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本组OVCF共468例,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PKP治疗,累及T6~L5共608个椎体.其中男性93例120椎, 女性375例488椎,年龄54~94岁,平均68.2岁.单椎体360例,双椎体76例,三椎体32例.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伤椎高度测定及胸腰段脊柱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疗效,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 412例(540椎)术后得到6个月~5年随访,平均3.6年.本组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26±0.98)分,术后2天降低到(1.63±0.83)分,末次随访时(1.85±0.89)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62±0.94)分下降到术后2天的(0.18±0.45)分, 末次随访时(0.21±0.54)分(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3.15±0.83)分改善到术后2天的(1.41±0.56)分,末次随访时(1.47±0.62)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19.39±2.22) mm、(19.19±2.06) mm,术后2天改善到(24.47±2.04) mm、(24.38±1.93) mm,末次随访时(23.88±2.25) mm、(23.57±2.12) mm(P<0.01).胸腰段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20.28°±4.64°,术后2天12.2°±4.36°,末次随访时13.12°±3.38°(P<0.01).本组73椎(12%)发生骨水泥渗漏,除2例术后出现神经损害表现经对症治疗缓解外,其余均无不适主诉.末次随访时,18例(4.4%)出现疼痛复发或出现新的疼痛,16例(3.9%)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KP治疗.结论 PKP治疗OVCF,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脊柱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50岁以上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50~61岁,平均54.5岁,累及T11~L2共36个椎体.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填充物均应用MIIGX3人工骨.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伤椎高度及胸腰椎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2.5min/椎,出血量平均38.5ml,椎,MIIGX3填充量平均5.0ml/椎,无肺栓塞、MIIGX3渗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年6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8.5±0.8分,术后2d时降低到2.2±0.8分,末次随访时为2.5±0.8分;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8±0.6分下降到术后2d的0.2±0.6分,末次随访时为0.3±0.5分;伤椎椎体前、中柱高度分别由术前的21.5±3.1mm、20.3±2.9mm,改善到术后2d的24.6±2.8mm、24.3±2.1mm,末次随访时为24.4±2.6mm、24.1±2.5mm: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18.5°±4.5°,术后2d改善为13.5°±3.5°,末次随访时为14.0°±4.5°.各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影像学复查示术后MIIGX3充填均匀,术后3个月时已基本吸收.为自体松质骨替代.结论: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65例胸腰段OVCF行PKP手术。术前及术后3 d、6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椎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角(Cobb角)。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VAS评分由术前(6.62±0.63)分降为术后3 d(3.22±1.20)分(P=0.000),6个月为(2.12±1.15)分(P=0.000)。椎体高度由术前(15.26±1.19)mm恢复至术后3 d(18.14±1.29)mm(P=0.000),术后6个月为(17.65±1.37)mm(P=0.000)。Cobb角由术前16.25°±2.66°恢复至术后3 d的6.34°±1.68°(P=0.000),6个月随访为7.13°±1.82°(P=0.000)。结论 PK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OVCF的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手术治疗44例中上胸椎(T8椎体及以上胸椎)OVCF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1(14.4±6.0)个月。单个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1.5~3.8(2.4±0.5)ml,手术时间28~110(45.4±13.8)min。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发生3例其他椎体再骨折,其中2例再次行PKP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PKP治疗中上胸椎OVCF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有效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10月,使用国产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PKP工具包治疗12例椎体重度OVCF,男3例,女9例;年龄56~82岁.病程1~49个月,平均4.2个月.重度OVCF位于胸椎11个,腰椎4个,其中3个胸椎为极度压缩骨折;非重度OVCF位于胸椎4个,腰椎3个.单椎体4例,双椎体6例,三椎体2例.在C臂X线机透视监视下,胸椎经后外侧入路,腰椎经椎弓根入路完成单侧PKP和PVP.PKP治疗8个胸椎和4个腰椎重度OVCF,PVP治疗7个非重度OVCF.结果 12例19个椎体手术过程顺利,3个胸椎极度压缩骨折不能完成PKP治疗.术中球囊最大扩张压力为(1 068±296)kPa,球囊扩张容积为(3.1±1.2)mL;每个椎体手术时间PKP为(44.9±10.6)min,PVP为(36.5±6.8)min;骨水泥填充量胸椎(2.5±0.6)mL,腰椎(3.6±1.2)mL.术后住院时间(3.7±1.6)d.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2.35±0.61)分和(2.89±1.07)分,与术前(8.27±1.3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 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9个椎体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漏至椎旁软组织和/或椎间盘,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单侧入路PKP是治疗重度OVCF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4个伤椎,其中男13例19个伤椎,女17例25个伤椎;年龄66~83岁,平均72岁;骨折部位为T7~L5椎体,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3例3个椎体前缘有少许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其余椎体X线片上均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术后48h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并可下床活动,住院4~12 d.