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复制在体兔原位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与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puerarin)组,每组10只。各组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 h、3 h和5 h分别抽血,检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W/D)、 肺泡损伤率(IAR),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HO-1的活力、表达部位及强度。结果:血浆COHb浓度、cGMP 含量I-R组、puerarin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以puerarin组为著(P<0.01)。肺组织HO-1活性,I-R组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puerarin组增加更加显著(P<0.01)。I-R组、puerarin组HO-1在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呈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尤以puerarin组最为明显(P<0.01)。W/D、IAR,I-R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puerarin组虽较control组为高,但显著低于I-R组(P< 0.01)。I-R组有明显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而puerarin组损伤较轻。结论:葛根素可通过上调HO-1表达,增加HO-1活性,对缺血再灌注肺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复制在体兔原位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与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puerarin)组,每组lO只.各组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 h、3 h和5 h分别抽血,检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率(IAR),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HO-1的活力、表达部位及强度.结果:血浆COHb浓度、cGMP含量I-R组、puerarin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以puerarin组为著(P<0.01).肺组织HO-1活性,I-R组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puerarin组增加更加显著(P<0.01).I-R组、puerarin组HO-1在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呈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尤以puerarin组最为明显(P<0.01).W/D、IAR,I-R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puerarin组虽较control组为高,但显著低于I-R组(P<0.01).I-R组有明显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而puerarin组损伤较轻.结论:葛根素可通过上调HO-1表达,增加HO-1活性,对缺血再灌注肺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蛋白激酶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27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肺缺血-再灌注组(I-R)和肺缺血-再灌注加异丙酚治疗组(PPF)。再灌注60 min时取肺组织,观察蛋白激酶C(PKC)mRNA定位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肺再灌注60 min,PPF组PKC mRNA在肺小动脉内膜、外膜及薄壁小血管(主要是肺小静脉)强阳性表达,其吸光度值与sham组及I-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SOD活性明显高于I-R组(均P<0.01);MDA浓度、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异丙酚可上调肺组织PKC-α、δ、θ mRNA的表达,而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SI)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环氧酶(CO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红花注射液组 (SI组)。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D),计算肺泡损伤率(IAR),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COX-1、COX-2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COX-1mRNA、COX-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细支气管上皮,I/R组COX-2蛋白和COX-2mRNA表达皆显著高于SI组(均P<0.01),COX-1蛋白和COX-1mRNA表达3组间无明显变化;I/R组和SI组的W/D与IAR均高于S组(P<0.05或P<0.01),但SI组显著低于I/R组(P<0.01);I/R组肺组织的超微结构损伤严重,SI组损伤程度明显较轻。结论:肺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肺组织COX-2的表达,SI可能通过下调肺组织COX-2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而减轻PIRI。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0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30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组(Pur,30只)。每组又分为再灌注1 h、3 h、5 h 3个亚组,每个亚 组10只,分别于再灌注 1 h、3 h、5 h 3个时点取左肺组织,观察Fas/Fas配体(Fas/FasL)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肺再灌注1 h、3 h、5 h,Pur组Fas/FasL mRNA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肺支气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同一时点I-R组(P<0.05);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葛根素可下调肺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虎杖苷(PD)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对磷酸化蛋白激酶Cα(PKCα)活性调节。方法:采用在体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均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肺缺血再灌注+虎杖苷组(PD组)、肺缺血再灌注+PD+多粘菌素B组(PMB组)。各组在不同时点抽血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验末,测湿干重比(W/D),计算肺泡损伤率(IAR),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分析磷酸化PKCα表达情况。结果:①I/R组和PMB组血清SOD活性降低无明显差异,PD组显著高于I/R组(P<0.01);而MDA的上升PD组显著慢于I/R组、PMB组(P<0.05或P<0.01)。② PD组的W/D与IAR均显著低于IR组和PMB组(均P<0.01)。 ③ 电镜提示PD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及PMB组。④除I/R组外,免疫组化显示磷酸化PKCα皆阴性表达。结论:PD对LIRI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除抗氧化损伤外可能还与抑制PKCα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内源性一氧化碳系统是否参与了感染性休克大鼠低血压的形成。 方法: 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组、感染性休克(SS)组、感染性休克+ZnPP-IX(SZ)组、ZnPP-IX(Z)组。连续监测MAP;并检测血中COHb的浓度,主动脉和股动脉血管组织内HO-1 mRNA、HO-2 mRNA及HO-1、HO-2蛋白水平。 