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150例GER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疗程均为8周。记录食管近端、远端最大蠕动收缩波幅和近端至远端蠕动波峰值传导时间,计算食管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长度/时间)和湿咽成功率、pH<4反流次数、长时间(持续≥5min)反流次数、pH<4时间百分比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和湿咽成功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4反流次数、长时间(持续≥5min)反流次数、pH<4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7%vs 85.4%,P<0.05)。结论莫沙必利可促进胃肠动力和减少反流次数,治疗GERD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无效食管动力(IEM)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IEM所致的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 Q)问卷评分、食管体部蠕动收缩波幅、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湿咽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RD Q问卷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近端、中端和远端各蠕动收缩波幅、DCI、湿咽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近端、中端和远端各蠕动收缩波幅、DCI、湿咽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IEM所致的GERD患者可增大食管体部蠕动收缩波幅,提高DCI和湿咽成功率,降低GERD Q问卷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艾司奥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障碍及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对其的影响. 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将31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二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15例)和反流性食管炎组(16例).采用标准食管测压法,分别记录静脉推注甲氧氯普胺20mg前后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并在湿咽情况下测定用药前后的食管蠕动波波幅、蠕动波持续时间、蠕动波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酸反流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压力及湿咽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高分辨多通道毛细灌注测压检查及24 h食管pH动态监测,根据24 h食管pH监测指标结果,以DeMeester积分<14.7为标准,将43例患者分为生理性酸反流组和病理性酸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压力及湿咽成功率.结果:病理性酸反流组LESP、食管体部远段压力、湿咽成功率(%)较生理性酸反流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近段、中段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RD患者病理性酸反流与LESP、食管体部远段压力、湿咽成功率密切相关,而与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近段、中段压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结肠代食管术后移植段结肠运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结肠代食管术后移植段结肠的运动变化。方法 应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仪对10例行结肠代食管术的食管癌患者分别在静息、干咽、湿咽的不同状态下进行移植段结肠腔内测压.并结合术后胃肠功能等级评定对不同移植方向的结肠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共记录到低幅非推进性收缩16次,高幅非推进性收缩13次.低幅推进性收缩21次,高幅推进性收缩23次。湿咽较干咽食管收缩波更易通过吻合口向移植段结肠传导.并诱发结肠的继发性收缩波。移植段结肠推进性收缩波的方向取决于结肠移植的方向。结肠顺蠕动移植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等级评定优于结肠逆蠕动移植的。结论 移植段结肠存在着稳定和匀质的收缩。结肠代食管术中应力争行结肠顺蠕动移植。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0):943-946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差异。方法 134例GERD患者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组(NERD组)46例、糜烂性食管炎组(EE组)43例、Barrett食管组(BE组)45例,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VIP水平,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并测定食管体部收缩情况。结果 EE组、BE组患者血浆VIP水平均显著高于NERD组(P<0.01,P<0.05);BE组患者血浆VIP水平显著低于EE组(P<0.05)。EE组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NERD组(P<0.01);BE组患者的血清NO水平与NER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组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EE组(P<0.05)。NERD组、BE组患者食管近段收缩波幅大于EE组(P<0.01);NERD组与BE组患者的食管近段收缩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RD组患者食管远段收缩波幅大于EE组和BE组(P<0.01);EE组患者食管远段收缩波幅与B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组、BE组患者的食管近段有效蠕动波均少于NERD组(P<0.05),EE组食管近段有效蠕动波与B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组患者食管远段有效蠕动波少于NERD组和BE组(P<0.05),NERD组患者食管远段有效蠕动波与B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P、NO对食管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血浆VIP、血清NO水平可作为GERD类型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临床应根据GERD的类型及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胡桃夹食管(nutcracker esophagus NE)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使用高分辨多道灌注测压系统(PC polrrafHR瑞典产)分别对20例对照组,两组各15例胡桃夹食管患者钙拮抗剂联用和非联用抗焦虑药物的服药前后不同时段进行食管动力测定。结果:服药前两组NE食管下段蠕动波幅,食管收缩时间,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服药后30天两组NE患者与用药前比较,三项指标测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15d联用抗焦虑药物组的三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不联用抗焦虑药物组(P<0.01)。服药后NE组食管下段蠕动波幅、食管收缩时间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下段高幅蠕动、收缩时间延长在N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精神和心理因素是重要致病因素。治疗中不可缺少联用抗焦虑药物。  相似文献   

