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窥镜神经经管减压术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观察了107具成人尸标本视神经管及其与蝶窦和筛窦的毗邻关系,所有标本中,视神经管在蝶筛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为72.4%,视神经管与毗邻关系的关系复杂,但其内壁与后筛窦或/和蝶窦相毗邻最为多见,内壁长10.2mm厚0.4mm是内窥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关键部位,文中讨论了内窥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时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视神经管(OC)的解剖学观察,为视神经管减压术切开部位提供参考。方法成年头颈部标本20例,观察OC的形态及测量相关数据,OC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眼动脉的走行等,寻找并确定手术标志。结果 OC的走行是从内上至前外下方向呈倒"八"字形,左、右侧OC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36.54°±1.98°)、(36.52°±1.73°)。OC与筛蝶窦的关系分为蝶旁型、筛旁型和筛蝶型。OC分内侧壁、外侧壁、上壁和下壁,有颅口、眶口。内侧壁最长、最薄;颅口呈横椭圆形,眶口呈竖椭圆形,OC中部横截面近圆形,是视神经管最狭窄的部位。沿OC的眶口向后,可见一条反光带即OC,32侧可见视神经管隆突,8侧未见明显的视神经管隆突。眼动脉在OC内与视神经的关系为:在颅口位于视神经内下方占80%,在管中部均位于视神经正下方,在眶口位于视神经外下方占85%。结论 OC内侧壁最薄,眼动脉穿行在OC内,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正下方、外下方。视神经管减压术切开部位宜选择在内壁与上壁交界处,尤其在接近颅口处,以避免术中损伤眼动脉及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3.
蝶筛窦外侧壁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静平  吴建 《解剖学杂志》1997,20(2):107-110
观察57具成人尸头标本蝶、筛窦外侧壁,以及同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的毗邻关系。眶板前下宽,后上窄,平均厚度为0.2mm。93.86%的视神经管内壁与蝶、筛窦外侧壁毗邻,且视神经管内蝶、筛窦内突出形成隆起的找率和程度同蝶、筛窦气代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所谓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是指在闭合性颅脑外伤,特别是额部及眉弓部钝挫伤中,前颅底骨折造成的视神经管骨折。其所致的视神经间接损伤,使得眼球虽末受伤,但同侧视力严重减退,其至失明。它与眼球贯通伤和视神经直接损伤不同。自Hoffman(1935)报道1例以来,在国内外开始引起注意;但因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不够准确,各家报告的发生率为10.8%-33.3%。临床上漏诊原因主要与视神经管x线照片时头位不当,或检查时间过晚,管壁有骨痂形成有关。Fukado(1976)报告500例视神经管骨折,经视神经管断层摄影证实者400例,占80%。可见随着视神经管的检查技术提高,发病率亦有所上升,这就说明此病并非罕见。  相似文献   

5.
蝶上筛房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50具头颅解剖及85例颅影像学的研究,观测了蝶上筛房的出现率及其毗邻关系。蝶上筛房的出现率为28.2%,其中左侧出现率为25.9%,右侧出现率为30.4%,讨论了蝶上筛房对鼻神经外科手术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向临床提供视神经管的资料并试寻X线投照视神经管新的入射点,我们在20个颅上(中颅型9个,短颅型11个),分别测量了视神经管轴与颅正中矢状面及与颅水平面间的夹角。结果前者为36.7°,颅型间差别显著;后者为14.8°,差别不明显。新入射点位于顶首,至乳突的垂直距离,中、短颅型分别为7.3cm和7.0cm,无明显差别;至乳突的水平炬离分别是4.2cm和3.4cm,差别显著。经新入射点行X线实拍,视神经管显示良好。讨论了Rhees’s位摄影片时的临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7.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0个成人尸头的 6 0侧视神经管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测量了视神经管的口径 ,管壁的厚度和长度。观察了视神经管的走行特点 ,计算了视神经管横截面积。结果 :视神经管内壁中部是视神经管管壁最薄之处 ,厚度为 (0 .48± 0 .36 )mm ;视神经管最狭窄的部位是中部 ,横截面积为 (17.47± 3 .97)mm2 ;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 37.46°± 4.6 6° ,与颅冠状面的夹角为 2 1.0 0°± 3 .46°。结论 :视神经间接损伤后 ,视神经管在管中部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可能最强 ,视神经减压术开放管的中部可能最为重要。视神经管走行的特点是视神经间接损伤常合并于颞额部钝挫伤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经鼻内镜下鼻眼相关外科手术中避免损伤视神经、眼动脉,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对20(男12、女8)具成年尸头的视神经管进行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视神经管内侧壁与鼻窦的毗邻类型有5种。视神经管长为(11.74±1.80)mm,内侧壁中点厚度(0.67±0.32)mm,视神经管颅口间距为(15.39±2.04)mm,视神经眶口间距为(23.85±2.31)mm。结论:掌握视神经管、眼动脉的形态、变异类型及毗邻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鼻外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几个临床解剖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50个头颅标本的解剖学观测,测量了从Dacryon’s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捉21.7(14.2~33.3)mm)13.8(6.9~26.7)mm,5.1(2.0~8.4)mm。观察到视神经管内壁与筛,蝶窦的毗邻关系多达13种,观察到视神经管隆突出现率为55%,结合临床体会,对经鼻外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径路解剖进行探讨,着重讨论了寻长前筛前,筛后动脉,视神经孔,  相似文献   

