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经常规治疗后,在数日~2个月左右患者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出现提示急性期病情较重,临床治疗棘手。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42例,对临床表现、机制、治疗及预后做一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CT、MRI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12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CT检查,研究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CT和MRI检查中的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疏松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着关联性,而且进行检查预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得到了降低。结论 CT和MRI检查图像能清晰显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脑病情况,为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后评估和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伴发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对疾病预后的正确认识.方法 选取一氧化碳中毒伴发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患者29例,在常规治疗加连续高压氧治疗20次的基础上,观察病情60d,观察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其中有22例发生程度不同的智力低下、定向力丧来、癫(癎)、震颤麻痹等,经确诊为迟发性脑病.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伴发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高,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00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及4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P300测试,并对比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例组P300波形分化差,PL延长及Amp降低,与无迟发性脑病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300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障碍早期的诊断、预后等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991-99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和诊治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0例,4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痊愈率为47.4%,有效率为9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明显的关系。及时、有效、充分的治疗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减少致残或致死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多巴胺及乙酰胆碱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的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Ach)DA、Ach水平的对照研究,探讨DA和Ach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Hestrin碱性羟胺比色法对1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4例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和21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和脑脊液进行TDA、Ach水平的检测,测定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期血清及脑脊液DA水平显著降低,恢复期血清中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脑脊液中DA水平仍低于正常。迟发性脑病组急性期全血Ach显著降低,脑脊液中Ach明显增高,恢复期恢复正常。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全血Ach水平明显高于迟发性脑病组及正常组,但血清DA与正常组、迟发性脑病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A、Ach水平异常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并与迟发性脑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4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病、并发症、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9项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各因素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结果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和高敏C反应蛋白5个因素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并发症、白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能够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及高敏C反应蛋白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欣  程宏 《吉林医学》2015,(6):1141-1142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8例患者(迟发性脑病组)与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对照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结果:迟发性脑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 Hcy)水平明显高于一氧化碳中毒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欣 《中外医疗》2009,28(2):69-69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特点,脑电图及MRZ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MRZ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多样,头MRZ可有特征性“虎眼征”及大脑白质对称长T1、长T2信号,脑电图表现不规则慢波,经高压氧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可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只要有一氧化碳中毒就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可能,高压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影响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因素,找出改进的方法,预防迟发性脑病及后道症的发生.方法 对38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接患者转归分为痊愈组(A组,n=23)迟发性脑病组(B组,n=11)后遗症组(C组,n=4).结果 痊愈组与迟发性脑病组的持续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病情越重,昏迷时间越长.出现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几率越高.首次治疗持续时间小于15天易并发迟发性脑病,大于40天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关键是不应过早停止治疗,首次治疗持续时间不应小于40天.否则易并发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陈倩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54-355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有关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8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8 例均有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改变,少数表现为意识水平受损)大部分有精神症状锥体外系功能障碍,部分病例有锥体系功能障碍,脑电图均有异常,本组痊愈32 例,好转16 例.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和锥体系功能障碍,一旦发生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高压氧、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发生迟发性脑病16例;死亡2例.结论 本病预后与患者年龄、中毒程度、中毒时间、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是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5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小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吴燕燕  郭勇  邹妤婕 《重庆医学》2011,40(22):2257-225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治疗可促进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促成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人群中迟发性脑病发病率与患者发病年龄、昏迷时间及高压氧疗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同一条件下不同阶段发生迟发性脑病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人群中的比例进行统计。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与患者发病年龄及昏迷持续时间成正相关 ,与高压氧疗时间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高,尤其中度或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假逾期后易发生迟发性脑病,故早期预测和诊断迟发性脑病是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大量学者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实验室检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病人经过1~2周左右的假愈期,又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1].本研究对2003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头部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萍  陈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61-116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例和尿酸正常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高尿酸血症组MMSE及ADL评分显著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或P<0.01),总有效率高尿酸血症组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史盼  王明霞  宁阳 《中外医疗》2013,(32):163+165-163,16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2例患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扭转时间和留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脑电图演变规律。方法:对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并对每一例病人进行了2次以上的脑电图检查。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脑电图检查在不同时期结果不同,其脑电图随病情的恢复而逐渐好转。结论:脑电图对诊断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