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下丘脑-垂体已发现脑β-内啡肽(BEP)的最高浓度在下丘脑中部。BEP在促性腺激素水平抑制该激素,尤其是LH的分泌。给与纳洛酮显著增高血清LH水平,健康男子静注同类拮抗剂后24小时累积LH浓度及脉冲频率和幅度增高。但BEP的作用似非直接在垂体而是在下丘脑水平,其抑制紧张作用通过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发生。LH对GnRH的反应不因给与纳洛酮或吗啡而改变。快速给与GnRH释放不足的雄性大鼠吗啡,使其下丘脑中GnRH含量增加。此  相似文献   

2.
3.
自从有高原肺水肿报告以来,虽然其临床表现已有详细介绍,但是迄今为止发病机理仍然不清。美国Bar-or,D等首次报告了β-内啡肽和高原肺水肿的关系,用纳洛酮治疗高原肺水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血症和临床过程。本文作者详细地报导了一例高原肺水肿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情况。一位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在登到3505米高地时,出现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咳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内啡肽 (β -endorphin ,β -EP)的动态变化与昏迷程度的关系。 方法 将38例格拉斯哥 -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lasgow -Pittsburghcomascale ,G -Pcs)评分≤ 2 0分的急性脑卒中昏迷病人分为轻度昏迷组 (2 1例 )和重度昏迷组 (17例 ) ,两组病人在入院当天及第 3、5、10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 β -EP水平 ,同时以急性脑卒中非昏迷病人 (非昏迷组 ,2 2例 )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EP水平明显高于非昏迷组 (P <0 .0 1)。轻度昏迷组血浆 β -EP水平第 3天升高 ,第 5天下降 (P <0 .0 5 ) ,第 10天接近非昏迷组水平 ;重度昏迷组第 5天仍升高 (P <0 .0 5 ) ,第 10天下降 (P <0 .0 5 ) ;重度昏迷组在各个时点上血浆 β -EP水平均高于轻度昏迷组 (P <0 .0 1) ;昏迷病人血浆β -EP水平与G -P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0 1,P <0 .0 1)。 结论 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EP水平与昏迷程度相关 ,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锌对热应激大鼠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高、中、低锌饲料(锌含量分别为92.20、45.61、21.70mg/kg饲料)喂养三组大鼠,并于热暴露5、30和60min时断头处死进行β-内啡肽测定。结果:三组大鼠热暴露后血液中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受热5min后即上升,至30min时继续升高,至60min时有所下降,但含量仍然比5min时高。无论哪一个时间点上,高锌、中锌组含量均比低锌组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足够的锌摄入能提高血浆β-内啡肽水平,锌摄入不足导致血浆β-内啡肽含量减少,而在高温反应中,β-内啡肽能减轻热和疼痛刺激所致的生理反应,由此可认为,锌通过提高血浆β-内啡肽水平而发挥体温调节作用,增强机体热耐力。  相似文献   

6.
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敌敌畏中毒组、葛根素预处理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结果表明敌敌畏中毒组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葛根素预处理组较中毒组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应激方式对大鼠体内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剑春  颜军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146-1146
为了解不同应激方式对机体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对SD大鼠通过强迫游泳和冷刺激2种不同的应激方式,测定大鼠血清和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其外周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探讨在不同应激方式下心理神经免疫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业已报告雄性大鼠生殖道多个部位及其他动物间质细胞中有β-内啡肽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物质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虽已从人精液中测出β-内啡肽样物质,但尚无关于人睾丸中鸦片样多肽定位的资料。本文报告对人睾丸正常间质及一些与细精管上皮有关的间质细胞大量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潮热与β-内啡肽(β-EP)、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58例更年期妇女(其中30例有潮热、28例无潮热)和25例育龄妇女,分别测定血浆β-EP、血清E2及LH的含量。结果:①更年期有潮热妇女与无潮热和育龄妇女比较,β-EP水平降低,LH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有潮热与无潮热妇女血清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2与β-EP呈正相关(r=0.315,P<0.05),β-EP与LH呈负相关(r=-0.391,P<0.01),潮热程度与β-EP呈正相关(rs=0.518,P<0.01),与E2相关程度不显著(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潮热症状与血循环中雌二醇下降、LH升高、β-EP浓度变化有关,潮热严重程度与血浆β-E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化脑及病脑患儿和20例对照组儿童的血浆及脑脊液β-内啡肽进行测定,并且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用同样方法复查β-内啡肽,同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水平与脑水肿程度有关,脑水肿越重β-内啡肽越高。使用纳洛酮治疗后,β-内啡肽含量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在催醒、降低病死率及减少遗留严重神经精神后遗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来说,要对其脑水肿及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定指标就是患儿急性期所测定的血浆以及脑脊液β-内啡肽的水平,结合判定结果,为患儿开展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及脑脊液(CSF)中β-内啡肽(β-EP)及C-反应蛋白(CRP)对早期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设为观察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48例,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12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5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及脑脊液中β-EP及CRP的含量,另外24例有神经系统症状但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感染早期各观察组血浆及脑脊液β-EP含量均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恢复期上述指标明显下降。