10.
蝶窦前壁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蝶窦内窥镜手术提供依据,本在15例头断面标本和15侧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研究了与蝶窦手术入路有关的蝶窦前壁的形态分区和重要结构。1区位于蝶窦前壁的最外侧.与后组筛窦相邻。2区位于1区的内侧与鼻腔相邻,下部有蝶腭动脉和较厚的松质骨。3区位于蝶窦前壁的中线部,与鼻中隔相邻,其重要结构相对较少。1区和2区下部骨壁较厚,最好选择以1、2区上部入路;3区的重要结构较少,是蝶窦入路及其两侧病变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儿视神经管解剖特点 ,为小儿颅底外科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35例无颅眶疾病、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 ,成人组 2 0例 ,小儿组 1 5例。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视神经管的颅口、眶口、顶、底、内、外侧壁等参数。结果 :小儿颅口宽 4 35± 0 .5 8mm ,管顶长 6 95± 1 .2 4mm ,管底长 4 6 3± 0 .2 6mm ,内侧壁长 6 5 2± 1 .0 8mm ,外侧壁长 6 4 5± 0 .97mm。眶口宽 4 6 1± 0 .6 7mm ,高 4 93± 0 .2 9mm。小儿视神经管为实质型 ;成人视神经管依蝶窦、筛窦气化程度分为三型 :倒U型 ;C型 ;D型。结论 :小儿视神经颅内段较管腔内段相对较长 ;管壁厚 ,呈实质型 ,无狭部存在 ;至成人管顶伸长是管底的 3倍 ;颅口硬膜返折部短且边缘圆钝。  相似文献   

12.
经上颌窦筛窦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60个尸头(男34,女26)上观察与测量了经上颌窦筛窦手术时有关的形态结构。眶下孔至眶下缘的距离平均6.8±3.4mm;眶下孔至梨状孔缘距离13.1±4.1mm;筛上颌板长9.1±3.0mm;宽5.4±1.5mm;筛上颌板上缘至后筛板顶的高度为 22. 3±3. 7 mm。筛顶板内缘与筛板间的高度差为 0~4 mm者有 59侧(占 49.2%);4~7mm者有 52侧(占43. 3%);7 mm以上者有9侧(占7.5%)。  相似文献   

13.
闭膜管及闭孔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闭膜管为长约19.59±1.08mm的骨-筋膜-肌性管道,它的外口在耻骨结节下方36.41±1.15mm、股动脉内侧36.87±1.12mm。2.闭孔神经在入小骨盆前主要在骶髂关节线内侧上行,毗邻髂内静脉。入小骨盆后在其上口边缘下方12.23±0.84mm处贴骨盆侧壁前行,邻近膀胱外侧壁,入团膜管后紧贴耻骨上支下面的闭孔沟走行。  相似文献   

14.
为对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避免损伤牙槽血管神经束提供下颌管的正常数据,为人类学积累资料,对30个干燥下颌骨的下颌管在三个不同断面进行了下颌管的形状、直径、下颌管外侧壁至下颌骨外侧面垂直距的观测,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100例颅骨视神经管及其周围关系的观察与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00个颅底(水平锯开颅顶),对视神经管进行测量,全长均值男11.0mm,女10.46mm;眶口的直径均值男4.48mm,女4.92mm;眶口横径均值男4.13mm,女3.38mm.视神经管口前缘点至眼眶前缘上、下、内、外四壁各点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8.87、6.50、8.89、8.82mm;女8.72、6.00、8.22、7.35mm.视神经管眶口内侧缘中点至筛前孔、筛后孔、内眦部眶缘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34.4、20.7、43.96mm;女31.42、19.94、42.97mm.颅正中矢状轴与视神经管中轴的夹角均值男37.42度,女36.44度.两侧视神经管眶口均值男29.45mm,女27.51mm.并对眶口和颅口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相似文献   

16.
乙状窦沟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状窦的发育差异,为临床上乙状窦前,后入路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和资料。方法:采用140侧颅骨,用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乙状窦沟的宽度,深度及乙状窦沟的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部分颅骨以外耳门为中心作水平锯切,直接测量乙状窦沟的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同时进行Law氏位X线摄片对照,结果:乙状窦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在10mm以上者108例(77%),距离在8-9mm者21侧(15%),距离在6-7mm者7侧(5%),距离在5mm以下者4侧(3%),以10mm为正常值,右侧的乙状窦前移多于左侧(18:14),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乙状窦前移在国人中的发生率为23%,进行乙状窦前,后手术入略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筛动脉筛窦段的鼻内窥镜手术相关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筛动脉在筛窦内的走行特点,为减少鼻内窦镜手术并发症提供解剖指导。方法:通过30具湿性成人尸头(男19,女11)的解疲、观察了筛动脉在筛窦段的走行部位、方向、骨管厚度及其与筛窦气房的关系。结果(1)筛前动脉与中鼻甲基板的位置关系密切,多走行于中鼻甲基板之前的紧邻筛房顶(66.6)及中甲基板顶(26.7%);筛后动脉则以位于最后筛房顶最为多见(64.9%);(2)筛前、后动脉骨管的下壁明显薄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应用解剖的某些观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50侧(男37、女13)成人标本上,对上颌窦的容积及其与上颌窦前壁的关系、窦壁的厚度进行了了观测。并对与上颌窦手术的径路有关问题,上颌窦穿刺术的进针点和角度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颅底区手术提供与动眼神经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和补充国人体质学资料。材料和方法 :选用正常成人头颅标本 2 1例 (4 2侧 ) ,测量动眼神经的颅段、海绵窦段和眶上裂段的长度和外径 ,观测该神经在海绵窦内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动眼神经在后床突前外方 6.0± 1 .6mm处入海绵窦 ;在窦的中部 ,位于滑车神经内侧4.5± 2 .1mm。动眼神经在眶上裂内已分成上、下二支的占 86% ,在眶内分支的为 1 4%。结论 :在枕骨斜坡区、海绵窦上缘和蝶骨小翼外下方手术时 ,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