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接诊的7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观察组(纳入35例,提供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35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负性情绪,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积极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放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症疲乏量表(CFS),同时评估其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积极心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CRF症状,还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帕罗西汀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应激水平、焦虑抑郁情绪、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3月~2022年7月期间97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照组48例联合给予结构式心理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癌因性疲乏、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癌因性疲乏各项评分、皮质醇、促腺上腺皮质激素、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结构式心理模式对替莫唑胺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干预,可有效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应激反应以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希望疗法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肺癌根治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希望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以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和R-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疗法能够显著降低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其癌因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康复、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9-09—2012-09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肢体功能康复及心理干预护理,评价2组治疗前后患者整体功能康复、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功能康复、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不但能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康复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还能获得患者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感、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故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心理护理组(n=40)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睡眠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合并心理护理能够更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拟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特质焦虑评分及状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23.40%);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9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7.23%)。两组对比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术后不良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心理痛苦程度、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晚期肺癌化疗患者10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研究组采取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配合...  相似文献   

10.
背景 至少77.0%的乳腺癌患者会经历癌因性疲乏。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是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大多数研究从单一的希望水平或心理弹性等因素出发,探讨其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将三者结合探讨作用机制的研究有限。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与癌因性疲乏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寻找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靶点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3月-2022年10月,选取在陕西省三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年龄>18岁的32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成人希望水平特质量表(ADH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和癌因性疲乏量表(CFS)分别评定患者的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和癌因性疲乏状况。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ADHS评分、CD-RISC-10评分和CFS评分间的关系;采用AMOS 22.0对心理弹性在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和癌因性疲乏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检出率为88.58%。ADHS评分、CD-RISC-10评分与CFS评分均呈负相关(r=-0.750、-0.809,P均<0.01)。ADHS评分与CD-RISC-10评分呈正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心境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8例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和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OMS-SF和AQLQ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POMS-SF量表中精力-活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抑郁-沮丧、总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AQL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改善CVA患者的心境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障碍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RPF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71.74%)(P<0.05).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有效缓解食管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其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的患者增加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更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性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健康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其中36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简称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采取强化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简称强化护理组。强化护理组措施主要包括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处理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强化规范降压药物的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早期康复训练、健康宣教等。干预后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strok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SKQ)评估2组患者对脑卒中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对2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评定,并对血压控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情况比较,强化护理组SKQ总得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护理组健康行为得分明显高于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护理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性综合护理干预可使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更好地掌握脑卒中的预防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提高血压控制率,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干预以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39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2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6周后仍用上述量表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抑郁情绪阳性率为53.8%,干预前2组间HAMD、WHOQOL-BREF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较差等的问题。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多系统萎缩照料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干预以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40例多系统萎缩照料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组心理状况;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评估2组生活质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仍用上述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多系统萎缩照料者在干预前焦虑、抑郁阳性率60%;干预前2组间HAMA、HAMD、WHOQOL-BREF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各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系统萎缩照料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存在生活质量较差等的问题。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喉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喉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正念减压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患者66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普通护理,而实验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以及生活质量QL分值来评估各组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经过各自护理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分值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而QL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积极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别设为对照组(n=46)和干预组(n=4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正负性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前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增加其积极体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06—2013-08我院40例住院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社会支持、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复查项目。以SF-36量表评估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