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提升儿童病房吸氧合格率的作用。方法8名儿童病房护士自愿组成QCC活动小组,依据QCC活动步骤:选定主题→圈徽、圈名选定→现状调查并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对策制定及实施步骤进行QCC活动。结果QCC实施后,患儿吸氧合格率显著高于QCC实施前,吸氧导管的滑出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住院天数显著低于QCC实施前、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 QCC活动通过全体圈员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可有效提升患儿吸氧合格率、降低吸氧导管滑出率、住院时间及感染率,并提升QCC团队成员的和谐度、默契感、凝聚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开展QCC活动对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增强医务人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方法分别对26名医护人员在QCC活动开展前后进行科室文化建设问卷调查。结果 QCC活动开展后,科室文化建设相关指标得分均高于QCC活动前(P<0.05)。结论 QCC活动是一种良好的基层管理工具,对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老年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FE)护理中的应用,总结QCC在MOFE患者护理工作的经验及应用体会。方法 36例诊断为MOFE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QCC护理活动。QCC组患者依据PDCA管理模式制定全方位护理措施加以规范化实施并不断总结完善推广。结果 QCC活动的实施提高了MOFE患者的护理质量。结论 QCC的实施并不断改进为MOFE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徐青  曹志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95-169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住院患者4 824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QCC活动前组,采集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住院患者5 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QCC活动后组.血液标本均由统一培训后护理人员采集,经训练的运送标本人员送检,不合格标本为临床检验中心拒收的标本.活动后组在此基础上开展QCC活动,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不合格血液标本数,计算不合格标本发生率.结果:QCC活动后组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为0.2%,明显低于QCC活动前组的2.7%(P〈0.01).结论:QCC活动有助于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自我锻炼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依据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从我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RA住院患者中筛选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QCC法对实验组RA患者实施QCC活动。问卷调查法评价实施QCC活动对RA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QCC活动明显提高RA患者自我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P<0.05)。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提高RA患者关节功能自我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于留置胃管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89例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QCC活动前(对照组)以及实施QCC活动后(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实施QCC活动前47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施QCC活动后13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6.8%)显著低于对照组(24.7%),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留置胃管患者实施QCC活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提高CCU护士抢救设备位置判断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QCC小组,于2014年5月—11月针对CCU护士抢救设备位置判断不准确问题,按照“PDCA”原则进行质量管理。比较QCC活动前后CCU护士抢救设备位置判断准确率、护士准备抢救设备平均时间。结果 QCC活动后护士抢救设备位置判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活动后护士准备抢救设备平均时间明显低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QCC活动能有效规范CCU抢救设备管理,提高CCU护士抢救设备位置判断准确率,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主题,对影响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QCC后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留置针使用率和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均较开展QCC前提高(P〈0.01和P〈0.05)。结论:QCC有效地提高了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提高中医辨识为偏颇体质者复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年7月16日—2017年8月16日的中医体质辨识为偏颇质者100例为对照组(QCC活动前),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3日中医体质辨识为偏颇质者100例为观察组(QCC活动后),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中医体质辨识偏颇质者复诊依从性及沟通满意度。结果QCC活动后,偏颇质者复诊依从率为71.00%,比活动前增幅17.00%;偏颇质者复诊沟通满意率为87.00%,比活动前增幅18.00%(P <0.05),偏颇质者复诊依从率及沟通满意率均较QCC活动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可明显提高中医体质辨识偏颇质者复诊依从性及满意度,调动各圈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提高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的效果。方法10名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确立“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为活动主题,在 QCC 活动前,先对科内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按 QCC 程序开展活动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 QCC 活动后胰岛素注射掌握率由原来的36%提高到91%,效果明显。