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d7、d14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胸片变化及预后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肺损伤发生率差异以及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治疗组SAP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1.1%,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d14乌司他丁治疗组肺损伤程度指标RR、PaO/FiO2、PaCO2及胸片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d7最为显著(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SAP引起的AL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显著减少SAP引起的ALI的发生,并能促进SAP的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疗效。方法选择ALI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3、7 d的血气分析变化,同时观察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与对照组(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早期应用有助于改善ALI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将6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600 kU/d、丹参注射液30 mL/d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创伤后急性肺损伤预后,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996年2月~2001年12月收治的64例SAP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预防治疗组31例.结果:常规治疗组肺损伤发病率48.5%(16/33),ARDS发病率30.3%(10/33);预防治疗组肺损伤发病率35.5%(11/31),ARDS发病率9.7%(3/31).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性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S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NIPPV治疗)和对照组(乌司他丁联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和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和指数(PaO2/FiO2)、pH值、乌司他丁浓度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达到峰值的时间和半衰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NIPPV治疗ALI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气指标、保证血药浓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田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314-1315
取本院呼吸内科于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76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肺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呼吸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80例ARDS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 评分、肺损伤评分、X线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II评分、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X线胸片变化以及肺损伤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可以改善肺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创伤后急性肺损伤利用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0月~ 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利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利用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氧合指数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大黄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50%[1].本研究拟观察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乌司他丁在ALI/ARDS机械通气的肺保护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降低病死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黄联用乌司他丁对胸腹部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6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大黄 乌司他丁组(联用组)、大黄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4组常规治疗相同.联用组从入院急诊术后1 d开始每日口服中药大黄胶囊,每日3次,从入院当日(急诊术前)及术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0 kU 生理盐水100 ml,每日2次,均连用6 d.大黄组和乌司他丁组仅加用大黄或乌司他丁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及病死率,并取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6以及IL-8等炎症介质水平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ARDS发生率及7 d病死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以联用组为佳(P<0.05或P<0.01);各治疗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以联用组为佳(P<0.05或P<0.01);各治疗组治疗7 d内血浆TNF-α、IL-2、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大黄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对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肺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减少机体对创伤侵袭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诱发组织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37例 SAP患者随机分为 CVVH治疗组 (2 2例 )和对照组 (1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 ,CVVH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 CVVH治疗。两组均同时监测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1β(IL 1β)、C 反应蛋白 (CRP)及淀粉酶 (AMS)、脂肪酶 (L ip)水平 ,并进行血、尿液和滤出液的常规检查 ,同时观察肺、肝、肾、心和脑等脏器功能。结果  CVVH治疗组对脏器组织的保护作用优于对照组 ,可改善体内炎症状态 ,病死率 (18.2 % )较对照组 (33.3% )低 (P <0 .0 5 ) ,平均住院时间为 (18.3±5 .7) d,亦短于对照组 (2 7.5± 8.6 ) d。结论  CVVH对 SAP诱发的组织器官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甘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将35例SAP并发AL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遂治疗。对比2组肺功能指数、血气分析指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第5天时,治疗组的血清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aO2/FiO2、PaO2及R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RDS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遂可以有效控制或缓解SAP患者ALI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F-κB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相关性肺损伤中的表达改变情况及乌斯他丁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TAC)注射方法建立大鼠ANP肺损伤模型。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ANP生理盐水对照组(ANP组)和乌斯他丁治疗组。各组于术后3,6,12h剖杀,检验NF-κB的表达情况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TNF-α的变化及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相对于SO组,ANP组大鼠从3h开始,MPO及TNF-α增高,NF-κB表达于3h增高,6h达到高峰,给予乌斯他丁治疗后,肺损伤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ANP相关肺损伤与NF-κB的激活有关,乌斯他丁通过下调NF-κB表达对ANP相关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在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8只):野生型对照组(WT+CON组)、野生型S...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方法将4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AP组,采用3.5%牛磺胆酸钠(1mlkg)胰胆管内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动态定量测定肺湿重系数、腹水量、血清淀粉酶、IL10、IL18的水平和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mRNA与IL18mRNA的表达,并在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SAP组肺湿重系数、肺损伤评分、腹水量、血清淀粉酶、IL10、IL18水平和肺组织中IL10mRNA与IL18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和增强(P<0.05),IL18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60,P<0.01)。SAP组大鼠血清中IL10与肺组织IL10mRNA水平均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6,P<0.01与r=-0.60,P<0.01),而IL18与肺组织IL18mRNA水平均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4,P<0.01与r=0.79,P<0.01)。结论IL18在SAP并发肺损伤中有重要的作用,而IL10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内毒素 (endotoxin ,ET)、细胞因子 (cytokine,CK)、氧自由基 (oxygenfreeradi cals ,OFR)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时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注射 1 5 %去氧胆酸钠制成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时ALI模型。选用纯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共 4 0只 ,体重 2 2 0~ 2 5 0g,随机分成两组 :假手术对照组 (Sham ,n =10 ) ;SAP模型组(SAP ,n =30 ) ,分别于造模后 2 4h活杀。测定动脉血气 ,血清淀粉酶的含量 ,血清内毒素及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TNF α、IL 6、MDA、SOD的含量 ,肺湿 /干系数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SAP组血清内毒素 ,血淀粉酶 ,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TNF α、IL 6、OFR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 (P <0 0 1) ;动脉血气显示肺损伤严重 ,肺湿 /干比值较Sham组明显升高 ,肺通透性明显升高 ,肺病理学形态改变加重。结论 ET、TNF、IL 6、OFR在SAP时ALI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青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PD组)和非腹膜透析组(NPD组).PD组运用腹膜透析技术对24例SAP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NPD组运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CT积分、APACHE Ⅱ积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比较两组血浆、腹膜透析液中TNF-α,IL-6,IL-8,IL-10和CRP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结果 PD组及NPD组腹痛消失和腹胀缓解时间为(19.70±7.32)h vs.(81.46±36.68)h和(23.16±6.95)h vs.(78.19±29.26)h;两组比较PD组明显优于NPD组(P<0.05).治疗后PD组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CRP在各时相点较NPD组显著降低(P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lcoholicacutepancreatitis,A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2000~200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有78例并发肝功能损害,根据发病前12~48h内有无大量饮酒分为两组:酒精性AP组(观察组)36例和非酒精性AP组(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肠道外营养、抗感染等常规支持治疗外,均另予以还原型谷光甘肽、门冬氨酸钾镁或甘利欣静脉滴注等护肝治疗,并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AAP患者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对AAP要警惕其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积极采取各种综合方法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发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