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大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 9)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 过氧化物酶 (streptavidin horseradishperoxidase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 4 8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MMP 9的表达 ,并进行电话随访 0 .5~ 2年。结果 4 8例大肠癌组织MMP 9阳性率 87.5 %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35 .4 % ) (P <0 .0 5 ) ;而且MMP 9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 ;MMP 9阳性者的术后肝转移率明显高于MMP 9阴性者。结论MMP 9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抑制MMP 9活性将为预防大肠癌转移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大肠腺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MMP-2、MMP-9和TIMP-1在30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切缘组织(P<0.05),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和TIMP-1表达明显相关(r=0.4924,P<0.05)。结论:MMP2、MMP9、TIMP1的过度表达与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其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大肠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是肿瘤细胞、宿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一系列复杂、多步骤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 ,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从肿瘤母体脱离 ,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 ,侵袭到周围组织并进入血管和淋巴管 ,随循环到达远处。然后 ,穿出管壁再次进入组织中 ,继续增殖形成转移灶。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多次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降解。已经证明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的能力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管癌、胆囊癌MMP-2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胆管癌、20例胆囊癌组织及对照组织MMP-2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胆管癌、胆囊癌MMP-2蛋白阳性反应率分别为80%(24/30)和75%(15/20),与组织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MMP-2参与胆管癌、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但与浸润转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下咽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下咽癌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2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2例下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MP-2抗体的表达,按不同的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2例下咽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1%;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发生转移组与未发生转移组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染色阳性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MMP-2与下咽癌的转移有关,并且可能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肿瘤侵袭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发现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 )的降解是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 ,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MMPs的高表达和高活性现象。体内天然存在的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 ,可以抑制所有MMPs的活性 ,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以往研究发现 ,大肠癌组织中含有较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12例结肠癌、20例直肠癌(其中4例为复发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MMP2和TIMP2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27/32的肿瘤组织和18/32的正常组织中有MMP2mRNA表达,TIMP2mRNA的表达比例分别为29/32和25/3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11例正常组织MMP2mRNA水平高于肿瘤组织水平的病例中,结肠癌的比例明显高于直肠癌(18/32,16/32,P<0.05)。结论:大肠癌不同年龄所表现的不同生物学行为可能与MMP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关。结肠癌与直肠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12例正常黏膜组织MMP-10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MP-10阳性表达率为69.1%,对照组均无阳性表达。伴有淋巴结转移者MMP-10阳性表达率为82.9%,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转移阳性者阳性表达率为91.7%,阴性者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阳性表达率为60.6%,Ⅲ~Ⅳ期者为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透浆膜者阳性表达率为77.8%,未侵透浆膜者为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正常黏膜MMP-10呈阴性表达;原发肿瘤组织呈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灶中MMP-10的表达强度与原发灶中一致。肝转移患者的转移灶周围肝组织均强烈表达,而转移灶本身表达较原发灶弱。结论 MMP-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MMP-10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在腹腔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2(TIME-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瘤组织,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MP-2、TIMP-2进行检测,并进行r检验及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TIMP-2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瘤组织(P〈0.01)。M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上调。TI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下调。结论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程度有密切关系。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尤其是测定MMP-2、TIMP-2比率,对判断甲状腺癌侵袭与转移,估计其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下咽癌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2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2例下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MP-2抗体的表达,按不同的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下咽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1%;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发生转移组与未发生转移组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染色阳性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MMP-2与下咽癌的转移有关,并且可能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缺陷基因在大肠腺瘤-癌演序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胞内部分独特氨基酸链的单抗15041A为一抗,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1例大肠粘膜、40例伴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大肠腺瘤、21例大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直怕癌缺陷基因蛋白表达率,大肠粘膜及轻度不典型增生大肠腺瘤100%,中度不典型增生腺瘤93%,明显高于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45%)及大肠瘤(33%),P<0.05。结论: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腺瘤演变及大肠癌发展相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缺陷基因蛋白发现癌前病变,研究大肠瘤演变及大肠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P选择素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在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 应用链酶素生物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 2例结直肠癌及5例正常肠黏膜进行P选择素的检测。 结果 P选择素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 7.74 % ,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均无关,与癌性血栓形成及Dukes分期有关(P <0 .0 5 )。P选择素阳性者5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5 2 .38% ,(33.33±18.5 2 )月]均低于P选择素阴性者[80 .0 0 % ,(5 0 .83±15 .2 3)月,P <0 .0 5 ]。 结论 P选择素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潜能有关,对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TIP30蛋白表达。结果: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20%(21/58),显著低于慢性炎症组的95%(19/20),差异有显著性(P〈0.01);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浸润程度(P〈0.05)及预后(P〈0.05)有关。结论:TIP30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2 8例人大肠癌及 32例不同距离癌旁粘膜进行研究。探讨 p2 1ras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大肠癌、近癌旁粘膜、癌旁 1cm、2 cm、3cm及 5 cm粘膜 p2 1ras阳性率分别为 5 .0 % (1/ 2 0 )、5 2 .3% (6 7/ 12 8)、2 4.7% (18/ 73)、18.8% (6 / 32 )、15 .6 (5 / 32 )、9.4% (3/ 32 )及 9.4% (3/ 32 )。癌旁 3cm、5 cm粘膜的p2 1ras阳性率、阳性强度及分布均与正常粘膜相似 ,但癌旁 1cm、2 cm粘膜 p2 1ras阳性率较高且其中 5 0 %表达强度为(+ + )、(+ + + ) ,提示有 p2 1ras过表达现象。 p2 1ras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 :大肠癌中存在 p2 1ras过表达 ,且在癌旁 1cm、2 cm以内粘膜也存在 p2 1ras过表达可能 ,因此建议 ,在临床行大肠癌切除时 ,安全切缘至少在 3cm以上。  相似文献   

15.
E-CAD与MMP-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CAD与MMP-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MMP-7在正常大肠黏膜、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CAD在正常黏膜、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逐渐降低,在腺瘤及大肠癌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正常黏膜、腺瘤、大肠癌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并且后两组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但腺瘤与大肠癌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E-CAD表达降低,MMP-7表达增高,并且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E-CAD和MMP-7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E-CAD表达降低、MMP-7表达增高,是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促进因素。综合分析E-CAD和MMP-7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两者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对病人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87.5%(35/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10/40)(P〈0.01);大肠癌组织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85%(34/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14/40)(P〈0.01);COX-2阳性表达组中MMP-7阳性率为91.4%(32/35),COX-2阴性表达组中MMP-7阳性率为40%(2/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可能通过促进MMP-7的表达从而共同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7.
检测人结直肠癌组织中侯选抑癌基因TESTIN及RUNX3的表达,探讨其与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TESTIN基因、RUNX3基因的表达。结果 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ESTIN基因阳性(31.7%)、强阳性(5.0%)表达率显著低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86.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基因阳性(26.7%)、强阳性(1.7%)表达率显著低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81.7%、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ESTIN基因、RUNX3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均无相关性(r=-0.452、-0.245、-0.331,均P>0.05),与T分期(T3期+T4期)、Dukes分期(C期+D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分化程度(低分化)均呈正相关(r=2.352、1.485、1.867、2.541、0.885、3.214,均P<0.05)。TES-TIN基因表达与RUNX3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6.587,P<0.05)。结论 TESTIN基因、RUNX3基因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也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