、阴交及三阴交为应用频次最高的3个腧穴,太冲+阴谷-三阴交、三阴交+阴谷-太冲为具有强链接关系的腧穴配伍,五输穴-募穴-交会穴为具有强链接关系的特定穴配伍,三阴交、中极及气海为配穴处方的核心节点。结论:古文献中针灸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高频用穴有石门、阴交和三阴交,其中石门、阴交具有绝孕风险,处方用穴较精简,腧穴配伍以三阴交、中极和气海为核心节点,太冲+阴谷-三阴交、三阴交+阴谷-太冲具有最强关联度。  相似文献   

6.
《针灸甲乙经》作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飞扬为膀胱经络穴,在《针灸甲乙经》中共出现11次,对其腧穴命名以及临床内涵的挖掘颇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飞扬穴正名、别名的文字内涵考证,发现飞扬穴的命名主要以症状、循行特点、针刺效果为依据,印证并突出了该穴经气升腾宣散飞扬的独特穴性。同时,通过对影宋版《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经络腧穴学》教材的比较,发现飞扬穴的功能主治范围、内涵比教材所述更为广泛丰富,有助于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答案下期刊出)1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9分)1.1奇经八脉中称为“阳脉之海”的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1.2十五络穴是为()A.十二经络穴加任督脉之络穴和胃之大络B.十二经络穴加任督脉之络穴和脾之大络C.十二经络穴加阴娇络、阳矫络,脾之大络D.十二经络穴加阴跻络、阳跻络,胃之大络1.3胃俞穴能治疗呕吐、胃痛,主要原因是()A.足太阳经穴B.胃之背俞穴C.足阳明经穴D.胃之募穴1.4人下齿中的经脉是()A.手太阴经脉B.手太阳经脉C.足阳明经脉D.手阳明经脉1.5中府穴最安全的针刺方向是()A.向内斜刺B.向…  相似文献   

8.
贺新兰  焦琳  毛强健  钟根平 《河南中医》2019,39(11):1759-1762
依据经络医学理论,笔者导师提出经络证候与经络诊察互参,并进行辨经的思路,即"经络证候—经络诊察—辨经"为针灸临床诊断思路。针灸治疗少阳腰痛应明晰西医诊断与中医辨经思路、重视经络腧穴诊察、调结构与调气血相结合、重视针刺阳陵泉。  相似文献   

9.
诊察血络及刺络放血法在痛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诊察血络是指用眼睛观察与痛症有关的皮部是否有血脉。《灵枢·血络论》篇曰 :“血脉者 ,盛坚横以赤 ,上下无常处 ,小者如针 ,大者如箸 ,则泻之万全。”刺络放血法又称“放血疗法”、“三棱针刺法” ,它是用三棱针、缝衣针、注射器针头或毫针刺破病人身体一些浅表血络 ,放出少量血液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 ,其在痛症应用方面独具特色 ,简便易行 ,疗效迅速。”[1] 。在针灸临床中遇到痛症病人欲要采用刺络放血法来治疗 ,首先要检查与痛症有关的皮部是否有血络 ,只有病人具有属实证、热证、寒证或瘀血症的血络 ,才可以采用刺络放血…  相似文献   