8.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远期食管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改良Heller术后远期食管运动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 1998年至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随访经腹改良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72例,随访期3~10年.对其症状、食管动力学和食管腔内24 h的pH值等进行记录.结果 食管下括约肌切开侧压力由术前(44±12)mm Hg降至(10±5)mm Hg,松弛率由49%±20%升至8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进食梗阻感的24例患者中,11例食管下括约肌两个方向压力高于正常,松弛功能不良;7例3个方向压力高于正常,松弛功能不良.全组患者吞咽后体部全部表现为同步收缩及无传导收缩,缺乏推进性蠕动.结论 成功的改良Heller术后远期食管动力学功能特点为:①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力至少一个方向压力低于正常,至少一个方向压力高于正常.②食管下括约肌在吞咽时食管后壁仍弛缓障碍,不能充分松弛.术后进食有梗阻感者,表现为2~3个方向松弛不良.③吞咽时食管体均为同步收缩波,无正常的蠕动波可见,食物靠重力作用通过食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的食管动力学特点,探讨糖尿病在老年胃-食管反流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的26例患有糖尿病和24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食管动力检查和pH监测,对比观察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收缩力、收缩波传导速度和持续时间及Demeester积分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食管收缩波传导速度为(2.89±1.88)cm/s,较对照组(4.54±2.61)cm/s明显减慢(P<0.05),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收缩力及Demeester积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管动力改变有老年人特点,糖尿病不是导致老年病理性酸反漉出现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膈脚屏障及食管体部清除功能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膈脚屏障功能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功能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作用。方法GERD组和健康(HS)对照组同步进行餐前1h和餐后2h食管pH值和食管动力监测。结果(1)pH监测结果:GERD组8例,餐后pH<4的百分比中位数为11.2%;而HS组8例,餐后pH<4的百分比中位数为0.4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GERD组和HS组餐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均较餐前下降(P<0.001);GERD组及HS组餐前或餐后LESP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GERD组餐前及餐后与吞咽相关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后蠕动收缩波幅(Post-LESRA)明显低于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4)与HS组比较GERD组餐前及餐后静息膈脚张力(Dia-A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5)餐前及餐后深吸气时膈脚张力(Dia-AM),在GERD和H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深吸气时膈脚张力可使胃食管交界处(EGJ)压力升高3~4倍。(5)GERD组餐前及餐后食管远端蠕动收缩波幅明显低于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1)静息膈脚张力、食管远端蠕动清除功能及与吞咽相关的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后蠕动清除能力在GERD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2)深吸气时GERD组和HS组膈脚张力均可使EGJ区域压力增高数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咽反射在指导昏迷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的作用.方法 根据拔管前是否实施咽反射检查将108位患者分为咽反射检查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带气管导管时间、住ICU时间、肺炎发生率以及再插管或气管切开率.结果 试验组带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分别为(5.4±3.0)d和(7.3±3.1) d(P<0.05),住ICU时间两组分别为(7.2±3.6) d和(9.2±3.7) d(P<0.05),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5.1%和57.7%(P<0.05),再插管和气管切开率分别为21.6%和46.5%(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咽反射可作为预测昏迷患者能否拔管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IBS患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乙状结肠动力的改变。方法 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各 2 0名及对照组 1 5名 ,分别采用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和进餐状态下乙状结肠移行性高幅突发波、非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及占记录时间百分比的变化 ;比较乙状结肠在进食前后的动力指数。结果 在空腹状态下 ,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1 5 9± 4 9)显著高于便秘型IBS组 (1 0 9± 5 6 )和对照组 (9 4± 3 6 ) ,主要表现为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延长 ,便秘型IBS组非移行性高幅突发波持续时间也显著延长。进食后 30min内 ,对照组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2 1 8 7± 76 5 )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 ,腹泻组的动力指数 (86 5± 5 3 4 )改变幅度也显著高于便秘组 (4 2 4± 2 9 6 )。试餐后第 6 0min ,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6 5 4± 1 1 7)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便秘组 (1 9 8± 1 4 5 )和正常组 (2 3 2± 1 1 3)。结论 空腹状态下 ,腹泻型IBS患者乙状结肠推进性运动增强 ;胃结肠反射主要表现为蠕动性收缩增强 ,发生较晚 ,持续时间较长。便秘型IBS患者胃结肠反射强度弱且消失快 ;健康人胃结肠反射出现较早且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选择适合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31±16)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5 d使用sonos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胸探头频率2.5 mHz,图像存储于光盘以便图像回放进行数据测量与分析.组织多普勒超声观察指标包括:(1)依据三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收缩期主波(S波)的持续时间、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心室舒张主波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波(A波)的持续时间及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心室舒张主波起点至A波终点的持续时间;(2)右室侧壁基底部(三尖瓣环处)和右室侧壁中部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结果 术后脉冲组织多普勒频谱测三尖瓣瓣环收缩期S波术后运动峰值速度(0.16±0.05)m/s比术前(0.20±0.04)m/s明显降低(P<0.05),舒张期心房收缩期A波运动峰值速度(0.12±0.03)m/s比术前(0.16±0.02)m/s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三尖瓣收缩期主波(S波)的持续时间(231±36)ms较术前(265±24)ms明显缩短(P<0.01);术后右室侧壁基底部和中部运动速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准确无创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paraneoplas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PN) 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例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特点.