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6±0.2分,术后为2.0±0.3分,末次随访时为2.1±0.2分,术后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1.1分降低到术后20.3±1.2分和末次随访21.1±1.2分(P<0.01);伤椎前、中柱的平均高度由术前15.1±1.8mm增加到术后24.3±2.1 mm和末次随访24.4±1.8 mm,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1.2°±4.3°减小到术后10.1°±3.2°和末次随访10.2°±3.3°(P<0.05).结论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及减少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2):2050-2054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1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PKP治疗,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均顺利完成。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和OD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和Cobb角及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11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平均随访(16.80±3.51)个月(12~2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73±1.03)分降低到术后的(3.58±0.89)分,末次随访时为(1.16±0.85)分(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69.62±5.07)%降低到术后的(34.44±3.10)%,末次随访时为(16.27±2.79)%(P<0.05)。影像测量方面,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6.24±1.46)mm恢复到术后的(19.38±1.37)mm,末次随访时为(19.36±1.36)mm;伤椎中央高度由术前的(18.01±1.67)mm恢复到术后的(21.10±1.41)mm,末次随访时为(21.09±1.67)mm;椎体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5.76±5.21)°矫正为术后的(9.23±3.95)°,末次随访时为(9.20±3.87)°;术前与术后影像测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有4例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可靠,可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裂隙周围硬化的Kümmell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裂隙周围硬化的Kümmell病患者在本院接受PKP治疗。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测量并记录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的矫正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脊髓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术前VAS评分、ODI、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后凸角分别为(8.9±0.4)分、(87.5±3.5)%、(41.3±5.2)%、22.1°±1.8°,术后2 d分别为(2.2±0.6)分、(31.8±4.1)%、(71.2±4.9)%、12.6°±1.4°,末次随访时为(2.0±0.3)分、(26.1±1.3)%、(70.7±4.8)%、13.2°±1.8°,术后2 d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用于治疗椎体裂隙周围硬化的Kümmell病安全、有效,能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安市红会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117例,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PVP组61例,PKP组56例。对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SF-36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椎体前缘高度、局部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的ODI、VA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评分显著优于术后1 d的评分(P<0.05);但同时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PKP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PVP组、伤椎Cobb角小于PVP组(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PKP与PVP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PKP在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Cobb角的恢复上表现更为优异,且骨水泥渗漏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均较低,推荐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使用PKP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 OVCF )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采用PKP治疗高龄胸腰椎OVCF 58例共65个椎体,男18例(18个椎体),女40例(47个椎体),平均年龄78.1岁(75~87岁)。致伤原因均为低能量型损伤;患者腰背部持续疼痛,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影像学表现为伤椎椎体后壁完整,非爆裂性骨折。伤椎部位T6~L4,其中58个椎体为T10~L2。术前和术后2 d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 scale ,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 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伤椎再骨折和相邻椎体骨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8月。术前和术后2 d VAS评分分别为8.21±0.72和2.94±0.83,ODI分别为(81.02±7.24)%和(27.35±6.11)%,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70.75±5.31)%和(82.14±4.90)%,伤椎中部相对高度分别为(71.72±4.54)%和(84.46±4.51)%;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为(80.83±5.14)%,伤椎中部相对高度为(82.65±6.20)%,与术后2 d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5例共5个椎体,随访期间发生伤椎再骨折3例3个椎体、相邻椎体骨折4例4个椎体。结论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OVCF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使用不同内固定棒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临床资料(n=134)。根据手术中使用的内固定棒类型将患者分为钴铬棒(cobalt chromium,Co Cr)组(n=33)和同直径的钛棒(titanium,Ti)组(n=10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拍摄脊柱X线片并测量冠状面主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o Cr组患者主弯角度术后为14.72°±5.01°,末次随访为16.12°±5.48°,末次随访主弯角度丢失1.40°±3.07°;胸椎后凸角术后为22.19°±5.44°,末次随访为21.27°±5.34°。