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觉器     
《社区医学杂志》2013,(3):71-71
<正>感觉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装置,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感受器与感觉器两词有时通用,但严格地讲其含义并不等同。感受器广泛分布于人体全身各部,其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有的结构非常简单,仅是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如痛觉感受器;有的结构则较为复杂,除了感觉神经末梢外,还有数层结构共同形成的各种被囊神经末梢,如接受触觉、压觉等刺激的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感觉器的结构比感受器复杂,它除了包括感受器外,还包括其附属装置,如视器是由眼球(感受器)和眼副器构成。人体的特殊感觉器有视器、前庭蜗器、味器及嗅器等。  相似文献   

2.
李希平 《医药与保健》2007,15(12):10-10
人耳是怎样感受声音的振动的声波经外耳的集音和传音到达鼓膜及中耳,经声能转换和增益后,通过镫骨振动使前庭窗阶的外淋巴液振动,然后变成液波而使基底膜振动。通过毛细胞的电位变化及化学介质释放,神经冲动的产生开始,然后进入到生理性感音过程。人耳听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眩晕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人体的平衡系统。视觉(眼)、前庭觉(耳)和本体感觉协同作用,共同维系人体的平衡,其中位于内耳的前庭感受器感受头的运动及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信号,而平衡中枢小脑和脊髓在维系人体平衡和平衡代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体的平衡由多个器官共同参与,任何一个器官发生问题都有可  相似文献   

4.
<正>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很多人会出现耳闷这种不适症状,困扰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影响睡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的耳朵从外向内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这三部分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而内耳则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组成。这三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耳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A 若为外耳滴剂,患者取坐位,头偏于一侧且患耳向上,向外耳道滴入23滴,并保持该头位35分钟。若为中耳滴剂,头偏于一侧且患耳向上,滴入滴耳液23滴,而后用手指轻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数次,使药物充分进入中耳并再保持该头位23分钟。无论外耳滴剂还是中耳滴剂,每日均需用药46次,直到病情好转。 B 滴耳前,应做好两件事:一是检查外耳分泌物多少,如果分泌物较多,应先用3%双氧水冲洗中耳及外耳道分泌物,再用消毒干棉签擦干耳道,然后滴药。二是若在寒冷季节,滴药前最好使药水的温度接近体温,以免引起迷路刺激反应而出现头晕、恶心等副反应。 …  相似文献   

6.
您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吗?您回善待耳朵吗?没有耳朵是痛苦的,有了耳朵就应当了解耳朵、善待耳朵。还是先从耳朵的结构谈起。耳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  相似文献   

7.
中耳炎又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鼓室,引起鼓室骨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虽然只是一个容积1~2毫升的小腔洞,却是传导声音的重要器官,它里面有槌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另外还有肌肉、神经和韧带等。三块听小骨靠着韧带、关节组成“听骨链”。整个中耳腔内附着一层粘膜,在外耳道与中耳之间,有一个宽约8毫米,高约9毫米,厚0.1毫米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叫做鼓膜。空气中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振动引起中耳里“听骨链”振动,刺激内耳的淋巴液,引起神经纤维冲动,通过听神经系统,达到大脑听觉中枢,人就听到了声音。  相似文献   

8.
隆多 《药物与人》2003,(4):26-26
耳朵的结构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上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相似文献   

9.
发声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必须经过人的外耳、中耳和内耳,然后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后,才会使人听到声音。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环节出了毛病,听觉都会发生障碍,俗称耳聋。 耳接受声音的装置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负责把声音传导过来,包括外耳道、鼓室和咽鼓管,叫做传音装置。另一部分负  相似文献   

10.
高强噪声(100分贝A以上),因声波能强烈地刺激人耳,可使人耳听觉迟钝,产生暂时性“耳聋”是机能性改变,若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不加防护,则暂时聋日趋加重与发展,人耳听觉会  相似文献   

