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粘膜损伤的即时性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计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家兔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电针足阳明胃经四白、粱门、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穴,可降低胃粘膜损伤指数,使胃液胃泌素的含量下降,血浆PGE2的含量增加;而电针其它穴位和非穴位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四白穴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腧穴组方对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腧穴不同组方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乙醇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后,动态观察针刺“足三里”不同组穴对胃粘膜损伤模型血清及胃粘膜组织中NO和ET含量的影响。结果:NO/ET的平衡与胃粘膜的保护机制有关。电针“足三里”等穴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万以“足三里”+“内关”+“中脘”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丹胃福汤的胃粘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hay方法造成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灌服五丹胃福汤、思密达、生理盐水后大鼠损伤指数、溃疡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五丹胃福汤、思密达均可降低Shay大鼠的损伤指数、溃疡发生率(P均〈0.01),五丹胃福汤保护胃粘膜作用较思密达为优。结论:五丹胃福汤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作用机理可能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兔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兔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NO对胃粘膜损伤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对32只大耳白兔运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以胃粘膜损伤指数为评定指标,针后抽取血液5ml,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兔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后,血清NO含量朗显升高,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提高无水乙醇灌胃后兔血清中NO含量,并存在相对穴位特异性,提示NO可能参与了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狗血浆、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 2 0条狗随机分为四组 :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 (每组 5条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狗胃粘膜血流量的变化 ,同步测定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含量 ,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给予电针 3 0min ,停针 3 0min后“足三里”组胃粘膜血流量较针前显著升高 (P <0 .0 1 ) ,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1 ) ,电针后“上巨虚”组仅血浆内皮素含量较针前下降 (P <0 .0 5) ,而胃粘膜血流量及胃粘膜组织内皮素含量无显著变化 ,其他组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 :电针可使狗胃粘膜血流量增加 ,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这种变化与影响胃粘膜血流量某些脑肠肽的含量改变有关 ,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胃炎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及大鼠进行药效学实验研究。结果:本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止痛作用、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提示本剂为一有效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临床应用和针灸调节胃肠活动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的资料。临床应用部分包括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常用穴位、常用方法,针刺减轻胃镜检查心率异常,针灸配合胃镜检查提高胃镜诊断准确率;相关的针灸调节胃肠功能活动的实验研究包括针灸对胃运动及胃电的影响、对胃酸及胃肠激素的调整作用、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以及经络及穴位的特异性。认为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比药物治疗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L—Arg—NO通路在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L-Arg-NO通路在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用70%酒精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以胃粘膜血流量(GMBF),跨膜电位差(PD),损伤指数(LI),血清、胃体、胃窦中NO含量作为检测的指标,观察针灸治疗及NW-硝基-L-精氨酸(L-NNA)、左旋精氨酸(L-Arginine)和硝普钠(snap)预处理对针灸疗效的影响。结果:L-NNA能够抑制针灸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同时应用L-Arg可以翻转L-NNA的抑制效应,而单用L-Arg和Snap则与针灸有协同作用。结论:L-Arg-NO通路在艾灸与电针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控制性降压麻醉中胃粘膜PHi、二氧化碳分压(Pg-CO2)等的影响,探讨TAES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脑膜瘤病人42例,年龄20-6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S组)和TAES复合药物全麻组(C组)各21例。S组在脑膜打开后输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MAP)平稳降至目标MAP水平(55-65mmHg)。C组麻醉前30min行TAES,并于术中间断行TAES至手术结束。分别监测降压开始前(TO)、降压至目标MAP后30rain(T1)、60min(T2)、停止降压后30rain(T3)、60rain(T4)各个时间点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测定各个时间点动脉过程危险分析(PHa)、PgC02等,同时通过输入动脉血压、PgC02等数值,利用Tonocap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测定仪测定胃粘膜PHi、PgCO。等。结果:S纽:与TO比较,T1胃粘膜PHi值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O.05),PgC02值无显著性改变(P〉0.05);C组:T1、T2、T3、T4胃粘膜PHi值和PgC02值与TO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C组和S组比较,胃粘膜PHi值显著性升高(P〈0.05),PgCO。值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麻控制性降压期间可出现胃粘膜灌注一过性降低,而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维持胃粘膜PHi的稳定,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干地黄煎剂防止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干地黄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给大鼠胃饲无水乙醇1ml 造模,观察干地黄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采用不同途径给药和预先肌肉注射消炎痛进行分析。结果:(1)分别提前15、30和120min 胃饲干地黄煎剂6g/kg 均能显著抑制胃粘膜损伤;(2)分别胃饲3、6和12g/kg 的干地黄煎剂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胃粘膜损伤,且有一定的量效对应关系;(3)十二指肠内注射干地黄煎剂6g/kg 对胃粘膜亦有保护作用;(4)预先注射消炎痛5mg/kg 不能取消干地黄对胃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结论:干地黄对胃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对无水乙醇性损伤的预防机理可能与胃腔内的理化作用及前列腺素合成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云母单体颗粒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云母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进行了分组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EnVision系统二步法,观察模型大鼠胃黏膜突变型抑癌基因p53、癌基因p21、抑癌基因p16及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等基因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云母3种不同剂量有降低p53,p21表达的倾向,对p16的缺失和bcl-2的高表达有明显调节作用,并能减轻胃黏膜炎症,促进腺体的再生。