10.
钟鸿  武哲丽 《北京中医》2004,23(6):360-362
内关和公孙配伍源于《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杂病穴法歌》“腹痛公孙内关尔”。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和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之功;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穴和冲脉相交通的穴位,具有调气机、理升降、扶脾土、调血海、和冲任、理下焦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后然谷穴”治疗足跟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发现,足跟痛的患者都在然谷穴后1.5寸、上开1寸处有1个反应点。只需快速针刺此反应点,不需配其它穴位,即能迅速治愈足跟痛。此反应点被笔者命名为“后然谷”穴。近年来笔者用快速针刺后然谷穴的方法治疗足跟痛8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奇穴,……因其在十四经以外,又称经外奇穴”。推敲其义,谓穴在经之外。经穴,有的并不在十四经循行线上,如手太阴经的经穴列缺。奇穴,有的在十四经上,而又没有归属,如位督脉循行线上的印堂穴。临床针刺奇穴可以同样收到针刺经穴而具有调整十四经、脏腑的作用,达到治疗十四经、脏腑病变之目的。经络系统中经(主干)与络(分支)是不可割裂的有机统一整体。奇穴其实质应在经络之上。奇穴在经之外实与中医学脏腑——经络——腧穴(体表)整体统一相关理论相悖。笔者复习文献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析针刺太白(SP3)、太冲(LR3)单穴脑激活效应的差异,验证针刺腧穴在脑中枢效应的特异性。方法:采集15名健康青年志愿者针刺太白、太冲单穴的fMRI数据,利用DPARSF、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太白、太冲单穴共同激活脑区为:左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BA46)、左侧颞中回(BA37)、左侧丘脑、右侧脑干。针刺太冲与针刺太白穴相比正激活脑区为:左侧颞下回(BA19)、双侧额中回(BA8)、双侧背外侧额上回(BA9)、左侧楔叶及顶上小叶(BA7/31);负激活脑区为左侧岛叶(BA13)。结论:针刺太白、太冲单穴的脑激活区存在明显差异,与腧穴所属经络的循行相关,也与腧穴的临床主治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4.
陆颖  李青  李洁 《中医杂志》2012,53(21):1856-1859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国内临床针刺减肥的经络腧穴运用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手工检索部分杂志中的针刺减肥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设计数据提取表,提取文献中主穴的经络、腧穴、部位、特定穴应用情况,配穴的腧穴应用情况和辨证取穴情况.结果 共纳入文献80篇.主穴经络中应用频次前3位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主穴体穴应用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中脘,耳穴应用频次前3位为内分泌、脾、胃;主穴主要分布在腹部和下肢;主穴重视特定穴的应用,交会穴运用最多;配穴的高频体穴为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为胃热湿阻型和脾虚湿阻型,高频配穴分别为曲池、内庭和阴陵泉、脾俞.结论 针刺减肥的取穴规律遵循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重用特定穴.选穴特点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针刺远端单穴治疗足跟痛的5个验案,介绍一穴单用治疗足跟痛的临床应用.采取单刺风池、下关、肩奇、后溪、足跟等远端一穴,配合足跟部运动,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促使功能恢复.结果表明单刺远端穴位有利于经脉运行通畅,施行手法促使针感传导,配合局部运动以发挥穴位的最佳功效,不但方法简便,操作容易,而且效果显著,实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对穴”的针灸学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新“相对穴”的定义和内容,对针灸学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探索.“相对穴”经脉与腧穴相互联系、定位知一晓二、针刺一边一针或一针二穴,取穴少,调节阴阳平衡相得益彰.在针灸学“经络、腧穴、刺法、治疗”教学中应用,有助于培养和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与内关穴位置有关的几个问题之探讨450002河南省中医院张靖敏“内关”与“间使”二穴同属心包经、仅相距“寸”许,均可主治心脏病、疟疾、臂痛。然其功能与主治,二穴还各有独到专长。例如“内关”穴兼联手少阳三焦经与阴维脉,又有为本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腧穴选用规律。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检索针刺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腧穴使用频次,运用SPSS 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国外文献,分析得出三阴交为治疗要穴,太冲、神门、百会、太溪、肾俞、合谷、足三里、内关和关元为常用腧穴;太冲配三阴交是最常用的腧穴配伍,其次为合谷、足三里与三阴交的配伍组合,在特定穴中交会穴使用频次最高。结论:针刺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选穴可针对肾精不足、冲任亏虚的病机和潮热主症确定主穴,并以心神不宁等主要兼症选择配穴。  相似文献   

19.
浅谈理疗中经穴的点线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疗学科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人体某些特定部位(腧穴)获得一定的良性刺激,并通过经络的作用,机体从而产生自我修复调整的作用,而经穴的功能主治是治疗疾病的前提作用,经穴的分布又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笔者现就理疗中经穴的点线面三方面略谈如下。 所谓理疗经穴中的点,主要是指腧穴,“腧穴是经络空气通达于体表的特定部位。而腧穴中“以痛为腧”的阿是穴又占有绝大的位置,所以阿里穴是理疗  相似文献   

20.
中老年人足跟痛,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部酸胀疼痛,严重时呈针刺样痛,步履困难。此病多由足跟底部骨质退变、增生引起,中医认为,此症多由肾虚、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所致。以下面介绍的方法施治,常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