11.
人的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负责收集声音;中耳通过传音结构将声音传递到内耳;内耳则通过能量转换,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上传到大脑进行声音处理。耳硬化症是病变影响了中耳的传音结构,镫骨底板周围的骨质出现海绵状增生,使底板固定,影响声音传导,从而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耳鸣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不仅可由于耳本身的疾病所引起,有些耳鸣还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先兆,医学视耳鸣为病患的警钟,是向人们发出病患即将发生的信号。 那么哪些情况容易产生耳鸣呢? 外耳问题:外耳炎、异物、耳垢过多、耳膜穿孔、中耳积水、慢性中耳炎并感染造成的耳鸣。 耳咽管功能不佳:包括了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鼻咽腺样体肥大,使得耳咽管开口堵塞,造成中耳与外界压力  相似文献   

13.
外耳——通俗意义上的“耳朵”人们见到的耳朵,在医学上叫作外耳廓,实际上它只是耳朵的一部分,整个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廓里面包含着外耳道,外耳道长约3厘米,与鼓膜相连,其间长着大量的毳毛和耳垢腺。外耳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它的作用却巨大:一方面,它可聚集外界声波导入中耳以引起共鸣,同时它又是中耳和内耳的天然屏障。不过,人耳中最重要的结构还是中耳和内耳,这才是使我们听得见、听得清的基本结构。中耳——三块小骨头的大作用中耳是由鼓膜和鼓室内的锤骨、砧骨、镫骨组成,这3块骨头在医学上称之为“听小骨”。中耳的生…  相似文献   

14.
王文安 《长寿》2003,(10):8-8
前庭周围性眩晕是指前庭周围部病变引起的眩晕,主要见于美尼尔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外耳道耵聍等。前庭周围性眩晕,一般呈发作性,起病急,眩晕突然发生,而且程度很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自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患者自觉周围物体绕着自己旋转,或觉自身向上、下、左、右摇晃,出现一种运动幻觉。患者为稳定自己不致摔倒常常牢牢抓住周围物体,如床栏杆、房柱子、门把手等等。如果此时患者尚能行走,则显著地偏向一侧,即所谓走斜,有时可突然倾倒。发作过程中,意识清楚,常常伴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上面这则新闻,作为一名医生,我觉得这位打工妹的遭遇既可怜又可悲!可怜的是,她为谋求生计背井离乡。在此期间,仅因“右耳阻塞感”之小病去就诊,结果竟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小病酿成大病。可悲的是,她缺少起码的常识,患病不去专科医院,而是“病急乱投医”,遗憾终身。要讲清楚她患耳病的来龙去脉,有必要先谈谈耳部的解剖结构及其特点。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鼓窦、咽鼓管和乳突;内耳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等。耳还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耳、鼻、咽、喉诸器官,多为深…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以打别人的耳光泄愤,有的父母也常以打孩子的耳光教训,事后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甚至留下终生遗憾。 耳——人重要的听觉和平衡器官,其结构精细而薄弱。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和中耳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膜样组织,叫鼓膜。中耳是一个很小的含气腔,内有三块听小骨,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及特征.方法 对125例突聋及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检查,总结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在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特点.结果 1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V波潜伏期延长,9例V波消失;10例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前庭导水管口直径≥1.5 mm.结论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能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检查发现导水管口直径≥1.5 mm是诊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正我爷爷10年前就耳"背",现在全聋了,和他讲话,声音再大也听不见。每每奶奶就指着他的耳朵说,他这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请问聋子老人的耳朵是摆设吗?A天津朱丹丹朱丹丹读者: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其中外耳  相似文献   

19.
小耳畸形是比较常见的,典型的小耳畸形孩子的残耳形状像花生,不会随年龄增长而长开。患儿父母最关心常常是孩子的听力问题,那么小耳朵对孩子听力有多大影响呢?首先来了解一下人儿的生理构造,人的耳朵由三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内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耳和中耳起源于同一组织,主要是第一、第二鳃弓组织;内耳为另一独特的组织起源。因此小耳畸形孩子的中耳也往往同时畸形,而内耳却正常,所  相似文献   

20.
感觉障碍     
人体的感觉系统是机体感受环境作用的结构,通常分为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特殊感觉指视觉、听觉、前庭觉、嗅觉和味觉。本文讨论的感觉障碍为一般感觉障碍(hypesthesia)。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其他不适,例如麻木、灼热、蚁行感等。感觉异常是临床检查中最冗长又最易发生误差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