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儿童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儿童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9-2005年共手术治疗儿童脊髓髓内胶质瘤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14岁(平均7.8岁),病程2个月-3年;肿瘤直径占脊髓横断面的60%~90%,长度跨越4~11个椎体;临床表现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35例,Ⅲ级7例,Ⅳ级2例.早期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后期采用整块切除棘突及椎板后再回植重建的方法进入椎管,在显微镜下沿脊髓后正中裂切开脊髓显露肿瘤并分块切除.结果 星形细胞瘤35例(67%),其中全切26例(74%),部分切除9例(26%);室管膜瘤15例(29%),均全部切除;节细胞瘤2例(4%),其中1例全切,1例部分切除.术后近期症状较术前加重或出现新神经损害症状者29例(56%),症状改善或无变化者23例(44%);随访6个月-6年,38例恢复正常生活或学习,10例可自理生活,4例不能自理生活.肿瘤复发2例.患儿功能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分级密切相关,术前神经损害症状越轻,术后恢复越好.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胶质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最佳手术时机是在患儿尚未发生严重神经损害症状之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施行脊髓胶质瘤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86年8月-2000年8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54例脊髓胶质瘤患,手术前脊髓功能分I级18例(33.33%),Ⅱ级24例(44.44%),Ⅲ级9例(16.67%),Ⅳ级3例(5.56%)。其中有运动功能障碍50例次,括约肌功能障碍32例次,神经根疼痛16例次。结果:手术全切除率,室管膜瘤93.94%(31/33);星形细胞瘤28.57%(6/21)。肿瘤未全切除,于术中给予减压处理,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手术后运动功能改善76.00%(38/50例次),括约肌功能改善75.00%(24/32例次),神经根疼痛改善81.25%(13/16例次)。结论:脊髓胶质瘤可以早期诊断并手术切除,对手术不能全切除应施行减压术并辅助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施行脊髓胶质瘤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1986年8月~2000年8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54例脊髓胶质瘤患者,手术前脊髓功能分级Ⅰ级18例(33.33%),Ⅱ级24例(44.44%),Ⅲ级9例(16.67%)Ⅳ级3例(5.56%)。其中有运动功能障碍者50例次,括约肌功能障碍者32例次,神经根疼痛者16例次。结果 手术全切除率,室管膜瘤93.94%(31/33);星形细胞瘤28.57%(6/21)。肿瘤未全切除者,于术中给予减压处理,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手术后运动功能改善者76.00%(38/50例次),括约肌功能改善75.00%(24/32例次),神经根疼痛改善者用81.25%(13/16例次)。结论 脊髓胶质瘤可以早期诊断并手术切除,对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施行减压术并辅助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方法、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2年16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2.5%全切除,31.2%部分切除,术后临手术症状改善率87.5%。结论对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积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块切除肿瘤,同时注意保护脊髓组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延颈部胶质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附3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延颈部胶质瘤,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予病人术后良好生存质量。方法:系统分析了1983~1997年我所主要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4例延颈部胶质瘤(室管膜瘤组和星形细胞瘤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显微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室管膜瘤的手术全切率83%;星形细胞瘤组为66%。平均随访时间近3年,室管膜瘤组病人恢复工作及生活自理者占93%,星形细胞瘤组占53%。结论:MRI检查对该区域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手术设计有帮助。积极手术治疗及微创的显微外科技巧是保证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完全生长在髓内涉及闩部的肿瘤,手术风险大。术后要积极防治Ⅸ、Ⅹ颅神经及呼吸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以保病人顺利度过术后期。对大多数病人,建议术后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6.
脊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脊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王忠诚范涛脊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多发生于颈、胸段脊髓,特别是上颈段脊髓内肿瘤,术后因神经损伤和脊髓缺血、水肿,可发生呼吸障碍、中枢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致命并发症,因此,以往认为脊髓内肿瘤手术切除是十...  相似文献   

7.
脊髓髓内肿瘤22例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自 1994年以来我科开展显微手术治疗后 ,经术前MRI检查和术后病理证实的 2 2例脊髓髓内肿瘤。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髓内肿瘤 ,男 11例 ,女 11例。年龄 2~ 64岁 ,平均 31 4岁。病程 1个月至 10年。2 临床表现 :2 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 ,由于每位病人肌力损害的程度不一 ,以其损害程度最重的肌力为界 ,0~Ⅰ级 2例 ,Ⅱ~Ⅲ级 9例 ,Ⅳ级 9例。 2 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 ,主要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和感觉分离。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的 7例 ,合并括约肌功能障碍 7例。3 肿瘤部位病理和MRI表现 :2 2例髓内肿…  相似文献   