Ti组患者主弯角度术后为17.37°±12.10°,末次随访为20.25°±9.56°,末次随访主弯角度丢失2.89°±4.27°;胸椎后凸角术后为18.02°±7.98°,末次随访为16.53°±6.93°。2组术后主弯角度、末次随访主弯角度、末次随访主弯角度丢失、术后胸椎后凸角、末次随访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IS矫形中,与钛棒相比,钴铬棒可在冠状面上提供更大的矫形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由于矫形引起的矢状面胸椎后凸角减少,维持较好的矢状面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发生伤椎再塌陷情况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采用此2种术式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OVCF患者资料581例。依据术式分组并测量术前、术后3 d内及末次随访的伤椎高度,对比伤椎再塌陷发生率及再塌陷所造成的矫正高度丢失比的组间差异,并结合既往研究及影像观察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术后伤椎再塌陷发生率PVP组为2.94%,PKP组为16.19%;再塌陷所造成矫正高度丢失比PKP组为>PVP组。结论 PVP、PKP治疗OVCF,术后伤椎再塌陷风险不同,PKP较PVP更严重,此现象需引起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于过伸体位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Kummell 病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18例骨质疏松性Kummell病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62~86岁,平均69.5岁;背部疼痛病史1个月~3年,平均3.5个月。测量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侧位X线片上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乎术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5.8个月。 Cobb角由术前的32.60°±3.82°改善至术后7.60°±1.68°,VAS评分及ODI由术前平均8.7分、88.6%改善至术后平均2.6分、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Cobb角9.60°±2.06°,VAS评分和ODI分别为2.2分和26.4%,与术后2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过伸体位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 Kummell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观察组),40例行单球囊单侧扩张(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拍摄X线片并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价患者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观察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2年.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PKP治疗OVCF能够提升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效果,减轻术后矫正效果的丢失,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16.
局麻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局麻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29例,男47例,女82例;年龄61~92岁,平均73.7岁;胸椎88节,腰椎101节. 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椎体高度改变、局部Cobb角的改善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4.2个月. 腰痛VAS评分术前为7.9±2.5,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1.8、3.0±2.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高度术后得到部分恢复,Cobb角术前(28.3±13.7)°,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6.2±9.8)°、(19.1±1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漏23例(17.8%),其中1例出现短暂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发生呼吸暂停1例,经抢救恢复;肠梗阻1例,经治疗好转;骨水泥致椎体骨折分离1例;邻椎骨折4例. 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微创外科手术,其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可有效维持骨折稳定,近期、中期疗效肯定,远期有待继续随访. 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其中骨水泥外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并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骨折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测量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椎体Cobb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05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压缩率分别为(36.0±12.1)%、(3.8±2.4)%、(3.8±3.0)%;椎管狭窄率分别为(35.6±9.0)%、(10.9±3.7)%、(10.7±3.4)%;Cobb角分别为33.6°±8.7°、3.1°±2.0°、3.2°±2.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各观察指标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骨折椎椎体复位效果好,减少内固定失败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并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其对后凸畸形的矫正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采用PVP治疗的100例OVCF患者及采用PKP治疗的90例OVCF患者临床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经后路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3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平均随访38.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截骨区前缘和后缘的高度以及填写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末次随访时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结果 术前Cobb角为41.6°±7.8°,术后3个月Cobb角为7.8°±4.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8.6°±4.1°,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丢失(P>0.05).截骨区前缘高度增加(2.7±0.8)mm.截骨区后缘高度压缩(7.2±3.1)mm.术前、术后3月VAS评分分别为(7.1±2.9)分和(2.5±1.3)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完整地保留了伤椎峡部及下关节突,保持了伤椎与下位脊椎的连续性,减少了截骨区脊椎矢状面的移位,同时也保留了神经根通道的上壁,从而减少了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