化脑组与其他两组及对照组相比,血清CRP浓度在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明显下降;而病脑组和结脑组则始终在正常范围。各组脑脊液CRP浓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无明显变化。结论测定血浆及脑脊液中β-EP的含量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同时检测血清CRP有助于早期鉴别化脓性及非化脓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VS患者(PVS组)18例脑脊液中β-EP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正常组)1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PVS组脑脊液中β-EP为(30.88±6.68)pg/ml,正常组脑脊液中β-EP为(100.55±16.52)pg/ml,PVS组脑脊液中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脑脊液中β-EP含量降低与PVS患者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β-内啡肽是内源性阿片肽之一,参与镇痛和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β-内啡肽含量增高,增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近年来发现,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与冠心病心肌缺血时疼痛感受有关.如无痛性心肌缺血时,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是高的.而下稳定型心绞痛者其含量是低的.另据报告在急件心肌梗塞的急性期血浆β-内啡肽含量亦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β-内啡肽 ( β- EP)在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病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 :将 5 5例复杂性高热惊厥 ( complicated febrile convulsion,CFC)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 ,治疗组加用国产盐酸纳洛酮 ,按每次 0 .0 2~ 0 .0 4 mg·kg- 1 ,每 8h1次 ,连续使用 3~ 5 d。治疗前后对患儿的血浆和脑脊液 ( CSF)中 β- EP进行放射免疫测定 ,观察惊厥复发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和脑脊液 β- EP无明显差别 ,P>0 .0 5。治疗后 5 d复查血浆和脑脊液 β- EP水平 ,纳洛酮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5。纳洛酮组所有患儿发热时均无惊厥再发作 ,脑电图好转。结论 :β-内啡肽 ( β- EP)与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 ,纳洛酮可以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肽与阿片受体的结合 ,减少 CFC发热时惊厥再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和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的作用。方法:应用发光免疫法检测雌二醇的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内啡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与正常内膜间质细胞相比,异位间质细胞可以合成雌激素,β-内啡肽的表达较低,凋亡率较低(P<0.05);依西美坦作用72 h后,异位间质细胞雌激素合成减少,β-内啡肽的表达增加,凋亡率升高(P<0.05);反向添加雌二醇后,异位间质细胞的β-内啡肽和凋亡率与异位间质细胞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β-内啡肽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凋亡有关,依西美坦经降调β-内啡肽的表达而增加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凋亡,反加雌激素可以阻断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VS患者(PVS组)18例脑脊液中β-EP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正常组)1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PVS组脑脊液中β-EP为(30.88±6.68)pg/ml,正常组脑脊液中β-EP为(100.55±16.52)pg/ml,PVS组脑脊液中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脑脊液中β-EP含量降低与PVS患者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β- 内啡肽(β- E P) 水平及其与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测定沉淀法测定了32 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β- E P 含量,同时检测了肺通气量( M V) 和动脉血气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20 例。结果:肺心病组血浆β- E P 含量和 Pa C O2 明显升高, Pa O2 和 M V 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均< 0 .01 。相关分析显示,肺心病组血浆β- E P 含量分别与 Pa O2 和 M V 呈显著性负相关,与 Pa C O2 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提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β- E P 含量明显升高,它参与了肺心病患者的呼吸调控,对肺心病的发生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P)在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病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复杂性高热惊厥(complicated febrile convulsion,CFC)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国产盐酸纳洛酮,按每次0.02~0.04 mg·kg-1,每8 h 1次,连续使用3~5d.治疗前后对患儿的血浆和脑脊液(CSF)中β-EP进行放射免疫测定,观察惊厥复发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和脑脊液β-EP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5 d复查血浆和脑脊液β-EP水平,纳洛酮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纳洛酮组所有患儿发热时均无惊厥再发作,脑电图好转.结论β-内啡肽(β-EP)与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纳洛酮可以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肽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减少CFC发热时惊厥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