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即癫痫形成过程中海马区NF-Kb及其抑制蛋白I-kBα的动态变化及作用,并同时探讨地塞米松的抗痫作用机制.方法:将8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非用药组(P),用药组(D)即地塞米松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均给予戊四氮(PIZ)35mg/kg·d腹腔注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4,7,11,15d)海马区NF-Kb、I-kBα的蛋白表达,同时行为学观察和脑电图确定痫性发作.结果:注射PIZ的各组大鼠海马区NF-Kb的表达随着注射时间逐渐增加,并于第15天达到高峰,且用药组相同时间点NF-Kb表达较非用药组减少(P<0.05); I-kBα蛋白量随着PTZ的注射逐渐减少(P<0.05),并于第15天降到最低,用药组相同时间I-kBα蛋白的减少较非用药组少(P<0.05);且地塞米松明显改善了大鼠点燃时的痫性发作程度,延长了发作潜伏期.结论:慢性癫痫的形成过程中海马区神经细胞中存在NF-Kb 的激活及其I-kBα的减少;NF-Kb介导了癫痫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过程,同时,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NF-Kb活性发挥抗痫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戊四唑急性癫痫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变化。方法大鼠腹腔注射10 g·L-1(64 mg·kg-1)戊四唑1次,诱发大鼠急性癫痫发作,分别于注射戊四唑后24、72、120、144 h将大鼠麻醉,灌流取脑,采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戊四唑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结论戊四唑急性致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最大差异出现在腹腔注射戊四唑后120 h附近,可以将其作为药效学研究的海马组织取材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模型皮质和海马区NMDAR1含量及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探索癫痫发病机制以及灵芝孢子粉对癫痫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干预组,点燃后断头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MDAR1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所有大鼠均达到癫痫模型点燃标准.使用灵芝孢子粉的中药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脑内NMDAR1含量明显下降(P<0.05),同时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有效降低皮质和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R1的含量,使神经元兴奋性减弱,抑制癫痫的发作,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 以达到抗癫痫作用.所以灵芝孢子粉可能具有减轻痫性发作、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使用灵芝孢子粉后,癫痫点燃大鼠模型皮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探索癫痫发病机制以及灵芝孢子粉对癫痫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组,点燃后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DNF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所有大鼠均达到癫痫模型点燃标准.使用灵芝孢子粉的中药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脑内BDNF含量明显升高,同时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所以灵芝孢子粉可能具有减轻痫性发作、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nimodipin,NIM)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PTZ组和NIM组,采用PTZ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SD-95蛋白和PSD-95 mRNA的表达。结果PTZ致痫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PSD-95蛋白水平及PSD-95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与PTZ组比较,NIM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好转,其海马PSD-95蛋白水平及PSD-95 mRNA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PTZ点燃癫痫大鼠存在空间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PSD-95表达减少有关;NIM可以提高PSD-95的表达,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戊四氮点燃大鼠颞叶和海马区PX1mRNA和CX36mRNA的表达及阻断剂甘珀酸的干预作用。方法 K组、CBX、NS组SD大鼠各10只,K组、CBX组用PTZ点燃,再分别用生理盐水CBX干预3d,NS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3组大鼠的行为变化,采用RT-PCR方法观察颞叶和海马区PX1mRNA和CX36mRNA的表达。结果①K组,CBX组28d左右均达到点燃,NS组大鼠行为学无变化。②PX1mRNA在海马和颞叶的表达均为K组〉CBX组〉NS组(P〈0.05),各组海马区的表达高于颞叶(P〈0.05)。CX36mRNA在海马和颞叶的表达均为K组〉CBX组〉NS组(P〈0.05),各组颞叶的表达高于海马区(P〈0.05)。结论 PX1和CX36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其阻断剂CBX有潜在的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癫痫的不同发作级别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戊四氮致癫痫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按癫痫发作级别又分为Ⅰ、Ⅲ、Ⅴ级组.采用常规病理学染色观察各组海马区神经元的受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级别癫痫发作海马内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Ⅲ、Ⅴ级组与对照组和Ⅰ级组相比,海马结构内存在受损异常神经元,Ⅴ级组更明显(P<0.05).同时Ⅲ级组、Ⅴ级组海马各区的HSP70阳性细胞数亦逐渐增多(P<0.05).结论:戊四氮致癫痫模犁中,随着发作级别的增加,海马结构内神经元损伤逐渐加重,HSP70的表达亦逐渐增加,提示海马结构HSP70的表达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发育期癫痫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丹参对发育期癫痫大鼠的行为、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戊四氮(PTZ)点燃发育期大鼠癫痫模型,在点燃过程分别用丹参(RSM)、苯巴比妥(PB)或两者联合用药干预大鼠观察发作情况,并记录脑电改变,4周后各组予Y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28d时PTZ模型组大鼠均点燃,RSM、PB及两者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减轻癫痫的发作及延缓点燃,并改善脑电活动;Y迷宫测试中PTZ组及PB组较正常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记忆障碍,RSM及联合用药组学习记忆能力有提高;与学习记忆相关的海马CA3区中,PTZ组出现神经元损害及神经纤维的水肿和空泡化等超微结构的改变,RSM、PB及联合用药组则有明显改善。结论丹参单独用药或联合苯巴比妥用药,均对戊四氮所致发育期癫痫大鼠的发作及学习记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CA3区超微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海马区TNF-α、ET-1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亚惊厥刑量的戊四氮(PTZ)复制慢性癫痫模型,用药组以灵芝孢子粉灌胃,记录癫痫发作的级别及潜伏期,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海马区TNF—α、ET-1的含量。结果:癫痫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F—α、ET-1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灵芝孢子粉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造模第17、21、25天时癫痫发作的潜伏期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5;P〈0.01),TNF—α、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TNF—α、ET-1可能参与了PTZ致痫的发生发展过程,灵芝孢子粉能明显减弱TNF—α、ET-1过度表达对癫痫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损害,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免疫炎症反应而实现的,对癫痫发作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田野  郭虎  于毅 《江苏医药》2008,34(2):163-165,F0003