8.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大小便失禁。均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常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本病根据术前典型的影像资料均可确诊。术中尽可能避免活检或分块切除肿瘤,以免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和盲目止血引起的脊髓损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脊髓水肿。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展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脊髓髓内肿瘤并不少见,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脊髓髓内肿瘤位于颈段者占45%,位于胸段者占394%。由于切除肿瘤的操作过程中常并发脊髓损伤、缺血和水肿,可加重患者原有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高颈段髓内肿瘤术后可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排痰困难,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故以往认为脊髓髓内肿瘤特别是高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术是十分危险的,多数人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持悲观态度。70年代以前,对髓内肿瘤多倾向于采取活检、椎板切除减压术及放疗等姑息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大多极差。其原因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胶质瘤的神经导航手术治疗(附28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及神经导航系统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8例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手术的复发性胶质瘤病人的病例资料。位于大脑半球深部者18例,浅部者8例,位于小脑者2例。手术经原切口进入者20例,改变切口者8例。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小于2 mm。全切除22例(78.6%),次全切除4例(14.3%),大部切除2例(7.1%)。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25例(89.3%),加重3例(10.7%)。术后对21例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17例随访1年,复发2例;9例随访3年,复发5例。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复发性胶质瘤手术治疗,有助于肿瘤的术中定位和切除范围的实时判断,从而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延缓肿瘤再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切除颈段脊髓侧前方和前方肿瘤的手术技巧、脊髓保护方法和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段脊髓侧前方和前方肿瘤的手术经验。本组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为主,占85.4%(41例)。肿瘤最大径3~13cm。病变长入颅内13例,向椎管外生长10例。根据肿瘤生长特性及大小采用三种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大多行分块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44例(91.7%)。随访0.5~8.8年,恢复基本生活和工作能力40例(83.3%)。结论采用颈后改良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能明显提高颈段脊髓侧前方和前方肿瘤的全切除率,同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超声辅助定位5例.结果 室管膜瘤17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I ~II级)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转移瘤、畸胎瘤各1例.室管膜瘤全切率82.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50.0%,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3.3%,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均全切,脂肪瘤和畸胎瘤次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I级23例,II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管内脊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与技巧,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椎管内脊膜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随访情况,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脊膜瘤.按Simpson切除分级:I级32例,II级5例,I、II级切除均为全切除,共37例(97.4%);Ⅲ级切除(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平均年龄2.2岁。均伴有脊柱裂,合并单纯脊髓脊膜膨出20例,脊髓脊膜膨出合并椎管内脂肪瘤13例,畸胎瘤1例,皮样囊肿1例。行显微手术松解黏连的脊髓和神经,切断牵拉的终丝。结果 会阴部感觉异常总有效率为80.0%,排尿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77.1%.结合矫形手术可明显改善运动障碍。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及切断牵张的终丝.是治疗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关键.结合矫形手术可提高病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Seven patients with supratentorial gliomas developed leptomeningeal gliomatosis (LMG) without symptomatic recurrence at the primary tumor site. In all, severe back and radicular pain, often simulating disc disease, preceded the development of spinal cord or cauda equina dysfunction. In 4 instances,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due to hydrocephalus developed prior to spinal involvement.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SF revealed malignant cells in only 2/7 but a myelogram was diagnostic in all 7. All patients received spinal irradiation (RT) and 5 received chemotherapy. Two patients with low-grade gliomas improved transiently; 5 with malignant gliomas responded poorly, became paraplegic over 4 months and eventually died of LMG. When fatal LMG occurs in young adults suffering from supratentorial glioma, the primary tumor is often quiescent. Hydrocephalus is often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of LMG and, when it is detected, a myelogram and CSF cytology stud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the hope tha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lesion at a very early stage will prove beneficial. Irradiation of the entire spinal canal is probably required as there is a high risk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lesions in non irradiated segments of the spinal canal.  相似文献   

16.
显微手术治疗脊椎椎管硬膜内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脊椎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3例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本组39例手术全切,4例髓内肿瘤部分切除。随访38例,随访时间8个月~6年,34例术后恢复良好,4例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生活需他人帮助。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恢复脊髓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MRI表现、术中所见、手术切除情况、术后MRI表现及随访结果。均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与脊髓有无明确边界,决定肿瘤切除的程度。手术前后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价脊髓功能。结果镜下见肿瘤有明确边界者行手术全切除,共34例;肿瘤有相对边界但不明确者仅行近全切除,共4例;肿瘤无边界且病人术前功能较差者行部分切除,计1例。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McCormick分级改善30例,无变化5例,加重4例。结论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诊断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全切除病变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症状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McCormick分级进行脊髓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30例,无变化6例,加重2例(1个月内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60个月,脊髓功能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36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为高度血管化的良性髓内肿瘤,可通过显微镜下全切除治愈。  相似文献   

19.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1999年至2005年共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胶质瘤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4~68岁(平均38.1岁),病程2个月~9年;肿瘤直径占脊髓横断面的60%~90%,长度跨越4~11个椎体;临床表现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级49例,Ⅲ级8例,Ⅳ级3例。早期42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后期29例采用整块切除棘突及椎板后再回植重建的方法进入椎管,在显微镜下沿脊髓后正中裂切开脊髓显露肿瘤并分块切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59例(83%),大部分切除12例(17%)。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51例(72%),星形细胞瘤19例(27%),恶性小圆细胞瘤1例(1%)。术后近期症状较术前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者40例(56%),症状改善或无变化者31例(44%)。随访6个月~6年,52例(73.2%)恢复正常工作或学习,13例(18.3%)可自理生活,6例(8.5%)不能自理生活;肿瘤复发2例。患者功能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分级密切相关,术前神经损害症状越轻,术后恢复越好。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胶质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最佳手术时机是在患者尚未发生严重神经损害症状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