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邳州市中医院脑病2科收治的7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差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56.79±3.16)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43.02±2.78)分,两组均较入院时得到显著升高(P <0.05);出院时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为(75.18±3.84)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为(55.69±3.25)分,两组均较入院时得到显著升高(P <0.05);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风抑郁患者应用中医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舒适护理,比较2组Barthel指数评分、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抑郁患者实施中医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中医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中风抑郁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全程基础护理下(住院—社区—家庭)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再次入院入住时间差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rl指数)、护理满意度情况、再次入院时间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延长再次入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完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康复护理中风早期肢体瘫痪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手法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下肢肌力、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中医治疗组的上下肢肌力、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手法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手法康复护理对中风早期瘫痪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联合中医护理中风疗效。[方法]对790例住院患者使用院前急救联合中医护理。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778例经院前急救后,病情均得到控制,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确诊治疗,12例因病情较重院前急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8.48%。Barthel指数护理后指数高于护理前指数(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中医护理中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脑中风后抑郁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Barthel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Barthel、HAMD、PSQI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护,对比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30 d后、60 d后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46. 45±2. 33)、(65. 94±2. 85),GQOL-74量表中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3. 65±2. 36)分、(76. 62±2. 54)分、(61. 98±2. 46)分、(83. 69±2. 36)分;观察组护理30 d后、60 d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59. 36±2. 64)、(78. 89±2. 46),GQOL-74量表中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7. 51±3. 10)分、(85. 43±2. 43)分、(73. 14±2. 54)分、(84. 17±2. 84)分;护理30 d、60 d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GQOL-74评分中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升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钱帆 《新中医》2015,47(5):296-298
目的:观察脑栓塞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患者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等。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栓塞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早期介入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7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理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h内)加用中医手法;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理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早期中医理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理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1.80分±14.4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30分±17.23分。结论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各种康复要求的卧位、按摩、床上翻身训练等方法,对4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另40例作为对照,以Barthel指数积分与PMA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经平均2个月治疗,康复组患者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幅度明显增大(P〉0.01).结论:在中风急性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国伟 《光明中医》2016,(11):1584-1586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途径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5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解郁丸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癫狂梦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AMD评分、Barthel指数、SCL-90抑郁因子分与SCL-90躯体化因子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Barthel指数、SCL-90抑郁因子分与SCL-90躯体化因子分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Barthel指数、SCL-90抑郁因子分与SCL-90躯体化因子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癫狂梦醒汤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3.
吴琴  王婷  王康 《光明中医》2023,(4):758-760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和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上栗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接受治疗的72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运动训练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抑郁状态、康复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护理后HAMD和SDS均下降(P<0.05),GSES和Barthel指数均增大(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和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提高其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2.80±14.3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80±17.44)分.结论 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FMA和ADL能力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评分为(56.20±36.65)分、ADL能力评分为(78.50±4.2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郭小妹  丁美晖  陈楚玲 《新中医》2016,48(1):185-187
目的:观察改良后的《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对改善患者半身不遂、吞咽困难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入组的方法,运用常规护理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护理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施护。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肌力等级和洼田氏吞咽功能评定对2组患者入院、出院时两项症状和基本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提高、吞咽困难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证明改良后的护理方案对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半身不遂、吞咽困难症状改善和日常生活功能提高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干预结合现代康复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2个月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护理前显著增加,治疗组护理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护理后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显著上升,治疗组护理后改良的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章日红  李丽香  阙建梅 《新中医》2016,48(10):202-204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干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2组均以相同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再予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3%,对照组7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而Barthel指数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总满意率研究组100%,对照组8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及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且能增加医患沟通,有助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各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患者,在发病的1~3天,通过中医辨证分为7型: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以及阴虚风动型;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缺血性中风早期不同证型间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蒙神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高、生活依赖程度最高,风火上扰型次之,阴虚风动型最低;各证型中Barthel指数以痰湿蒙神型最低、生活依赖程度最高,风火上扰型次之,风痰火亢型最高。结论: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相关,其二者可作为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在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中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急性中风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心理护理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h内)加用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早期心理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对急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