目的 研究侧脑室内注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戊四氮(PTZ)致癫痫大鼠海马区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PTZ制备大鼠癫痫模型.立体定向自侧脑室注入BDNF.免疫组化观察NPY在海马CA1 区的表达,放射免疫测定海马,皮层,下丘脑组织NPY匀浆浓度.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点燃模型组阳性反应神经元增多,BDNF干预组阳性反应神经元明显增多.点燃模型组海马组织匀浆NPY的放射免疫测定浓度增高 (P<0.05);BDNF干预组海马组织匀浆NPY的放射免疫浓度明显高于点燃模型组(P<0.05).结论 NPY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BDNF可以增加脑组织NPY浓度.  相似文献   

11.
《河北医药》2012,34(12)
目的 研究加巴喷丁(GBP)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戊四氮致痫组(PTZ组)、GBP组、GBP干预组(干预组),每组12只.戊四氮溶液60 mg·kg-1·d-1腹腔注射诱发SE.干预组致痫后给予GBP 600 mg·kg-1·d-1;GBP组仅给予GBP 600 mg·kg-1·d-1;对照组和PTZ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头皮针状电极单极导联法观察大鼠痫性放电的脑电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验凋亡阳性细胞.结果 TUNEL阳性细胞在PTZ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B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表达低于PTZ组(P<0.05).结论 戊四氮致SE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GBP能显著减少TUNEL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2.
王克玲  刘新艳  王静  施荣富  孙素真 《河北医药》2012,34(12):1775-1777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GBP)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戊四氮致痫组(PTZ组)、GBP组、GBP干预组(干预组),每组12只。戊四氮溶液60 mg.kg-1.d-1腹腔注射诱发SE。干预组致痫后给予GBP 600 mg.kg-1.d-1;GBP组仅给予GBP 600 mg.kg-1.d-1;对照组和PTZ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头皮针状电极单极导联法观察大鼠痫性放电的脑电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验凋亡阳性细胞。结果 TUNEL阳性细胞在PTZ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B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表达低于PTZ组(P<0.05)。结论戊四氮致SE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GBP能显著减少TUNEL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诱导大鼠癫痫后脑神经型钙粘附素(N-cadherins)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变化及应用灵芝酸进行干预与治疗,主要研究灵芝酸预防和治疗癫痫的痫性发作的机理.方法:采用健康的雄性Wistar实验大白鼠33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酸治疗组每组11只.癫痫模型组与灵芝酸治疗组均采用诱导癫痫亚惊厥发作剂量腹腔注射戊四氮制备Wistar大白鼠慢性点燃痫性模型.在实验室冰盒低温条件下迅速提取大鼠脑组织,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脑N-cadherins和NT-4的变化.结果:实验性诱导癫痫大鼠痫性模型制备成功,灵芝酸治疗组和癫痫模型组实验动物都达到癫痫点燃的实验标准,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灵芝酸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实验检测Western-Blotting结果发现:PTZ诱导癫痫发作后N-cadher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灵芝酸干预后,N-cadherins的表达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癫痫模型组大鼠脑NT-4蛋白含量比正常对照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灵芝酸组大鼠脑NT-4蛋白含量较癫痫模型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酸作用癫痫大鼠后N-cadherins蛋白表达降低,调整机体病变神经元的兴奋性,灵芝酸还能够增强NT-4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百合知母汤水提物对戊四氮(PTZ)诱导癫痫幼鼠行为学和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神经元AMPK、mTOR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百合知母汤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PTZ诱导建立癫痫模型幼鼠,分别尾静脉注射40、80和120 mg/ml百合知母汤水提物,模型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正常组幼鼠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幼鼠行为学、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和海马神经元AMPK、mTOR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百合知母汤水提物低、中和高剂量组幼鼠发生II级以上惊厥次数、潜伏期时间和游泳距离明显低于模型组幼鼠(P0.05)。随百合知母汤水提物剂量的增加,癫痫幼鼠发生II级以上惊厥次数逐渐下降(P0.05),潜伏期时间和游泳距离逐渐上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幼鼠海马BrdU免疫阳性细胞呈现大片丛集性分布,百合知母汤水提物剂量组幼鼠海马BrdU免疫阳性细胞逐渐减少。百合知母汤水提物高剂量组幼鼠AMPK mRNA及蛋白和p-AMPK表达低于模型组幼鼠(P0.05),而mTOR mRNA及蛋白和p-mTOR表达高于正常组幼鼠(P0.05),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百合知母汤能够降低癫痫幼鼠海马神经元AMPK表达,提升海马神经元mTOR表达,改善癫痫幼鼠行为学改变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草多糖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戊四氮点燃构建癫痫大鼠模型,另取10只大鼠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癫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0)及实验组(n=20)。实验组大鼠于戊四氮注射前1 h腹腔注射甘草多糖溶液(50 m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30 d。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海马组织细胞P2X7受体、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及实验组癫痫潜伏期分别为(14.35±2.61),(29.85±2.34)min,癫痫总持续时间分别为(34.52±7.58),(14.35±3.23)min。