测定指标包括: (1)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末端运动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2)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 (3) 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结果 (1)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感觉运动神经均受损, 波幅总异常率高于神经传导速度总异常率 (P<0.05) ,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 (P<0.05)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 神经传导检测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 (P<0.05) ; (3) F波异常率低于神经传导检测异常率 (P<0.05) .结论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病多见, 远端损害重, 下肢比上肢损害明显, 以感觉神经轴突损害为主, 运动和感觉神经脱髓鞘程度相似.分析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咽和食管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例(男18、女12)新生儿尸体上,观察了咽和食管的形态结构和位置。1.鼻 咽部 口咽部及喉咽部的长度、宽径、前后径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新生儿咽的全长为35.72±3.01mm。咽的下界70.00±8.37%与第四颈椎平面相对。2.咽鼓管咽口的形态、位置、方向及腭扁桃体的度量。3.食管颈段、胸段和腹段的长度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新生儿食管全长为88.45±6.67mm,与身长的比值为1:5.60±0.38。4.自中(上)切牙和鼻前孔分别至食管的起始部、与主动脉弓邻接处、与左支气管邻接处、穿膈肌食管裂孔处及与贲门连接处的距离及食管上述五处的宽(内)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性食管痉挛( DES )的临床表现及食管测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84例DES患者( DES组)及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RE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结果。结果(1)临床表现:DES组以胸痛和吞咽困难为主,RE组以胸痛、反酸、烧心为主,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诊断DES、RE的阳性率分别为29.7%、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钡餐检查:食管钡餐在诊断DES、RE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食管测压:DES组在食管测压检测中食管体部出现同步收缩波、多发重复收缩波占73.8%,湿咽成功率为62.36%。 RE组食管体部近端和远端压力、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长度均低于正常值,多发重复收缩波占20.0%,湿咽成功率8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DES临床表现以胸痛和吞咽困难为主,且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以食管中上段为主;而反流性食管炎病变以食管中下段为主。食管测压是诊断DES较为准确的方法,较胃镜和钡餐更准确,有助于提高DES诊断,做到早期诊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反流性食管炎(GERD)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内镜分级、食管动力学及食管24 hpH值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242例GERD患者,依年龄分为研究组95例(≥60岁),对照组147例(60岁),比较两组基线情况、临床表现、内镜分级、食管动力学及食管24 h动态pH值。结果:研究组BMI、肥胖、病程及非典型症状发生率及内镜轻、重度病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性别比、烟酒史及典型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ESP、LEPP较对照组低,体部蠕动波双峰及以上波增多,同步收缩波频率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卧位反流时间、立位酸清除时间及卧位酸清除时间所占百分比及De-Meester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立位反流时间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GERD患者酸暴露明显,易出现严重食管黏膜损伤,需长期维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贲门失弛缓症下段食管的应力-生长关系.方法:将20只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贲门失弛缓症病变模型组,病变组于胃镜下在下食管括约肌(LES)处分4点环行注射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BAC)0.5 ml/点,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病变组于4、6、8周后,对照组于8周后,测LES压力(LESP)和食管体部收缩波幅.取食管下1/3段测不同拉伸比下的压力-容积,并以指数曲线拟合.将实验段食管垂直轴向剪成长度约2 mm的环状,扫描读取管壁厚度、内外周径,再径向剪开食管环,扫描张开角,计算其残余应力.结果:病变组在注射BAC后4、6、8周,LESP分别为(31.2±5.11)、(30.6±3.61)、(32.2±3.76) mmHg(1 mmHg = 0.133 kPa),较注射前显著增高(P<0.05、P<0.01和P<0.01),而对照组较注射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动物食管体部收缩波幅均较注射前无显著变化.病变组4、6周后下段食管的顺应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以注射后4周最小.病变组下段食管内壁的残余应力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小(P<0.05),但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接近对照组.结论: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段的顺应性降低,并存在显著的异常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34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结果 纤颤电位出现率29.4%,正锐波出现率31.6%;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平均波幅增高79.4%,时程增宽72.1%,多项波30.9%;重收缩时单纯相26.5%,混合相57.4%.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42.9%;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72.5%.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可出现神经肌肉损害,其损害以损害神经末端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为临床开展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结果 46例胃镜检查食管无异常,32例食管见明显的环状收缩;X线检查显示30例食管中下段同时出现多个较浅的非推进性收缩,其余48例未见明显异常;食管压力测试显示78例同步性收缩波占22%~70%,同步收缩波持续时间在4s~18s之间,平均(6±0.8)s;波幅在35.3~618.6m mHg,平均(269.2±35.7)mmHg;45例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减轻,33例吞咽困难也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临床应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配合对症治疗才能提高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