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前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附6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61例的DSA影像、介入治疗及随诊结果。本组动脉瘤直径2.0~10.0mm,病情按Hunt-Hess分级I级23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Ⅳ级l例。结果均经DSA确诊后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螺旋圈,59例(59枚)前交通动脉瘤腔完全闭塞,2例(2枚)遗留少许残颈显影。经DSA随诊15例发现1例动脉瘤复发,改行手术治愈。无死亡病例及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螺旋圈(GDC)栓塞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栓塞可达到止血作用。大宗病例的远期随诊结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4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33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术.5例行动脉瘤栓塞术,2例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闭塞载瘤动脉。结果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死亡3例,动脉瘤栓塞术后死亡1例.其余病人临床状况良好。临床随访28例,状况均良好;CT随访18例,示8例动脉瘤缩小或消失;造影随访15例.示9例动脉瘤不显影.3例瘤体缩小,2例载瘤动脉再通,1例栓塞后动脉瘤复发。结论对于手术罔难的颅内巨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9例不同部位和类型颅内动脉瘤分别行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及载瘤动脉可脱性球囊闭塞治疗。结果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48例,非致密栓塞8例,动脉瘤颈部有残留3例。55例破裂动脉瘤中死亡1例,患者系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因额叶脑内血肿脑疝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遗留明显偏瘫,其余恢复良好。4例未破裂动脉瘤均临床治愈。结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采取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薛振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4):284-286,28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最长径≤3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血管内治疗和随访的资料。按Hunt-Kosnik分级,其中0级3例,Ⅰ~Ⅱ级14例,Ⅲ~Ⅳ级3例。共22个动脉瘤,其瘤体最长径均≤3 mm,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和眼动脉瘤分别为4个,大脑前动脉A2段、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和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各2个,脉络膜前、垂体上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各1个。采用弹簧圈行囊内栓塞22个动脉瘤,其中3个辅以支架,2个栓塞过程中临时使用球囊。结果 22个动脉瘤均被栓塞,其中6个(27.3%)达致密栓塞,余16个(72.7%)为不完全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弹簧圈解脱后部分脱出支架网眼1例,而后再置入1个支架将其贴在两层支架之间。20例患者临床随访6~36个月,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比较安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着重讨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技术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8例病人(9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28例.可解脱式弹簧圈(DCS)栓塞18例,多点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42例。结果100%闭塞70例.95%~90%闭塞13例.80%闭塞5例。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包括微弹簧圈移位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方法对改善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5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和疗效. 结果 本组颅内动脉瘤成功栓塞51个,其中100%栓塞40个,95%栓塞6个,90%栓塞5个;栓塞失败2个,改为二期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无术中死亡病例.4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CTA或DSA检查显示2例动脉瘤复发,2例留下重度残疾,5例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其余均恢复良好. 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个体化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烟雾病(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外周动脉型动脉瘤采用NBCA胶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 结果 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3例,瘤领残留2例,部分栓塞1例,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2例采用NBCA胶栓塞的患者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均未显影,未出现远端供血区域脑梗死. 结论 对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其中男77例,女91例;平均年龄55.9岁.破裂动脉瘤136例,未破裂动脉瘤32例.行CTA检查86例,行DSA检查82例;单发性动脉瘤150例,多发性18例,共发现动脉瘤187个;位于后交通动脉段56个,脉络膜前动脉段10个,眼动脉段5个,前交通动脉40个,大脑前动脉4个,大脑中动脉26个,颈内动脉其他部位11个,基底动脉16个,大脑后动脉6个,椎动脉6个,小脑后下动脉5个,小脑前下动脉2个.动脉瘤最大直径<5mm39个,5-10 mm 118个,>1025 mm 26个,>25 mm 4个.Hunt-Hess分级:0级32例,Ⅰ级30例,Ⅱ级36例,Ⅲ级50例,Ⅳ级17例,Ⅴ级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选择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案,对127例131个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应用弹簧圈栓塞120例124个动脉瘤,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14例,死亡4例;术后2个月,动脉瘤复发或再通11例,予以再次栓塞8例,开颅夹闭3例。②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3例3个动脉瘤,死亡1例。③载瘤动脉闭塞4例4个动脉瘤,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33例自发性SAH病人进行了DSA检奄,发现颅内动脉瘤29例,对以上病例均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 造影显示100%填塞21例(72.4%).90%1.2上填塞5例(17.2%),80%~90%填塞2例(6.9%),微导管不能跟进进入动脉瘤内1例(3.4%)。结论 自发性SAH病人均应进行DSA检查而确诊颅内动脉瘤的存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创伤小,适应症广,安全可靠,尤其对于手术夹闭困难的和危险Ⅸ域的动脉瘤,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附10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颅内动脉瘤行可脱性微弹簧圈囊内栓塞的经验。结果动脉瘤腔100%闭塞87例,95%闭塞11例,90%闭塞8例。95例破裂性动脉瘤病人术后GOS评分5分68例,4分10例,3分7例,2分4例,1分6例;11例未破裂性动脉瘤均达到临床治愈。本组病死率为5.7%。结论正确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栓塞技术是提高颅内动脉瘤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眼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眼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眼动脉瘤9例,其中采用三维GDC(3D-GDC)加普通GDC栓塞5例,血管内支架联合GDC栓塞3例,球囊辅助瘤颈重塑GDC栓塞1例。结果完全致密填塞4例,填塞95%以上3例,大部分填塞2例.近期Glasgow预后评分(GOS)均为良好。结论血管内治疗眼动脉瘤具有独特优势,采用正确的操作策略是提高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4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3例行球囊瘤内栓塞治疗,5例行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26例行GDC栓塞治疗。结果26例GDC栓塞患者中,100%栓塞16例,90~95%栓塞8例,不到90%栓塞2例;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脑血栓形成2例,未出现动脉瘤破裂;34例病人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结果,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2例,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无再出血病例。结论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尤其是GDC的广泛应用,多数颅内动脉瘤可以进行有效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按照Redekop分型进行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2例.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9例,消失80%~90%7例,消失80%以下2例.栓塞后手术切除12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6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5例,时间0.5~3年,无再次出血及死亡.DSA复查18例,其中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均不显影14例,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团少许残留4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AVM合并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dekop分型可对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栓塞的致密程度。方法对26例30个动脉瘤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27个动脉瘤使用水凝胶弹簧圈栓塞。23例为破裂出血动脉瘤,其中Hunt-Hess分级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1例。动脉瘤最大径3.7~18mm,平均(8.6±3.6)mm。结果完全致密栓塞21个,瘤颈残瘤5个,部分栓塞1个。栓塞密度为19%~154%,平均(67.6±32.3)%。暂时性对侧肢体轻偏瘫2例,脑室引流术致严重血管痉挛及颅内感染死亡1例。结论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栓塞的致密程度,但是否可减少栓塞后动脉瘤复发仍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