结论开展QCC 活动,不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同时还提升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品管圈(QCC)在CSSD细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改善器械消毒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2年1月采用了QCC的活动,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各两年,随机选择满意度调查表各5000例,并对缺点差错和投诉次数等方面进行分组比较,对相关结果运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实行QCC活动后,员工服务态度明显好转,被投诉明显减少,器械质量无一例不合格。结论 在CSSD中,运用QCC活动进行细节管理,器械消毒质量明显改善,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颌面部负压引流管脱管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导致颌面部负压引流管滑脱的要因,针对性的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QCC活动后颌面部负压引流管的脱管率由7.78%降到3.45%,与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颌面部负压引流管的脱管率,同时还能提高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医院技诊带检效率以及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调查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情况,分析住院中不满意的相关问题,应用QCC活动成立小组,制定有效的改善方法,提高医院支持中心陪检人员的服务水平,对比分析QCC应用前后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陪检水平、优质服务、服务态度、出入院指导、主动关心、陪检效率等,QCC应用前患者满意率为82.5%,QCC后患者满意率为9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后患者治疗依从性、SF-36评分及差错次数均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后医院陪检人员整体提升了护理水平,其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护理专业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结论:QCC开展有效提高了医院陪检人员临床服务水平,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同时陪检人员通过QCC开展能够发现现存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和总结经验,以此来看QCC对于医院临床技诊带检工作的管理以及质量提升都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宁  周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46-148
目的探讨"QCC"方法在门诊西药房对减少不合格处方项次数的应用,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医疗服务品质。方法采用"QCC"方法分析处方不合格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学习使用了"QCC"方法后,门诊不合格处方项次数下降了23.8%,效果良好。结论运用"QCC"方法后,在减少不合格处方和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优化了标准化工作流程。有待于持续并扩大QCC在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品质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开展QCC活动,抽选活动期间于我院分娩产妇101例设为研究组,并抽选QCC活动前6个月内于我院分娩产妇101例为对照组,对比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QCC活动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率明显降低(P0.05),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QCC活动可有效预防产后乳房胀痛发生,并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完善术后患者管道宣教内容,提高患者管道自我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护士健康宣教能力。方法:由8名护理人员组成QCC小组,活动开展前对术后患者管道知识知晓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要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不断讨论分析,制定标准和流程,完善宣教内容。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术后患者对管道相关知识知晓率由QCC活动前的68%提高到活动后的94%;护理满意度有活动前的74%提高到活动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不仅有效完善术后患者管道宣教内容,提高了患者管道自我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同时提高了QCC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选定QCC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观察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QCC能够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手术间巡回护士不在位率中的实施与体会。方法组建QCC,按照QCC的步骤及品管手法,对影响手术间巡回护士不在位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手术间巡回护士不在位率由QCC活动前818次/200台降低至活动后的178次/200台,进步率为78.24%,医生满意度由整改前的80.00%提高至整改后的95.00%。在本次QCC活动中,圈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结论通过此次QCC活动的开展,为患者、手术医生提供高效、安全、连续、全程的优质手术护理服务,提高医生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讨医院药剂科推行品管圈(QCC)活动对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我院于2017年2月开始在药剂科成立QCC小组,并确定"降低药剂科调剂差错数,优化药品管理流程和提升管理质量"的主题,由圈员负责调查掌握管理现状,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应对,最后对实施QCC管理的有形、无形成果进行评估。结果推行QCC管理后,药剂科的调剂差错件数由原(8.04±0.09)件/周降至(2.40±0.06)件/周,调剂差错70.15%(5.64/8.04)。经QCC管理完善,药师在品管手法、工作效率、团队精神及责任心等各方面的评测结果均有所提升。结论将QCC活动理念引入医院药剂科的药剂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减少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又可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药师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品管圈(QCC)作为一种优秀的质量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科室护士长在全院开展QCC活动,推动了QCC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2021年从活动的推进、圈会开展情况、结题、科研成果改善等方面,对参加QCC活动的护士调查发现,69.01%的护士认为解决能力增强,87.65%的护士认为协同能力增强,71.62%的护士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发表文章数量较未开展活动前一年增加23.26%。由此可见,科室护士长对科室QCC活动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