结论:云母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逆转作用可能与对癌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云母单体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及胃窦黏膜G ,D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云母大、中、小 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制剂 ,对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进行了治疗 ,分别采用ELISA法、RI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观察模型大鼠血清GAS、血浆SS和胃窦黏膜G ,D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云母 3种不同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胃窦黏膜G ,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以大、中剂量效果为优。结论 :云母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腺体的再生、增加胃黏膜血流 ,从而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的作用 ,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与通过增加G、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从而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42 cases of epigastralgia was observed using multiple objective indexes, including electrogastrogram (EGG), output of gastric acid and pepsase, plasma prostaglandin (PG) E and gastrin contents, the number and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gastrin (G) cells of the antrum mucosa. These 42 cases included 18 cases of deficiency syndrome type, 13 excess syndrome type and 11 mixed type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 Zhongwan (CV 12), Neiguan (PC 6) and Zusanli (ST 36) were punctured combined with other acupoints according to syndrome patterns. After treatment, 32 cases (76.19% ) were cured, 6( 14.29% ) had remarkable improvement and 4 (9.52%) had improvement, with a cure plus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of 90.48 %. Gastroscopic and EGG examin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stomach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acupuncture. In addition,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had a bi-directional regulative action on gastric acid secretion, gastrin content, EGG activity, etc. 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has a good regulative action on gastric function and structure in epigastraigi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胃黏膜损伤的穴位组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足三里不同配方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寻求最佳处方。方法 用酶法测定乙醇所致胃黏膜损伤大鼠黏膜NO的含量,胃黏膜血管流量及损伤指数,分析足三里不同配方各组之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足三里不同配方均可使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下降,胃黏膜NO水平、胃黏膜血流量明显升高,但以足三里+中脘+内关穴组改变量为明显,且与其他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足三里不同配方均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但以足三里、中脘、内关3穴相配保护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云母单体颗粒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AG)大鼠胃粘膜主细胞、壁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云母单体颗粒制剂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模型大鼠胃粘膜主细胞、壁细胞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云母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胃粘膜主、壁细胞数,减轻胃粘膜腺体萎缩.结论:云母发挥作用的机理之一与通过增加主、壁细胞数,促进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HP悉尼菌株灌胃复制感染动物模型 ,观察康胃方对HP的根除及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三联治疗组及康胃方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每日经口接种 10 9CFU mlHP菌液 0 1ml,共 3次。 8周后进行UBT ,随即接受相应的治疗 ,共 4周。疗后第 4周 ,测定胃黏膜RO、NO、iNOS、MnSOD及NPSH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HP感染动物 ,UBT与胃黏膜所含RO、NO、iNOS和MnSOD明显升高 ,NPSH显著下降 (P <0 0 1)。康胃方治疗后 ,UBT降低 ,其他指标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康胃方对新生大鼠感染HP有明显的根除作用 ,并对胃黏膜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腧穴的双相调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岐 《中国针灸》2006,26(1):27-28
目的:探讨如何在临床上发挥和运用腧穴的双相良性调治作用。方法:从腧穴功能、补泻手法、补泻量、腧穴配伍及处方运用等方面加以论述。结论:腧穴的双相良性调治作用是在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下,运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白术-白芍"药对不同提取工艺对药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对“白术-白芍”药对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肠推进实验、抗急性胃黏膜损伤实验、扭体法、热板法等,评价“白术-白芍”药对水提、醇提、超临界提取等工艺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超临界联合水提或醇提的工艺最有利于“白术-白芍”药对药效作用的发挥。结论该研究为优选“白术-白芍”的提取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病理和细胞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综合造模法。将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组、三参滋胃饮小剂量治疗组、三参滋胃饮大剂量治疗组、自然恢复组、维酶素治疗组。给药 5 0天后留取胃粘膜组织块 ,HE染色观察粘膜组织病理变化 ,流式细胞仪观察粘膜组织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 :三参滋胃饮大小剂量组胃粘膜病变基本恢复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自然恢复组胃粘膜病变无恢复与正常组差异显著。三参滋胃饮大小剂量组 G0 /1 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 ,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S期和 G2 /M期细胞比率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 ,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细胞增殖指数 ( PI)低于自然恢复组 ,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粘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并对胃粘膜活跃的增殖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预先应用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所致的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分析幽门结扎5 h大鼠胃液、胃壁结合黏液和胃腔游离黏液;检测胃黏膜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O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黄连总生物碱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乙醇性胃黏膜损伤(P<0.001),其损伤抑制率大于临床常用量的西米替丁,亦大于等量的小檗碱;黄连总生物碱亦显著阻遏乙醇性胃酸分泌,而对胃液量和胃黏液的分泌无明显影响;黄连总生物碱可显著阻遏乙醇性大鼠胃损伤胃黏膜组织内NO含量和SOD活力下降,明显抑制损伤胃黏膜MDA和.OH含量升高。结论:黄连总生物碱有明显抗乙醇性胃黏膜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胃酸过度分泌,抑制胃黏膜NO含量下降,阻遏胃黏膜.OH,MDA含量升高以及恢复SOD活力有关,而与胃黏液分泌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