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CT扫描检查骶管囊肿的检出率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6例骶髂关节CT扫描患者的骶管改变情况.CT扫描包括骨算法重建及标准算法重建.结果 骶髂关节CT扫描阴性的1 025例患者中发现骶管囊肿36例,检出率为3.5%(36/1 025).其中单发囊肿34例,多发囊肿2例.囊肿位于S1水平5例,S1~2水平4例,S2水平22例,S2~3水平4例,S3水平3例.囊肿最小短径0.5 cm,最大长径3.2 cm,平均1.2 cm.CT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均匀的囊性低密度影,伴有骶管扩大19例.CT扫描采用骨算法重建29例,采用标准算法和骨算法重建7例.临床发现并正确诊断11例,仅占30.6%(11/36),约69.4%(25/36)病例出现漏诊.结论 骶髂关节CT扫描阴性患者骶管囊肿检出率约为3.5%,CT扫描宜同时采用标准算法和骨算法重建,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骶髂关节穿刺注射的方法.方法 对75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150个骶髂关节进行CT引导骶髂关节穿刺注射,记录操作过程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以CT证实针尖在骶髂关节腔内为穿刺成功,总体成功率为100%,一次成功率为92.7%.穿刺层面到骶髂关节下缘的距离约占整个骶髂关节的1/3,进针点与后正中线距离:左侧为(3.4±0.6)cm,右侧为(3.3±0.5)cm;进针深度左、右侧均为(4.9±1.1)cm,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偏离的角度:左侧为23.1°±3.8°,右侧为23.2±3.9°.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骶髂关节中下1/3交界处附近关节间隙较宽、位置浅在且利于垂直进针的层面作为穿刺层面,自后正中线旁开约3.3cm、以偏离矢状面约23°、进针深度为4.9 cm可顺利穿刺进入骶髂关节滑膜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骶髂关节给药及加强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寻找治疗AS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 AS患者56例(均符合纽约标准),随机分组:A组(CT引导下骶髂关节给药+小剂量SASP1.5g/d)30例,B组(常规SASP2~3g/d治疗组)26例。A组在入院后1~3天即在CT引导下骶髂关节内每侧给药:得宝松1ml+VitB(12),同时口服SASP 0.5g tid;B组口服SASP 0.75g~1.0g tid。两组均进行护理指导。分别在治疗后3天、1周、2周、4周、3个月时分析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自我评价、枕墙距、胸廓动度、Schober’s征、脊柱侧弯程度、ESR、CRP等)。结果 A组骶髂关节注药后3天起效,较B组(3周始显效)显效早,第四周时A组有效率100%(22/22),B组4周时有效率70.6%(12/17)b。结论 AS患者骶髂关节给药并加强护理可较快缓解症状,配合小剂量SASP口服治疗,疗效维持。  相似文献   

4.
张英梅 《现代保健》2009,(31):107-108
骶髂关节结核临床上并不多见,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8%。骶髂关节结核多发生在20~40岁,女性居多,多为单侧,早期下腰及臀部疼痛不适,与行走活动有关,晚期疼痛加剧伴下肢放射痛,跛行,可有低热盗汗^[1]。由于该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给治疗和护理带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所在科于2008年5月收治一名骶髂关节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CT确诊的5例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5例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均为单侧发病,3例病变位于右侧骶髂关节,2例位于左侧。CT表现为荚节面模糊、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增宽。其中3例可见斑点状、短条状死骨,5例均可见关节囊肿胀,1例可见周围软组织脓肿形成。结论CT可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结构,对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1,(23):110-1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21例外伤后6个月至1年仍存在明显的骶髂部疼痛、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经前路骶髂关节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随访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全组未出现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3年,14例患者坐、立、行时疼痛基本消失,无跛行;6例患者仅长时间行走后有轻度疼痛,3例疼痛缓解不明显.结论 对外伤后遗留的明显骶髂关节部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存在隐匿性骶髂关节损伤.采用经前路骶髂关节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疗效肯定.对年纪较大骨质疏松的患者手术应慎用.  相似文献   