结果: ①SZ组大鼠其MAP水平均高于SS组(P<0.05);②SS组大鼠主动脉和股动脉组织内HO-1 mRNA 及HO-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Z组(P<0.05),而两组主动脉和股动脉组织内HO-2 mRNA 及HO-2蛋白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SS组大鼠血中COHb水平明显高于SZ组(P<0.05)。 结论: 感染性休克大鼠严重低血压形成的部分原因是由于HO-1蛋白水平的上调及随后的CO浓度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8.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肾内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肾组织内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根部4h、开放2-24h复制肢体I-R模型。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肾内HO-1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HO-1蛋白的组织分布;用锌原卟啉抑制HO-1活性后,光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肢体I-R后肾组织HO-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再灌注18h表达至峰值,再灌至24h仍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1);肢体I-R组近曲小管、髓袢粗段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密集的颗粒状HO-1免疫阳性产物;抑制HO-1活性使肢体I-R所引发的肾组织损伤明显加重。结论:肢体I-R后肾小管上皮细胞HO-1基因表达上调,所诱生的HO-1对肾组织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内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根部4h、开放2-24h复制肢体I-R模型。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脑内HO-1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HO-1蛋白的组织分布;用锌原卟啉抑制HO-1活性后,光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肢体I-R后脑组织HO-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再灌12h表达至峰值,再灌至24h仍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1)。肢体I-R组大脑皮质、海马等区出现大量弥散分布的HO-1免疫阳性胶质细胞,皮质及海马部分锥体细胞呈HO-1免疫阳性;抑制HO-1活性,I-R组脑组织损伤加重。结论:肢体I-R后,脑组织内胶质细胞及神经元HO-1基因表达上调,所诱生的HO-1对神经元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三七总皂甙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3、5 h组和三七总皂甙干预1、3和5 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Fas/FasL系统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肺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Fas/FasL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三七总皂甙干预组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Fas/FasL蛋白和Fas/FasL 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540,0.658,0.668,0.686;均P<0.01)。 结论: Fas/FasL系统活化启动的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系统的激活,阻遏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肺缺血再灌注中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I-R)中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方法:比较肺I-R和假手术对照组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气、肺水肿指标,分析肺脏超微结构。结果:I-R组血浆NO、ET-1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ET-1与动脉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与肺湿/干重比呈正相关。再灌注期,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肺湿/干重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镜观察:缺血1h,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基膜增厚,Ⅱ型细胞微绒毛减少,板层小体减少,肺泡隔增厚。再灌注0.5h,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较明显,至再灌注2h结构开始修复。结论:I-R时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其损伤可能在肺功能紊乱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HO-1在CCK-8减轻脂多糖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1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减轻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LPS组、CCK-8+LPS组、LPS+Hm(氯血红素,CO供体)组、LPS+ZnPP(锌原卟啉,HO-1特异性阻断剂)组。各组给药后2 h、6 h、12 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进行肺组织的形态学观察;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HO-1蛋白活性;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给药后6h肺组织中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组肺组织出现损伤性变化,同时BALF中PMN数目、肺组织中MDA含量、HO-1蛋白活性、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均P<0.05);CCK-8+LPS和LPS+Hm组肺组织损伤程度、BALF中PMN数目和肺组织中MDA含量低于相应LPS组,而肺组织中HO-1蛋白活性、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相应LPS组(均P<0.05);LPS+ZnPP组肺组织损伤程度、BALF中PMN数目和肺组织中MDA含量分别高于相应LPS组,而肺组织中HO-1蛋白活性、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低于相应LPS组(均P<0.05)。结论: CCK-8可部分通过HO-1介导的抗氧化、抑制PMN聚集等效应来发挥减轻LPS所致的肺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三七总皂甙组(PNS组)。取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D),计算肺泡损伤率(IAR)。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C(PKCα、δ、θmRNA)表达。结果IR组和PNS组的W/D与IAR均高于S组(分别P〈0.05和P〈0.01),但PNS组显著低于IR组(P〈0.01)。IR组肺组织的超微结构损伤严重,PNS组损伤程度明显较轻。原位杂交发现PNS组肺小静脉PKCα、δ、θ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IR和S组(分别P〈0.05,P〈0.01)。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上调LIRI时肺组织PKCα、δ、θmRNA的表达,减轻LIRI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2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12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L-精氨酸组(L-Arg,12只)。分别于再灌注5 h取左肺组织,观察bcl-2、bax 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细支气管上皮,L-Arg组bcl-2 mRNA的表达及bcl-2/bax mRNA的比值显著高于I/R组(均P<0.01),bax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L-精氨酸可上调肺组织bcl-2 mRNA的表达、下调肺组织bax mRNA的表达、调控bcl-2/bax mRNA 之间的平衡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