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海马组织坏死神经元数量分别为0,(18.32±2.63)和(6.58±3.05)个,P2X7受体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5±0.03,1.22±0.36和0.35±0.06,NF-κB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0±0.03,1.19±0.11,0.72±0.12,模型组分别与实验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海马组织SOD降低,MDA及IL-18、TNF-α含量升高,其中实验组海马组织SOD高于模型组,MDA及IL-18、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甘草多糖可有效抑制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减轻神经病理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组织P2X7受体、NF-κB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及甜菜碱的干预治疗,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及甜菜碱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的Wistar实验大鼠共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甜菜碱干预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甜菜碱干预组均以致痫亚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TZ)腹腔注射点燃Wistar大鼠模型.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GFAP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甜菜碱组和癫痫模型组的实验大鼠均已达到点燃标准,与癫痫组动物相比,甜菜碱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癫痫模型组脑GFAP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甜菜碱组脑GFAP含量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甜菜碱能够降低GFAP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维持神经元存活起到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益  孙红斌  喻良  何保明  谢彦  杨艳萍 《中国药房》2012,(43):4033-4036
目的:研究全蝎醇提物(EES)对慢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首日腹腔注射氯化锂(Licl)127mg·kg^-1(3mmol·kg^-1),18~24h后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1mg·kg^-1,30min后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Pilo)30mg·kg^-1,以复制慢性癫痫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丙戊酸(120mg·kg^-1)和EES高、中、低剂量(1160、580、290mg·kg^-1)组。观察各组大鼠慢性癫痫发作级别情况,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6h和1、3、7、14、30d各时点海马GFA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ES高、中剂量组大鼠慢性癫痫发作级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复制模型后3d大鼠海马GFAP mRNA表达明显上调,7d达峰值,然后逐渐下调,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给药7d时,与模型组比较,EES高、中剂量组GFAP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高、中剂量EES能降低慢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GFAP mRNA的表达,可能是EES发挥抗癫痫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28):3927-3931
目的:研究癫痫清颗粒对海人藻酸致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分子1(Iba-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防治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苯妥英钠组(0.03 g/kg,阳性对照)和癫痫清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74、9.47、18.94 g/kg,以生药计),每组20只,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1 h后,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左侧海马CA1区单次注射海人藻酸复制癫痫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死亡情况。造模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IL-6含量,采用尼氏染色法对海马组织神经元进行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Iba-1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发生明显癫痫症状,部分大鼠死亡;海马组织中IL-6含量及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1),GFAP、Iba-1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癫痫症状及死亡情况得到改善,而海马组织中IL-6含量虽均不同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妥英钠组和癫痫清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个数明显增加(P<0.01),GFAP表达明显降低(P<0.01);苯妥英钠组和癫痫清颗粒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ba-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癫痫清颗粒可通过抑制海马组织中GFAP和Iba-1的表达、增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数量,从而发挥防治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ntact组)、PBS对照组和AD模型组。PBS对照组为海马CA1区注射PBS,AD模型组为海马CA1区注射Aβ1-42。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逃避潜伏期;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以及蛋白质磷酸酶-2A (PP2A)的表达量;Real-time PCR法检测海马内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mRNA水平。结果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2后,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胞体丢失、海马内APP表达上调而PP2A表达下调。AD模型大鼠的海马内,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上调,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下调。结论 AD大鼠脑内存在致炎/抗炎失衡的神经炎症,它参与了A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脑损伤脑内核转录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伟燕  黄中伟  黄华  施公胜 《江苏医药》2008,34(1):73-74,I0005
目的 研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脑组织海马区域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及其与脑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建立SAP模型,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在3、6、12 h三个时间点NF-κB p65 mRNA的半定量结果,SAP组0.63±0.05、1.05±0.06和0.92±0.0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1±0.01、0.12±0.01和0.08±0.01(P<0.05).结论 NF-κB p65参与大鼠SAP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在脑损伤的早、中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