8.
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的各级CT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CT扫描骶髂关节症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对照分析.结果 38例双侧骶髂关节受累,2例单侧骶髂关节受累.无0级;Ⅰ级5例,占12.5%;Ⅱ级9例,占22.5%;Ⅲ级14例,占35%;Ⅳ级12例,占30%.结论 CT能够准确地反映骶髂关节病变不同阶段表现,为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进而有利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为0.3%~0.5%。发病年龄自10岁至40岁最多.20岁至30岁为高峰年龄。45~50岁以后发病者称为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常常不典型。以男性多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磁共振扫描成像技术。方法:33例患者MR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FSET2WI、SET1M,冠状住FSET2WI及2个冠状位FSPGR in phase。结果:7例检查者骶髂关节正常,各扫描序列均能直接显示正常骶髂关节软骨。其余26例全为AS患者,52个关节中42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磁共振扫描参数的优化组合和选择正确的扫描方法、恰当的线圈,以及T2WI和FSPGR in phase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显示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定位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腹壁切口疝,又称手术后疝,是医源性疝,据统计占各类疝手术的3.5~10%。本组切口疝36例,占同期各类疝手术的4.58%。36例中24例作了26次切口疝修补术,经平均12年以上的随访,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5~80岁,50岁以上的占70%。本组切口疝最早发生在手术后第10天,最迟术后5年,术后1个月内出现的占38.89%,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骶髂筋膜脂肪疝非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对218例患者采用自行研制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的钩割器(一种医用手术刀)治疗骶髂筋脂肪疝.结果218例临床应用,失访32例,获得随访的186例中168例均一次治愈,治愈率为随访总数的97.3%.结论该系列器械刀刃位于钩割器凹槽内,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操作简单安全,无需手术切开缝合,临床疗效满意可靠.  相似文献   

13.
吴智玲 《现代保健》2009,(32):159-160
目的通过对22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影像表现分析,讨论CR平片、CT和MRI对AS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所有22例AS患者骶髂关节的CR、CT、MRI显示对比统计分析。结果骶髂关节:CR平片表现,0级2例,Ⅰ级改变1例,Ⅱ级改变4例,Ⅲ级改变6例,Ⅳ级改变9例。CT表现:Ⅰ级改变3例,Ⅱ级改变5例,Ⅲ级改变5例,Ⅳ级改变9例。本组4例行MRI检查,CR表现正常2例,但2例在MRI上表现为软骨炎性水肿,关节面下周围骨髓在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另外2例为中晚期。结论CR平片、CT、MRI是AS的主要检查方法,对AS的诊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AS的诊断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MRI较CR平片能更好地显示细微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联合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我们采用脊柱-骨盆联合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1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解剖结构恢复正常,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脊柱-骨盆联合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吕志刚 《现代保健》2012,(14):131-132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共22例,均在C臂X线引导下使用奎心螺钉进行骶髂关节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22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无一例发生骶髂关节移位、疼痛或者关节炎等并发症。6例已经取出螺钉,其他患者未取出,取出螺钉的患者关节无再脱位、再移位。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创伤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炎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四肢关节。该病变常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到脊柱及脊旁组织.最后引起骨性强直;是较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国内发病率为0.3%。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是同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MRI表现,评价320排CT容积扫描结合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拟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行骶髂关节320排CT容积扫描,其中10例CT可疑病例行MR检查.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骶髂关节特征性改变,归纳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320排CT容积扫描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微细骨质结构改变,MRI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软骨、滑膜、骨髓等异常改变.结论:320排CT容积扫描结合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技术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成像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采用频率选择饱和(FS)序列、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和频率衰减反转恢复(SPAIR)序列,比较三种脂肪抑制序列骶髂关节左右两侧影像均匀性、臀部脂肪肌肉及骨髓水肿的相对信...  相似文献   

19.
路小丽 《工企医刊》2001,14(5):23-23
我科1993年~1999年共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2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22例,女4例。生后1月~2个月24例,3月、4月各1例。母乳喂养24例,占92.3%,混合喂养2例,占7.64%。腹泻超过5天而服用抗生素者3例(均为母乳喂养儿),均未加任何辅食,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  相似文献   

20.
赵波 《现代保健》2014,(24):38-4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椎炎(AS)骶髂关节受累的X线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X线检查23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17.4%;CT检查32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59.4%;MRI检查40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90.0%。MRI显示AS骶髂关节受累的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和CT(P〈0.05)。结论:X线平片对典型AS能作出准确诊断,但对AS的早期诊断不如CT、MRI;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AS骶髂关节受累的急性炎症改变,滑膜炎所致的少量积液和滑膜异常强化是骶髂关节受累最常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