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  吴凤起 《现代康复》2001,5(8):94-95
目的 研究同等条件下,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血浆血栓形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36例健康男青年随机分成4组,分别参加强度不同的运动训练。结果 (1)训练后,运动训练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大,小强度组较中等强度级升高更明显;(2)中小强度运动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笥明显升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活性却明显降低,而大强度组织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没有改变,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却明显增高。结论 提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在增强纤溶迁性,降低血凝,减少血栓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8周游泳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和t-PA/PAI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C组)、高蛋氨酸饮食组(M组)和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T组)。T组和M组喂饲含蛋氨酸为3%的高蛋氨酸饲料,T组每日同时进行90min无负重游泳运动,C组喂饲普通饲料,共8周。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t-PA和PAI含量。结果:M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是正常安静饮食组的两倍以上,表明M组大鼠诱发高半胱氨酸血症;与M组相比,T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性下降(P〈0.01),且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适宜的运动可以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预防高半胱氨酸血症形成。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浆t-PA显著下降,PAI含量显著提高(P〈0.01),t-PA/PAI比值显著下降,表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失衡,诱发纤溶功能紊乱;与M组相比.T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显著提高,PAI含量显著下降(P〈0.05),t-PA,PAI比值显著提高(P〈0.01),且与C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运动能明显通过改善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平衡,纠正纤溶系统功能紊乱,预防动脉硬化及其相关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和内皮细胞损伤;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造成血液流动性下降,是脑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但血栓形成的机制十分复杂,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机制的异常变化可能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影响。本检测脑梗死患急性期和正常人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相似文献   

6.
由于肾脏血管内皮细胞中含有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故糖尿病肾病变时纤溶系统的变化已引起了临床的关注。为探讨糖尿病肾病变时t—PA和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对其t—PA和PAI活性以及抗原含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脑血栓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脑血栓血瘀证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脑血栓血瘀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纤溶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有明显差异。患者血浆tPA〔(1.31±0.47)kU/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0)kU/L〕,而PAI和GMP140〔分别为(8.75±2.32)×103AU/L和(27.85±8.60)μg/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1±1.67)×103AU/L和(13.31±3.42)μg/L〕。结论:脑血栓血瘀证的发病与纤溶功能减退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不均匀恒磁场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t—PA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均匀恒磁场N极和S极对小鼠尾部血栓形成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影响.方法小鼠分组为空白对照组(A)、血栓对照组(B)、不均匀恒磁场N极组(C)和S极组(D),C、D组小鼠分别在N极朝向鼠体和S极朝向鼠体的鼠盒内饲养7d.用致血栓药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及PAI活性.统计学处理用组间资料t检验.结果小鼠尾部平均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C组和D组分别为(28.07±15.52)%和(21.37±16.50)%,比B组(43.73±17.25)%明显减少(依次为t=2.3102,0.01<P<0.05;t=3.2442,P<0.01).C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B、C、D组与A组相比,t-PA活性明显下降(依次为t=4.5037,P<0.01;t=2.5195,0.01<P<0.05;t=2.3170,0.01<P<0.05).B、C组与A组相比,PAI活性明显增高(依次为t=5.1937,P<0.01;t=2.2340,0.01<P<0.05).C、D组与B组相比,PAI活性明显下降(依次为t=3.1663,P<0.01;t=4.3874,P<0.01).结论不均匀恒磁场有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浆PAI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由于视网膜各层组织及眼内血管内皮细胞中含有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 (t PA) [1] ,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纤溶系统的变化已引起了临床的关注。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t PA和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 (PAI)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我们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期[2 ] ,并对其  相似文献   

11.
由于视网膜各层组织及眼内血管内皮细胞中含有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纤溶系统的变化已引起了临床的关注。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t-PA和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我们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对其t-PA和PAI活性以及抗原含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和PAI1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mg/d,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浆tPA和PAI1活性、血糖和胰岛素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将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活性升高(P<0.05),PAI1活性及PAI1/tPA活性比值降低(P<0.05,P<0.01)。血糖、胰岛素水平降低(均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能增强糖尿病患者纤溶系统的活性,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动对体内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对健康人及冠心病(CHD)患者之纤溶功能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经常、习惯的体育运动可提高健康老年人的纤溶活性,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短期的剧烈运动不仅可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而且还可能降低其血浆纤溶活性,促进冠脉内血栓的形成或心肌梗塞(AMI)的发生;但长期的康复运动却可通过提高其血浆纤溶活性,从而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及降低AMI患者的再梗塞率,其机理主要是影响了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教职工体检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前肽(propeptide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pp)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浓度、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的厚度(carotid arterial 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流速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8例(年龄40~60岁)无心、脑血管意外病史的体检者,按年龄分为高年龄组(≥50岁)、低年龄组(&;lt;50岁)。分别进行血浆vWF,vWFpp,tPA,PAI-1浓度,血糖,血脂检测,利用超声技术进行颈动脉IMT与血流速度的检测。结果:低年龄组平均IMT(0.71&;#177;0.09)min,平均血流速度(44.4&;#177;13.2)cm/s与高年龄组平均IMT(0.82&;#177;0.10)min,平均血流速度(32.8&;#177;9.2)cm/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36,P&;lt;0.01;t=3.092,P&;lt;0.05);高脂血症者tPA浓度[(23.8&;#177;16.5)μg/L]高于血脂正常者tPA浓度[(9.4&;#177;8.0)μg/L,t=2.690,P&;lt;0.05],高血压者PAI-1浓度[(93.3&;#177;15.8)μg/L]高于血压正常者PAI-1浓度[(82.94-5.2)μg/L,t=2.578,P&;lt;0.05],糖尿病者vWFpp水平[(7334-220)μg/L]高于正常者vWFpp水平[(571&;#177;176)μg/L,t=2.089,P&;lt;0.05];vWF与胆固醇,vWFpp呈正相关(r=0.374,r=0.385,P&;lt;0.05);vWFpp与血糖呈正相关(r=0.469,P&;lt;0.05)。与tPA,PAI-1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509,r=0.527,P&;lt;0.01)。结论:vWF,vWFpp均可反映内皮细胞的损伤,vWFpp与机体纤溶系统的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水平,并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0 mg和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PAI-1均有显著下降(P<0.05)、t-PA水平显著上升(P<0.05),20 mg组治疗后TC、t-PA及PAI-1均较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有积极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部分纤溶指标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明显降低;脂蛋白(a)浓度与血浆尿素氮水平、PAI活性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浓度与tPA活性呈负相关。结论肾功能对血浆脂蛋白(a)浓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VWF,t—PA及PAI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化。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 提示Ⅰ、Ⅱ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部分纤溶指标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明显降低;脂蛋白(a)浓度与血浆尿素氮水平、PAI活性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浓度与tPA活性呈负相关。结论肾功能对血浆脂蛋白(a)浓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早期检出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胜兴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96-3396
观察糖尿病患血浆中纤维蛋白肽A(F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g)等4项凝血纤溶指标含量的变化,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血栓形成倾向,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对外周血管病变的影响,分析其纤溶功能紊乱的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结果,分为4组。对照组23例,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20例,大血管病变组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水平,同时测定其它一些临床生化指标。结果: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微血管病变组及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浓度显著增高(P〈0.01),凝血酶无时间缩短(P〈0.05)。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APTT明显高于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P〈0.01,P〈0.05),微血管病变组的纤维蛋白原高于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痛变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均升高,这种纤溶功能异常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